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载英雄泪 万古浩然风

2020-06-08杨英华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0年5期
关键词:设计说明司马迁史记

杨英华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指出:“发愤著书,意旨自激,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義,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惟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司马迁如屈原,在茫茫暗夜,仗长剑仰望星空,不屈的灵魂时时闪烁出悲愤的电闪雷鸣,惊世骇俗,光耀尘寰!他不拘《春秋》之义,奋笔疾书,横扫人间不平,刻画了许许多多的悲剧人物,满腔的悲愤充溢于字里行间,而昂扬向上的生命意识也迎面扑来。

那么,兼具卓异才华与人格魅力的司马迁的成长经历是怎样的?他的特殊的生活轨迹将怎样影响他的理想追求乃至文学创作?他是怎样通过悲剧人物来表达自己的生命意识和价值取向的呢?本单元以“千载英雄泪,万古浩然风”为议题,拟依托《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李将军列传》《屈原列传》《项羽本纪》《刺客列传》《淮阴侯列传》《伍子胥列传》几篇文章,理解司马迁刻画悲剧性人物所寄寓的爱憎褒贬,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的写人叙事“好奇”的特点,进而体察司马迁《史记》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学价值,并体悟悲剧所具有的独特的审美体验,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任务为在消除文字阅读障碍的基础上:(1)借助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体会司马迁胸中的抑郁不平之气,评判司马迁忍辱负重,以生践志的人生观价值观,撰写司马迁小传。(2)小组合作探究司马迁的人生理想和其笔下悲剧人物的特点,撰写人物评论。(3)以文本为依托,分析司马迁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4)拓展研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中“悲剧人物”的悲剧美,从文学审美角度认识“悲剧美”的美学意义。

【学习活动设计】

一、清除障碍,疏通文意

1.学生用一周时间对8篇文章进行梳理,建立文言知识库,对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重点语句翻译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

2.小组合作,解疑答惑。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完成对文本疏通的任务。

【设计说明】文言文阅读必须扫除文字阅读的障碍,了解各种文言文的语言现象,才能通读文本,进而有序进行对文章内容主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艺术技巧等方面的深度探讨,这是进行文言文教学的必备步骤,否则深度解读文本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小组合作,解疑答惑环节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升合作探究能力,体验交流合作获得成功的愉悦感。

二、走近司马迁

1.研读《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根据自己的阅读,标出文章中的关键语句,概括司马迁的人生履历和心路历程。

2.品味关键性语句,体会司马迁的精神境界及“发愤著书”的内在驱动力。

(1)文中哪些语句能够表现司马迁“苟且偷生”的内心纠结?

(2)文中哪些语句交代了司马迁忍辱偷生的原因?

(3)这些语句体现司马迁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死观?

3.合作研讨:评价司马迁。

(1)思考:你如何看待司马迁“隐忍苟活”的行为?

(2)你如何评价司马迁的人生选择?司马迁的人生遭际对我们有何启示?

(3)查找资料,根据你对司马迁的理解,给司马迁写一个500字的小传。

【设计说明】这一设计旨在让学生熟悉司马迁的生平经历,在对司马迁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为后面探讨他笔下的悲剧人物与其精神上的映射张本。对司马迁的评价可结合屈原的“以死明志”及渔父的“以隐守志”进行比较阅读,深入了解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死观及其形成的原因,最终为探讨寄寓在悲剧人物身上的情感内涵找到契合点。

三、品读司马迁笔下的悲剧人物

1.建立人物档案。全班分成六组,分别对1个人物进行分析,内容包括:悲剧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特征、主要事件、最终结局。

2.分析悲剧成因。小组合作分析作者对这些悲剧人物寄寓的共同情感,总结出共性规律,分析此类人物悲剧成因,并和司马迁的人生经历相联系。

【设计说明】人物塑造是司马迁《史记》中最炫人眼目之处,所以对其笔下悲剧人物形象进行探讨,有利于检验学生对文本掌握的熟练程度,通过比较整合,发现这些悲剧人物的共同特点,为继续研读司马迁的思想情感及对这些人物的偏爱奠定基础。这一环节的设置是整个单元教学的关键,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因而这个环节必须做实做好,关注每个学生的意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有理有据,畅所欲言的大环境,打开学生思维的突破口,为司马迁与悲剧人物的互相映衬蓄势。

