APP下载

蝴蝶观测项目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2020-06-08杨筱曼孔玥

中学生物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初中生物

杨筱曼 孔玥

摘要:积极开发和利用蝴蝶观测活动作为课程资源,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课堂教学、校本课程以及学科活动等方面开展应用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及好评。

关键词:蝴蝶观测活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校本课程;学科活动

中图分类号:Q-331 文献标志码:B

1背景及意义

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学科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课程规定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需要通过学生主动的、多样化的学习活动逐步达到。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学会利用现实生活的素材和情境开展生物学的教与学,并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来实现课程的根本任务。课程资源的优质与否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达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课程资源的现状还不能完全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课程资源、匮乏、如何取舍等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一线教师。因此,积极开发新的有效的课程资源,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蝴蝶不仅美丽易见,而且是一种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的指示动物。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蝴蝶观测活动就已经在欧洲广泛开展,成为了一项公益环保活动。江苏蝴蝶观测项目由南京晓庄学院引入并负责,主要包括样线监测活动和“蝴蝶随手拍”(即随机监测活动),现己为南京市中小学星光计划的一部分,在南京市的多所中小学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我校所处的区域作为新城区,对该项目的了解和引进比较滞后,且不够普及。在此背景下,我校生物教研组以蝴蝶观测为资源,开设了一系列的活动,也开发了相应的课程资源,旨在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了解该项目,激发其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体验到生物学科的趣味性、科学性以及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分析能力和参与环境保护意识,也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开拓了眼界,促进其全面发展。

2蝴蝶观测项目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在认真学习和领会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生物学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一个普通公民终身发展所需的生物科学素养”。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用教材教”,而非只是死板地“教教材”。在初中生物学的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融入蝴蝶观测项目及相关知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七年级上学期的第一章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一课中,除了认识书本上的动植物之外,增加了对南京地区常见蝴蝶种类的识别。我校在新生入学前会提前布置各学科的适应性作业,生物组即以“蝴蝶随手拍”为作业,让学生在入学前的暑假里就已经提前对周围的蝴蝶进行观测和识别;开学后又通过学科讲座的形式,让学生对蝴蝶有了更多的认知。因此,在课堂上增加该活动,既让学生感到亲切熟悉,又有一定的挑战难度,也符合主题“周围的生物”,更是让学生对南京的常见蝴蝶种类有了初步的了解。

又如,在七年级下学期第十三章第二节“保护生物圈——从自身做起”一课中,以学校前期宣传和开展的蝴蝶观测活动中“蝴蝶随手拍”海报和活动宣传照片作为新课的导入。教师利用学生在校园里能看到的“蝴蝶随手拍”公益活动海报作为导入,能较快而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使本校学生感到真实而亲切。一方面再次宣传了本校一直参与和开展的公益环保活动“江苏蝴蝶监测”活动;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感受到环保活动就在身边,学校和社区等都开始重视环保活动,并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环保活动。每一种环保活动都需要每个人的身体力行。

再如,在八年级上册教科书的第十四章第二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中在介绍节肢动物时有对蝴蝶分类的介绍。学习时,教师可以将南京地区常见的不同种类的蝴蝶作为例子适当补充。一方面,蝴蝶作为昆虫的代表具备了昆虫的典型结构特征;另一方面,学习蝴蝶独特的发育过程,也可以在“昆虫的生殖与发育”一节中使学生加强对完全变态发育的认知。此外,在介绍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时,蝴蝶与环境的密切关系更是体现了蝴蝶观测活动的意义,学生也更能理解学校开展该项活动的意义所在。

教师将蝴蝶观测项目的资源作为素材和拓展,融入并整合到教学中,打破了教科书的束缚,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视野和学习的角度;让他们认同了身边的蝴蝶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真切感受到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也对蝴蝶观测活动及其他环保活动更加关注和认可,并积极参与和践行环保活动。

3蝴蝶观测项目在初中生物学校本课程中的应用

校本课程的開发和实施是以学校为基地,并基于学校而进行的突出师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教师只有尽可能利用和开发现有的校内外资源,发扬学校的传统,结合当地自然和社会条件,才能有效地实施校本课程。教研组充分利用学校开展蝴蝶观测活动的契机,将本组的选修课作为阵地,开展了一系列以蝴蝶为主题的科学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一定的影响力。

主要课程内容有:

①识别野外蝴蝶(学会基本识别蝴蝶与蛾类的方法,具备基本的识别能力,感悟生命的奇妙);

