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表边旁义方位词源流考
2020-06-06张金平
张金平
摘 要:现代汉语方位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在汉语方位词的发展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些方位词,而现代汉语中使用甚少乃至消失。通过对表边旁意义的“壁“厢”“畔”“边厢”“壁厢”五个方位词的源流进行考察,探明它们出现的时期,梳理它们的发展脉络,进而阐释其式微的原因。这些方位词主要是不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同时也受到了语体的限制。
关键词:边旁义;方位词;源流
一、引言
早在甲骨文时期,就已经存在“上、下、左、右、东、西、南、北”等方位名词。中古时期是方位词大发展的一个时期,方位词的数量与前代相比增加很多。目前来看,有些方位词的源流与演变尚未完全厘清。除了一些专著和词典涉及方位词的来源问题之外,有些论文对一些单纯方位词的来源也进行了探究,而对复合方位词的探究则较为少见。值得注意的是,近代汉语中,有些方位词处于方位词体系的边缘,或稍早出现而盛于近代,或就在近代出现。而现代汉语中使用甚少乃至消失。鉴于表边旁义的“边”“旁”“侧”等的研究已很明晰,下面,我们就对“壁”“厢”“畔”“边厢”“壁厢”五个方位词的源流进行重点考察,并闡释其式微的原因所在。
二、“壁”等边旁义方位词源流考证
1.壁
《说文解字·土部》:“壁,垣也。从土辟声”。刘熙《释名·释宫室》:“壁,辟也,辟御风寒也。”《汉语大词典》对“壁”的解释如下:
①墙壁。大都以砖土为之,也有用木板做的。《仪礼·特牲馈食礼》:“饎爨在西壁。”郑玄注:“西壁,堂之西墙下。”②军垒。《史记·项羽本纪》:“诸侯军救巨鹿下十余壁,莫敢纵兵。”③坚守营垒;驻守。《史记·荆燕世家》:“楚兵击刘贾,贾辄壁不肯与战,而与彭越相保。”④陡峭如墙的山石。三国魏嵇康《琴赋》:“丹崖崄巇,青壁万寻。”⑤面;边。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向松亭那畔,花溪这壁,粉墙掩映,几间寮舍,半亚朱扉。”⑥星宿名。二十八之一。《孙子·火攻》:“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梅尧臣注:“壁,东壁。”[1](P1229)
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除“面、边”义之外,“壁”的其他五个义项都有用例。例如:
(1)斩艾与柴长尺,乃置窑灶中,先垒窑壁,迎穴为连。(《墨子·备穴》)
(2)主人受币,士受皮者自东出于后,自左受,遂坐摄皮。逆退,适东壁。(《仪礼·士昏礼》)
(3)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欲处女?妾自以有益于处女,何为去我?(《战国策·秦策二》)
(4)贯高欲杀高祖,藏人于壁中,高祖至柏人亦动心。(东汉王充《论衡·变动篇》)
(5)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曰:……因背向壁卧,谭立过一时,乃见遣。(《三国志·吴书·顾雍传》)
那么,表示方位语义的“壁”究竟出现于什么时期呢?通过对历代文献的检索,我们发现,它最早应是在唐代出现的。请看下面的例句:
(6)向里换舍子细外人不知,并舍老人委知,南壁上将舍换庑舍。(《敦煌契约文书·丑年八月女妇令狐大娘牒》)
(7)永宁坊巷东壁上舍内东房一口。(《敦煌契约文书·乾宁四年正月廿九日平康乡百姓张义全卖舍契》)
(8)修文坊巷西壁上舍壹所,内堂西头壹片。(《敦煌契约文书·后唐清泰三年十一月廿三日杨忽律哺卖宅舍契》)
刘艳红指出,根据上下文义,唐五代敦煌文献中出现在“东壁”“南壁”“北壁”“西壁”前的“巷”“坊”不会是“室”,“巷”只能是“里中道”以及表示道旁的建筑群落构成的整个狭长的生活区域,“坊”只能是“邑里之名”。因此,作者推断这里的“壁”只能是表示“边、面”的语义[2](P251)。我们完全同意刘艳红的这一推断。“壁”与其他方位词对举出现,更能证明其“边、面”义。例如:
(9)若欲求,还东头;若欲觅,海西辟(壁)。(《吐鲁番出土文书第四册·唐唐幢海随葬衣物疏》)
在宋代,“壁”的方位词用法逐渐增多,出现了“四壁”“一壁”等新词语,甚至可以和指示代词“这、那”形成组合。例如:
