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实务中一般纳税人企业增值税期末账务处理

2020-06-08龙志伟

商场现代化 2020年8期
关键词:增值税

龙志伟

摘 要:随着我国全面营改增的完成,对于企业来说无论是对外销售商品还是提供服务都需要缴纳增值税,因此如何准确核算增值税是企业财务人员的一项日常工作。但是在实务中一般纳税人企业的财务人员对于销售、购进等日常经营业务的增值税账务处理都比较熟练,但是对于月末增值税的账务处理,大部分财务人员并未意识到其重要性而往往忽略了这一账务处理,从而导致在实务中大部分公司都存在着相同或者类似的问题,即“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专项“销项税额”、“进项税额”、以及“进项税额转出”等余额都非常大。大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对于期末增值税的结转处理并不清楚,不知道该科目要进行结转,因此导致“销项税额”及“进项税额”等专项余额一直累计下来,并且大部分的财务人员对于增值税明细科目期末不进行处理的利害关系并不清楚,因此本文分别从政策依据、核算建议两个方面采用案例分析法来说明期末增值税处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期末结转

一、一般纳税人企业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作为增值税的一般纳税人当期应交增值税采用抵扣制,即当期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后的净额就是当期应缴纳增值税的金额。为了核算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企业需要开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应交税费-简易计税”等10个二级科目来核算企业的增值税,其中“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这个二级科目就是为了核算企业当期的增值税,因此在此科目下又需要开设“进项税额”、“已交税金”、“减免税款”等6个借方专栏以及“销项税额”、“进项税转出”等4个贷方专栏。

1.一般纳税人企业进项税额的核算

作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经常从企业外部购入各项材料物资、服务等,如果企业取得了税务机关认可的扣税凭证如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的缴款凭证等,符合抵扣条件的就可以计入企业的进项税额中,还未经过税务机关认证的话就先记入“应交税费-待认证进项税额中”,即:

借:原材料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待认证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2.一般纳税人企业进项税额的核算

一般纳税人企业在对外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时,按照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不含税金额乘以适用的税率计算销项税额,并相应进行下面的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发出商品

3.一般纳税人企业进项税额转出的核算

一般纳税人企业在购进货物以后改变用途,将购进货物用于免税项目、简易计税项目或者非应税项目,或者购进货物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发生了毁损,最常见的情形如企业将购入的原材料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企业的职工,此时购进原材料时虽然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并进行了相关认证,按照相关规定该批原材料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一般纳税人企业应该进行如下账务处理:

(1)企业将外购的商品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时:

借:库存商品、原材料等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2)企业外购的货物由于管理不善发生毁损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在月度末,为了对本期企业增值税的缴纳情况进行分析也为了下期能够正确开展增值税的核算,企业财务人员应该根据增值税账户余额的情况进行分析,进行不同的结转操作,具体操作如下:

(1)首先应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这个二级账户下面的所有三级账户余额反向结转清零,即如果该账户余额方向在借方,则从贷方反向结转;余额方向在贷方的从借方反向结转,如果出现贷方差额,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科目,如果出现借方差额,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科目;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在進行期末结转处理时,如果“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期末余额在借方,财务人员此时应该继续深入分析导致出现借方余额的原因,如果该账户出现借方余额的原因是本期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那么在进行期末结转时进项税额不能按照本期发生额全额结转,而是按照当期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进行结转,余额为留待以后期间待抵扣的进项税;如果该账户出现借方余额的原因是当期多交了增值税,则可以全额进行结转。

(2)结清当月增值税的核算数据

①对于当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②对于当月多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5.增值税核算各账户余额与增值税申报表的对应关系:

(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结转金额减去“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递减”结转金额=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的“销项税额”;

(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结转金额=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的“进项税额”;

(3)“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结转金额=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的“进项税额转出”;

(4)“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结转金额=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的“本期已缴税额”;

(5)“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结转金额=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的“应纳税额减征额”;

(6)“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

二、期末未进行增值税结转处理的影响

通过上述部分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日常业务以及期末结转的账务处理进行分析,如果企业的财务人员在期末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的明细科目不进行账务处理,将会给企业带来以下的问题:

1.相关的管理人员及财务人员无法确定“应交税费”中的进项税额余额是否为期末的留抵数,对于企业目前尚有多少进项税未抵扣也不清楚;

2.可能会导致账表数字不符,即“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的各专项金额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数字会出现差异,并且不易被觉察;

3.如果“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核算出现错误而不易被察觉;

4.财务人员在期末如果不进行相应的增值税结转处理,则容易导致出现进项税额发票当期已经进行了认证,但是应抵扣的进项税额没有填到纳税申报表中,从而导致以后期间不能进行抵扣。

综合分析上述影响,企业财务人员期末对于增值税不进行结转最终可能会导致企业多交税款,从而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案例分析

1.下面以某一般纳税人企业为例进行分析,假设该企业2020年1月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数据如下表:

则月末对增值税进行结转如下:

(1)将应交增值税各专项的余额进行反向结转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5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 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0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 13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7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98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300 520

(2)对于当月未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300 520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300 520

该公司1月份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数据填列如下:

其中:纳税申报表中的销项税额=销项税额科目贷方发生额-销项税额抵减科目借方发生额。

2.案例2:该公司2020年1月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数据如下表:

则月末对增值税进行结转如下:

(1)将应交增值税各专项的余额进行结转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2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058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抵减 150 000

期末结转后,“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为期末借方余额742,000(1,950,000-1,208,000),该余额即为以后期间进行抵扣的留抵税额。

1月份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数据填列如下:

其中:申报表中“实际抵扣税额”=“进项税额”科目贷方结转金额-“进项税额转出”科目借方结转金额。

综上所述,通过月末对增值税科目进行结转后,如果本期销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期末余额为零,相应的各专项“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等余额全部为零。

如果本期销项税额小于进项税额,则除“进项税额”外,其他专项的期末金额全部为零。进项税额的期末余额为期末留抵税额,且此余额一定等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的期末留抵稅额。科目余额清楚明了,而且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数据一一对应,既保证了数据的可视性、准确性,也保证了账表相符。

参考文献:

[1]杨纪红.增值税留抵税额六种情形下的会计处理[J].国际商务财会,2016(06).

[2]张晓敏.增值税会计核算及转型方式之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22).

[3]于波.浅析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账务处理及财务报表的影响[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9).

猜你喜欢

增值税
增值税
5月1日出口退税率随增值税税率同步下调
谈现行增值税会计核算过程中的问题
财政部:资管产品暂按3%征收率缴纳增值税
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发布
财政部就增值税会计处理的规定征求意见
“营改增”后契税等四项计税依据明确
“营改增”试点期间有关增值税问题明确
对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增值税会计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