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外教师资利用研究

2020-06-08刘征伍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1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外教师资利用及日常管理状况,进行探索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期为深化外教资源的开发献计献策。

关键词:师资利用;外籍教师管理;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21-0041-02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引进外籍教师人次的逐年增多,外籍教师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外教队伍的壮大,其管理方面的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

回顾国内学术界对高校外教管理的研究,学者们从不同层面进行探析,涉及管理内涵的界定、管理理念的分析、管理现状的梳理与管理对策的探索,并形成了一定前期成果。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理论框架,也为外教管理的实践探索提供了指导。然而国内研究多聚焦于本科层次,针对高职外教管理的研究较少。且大部分属于基本问题的研究,重复率较高,系统性不强。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高职院校国际化进程中外教师资利用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科学化”“人本化”外教管理,最大程度发挥其聘用效益獻计献策。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此次研究在浙江省某高职院校展开,研究对象为9名外籍教师(均来自英语母语国家,其中1人拥有学士学位,8人拥有硕士学位)及80名外教授课班级学生。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本研究共设计两套问卷:《外籍教师工作及生活现状问卷》和《外籍教师教学现状问卷》,前者针对9名外籍教师,旨在了解其在华教学、生活、跨文化适应、专业发展、参与高校科研等方面的状况;后者则面向研究对象中的学生群体,通过学生对外教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师生课堂交际等方面的评价及看法,侧面了解外教课堂教学及工作适应情况。

2.半结构化访谈。研究者在整理外教问卷数据后组织半结构化访谈,以便更全面地收集研究所需数据。

三、研究结果

(一)外教师资利用现状

1.教学方面。总的来说,该校外教师资在课堂教学方面利用较好。9名外教平均周课时量为12节(45分钟/节),授课课程包括英语口语、英语写作、计算机、会计、旅游等专业课程。由于外专局及外方合作院校的规定,9名外教或是持有英语教学证书或是取得外方职业教育授课证书,所有外教皆经过一定程度的教师职业培训,受教育程度较高,且拥有至少两年的相关教学经历。外教扎实的业务素养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校在教学方面的需求;外教自身的语言及文化优势,为该校教学增添了独特的活力;外教课堂的开展,为学生带来新鲜的学习视角和体验。这一点也可从学生问卷结果得到印证,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满意外教的课堂教学的,他们充分肯定外教授课的优势,如外教纯正的英语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更为有利的语言环境;外教的某些教学方法及理念较新颖,有利于他们的语言及专业学习等。

与此同时,教学方面的外教师资利用问题也很明显。具体表现在:(1)本土教师与外籍教师沟通协作较少,即使是中外合作项目中的中外共事教师,合作力度也不尽人意,如合作仅局限于统一教材、考核材料等,教学方法、理念等方面的交流甚少,相互之间也缺乏观摩与学习对方的机会[1],未充分发挥外籍教师对本土教师潜在的积极影响。(2)缺乏一个准确、客观的外籍教师工作质量评估系统。这种外部监督、评价机制的缺位,为系统管理外教带来难度,某种程度上不利于调动外教工作积极性。(3)中外师生间及中外教师间因语言、文化等差异带来的交往摩擦,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外教资源的充分利用。

2.外教在华科研及专业发展方面。除课堂教学外,外教在中方院校科研、国际化建设等领域参与度较低,且学校对外教专业发展关注及培养力度不足。科研方面,中外教师几乎是两条平行线,许多校内外的科研资源与项目并不对外教开放。一些受访外教表示自己乐于参与学校科研,但没有沟通渠道,与中方教师在这方面的交流甚少。外教在华专业发展方面,受访的外教中,外教M正攻读硕士学位,外教J欲申请博士学位。他们注重自己的专业发展,也渴望提高自己的教研水平,但学校内外各种讲座、研讨会、教师培训等都只针对中方教师,学校对于他们的在华职业发展鲜有物质或科研上的支持。

(二)外籍教师日常管理

该方面的调查结果主要从两块展开叙述:外教工作生活的“软”环境及“硬”环境管理状况。“软”环境包括学校为外教提供的人文、跨文化等方面的支持;“硬”环境则指学校为其提供的工作、生活方面的硬件设施。