(10)问:“四壁打禾,中间铲草。和尚赴阿那头?”师曰:“甚么处不赴。”(南宋普济《五灯会元》卷六)
(11)行者牵衣带步,却待去捽这厮,皇甫殿直扯住行者,闪那身己在山门一壁,道……(南宋话本《简贴和尚》)
(12)那壁喧嚣,这边清丽,咫尺中间敻不同。(南宋陈著《沁园春·丁未春补游西湖》)
(13)奈玉春纤冻也,那壁团圆何处,有影却无踪。(南宋陈德武《水调歌头·咏掬水月在手》)
其中,处于主语位置上的“一壁”,即是关联副词用法“一壁……一壁……(一边……一边……)”之发轫。例如:
(14)在襄阳府市心里住,一壁开着干茶铺,一壁开着茶坊。(南宋话本《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2.厢
据《汉语大词典》的解释,“厢”指的是正屋两边的房屋、厢房,古代亦指正堂两侧夹室之前的小堂。《尔雅·释宫》:“室有东西厢曰庙。无东西厢,有室曰寝。无室曰榭。”郭璞注:“夹室前堂。”郝懿行义疏:“按,庙之制中为大室,东西序之外为夹室,夹室之前为东西厢,亦谓之东西堂。”
在先秦两汉时期,“厢”一直固守上述语义,而且都以“东厢”“西厢”的组合形式出现。例如:
(15)江离弃于穷巷兮,蒺藜蔓乎东厢。(西汉东方朔《七谏·怨思》)
(16)西厢踟蹰以开宴,东序重深而奥秘。(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到了南北朝时期,“厢”的组合形式灵活多样,可以跟其他词语组合。例如:
(17)常日出入,于厢下经过,与诸相识将帅,都不交言。(《宋书·刘休仁传》)
(18)建厢廊于左右,造金墀于前庑。(南朝梁萧统《殿赋》)
(19)晋代旧籍,并在下省左户曹前厢,谓之晋籍,有东西二库。(南朝梁沈约《上言宜校勘谱籍》)
与此同时,“厢”也衍生出其他语义。从“厢”的外在形式,衍生出类似房间的空间结构语义;从“厢”的方位信息衍生出军队编制、乐坊位置、靠近城的地区等语义。例如:
(20)至如玉壶银台,车厢井栏。(南朝梁萧衍《围棋赋》)
(21)秋七月己巳朔,东巡。置四厢大将。(《魏书·太宗纪》)
(22)右一曲,皇帝当阳,四厢奏。皇帝入变服,四厢并奏前二曲。(《南齐书·乐志》)
值得注意的是,在南北朝时期,“厢”的语义开始泛化,逐渐产生出“边、旁”义。例如:
(23)无垢优婆夷作是语已,复白佛言:世尊!我今未知扫佛塔地,所有善根得何福报?四厢涂治,所有善根得何福报?(北魏瞿昙般若流支译《无垢优婆夷问经》)
(24)割却碗半上,剜四厢各作一圆孔,大小径寸许,正底施长柄,如酒杷形。(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羊》)
(25)喙长则牙多,一厢三牙以上,则不烦畜。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猪》)
至宋代,“厢”作为方位词的用法逐渐增多。例如:
(26)须至晓谕者,右榜左右厢被委请真楷誊写,给去榜文,排门劝谕。(宋代丁特起《靖康纪闻》卷下)
(27)余至泗,亲至僧伽塔下。中为大殿,两旁皆荆榛瓦砾之区,塔院在东厢。(南宋岳珂《桯史》卷十四)
在元代文献中,“厢”可以与指示代词搭配使用,类似于“这边、那边”。例如:
(28)这厢、那厢要取直路赶呵,都遇着陷泥密林,行不得入。只得自后赶着,因此拿不得了。(元代佚名《元朝秘史》卷三)
3.畔
关于“畔”是否属于方位词这一问题,学界存在较大的争议。很多语法著作都没有把它归入方位词。不过,有些研究者则明确认定“畔”为方位词。如汪维辉指出,“表示‘在某物旁边的方位词,先秦主要用‘侧,偶尔也用‘旁(傍)和‘畔”[3](P87)。刘艳红认为,在唐五代时期,单纯方位词有29个,其中就包括“畔”[2](P8)。唐韵对《元曲选》中的方位词进行了探讨,确定了24个单纯方位词,其中就有“畔”。作者还指出,“畔”作方位词,意为“旁边、边侧”,在《元曲选》中使用率很低[4]。我们由此可以得出“畔”是方位词的结论。
《说文解字·田部》:“畔,田界也。从田半声。”可见,在上古汉语中,“畔”的本义是田界、田塍。例如:
(29)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30)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以防分争。(《汉书·循吏传·召信臣传》)
之后,“畔”从“田界”义引申出“疆界、界限”义。例如:
(31)修其疆畔,日服其镈,不解于时。(《国语·周语上》)
