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古诗文迁移到写作的教学探究

2020-06-07韩夙愿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30期
关键词:迁移古诗文写作教学

韩夙愿

摘 要: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古诗文是其中的精髓所在,承载着数千年来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内容,因此在初中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语文古诗文的相关内容,并且在实际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古诗文的内涵,使其切实迁移,这样能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显著培养,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文有针对性的分析把初中语文古诗文迁移到写作中的教学策略等内容,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为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而提供必要的条件。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文 迁移 写作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0.024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涉及多种类型的古诗文篇目,其中,古诗文在作文中所呈现出的价值也越来越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关注,所以在实际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可以进一步迁移古诗文的相关内容,使学生的作文能够真正意义上厚实起来,丰富起来,进而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写作能力。具体来看,把初中语文古诗文迁移到写作教学过程中的实施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着重针对学生进行古诗文情感熏陶,使其作文的文化品质进一步提升

古诗文是我国所特有的民族文化和特色的重要体现,其本身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对学生的思想能够起到积极有效的熏陶和陶冶的作用,让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文化修养进一步提升。文学大师金庸曾说:“适宜青少年诵读的古诗文应在情与理之间。不是要让他们学习很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可见,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针对文章的情感进行更有效的表达,这是关键所在。所以在古诗文的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关注学生情感的熏陶,进而把这种情感熏陶转移到作文写作过程中来,以此使学生的文化修养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相关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并且反复的诵读,通过这种朗读的形式使学生能够沉浸其中,进而使其能够得到良好的熏陶,以读唤情。

古代文人在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创作和学习的过程中,首要的步骤就是进行诵读,让初中学生全身心的进行古诗文诵读,这样可以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诗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体验,进而掌握相对应的写作技巧,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进一步实现有效的迁移,从而让自身写作素养能够进一步提升,掌握相对应的写作技巧。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古诗文都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和情感表现力,可以当作培养和提升学生写作能力和古诗文理解能力的主渠道,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把古诗文的核心内涵在写作中进行充分体现。

例如,对于陶渊明的作品《归园田居》进行相对应的朗读,要充分体会出作者思官归隐之后轻松愉悦的心情,有一种淡泊名利的情怀,在诵读和感受的过程中体会到作者内在的情感。然后針对这种情感进行更有效的转移,可以在学生作品中通过更生动自然朴素的文字,针对自身的情感进行充分的表达,把情感变化用文字的形式进行有效展现,抒发自身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这样也能够让自身的写作获得读者的共鸣,从而使文章更具有真情实感,体现出情感体验和思想性。

二、结合实际情况创设出相对应的教学情境,以写融情

在实际的写作教育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出相对应的写作情境,可以为学生提供语文古诗文中的相关片段或者情景,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挖掘,然后把自身的感受和真情实感在文章中体现出来,在理解古诗文的基础上进行相对应的记忆,然后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针对古诗文的相关内容进行灵活应用。针对初中学生来说,因为年纪限制和思维模式的影响,在思维方面更加偏向于形象化,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可以列举出古诗文中的更富有形象性的作品,让学生体会古诗文中的意境,然后选择“意境再现”的方法,让学生去进行品味和鉴赏,这样能够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古诗文更深的感悟,在感性层面有更深的认知,然后让学生积极有效的借鉴相关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古诗文中的语言特色,表现手法,布局方式,等等,进行深入的理解,不追求全面性,深刻性,要充分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以此确保古诗文的素材内容和学生的写作特点能够充分融合,实现更有效的衔接。

三、着重关注古诗文中的语言特色,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更有亮点

古诗文的语言或者意境优美,或者清新亮丽,或者富有哲理,都体现出自身的特色,有着不可取代的审美力和感受力。因此要引导学生针对经典古诗文的语词与语句进行深入的赏析,认真的体会,把握其中的内涵和韵味,然后用于自身的文章写作过程中来,这样可以使自身文章的可读性和语言表达功力进一步提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升自身引用古诗文的能力,从根本上有效规避指鹿为马,文不对题的尴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的应用“片段写作”方法,这样能够呈现出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可以更有效的掌握古诗词的语言表达技巧,使自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驾驭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例如,可以让学生围绕《牵挂》展开相对应的续写,或者再创作,可以预先提供相对应的例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其中充满着深情的牵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体现的是乡情的牵挂……,让学生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对应的续写,充分体现出牵挂之情。是教师要选择科学可行的教育方法,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相关知识,并在实际的写作实践中融入相对应的古诗文内涵,有效体现出古诗文的语言魅力,同时也要融入自身的写作特色和风格,从而让自身的作品富有更为动人的魅力。也要针对古诗文的艺术手法进行高度重视,教会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相对应的艺术手法,这样能够让文章更有表现力,使词语更加鲜活所表达的易经或者时间具有动人的魅力。

例如,在教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这篇文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深刻的体会“方宅十余亩,草屋七八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所应用的白描手法,指导学生也选用白描手法,通过突出自然的文字针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捕捉,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要避免应用繁文缛节和繁复的文字渲染,要针对诗文进行活学活用,体现出一种高雅的文学情趣,有深刻典雅的运气,这样才能打动读者,给人以愉悦的审美感受。

四、针对古诗文进行改写,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培养

把初中古诗文迁移到写作教学过程中来,其本身是一种质的延伸,写作本身就是一种输出,是一种阅读成果的完整表达,同时也是利用文字针对自身的所思所想进行表述的重要形式。在针对古诗文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诵读和深刻感受的方式对于古诗文中蕴含的情感进行充分的感受,要进一步深入挖掘,不能停留在表面的文本层次上,以此让学生更深入地挖掘和鉴赏古诗文的无穷魅力。教师可以设计出切实可行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之下,进一步体验古诗文的无穷魅力和美感。在其中可以尝试引导学生改写古诗文,进而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充分培养。形象思维就是“心与境融合”,或曰“神与物游”,也就是把自己的心情在诗文中进行体现,所以引导学生把自身的心境在文章中进行体现,通过对古诗文的改写表达出自身的感情。

例如,可以充分利用原有题目或对古诗文原有的文章题目进行相对应的改动,利用《桃花源记续》讲述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议论文的改写,把古诗文作为论据,这样能够进一步提升文章的内涵和思想底蕴,从而让整个文章更有亲和力和说服力。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能够充分看出,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把古诗文迁移到写作教学过程中来,是十分重要而且切实可行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迁移,要确立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针对教学环节进行改化,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积极有效的融入教学过程中来,有学习和迁移兴趣,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罗海容《古诗文教法初探》,《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8期。

[2] 曾祥红《巧用古典诗词 提高写作水平》,《文学教育(中)》2016年第6期。

[3] 李青玲《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研究》,《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年第9期。

猜你喜欢

迁移古诗文写作教学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浅析迁移规律在足球教学中的影响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运用迁移学习规律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本体感觉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