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欣赏课堂多元对话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2020-06-06曾娇
曾娇
摘 要:“欣赏·评述”是小学美术四大学习领域之一,也是提升学生审美力和鉴赏力的重要途径。文章从画家故事、调动五感、延伸课堂及再生创作四个方面探讨了小学美术欣赏课堂多元对话教学模式,以期实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个性、建构高效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多元对话;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5-12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6-0096-02
《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2011版)》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将美术课程分成四大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以下简称“造型” “设计” “欣赏” “综合”)。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欣赏”学习领域的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努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一、利用画家故事,激活对话兴趣
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基本离不开名作赏析这一环节,而名作赏析的前提是了解创作者的创作背景与创作意图。因此,欣赏课堂的基本环节变成了:认识画家—欣赏画作—评述画作。了解画家是开启欣赏课对话的第一步,教师用好这一对话主题,是提高学生欣赏课堂积极性的关键因素。在欣赏课堂中,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画家故事,激活学生的对话兴趣,采取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的方式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加入课堂对话活动,在课堂对话中畅所欲言,表达个人疑问和观点,展现个性特点。
以“阳光下的世界”为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知画家笔下同一物象在不同光线下的色彩、光影变化。因光、色、影这种美术元素较为抽象,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在备课时制作了一段介绍莫奈故事的小视频。教学片段如下:
莫奈:同学们,曾老师,你们好!我是莫奈,今天想和大家说说我的故事,你们想听听吗?(创设“画家”与学生隔空对话的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
生:想!
莫奈:那在我讲故事的时候,你们可以认真专心听吗?
生(异口同声):可以!
莫奈:我于1840年出生于法国巴黎,1862年分別跟随画家布丹和格莱尔学习绘画。1865年,我开始用碎笔技巧作画,因为画风独具一格,颠覆传统,被后人称为“印象派之父”。我喜欢每天对着大自然写生。你们知道写生吗? (激活学生对话兴趣)
生:知道啊!我上周就和爸妈就去紫马岭公园画玫瑰了,那就是写生。
莫奈:你们太厉害了!我也经常去巴比松的枫丹白露森林写生。你们看,教材上的四幅《干草垛》就是我的写生作品,我为了画这些只有秋天才有的干草垛,就从秋天一直画到翌年初春,共画了24幅。
生:哇!画同一幅作品画了这么久,好有毅力啊!
师:为何莫奈这么执着于不同时段对同一物象的创作呢?
莫奈:传统的观念认为物体是有固定颜色的,它们在光线的照耀下只有明暗的区别,可我在写生的时候发现,物体在不同光线的照射下呈现出的色彩及明暗效果是各不相同的,为了打破传统观念,我就一直坚持在不同时间画同一物体。同学们,现在你们再仔细欣赏对比这四幅作品,有没有其他发现?如果你有发现,可以和同桌、老师探讨一下。
“画家”自述故事激活了学生的对话兴趣,学生开始认真欣赏挖掘四幅作品的不同点,之后展开热烈的交流,将本课推向小高潮,实现了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
二、充分调动五感,突出个性对话
以五官对应的视、听、嗅、尝、触来感受客观事物之刺激叫五感,亦称感觉。在欣赏课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五感”是实施多元对话教学模式的前提条件,更是学生、教师、作品之间个性对话的必要条件。在开展欣赏课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在一定空间中看、听、摸、闻、尝、想,不是在他人设置的情境里被动体验,而是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全方位、立体地感知视觉作品。这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促使他们将领会到的知识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个性对话。
何老师在“认识凡·高”一课中,重点介绍了凡·高的代表作《向日葵》,教具上她准备了30多株向日葵、一个花瓶、一块黄色亚麻布。课中,教室里传出了一段舒缓的音乐,令人感到非常轻松。何老师要学生闭上双眼,耳朵听着轻松悠扬的音乐,鼻子闻着向日葵淡淡的清香,双手触摸向日葵。感受这一切之后让学生说出如果自己来画向日葵,会如何画?