(32)忽临睨于故乡,眇江天其无畔,逆洄流而右阻,遵长薄而左贯。(南朝梁张缵《南征赋》)
进而引申出“旁边、边侧”义。例如:
(33)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楚辞·渔父》)
(34)妇迫日冥,惧为贼所劫,弃车将二子到水畔,留大子著水边,抱小子渡水。(西秦乞伏秦圣坚译《佛说妇人遇辜经》)
到了宋代,“畔”用于方位短语的频率大幅提升,跟“畔”搭配的词语十分广泛,有州、川、河、江、泽、潭、池、海、涧、滩、浦、溪、水、道、路、岸、城、菴、亩、天、枕、桥、阶、山、岩、窗、床、灯、堤、篱、树、林、柯、塚、秤、崖、峰、亭、火、鹤、耳、身、屏、帘帷等,与“边”基本相同。例如:
(35)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北宋柳永《戚氏·晚秋天》)
(36)及夜奔客寝,其客有诗云:“最是五更留不住,向人头畔着衣裳。”(北宋龙衮《江南野史·逸文》)
(37)师曰:“柰河桥畔嘶声切,剑树林中去复来。”(南宋普济《五灯会元》卷六)
跟“畔”搭配的词语还可以是数词、其他方位词与指示代词。例如:
(38)盖天在四畔,地居其中,减得一尺地,遂有一尺气,但人不见耳。此是未成形者。(南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九十八)
(39)日头东畔出,月向西边没。来去急如梭,催人成白骨。(南宋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
(40)曰:“如何是心中闹?”师曰:“那畔雀儿声。”(南宋普济《五灯会元》卷八)
4.边厢
《汉语大词典》对“边厢”的解释是:
①旁边;附近。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二折:“那龙且在边厢,又撺上几句。”《水浒传》第五八回:“呼延灼奋力赶到前面几株枯树边厢,宋江、吴用、花荣三个齐齐的勒住马。” ②侧厢;厢房。茅盾《冥屋》:“但是有正厅,有边厢,有楼,有庭园。”[1](P1295)
《近代汉语大词典》对“边厢”的解释是:
旁边,侧首。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则听的耳~大呼小叫,似这般恶令史肯怒饶?狠公人显懆暴。”[5](P101)
这两部辞书中的最早例证均出自元代,那么,这是不是说“边厢”就产生于元代呢?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同时,我们也推测,“边厢”的产生年代不应早于方位词“边”和“厢”。如前所述,表示方位的“厢”产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而“边”表示方位义当始自东汉。刘晓飞、朱承平认为,东汉“名词+边”的组合形式已经出现,“边”已经演变成一个方位词,并列举了东汉王充《论衡》中的一些用例[6]。汪维辉也指出,在东汉翻译佛经中,“边”的方位词用法尤为习见。佛经中“边”常常用在表人的名词后边,同时,佛经里实际上已经有了“右边”“最后边”这样的虚化用法[3](P88-91)。
通过对文献的检索,我们发现,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时均未出现“边厢”的用例,“边厢”的最早用法是在唐朝开始的。不过,在唐、宋时期,“边厢”的出现频率较低。例如:
(41)五嫂答曰:“暂游双树下,遥见两枝芳;向日俱翻影,迎风并散香。戏蝶扶丹萼,游蜂入紫房。人今总摘取,各著一边厢。”(唐代张鷟《游仙窟》)
(42)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南宋辛弃疾《卜算子·齿落》)
到了元代,“边厢”的用法才真正兴盛起来。方位短语“X+边厢”中的“X”既可以是普通名词,也可以是数词、方位词,甚至是代词。例如:
(43)两边厢列着祗候人役,貌堂堂都是一伙洒肏娘的!(元代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
(44)我入的这窑门来,小姐正烦恼哩。我也不言语,我则立在傍边厢,看他说甚么。(元代王实甫《吕蒙正风雪破窑记》第三折)
(45)我正唱到不肯上贩茶船的小卿,向那岸边厢刁蹬。(元代石君宝《诸宫调风月紫云庭》第一折)
(46)哎!狠阿公间别来无恙!(做意了)可知我恰轻敲着他那边厢越分外的响。(元代石君宝《诸宫调风月紫云庭》第四折)
