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甸:脱贫与发展有机融合
2020-06-08王铁清李唯睿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王铁清 李唯睿
在“大关精神”和“麻怀干劲”鼓舞下,罗甸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发起脱贫攻坚总攻决战,战绩斐然。
罗甸,地处黔桂两省区结合部的红水河畔,气候条件独特、物产资源丰富、民风淳朴善良,但由于历史、自然、交通等诸多因素,发展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属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革命老区县及全省“14+2”深度贫困县。
在和贫困斗争的征程中,一代代罗甸人苦干实干、接续奋战,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大关精神”、鼓足“麻怀干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立下“愚公志”,下足“绣花功”,用非常之策、举非常之力,向贫困亮剑、向贫困宣战,全面发起脱贫攻坚总攻决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自2014年开展建档立卡工作以来,截至2019年底,全县19个贫困乡全部摘帽,1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由109448人减少到5077人,贫困发生率由34.33%降至1.59%。
多年来,罗甸县历届党委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融合协调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巨变。2014年到2019年,全县生产总值由50.82亿元跃升至88.52亿元,城镇化率由32.7%增加到43.5%,农民人均纯收入从7160元增加到11584元,书写了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富强的历史篇章。
如今,全县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社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一幅幅生态和谐、人民富裕的发展图景渐次铺开。
村和镇越建越美
82岁的朱正国第一次拧开水龙头时,从水管里喷出的自来水溅了他一脸,他舔了舔,说了一声“真甜”。
朱正国的家位于罗甸县边阳镇深井村,境内没有河流水源。虽然雨量丰沛,但四季分布不匀,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存不住水,生活用水都不能保证。
“以前,房顶的天花水稍微沉淀后,用来洗菜,洗菜水洗脸,洗脸水洗脚,洗脚水洗衣服,最后用来喂牲口。”朱正国说,直到2019年10月,自来水接进家后,他终于可以足不出户,喝上方便的自来水。
水,是一道关乎生存与发展、脱贫与致富的千年命题。对罗甸而言,向贫困宣战,首先要全力解决全民用水安全问题。截至目前,全县投入资金4.2亿元,累计建成饮水安全工程325处,采取单村单寨和片区供水方式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和巩固提升工程316个,自来水覆盖率由2014年的72%提升至2019年底的98%。
同时,作为保民生、促发展的大事,罗甸县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截至目前,全县实施电网改造1780.22公里,行政村100%通动力电,供电可靠率达99.81%。惠罗、罗望、平罗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罗甸正式迈入“高速时代”。建成“村村通”1247公里、“组组通”933公里,通村路、通组路硬化率均为100%。新建4G通讯基站948处,安装“户户用”3.23万户,行政村通光纤宽带率为100%……农村基础设施脱胎换骨,摇身变为美丽乡村。
增收路越走越宽
冬天,是种植桑树的季节,这项技术活与来年蚕的产量高低息息相关。
对此,罗甸县沫阳镇高峰村桑蚕养殖户黄元勇丝毫不敢懈怠,整个冬天都将主要精力放在种植桑树上。“今年我都卖了4批蚕了,一批的利润就有2280元。”黄元勇笑容满面地说道。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核心和关键。“罗甸发展现代农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罗甸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独特的自然气候形成“天然温室”,带动当地现代生态科技农业迅猛发展。
抓基地、转方式,罗甸县农村产业革命促进农业加快转型升级。
2014年以来,该县按照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要求,把产业扶贫作为助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
对标对表“三个革命性转变”,罗甸县牢牢把握农业产业革命“八要素”,着力构建以蔬菜、水(干)果、蚕桑为主导,以中药材、生态畜禽、林(茶)、烤烟为特色的“3+4”产业布局。探索推行“五有”带动模式,体系化推动产业“八要素”落地,深入推进罗甸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精心布局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如今,全县年稳定发展蔬菜30万亩(次),精品水果种植面积达20.3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7.05万亩,茶叶种植面积达2.56万亩,产业覆盖177个村,带动贫困人口15万人次。建成省级现代高效农业园区5个,州级以上龙头企业18家,“村社合一”合作社实现全覆盖。全县农业主导产业生产企业达110家,其中精品水果企业达39家,蔬菜企业16家,畜禽企业36家,茶企业6家,中药材企业11家,深加工企业2家。罗甸火龙果被列为全省“一县一业”扶持项目,罗甸入选“贵州十大蔬菜生产基地县”。
同时,优质特色农产品畅销全国29个省市区,80个农产品进入淘宝网、京东等电商平台,2019年以来全县农产品实现外销55万余吨,销售额达20余亿元。其中,完成农特产品电商网络零售额1895.19万元,同比增长162.44%。以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群众腰包越来越鼓。
获得感越来越强
冉启忠之前生活在罗甸县凤亭乡亮山六组,因家庭劳动力不足,生活一度陷于窘迫。2019新年伊始,冉启忠一家从大山凹里搬迁至罗甸县城西学府家园120平方米的电梯房里。
“这样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入住学府家园后,在社区的牵线搭桥下,冉启忠成功在小区里的斛鼎制衣厂找到活路,赚钱顾家两不误。
居新家务新业。如果搬得出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前半篇文章”,那么稳得住、能脱贫,就是“后半篇文章”。
董峰应罗甸县逢亭镇祥脚村蔬菜保供基地成为村民和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平台。
构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配备警务室,让搬迁群众住得放心;构建基层党建体系,以基层党建为引领,让党心和民心走得更近,让搬迁群众充满信心;构建文化服务体系,在安置点建立市民实践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乡愁馆、体育设施等,同步开展市民化教育123期,让搬迁群众过得开心;构建培训和就业体系,促进搬迁劳动力再就业,促进县内企业就业、就业扶贫基地就业、开办就业扶贫车间,实现户均约1.5人就业,让搬迁群众下定决心;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医疗、教育为重点,设置安置幼儿园、修建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扩建医院、卫生服务中心,同时配套修建农贸市场,让搬迁群众住得舒心……罗甸县易地扶贫搬迁的实践道路,诠释了全县各级干部用辛勤汗水换来群众幸福笑容的实干精神。
“尽锐出战、全员出击、全域推进、全面覆盖。”这是在罗甸常听到的一句话。2014年以来,罗甸县向脱贫攻坚一线派出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青年突击队、驻村队员、网格员3668人;6207名干部在走访中与贫困群众成了结对帮扶的亲人,一村村、一寨寨,留下了扶贫干部动员搬迁的脚印,回响着群众乔迁新居的欢声笑语。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总会记录下感恩奋进的足迹。在全县干部群众看来,“大美新罗甸”的画卷才刚刚铺开,35万罗甸人艰苦创业再奋斗,时不我待,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