生:我觉得向日葵有葵花籽的味道,会吸引很多人观赏,所以我的画面中会有赏花人。
生:我擅长画国画,所以如果让我来画,我会把它插在瓶子里边看边画,颜色上会用到黄色、赭石、墨绿等。
师:从你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你们都有自己的想法,那我们现在来欣赏一下凡·高先生的《向日葵》,然后从构图、色彩、笔触上谈谈你对《向日葵》这幅作品的看法。
这时候教室中的音乐从舒缓转到了激昂,节奏感很强。
生:我认为凡·高他画的向日葵很有活力,很有生命力。
生:从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出凡·高喜欢用大量的黄色,感觉这个颜色被他用得很刺眼睛。
生:我不太喜欢这个作品,虽然它是世界名画,但画面给我的感觉是很焦躁。
通过创设课堂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五感,让他们在看、听、摸、闻的过程中,欣赏到凡·高创作时随心所欲的色彩、夸张变形的造型、大胆泼辣的笔触,感受到凡·高笔下的向日葵犹如怒放的生命,了解到向日葵其实既是凡·高内心火热感情的写照,又是他精神力量的外露。从学生的交流中可以看出这是一节生动精彩的欣赏课。学生在多元对话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了五感,直接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其实评述并非是一种高不可攀的行为,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角度亦可千差万别,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自然和美术作品等视觉艺术作出自己的评述,进行个性表达。
三、延伸课堂形式,进行深度对话
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能让观看者最直接地感受到艺术的魅力。然而,在欣赏课的备课阶段,由于时间、地域等因素的影响,我们很难走近真迹,一睹真容。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欣赏感受都是模糊的、表层的,这种美术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要和艺术家的作品进行多元深度对话,必须突破学校教育,延伸课堂形式。
第一,充分利用博物馆、美术馆等便捷资源。博物馆、美术馆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全民教育的场所,更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城市文化建设,省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是学生触手可及的学习资源。美术教师应及时关注美术馆、博物馆动态,了解展会、讲座、研讨会等资讯,鼓励并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美术馆,近距离地观看作品,欣赏作品,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思考作品真实的意义。例如,在上完“水墨画”这一课后,中山市美术馆正好有一个《旷世墨缘——張大千、宴济元作品展》,笔者建议学生周末去看看这两位世纪画匠的作品。到下一周上课前,有一名学生就积极主动地和笔者聊天,说出了自己的观展想法。
生:老师,我喜欢那幅张大千爷爷于1963年创作的《墨荷》,这幅作品我在教材中见过,可是我到了美术馆,走近一看,原来这幅作品那么大,长109cm、宽62cm,太宏伟了。画面中荷花既有墨色又有彩色,这是他继承传统国画技法后,自创的泼彩艺术,这种创新的画法最终让他成为一代画宗。
第二,文博类节目也是非常好的学习资源。例如,央视的《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以及北京卫视的《故宫上新了》等节目一经播出就备受好评,而且老少皆宜。将艺术与电视相结合,拉近了人们与文物、画作的距离,便于人们全方位地了解作品的前世今生,能有效提高观看者的审美素养。
无论是走进美术馆、博物馆,还是观看有益的文博类节目,都符合新课标中要求教师“广泛利用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艺术家工作室等校外的课程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美术与社会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作品,涵养人文精神” 的主旨。这种课外学习形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还让学生将美融入生活,学以致用,充盈了欣赏课中多元对话的内涵。
四、鼓励再生创作,拓宽对话形式
如果说教师、学生、画家、作品之间的交流是一种显性对话,那学生创作就是一种隐性对话。上文已经提到很多次欣赏课堂的基本环节就是:认识画家—欣赏画作—评述画作,那么在多元对话教学模式下,需要再加上一个新的环节,那就是再生创作。学生可以在评述画作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再生创作:可以临摹整幅作品,也可以选取所欣赏作品的一个元素,如构图、色彩、主题等。这种将欣赏、评述、创作相结合的“以画代话”的再生创作,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还能拓展多元对话的形式。
例如,“门画”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中国传统门画的作用、含义以及特有的表现手法,难点是能够对门画人物造型、色彩特征、喜庆效果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在教授本课时,教师可以首先以一段门画剪影动画进行导入,让学生从视频中了解到中国门画的来历。其次,欣赏教材中门画作品的艺术特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从造型、色彩、表情等方面各抒己见,门神威风、形象凶猛、富有正义感等特点都被学生指出来了。再次,鼓励学生进行再生创作。学生在欣赏评述过后,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擅长的画种进行再生创作,画面或稚拙、或朴素、或可爱,无一不透露着学生对门神、年画文化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中国传统元素的认识,这种创作的思路和表现形式是值得肯定的。
美术教学本质上就是一个多元对话的过程。教师通过多元对话能真正地引导学生,而不是进行话语霸权式的灌输;学生通过多元对话,才能逐步增强视觉感受能力,提高审美情趣;课堂通过多元对话,才能有自然流畅的教学品位。美术教师应引领学生走进多元对话的欣赏课,与教师、学生、作品、画家进行最广泛意义上的“对话”,使学生在对话中表达自我、展现自我,成为一个有审美个性的现代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尹少淳.美术核心素养大家谈[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