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线、面:例谈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拓展阅读方法
2020-06-08王梦瑶
王梦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诚然,阅读是提升学生思维与审美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纵观当下学生阅读现状,阅读文本多数局限于有限的课本篇目和五花八门的课外读本,内容零碎,体裁凌乱,对于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人文底蕴的形成作用着实有限。无论是第四学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要求的“每年不少于260万字的阅读总量”,还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等要求,都在呼唤优质的阅读材料和有效的阅读方法。本文拟结合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本中的实例,通过对“以点对点”“以点连线”和“以点带面”三类阅读方法的探究,浅析教材拓展阅读之道。
一、以点对点——在对比式阅读中巧辨异同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怎样在课内文本与相关文本之间打开一条通道,是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对比式阅读中巧辨异同就是在阅读材料之间架设桥梁的有效方法之一。所谓“以点对点”,就是在准确把握课文重难点的基础上,拣选与文本相关联的课外同一主题、同一作者、同一历史背景、同一原著的作品,引导学生就同类重难点一一对比,细细品读,认真揣摩,让学生自主寻找其与课内文本之间的契合点,从而进一步发掘篇目之间的共通性与差异性,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课内文本,丰富学生的精神食粮,达到一举多得之效果。
七年级上册课文《春》出自散文名家朱自清笔下,描绘了春天富有情趣之景,以明快的笔调展望春的美好未来。读罢此文,不免令人想起另一篇散文——张晓风的《春之怀古》。后者将作者记忆中过去春天的色彩加以想象描绘出来,在情景交融中引出“怀古”的主题。张晓风纵观昔日春天的美好景色,以灵秀的笔触,穿越時空,声声呼唤着湮远年代中的春天;朱自清对春作移步换景式的描写,用恰到好处的修辞,充满童真童趣地表达了对未来无限的期盼。值得注意的是,课标中规定的《春》的教学重点之一就是对其修辞手法的学习,而《春之怀古》中也大量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突显春的特点。《春》简单质朴却又生动传神的喻体使得文章表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息,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情感的灌注,突显出作者对自然事物饱含热情的赞颂,使春天勃发的形象深入人心。在《春之怀古》中,作者借大量传神的比拟,生动塑造出春的形象,如:“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这句话通过描写“虚飘飘”“白茫茫”的柳絮,抓住柳絮满天飞舞的特点,为柳树飘絮赋予了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柳絮飞舞时铺天盖地的壮观景象,进而塑造春天生机勃勃的形象。在“以点对点”的对比式阅读中,不难发现,朱自清的比拟句带有儿童般天真勃发的幻想与乐趣,张晓风的比拟句则更过的以内敛的情愫赋予自然物以人灵动的情感。
二、以点连线——在浸入式阅读中体悟真情
温儒敏先生说:“以课标精神理解阅读教学,应当有新的思路,那就是:让语文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课堂阅读教学往课外阅读伸展,让课堂内外的阅读教学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联成一体。”统编教材的单元导读部分明确指出该单元的主题,从单元导读入手,根据单元导读确定主题,从而拓展课外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围绕着一组选文所贯穿的主题展开深入的理解和探究的过程,就是“以点连线”的阅读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个固定的理解,而是能够通过多文本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来看待同一个事物或问题,可以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构建复杂的心智模式,从而形成强烈的思维张力。
以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主题“亲情”为例,《秋天的怀念》是本单元讲解的重点。作者史铁生虽然饱尝了生命的苦难,但他笔耕不辍,用残缺的身体不断书写着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思考;而支撑他前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母亲留给他的精神财富:“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这种情感充分体现在《秋天的怀念》这一情感真挚的回忆性散文中,句句含情,字字如金,将史铁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表露无遗。然而,给予史铁生力量的不仅有母爱,还有其他亲情。相比于无私的母爱,奶奶的爱像是一颗种子,也深深地根植在史铁生的内心深处,成为他爱的启蒙。在史铁生的短篇小说《奶奶的星星》中,将祖孙之间的亲情娓娓道来。在奶奶的神话中,那天空中的每一颗星星,都是地上的人死去而为地上走夜路的人照亮变成的,奶奶的爱使史铁生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这是史铁生最初对于爱的理解。这份爱在现实的点燃下,从孩童天真的似懂非懂的理解变成了理性坚持的爱的行为:“人类浩荡前行,在这条路上,不是靠的恨,而是靠的爱……”这颗由奶奶亲自种下的爱的种子,通过史铁生的作品也将种在学生的心中。在“以点连线”的浸入式阅读中,学生对于“亲情”这一主题的理解将由走马观花逐步深入,进而体悟文学作品中情感的动人的生命力。
三、以点带面——在溯源式阅读中品读经典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就此,温儒敏教授曾提出:“让语文课更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包括课外阅读,努力做到课标所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统编教材课文减少,并不意味着课文教学任务的削弱,反而更强化了课文教学的引领作用。让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以课文为基点来追本溯源,引导学生从“一课”学习到“一本”阅读,就是“以点带面”式阅读的真谛。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他的许多作品入选了语文教材,但初中学生平时接触鲁迅的作品较少,因此,将其作为溯源阅读的出发点,是拓展学生视野的有效手段。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带有鲁迅作品的鲜明的文本特点,用字用词介于文言与白话之间,又带有少量方言,可作为学生溯源阅读的切入点。课文中提到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以及鲁迅小时候的生活经历,都可作为学生溯源阅读的重点对象。教师应重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阅读教学,这篇以儿童视角写成的充满童真、童趣、童心的散文恰恰是开启《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的最佳“发动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阅读《朝花夕拾》的兴趣。从教学的整体观上进行教学,可以以探究《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童年的美好生活”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深度阅读《朝花夕拾》中涉及写鲁迅童年时的几篇文章,对比《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与书中其它散文的异同,总结自己的阅读心得,并撰写读后感。在“以点带面”的溯源式阅读中,以教材中“例文”学习为例,指向整本书阅读,让学生真正走进经典,走进原著,养成爱读书、乐读书的学习方式。
总而言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为教而教、为考而教的思想和行为,建构语文教学的整体观,树立全面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意识,才能真正实现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对“以点对点”“以点连线”和“以点带面”三类阅读方法的探究与实践,对教师的阅读教学方式方法的转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当然,如何在课内文本理解准确的基础上选对文本,如何引导思维型的问题设置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求证。在教材拓展阅读中采取多元的阅读方式,注重个人对内容的理解,重视文与文、书与书、书与人之间的联系,对比、联结、溯源,将为培养会阅读的学生提供了更大可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温儒敏.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从“吕叔湘之问”说起[J].课程·教材·教法,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