(47)(独角牛云)西边厢没有,敢在东边。(元代无名氏《刘千病打独角牛》第三折)
5.壁厢
《汉语大词典》对“壁厢”的解释是:“边;旁。”[1](P1231)《近代汉语大词典》对“壁厢”的解释是:“旁,边。《水浒传》第八三回:‘那厮队里四个蛮子,四条枪,便来攒住了,俺这~措手不及,以此输与他了。”[5](P99)
同“边厢”一样,“壁厢”的产生也比较晚。通过对文献的检索,我们发现,它最早应是在宋代出现的。例如:
(48)直至中夜,马县尉等醒来,不见了那担仗,只见酒桶撇在那一壁厢。(宋代讲史话本《大宋宣和遗事》前集)
(49)除下头上斗笠,脱了蓑衣在一壁厢,去皮袋里取两个长针,插在砖缝里,放上一个皮灯盏,竹筒里取出火种吹着了,油罐儿取油,点起那灯,把刀挑开命钉,把那盖天板丢在一壁。(南宋话本《闹樊楼多情周胜仙》)
(50)门前有食店酒楼,来壁有浴堂米铺,才出门前便是试院,要闹却是棚栏,左壁厢角奴鸳鸯楼,右壁厢散妓花柳市。(南宋九山书会才人《张协状元》第二十四出)
从上面例句可以看出,与“边厢”有所不同,“壁厢”只用在数词和“左、右”等方位词的后面。
元代以后,“壁厢”的使用开始增多。除了数词、方位词外,还可以用在指示代词后面。例如:
(51)两壁厢敲马宰牛,做一个庆喜的筵席。(元代无名氏《关云长千里独行》第四折)
(52)一会家心焦懆,四壁厢秋虫闹。(元代白朴《梧桐雨》第四折)
(53)正睡之间,只听得这壁厢啼哭,那壁厢哀怨,却怎么说?(元代施惠《幽闺记》第二十六出)
(54)那西壁厢打一流儿短墙,上面画六鹤舞琴,前面垒一个花台儿,栽些好名花,临窗看画亦看花。(元代《朴通事》下)
三、“壁”等边旁义方位词式微探析
(一)语言的经济原则
语言学中的“经济原则”,又称为语言的经济性或语言的经济规律,是法国语言学家Andre Martiner在其著作A Functional View of Laguage中首先提出的。他認为,经济原则必须以保证完成语言交际功能为前提,同时,人们有意无意地对言语活动中力量的消耗做出合乎经济要求的安排。从这一原则出发,能够对言语结构演变的特点和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王德春指出,简化规律或称经济原则是语言发展的规律之一[7](P31)。向明友认为:“确定话语经济与否不能仅以用词多寡为依据,语用行为中,只有经过优化配置的言语才称得上经济”[8]。
汉语发展史中,在很多语法形式表达同一语义或具有同样语法功能的情况下,经济原则会促使语言本身对这些语法形式进行自然选择,优胜劣汰,进而使得语言系统简化。比如,上古汉语时期,第一人称代词有“吾”“我”“余”“予”“台”“朕”等;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压倒“吾”而占了多数;之后,“我”一直是最重要的第一人称代词,直至今日。
在古代汉语中,表示边旁意义的有“边”“旁”
“侧”“壁”“厢”“畔”“旁边”“边侧”“之旁”“之侧”
“壁厢”“边厢”等,数量众多,无疑会增加使用者的负担。因此,淘汰一些不必要的词语,便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与历史必然,而被淘汰的往往是那些使用频率较低的词语。我们对表边旁义的方位词在宋代语录《朱子语类》和明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定量统计,具体如表1、表2所示:
从表1、表2的统计可以看出,在《朱子语类》和《水浒传》中,“边”“旁”的使用频次均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同时,它们与其他词语的组合能力也很突出,明清以后直到现代汉语,双音节的“旁边”亦呈逐渐增多之势。因此,这些方位词被优先选择,而其他方位词则逐步走向衰微。还需指出的是,宋代以来,“边”“旁”具有很高的语义明晰度,专职表示“旁边、附近”义,而“壁”“厢”则主要表示其他语义,方位义是其兼职。就此来说,方位义“壁”“厢”等逐渐式微乃至消失也在情理之中。
(二)语体的限制
如前所述,使用的普遍性、高频次是语言要素得以传承的重要条件之一。可以说,能够横跨口语体和书面语体的词汇往往更具有生命力,而仅限于口语体或仅限于书面语体的词汇,其生命力往往要大打折扣。从宋代直到现代,“边”“旁”等方位词一直存在于人们的口语和书面语中。而“壁”“厢”“边厢”等方位词则主要出现在口语体中,在宋代是语录、话本小说,在元代是杂剧、散曲,在明清是白话小说。没有书面语的维系,这些词语就无法固定下来。在现代,除了评书等曲艺之外,“壁”“厢”等方位词的使用频率极低,它们在书面语中只是偶尔出现。如冰心《超人》:“风大了,那壁厢放起光明。”