四、司马迁与悲剧人物

1.小组研讨《史记》中悲剧人物的悲剧与司马迁本人的悲剧有何异同。

(1)探究《史记》中人物与司马迁的关系,可以列表呈现。

(2)司马迁在《史记》中极力刻画悲剧英雄的被毁灭过程,原因何在?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我手写我口。写一篇短评,司马迁的身世遭遇对他创作《史记》的影响,800字左右。

【设计说明】这一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将作者的人生体验与其创作情感表达联系起来进行探究,了解作者个体的情感可能影响着他的整个文学创作,真正认识到“知人论世”的重要性。为防止流于空泛,需要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引经据典,让事实说话,进而明白司马迁的经历影响了他对人生社会的思考,影响了他对笔下人物的爱憎褒贬,也影响了文学创作的谋篇布局,剪裁取舍,表达技巧,正所谓知其人,品其文,知其意。

五、探究审美趣味

立足文本进行研讨:

1.何谓“好奇”?

2.司马迁为何偏爱这些悲剧人物?

3.司马迁浓墨重彩地刻画这些悲剧人物,目的何在?

【设计说明】这一部分是本单元研究的核心部分,引导学生理解司马迁之所以对这些悲剧英雄有着不尽的偏爱,是因为这些人物身上寄寓着他的爱恨情仇,诠释着他那份超越生死,追求生命韧度的人生观。引领学生认识人物虽然被打败或被毁灭,但并不给人以失败的没落或被毁灭的颓丧,它始终涌动着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这也正是司马迁人格魅力之所在,从而促成学生情感体验的升华。

六、感悟悲剧美

1.头脑风暴。

(1)列举所学课文中具有悲剧美的文学作品。(2)列举表现或反映“悲剧美”的课外文学作品。(3)简述这些作品的内容,简要评析“悲剧美”的表现形式和效果。

2.归纳研讨,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悲剧美”会成为文学作品中的主要情感体验?(2)为什么读者容易被具有“悲剧因子”的作品感动?(3)为什么说“悲剧”是一种文学的美丽?(4)受这些作家的成长经历的启迪,我们应以怎样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磨难?

3.以“悲剧之我见”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设计说明】这一部分的设计立足于拓展迁移能力的培养。研读司马迁的《史记》重点是古为今用,引导学生汲取浸润在字里行间的对生的热望,对死的无畏,明确人生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死观。结合古今中外的文学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成败经验,思考“悲剧美的独特意蕴”问题,力求观点鲜明,新颖独到,能引用相关素材阐释自己的观点,做到有理有据,自圆其说。

【读写测评】

1.假设你穿越到了古代,看到了《史记》中形形色色的悲剧人物,你有何感想?你会对他说些什么?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2.司马迁的死历史上有各种说法和猜测,是一个千古之谜。依据你读过的历史文献,提出你的“設想”,并尽可能说明理由。

【设计说明】这一设计是在阅读、理解、整合、评价基础上的具体运用。学以致用,是语文学习的应有之义。读写共生,拓展学生思维,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第1小题是让学生与古人对话,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独特认知,倾诉自己对古人或叹惋或憧憬或崇拜或批判的多样情感,用历史和现代的观念对历史人物进行审视,以文学的笔调表达自己的看法,加深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展示个性化解读的成果。第2小题是对全文的总结提升。提出自己对“司马迁之死”的“设想”,本身就是“戴着镣铐跳舞”,要在立足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独特看法,既要发人所未发又要符合历史史实,的确有一定难度。但是对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无疑大有裨益,而且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凌云之志,和“以生践志”实现人生理想的隐忍态度,必然让学生在千古一叹中获得审美愉悦。

猜你喜欢

设计说明司马迁史记
Unit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Section A 1a—1c
司马迁还璧不犹豫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漫画史记
“次氯酸分解的数字化实验”设计说明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
Unit 4 Making the newsReading
司马迁拒受玉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