②制作蝴蝶标本(了解制作蝴蝶标本的方法,通过尝试树脂包埋法,制作蝴蝶的标本,感悟生命的美丽):

③实践蝴蝶监测(了解样线监测的一般方法和要求,以绿博园为样线监测点,定期组织开展样线监测活动,通过长期科学有效地蝴蝶监测活动,以及对监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为当地环保部门提供城市建设和规划的有效依据);

④见证蝴蝶成长(通过对蝴蝶的观察与饲养,了解蝴蝶各个时期的特点及变化,亲历蝴蝶的蜕变,感悟生命的奇妙);

⑤发现蝴蝶之美(通过介绍多个国家的特产种或最美丽珍贵的国蝶,发现并寻找生活中以蝴蝶为造型的工艺品,了解包括蝴蝶诗歌、故事、典故、绘画、工艺品,以及现代蝴蝶仿生技术的应用等蝴蝶文化,进一步感悟蝴蝶元素和文化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⑥感悟蝴蝶启示(通过查阅资料,多了解一些关于蝴蝶仿生学的例子;寻找并发现其他学科中的“蝴蝶,如古文诗歌中有蝴蝶主题的美文佳句;数学中的对称美和数据统计分析;美术中的色彩、线条及各种绘画技法等,感悟蝴蝶与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这一系列科学实践活动,学生对蝴蝶的知识及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大大拓展了生物学知识和生活知识;掌握了生物实验的相关方法和技能,在亲自操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动手能力;体验了调查、资料搜集、论文撰写等多种活动,增强了多方面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4蝴蝶观测项目在初中生物学学科活动中的应用

学科活动是在学校的组织和要求下,教研组每学年结合学科特色,在全体或部分学生中开展的一系列的学科主题活动。每次学科活动的开展都需要组内教师的全员参与,共同协商,再根据组员的能力和特点进行分工,也可以联合学校的其他部门和社区合作开展,如邀请专家开展讲座、利用团队阵地开展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宣传、橱窗展览以及各类学生参与的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生物教研组将蝴蝶观测活动应用到学科活动中,除了每学年都会对新入校的学生开设蝴蝶观测活动的主题讲座,并启动每一年度的蝴蝶观测员的招募之外,还以“蝴蝶随手拍”作为主题,在各个节假日开展蝴蝶照片的收集和评比,教师从真实性、艺术性和价值等角度进行评选,优秀作品张贴在生物组的宣传橱窗中进行展示。

教研组也可以将蝴蝶的相关知识和文化制作成展板,在校内及周边社区进行展览,将蝴蝶观测活动辐射到社区使更多的人获益。将蝴蝶观测活动应用到学科活动中,丰富了活动的内容,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将蝴蝶观测活动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有力的宣传。同时,组内教师的知识面也得以拓宽,组织活动和教学的各方面能力也得以提升,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共同进步。

5收获与反思

蝴蝶及蝴蝶观测活动是极具开发和利用价值的校本课程资源。将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与蝴蝶观测活动相结合,在校本课程中开展相关的科学实践活动以及在学科活动中以此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充分发掘和利用了蝴蝶这个优质资源,激發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体验生物学科的趣味性、科学性以及实用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验技能,并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丰富了文化底蕴,通过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参与校本课程的学生也明显表现出了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情。多数学生还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本校的其他生物学科活动。通过校园的蝴蝶知识展、学生在家长帮助下进行的有关蝴蝶随手拍、样线监测等诸多活动,让学生、家长甚至是教师,对于蝴蝶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这无形中也是对蝴蝶观测活动这项环保活动的一种宣传,在校园及家庭、社区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此外,充分利用校本课程的阵地,以校本课程为载体,开展了相关的课题研究,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课题研究相整合,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过程性材料,为同类学校开发课程资源和开展科学实践活动提供借鉴和经验。

虽然蝴蝶观测活动在初中生物教学实施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但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地方。例如,如何更合理地利用蝴蝶及相关资源?如何建立和不断完善科学的评价制度?如何扩大校本课程学生群体受益的广度?教师对蝴蝶的了解程度和专业背景知识还有待加强,以便予以学生更公正的评价。此外,还需解决:蝴蝶生存周期和观测活动的开展受到季节的时间限制;对于校园外的监测活动如样线监测活动的开展等还需要考虑到时间安排和安全性等问题;专业人士对于人工饲养蝴蝶还存在争议,如人工饲养的存活率如何提高等也应不断关注:如何更有效地利用中华虎凤蝶等本土珍稀物种等。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初中生物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