四、結语
方位词一直是汉语中的基本词,也是高频词,它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封闭小类。目前,对方位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现代汉语领域,对古汉语方位词体系是如何发展成为如今的方位词系统的,则鲜有深入探讨。这种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方位词体系的研究。同时,除了常见的核心方位词,我们也应关注那些被边缘化的、历史上曾经广泛使用过的方位词。可以说,语体的差异、使用空间和时间的不同以及语言的本身特点等因素,都会造成词语的兴盛、变异与式微。本文所考察的表边旁义的“壁”“厢”“畔”“边厢”“壁厢”等方位词,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3.
[2]刘艳红.唐五代方位词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3]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唐韵.《元曲选》中方位短语及其功能(上)[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5]许少峰.近代汉语大词典[Z].北京:中华书局,2008.
[6]刘晓飞,朱承平.方位词“边”的演变初探[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2).
[7]王德春.语言学通论(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向明友.论言语配置的新经济原则[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5).
Study on the Etymological Flow of Some Localizers with Side Meaning
Zhang Jinping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Aichi Prefectural University, Nagakute-shi 480-1198, Japan)
Abstract:Modern Chinese localizers is a complete system.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ocalizers, there have been localizers, but they are rarely used or even disappeared in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We have made a survey on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five localizers, such as “bi(壁)”,“xiang(厢)”, “pan(畔)”, “bianxiang(边厢)” and “bixiang(壁厢)”, which are used to express the meaning of “side”. We have discovered the period of their emergence, analyzed their development context, and explained that the reason for their decline is not in line with the economic principle of language, but also restricted by the style of language.
Key words:side meaning;localizers;etymological f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