1.学校提供的“软”环境总体差强人意。具体表现在,外事团队人员专业性、服务及跨文化意识有待提高。且外事团队缺乏一套权责明确、章程清晰的组织、管理体系。如学校为每位外教配备了一名结对中方教师,由结对教师协助外事人员为外教在华生活、工作提供进一步帮助。但由于分工模糊,相关辅助工作无章可循,且中方教师缺乏相关培训,有时候辅助效果不尽如人意。更有中方结对教师只简单地把相关材料交与外教,并让学生代劳许多协助工作,引起外教的不满。另外,外教参与校园生活的程度不高。因无人通知、邀请,外教常常充当校园活动(如晚会、运动会等)的“局外人”,这让一部分外教“感到沮丧”。而有时的交际及工作摩擦,更多是因为中外文化背景的差异。比如,学校的一些工作决策临时性较强,给习惯提前做计划的外教带来不少困扰。有时一些活动带有一定强制性行政命令色彩,部分外教会有反感和抵触情绪[2]。

2.“硬”环境方面,生活方面的“硬”环境(如宿舍及其他生活硬件设施)令人满意,而工作“硬”环境如教学设施等有待提高。如外教S提到,因为他的教学涉及计算机,而学校的机房设施比较陈旧,迟缓的网速等给其教学带来困难。

四、建议对策

基于对外教师资利用及日常管理现状的研究,本文提议以下四项解决措施。

1.加强外籍教师岗前培训,进一步系统化及细化培训内容。如可根据外教是否有在华工作经历,为其提供不同的培训。无在华工作经历的,除了为他们提供具体的单位信息(包括院校教研、管理、学生、校园、单位所在城市情况)等,还需为他们提供中国社会、教育、语言及相关跨文化方面的培训。有在华工作经历的则可省略或弱化后者培训内容。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中外合作项目的派驻外教,这种培训可在其来华前通过外方合作院校开展,以便外教来华后可以更快地适应工作和生活。

2.进一步开发外教资源,不将该资源局限于课堂内。如可在科研、本土师资国际化培养等方面进一步挖掘外教资源。科研方面,许多外教拥有硕、博学位,已具备一定或较高的科研能力,学校应充分考虑这一点,尽量把他们纳入学校科研体系。此外,许多外教乐于与中方教师进行学术及教研上的沟通协作,学校可鼓励他们多与本土教师进行交流,邀请业务能力好的外教为中方教师开展培训、讲座等,外教在更好融入学校整体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自身价值得到进一步体现,实现高校、外教双赢基础上的外教聘用效益最大化。

3.院校应加强对外教的社会支持及提升柔性管理,让外教拥有一个更好的“软”“硬”环境。具体来说,外事部门应协同学校其他部门进一步改善外教的工作环境,避免外教因硬件设施问题造成不必要的适应困难。“软”环境的提升则需要更为细致的工作,重点有二:(1)应为中方外事及共事教师提供培训,加强其服务和跨文化能力,尽可能减少工作人员与外教因文化背景差异造成沟通摩擦。(2)通过各种手段及措施,进一步帮助外教融入校园及社会生活。如通过定期开座谈会、茶话会等询问外教的工作、生活情况,及时了解、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以减少其孤独、无助感。学校举行活动时,视情况告知并邀请外教参与。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为外教举办一些其母文化庆祝活动(如圣诞party等),不仅可以丰富外教的课余社会生活,还可帮助其加强与本土师生间的人际交流,增强感情。

4.基于本土教师的评教标准,参考西方的教学方法及模式,建立客观、科学的针对外籍教师的工作测评体系。对工作表现好、职业素质高的外教给予物质或精神方面的表彰,反之,对工作表现差的外教采取一定的惩处措施。除外部监督及激励机制外,还可将外籍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纳入管理与培养计划,充分调动其内在工作动力,促进高校与外教双赢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獻:

[1]赵尚.如何实现外教资源利用的最优化[J].海外英语, 2014,(24):30-31.

[2]刘征伍.外籍教师跨文化适应性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30(4):95-98.

Abstract: The study analyzes the utilization of foreign faculty resources and foreign teacher management in a vocational institute. By studying the detected problems and offering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he study aims to provide some insights for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of foreign faculty resources.

Key words: utilization of teacher resources; foreign teacher managem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
职业高校职业思想道德重要性探析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专业基础课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浅谈素质拓展训练对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