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插图,优化课堂教学

2020-06-06丁雪萍

教师·下 2020年12期
关键词:部编版有效运用

丁雪萍

摘 要: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既贴近生活实际又不乏童真童趣,且富有中国气息,但插图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还未被充分开发及有效运用。课堂中,插图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来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文章主要从巧用插图、描述插图、想象插图、命名插图、创作插图几个方面,结合教材和教学实践,谈谈高年级课文插图教学资源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部编版;插图教学资源;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7-29 文章編号:1674-120X(2020)36-0025-02

图文并茂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明显特点,课文中的插图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那么,插图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就不应该被遗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善于挖掘插图这一教学资源的重要价值,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以部编版五年级教材为例,谈谈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插图教学资源,从而优化教学课堂。

一、巧用插图,整体感知

相比文字,色彩明丽的插图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而到了高年级,学生不仅只对漂亮的画面和明丽的色彩产生兴趣,对画面所描绘的内容也有了观察和分析的兴趣。因此,在新授一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插图来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1]

例如,教授《景阳冈》时,课前教师可让学生先读读课后的“资料袋”,特别是关于人物的插图。通过对插图的阅读,学生对《水浒传》和书中的人物也就有了初步的认识。紧接着教师出示武松举起“梢棒”向猛虎劈去,“梢棒”却打在树上断成两截的插图。教师可以让学生去了解武松在与猛虎搏斗时,碰到紧张、危急时刻,武松是如何应对的,初步感受武松打虎时那一系列的动作。这样学生对武松这一个性鲜明的人物就有了更深的印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又如,《四季之美》这篇课文的四幅扇面插图分别展现了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的美丽景色。教师在教学时,可巧借这四幅插图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先引导学生大胆猜测课文是按一年四季的顺序展开论述的,那作者会分别写些什么呢?紧接着让学生对照插图验证自己的猜测,看看插图中四季的美都有什么,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眼中四季的美又分别是什么。这样的插图导入,能初步地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

二、描述插图,感受意境

小学生对抽象文字的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在教学中,诗词小古文一直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往往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来理解古诗描写的意境,这样教学的结果往往是学生似懂非懂,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描述插图内容,进而感受课文所描写的意境。

例如,教授《村晚》时,让学生体会“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乐趣。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描述那饶有生活情趣的牧童骑牛晚归图,感受牧童的调皮天真和悠闲自在。用插图来激发学生的表述欲望,还是很有成效的。有的学生这样描述:“绿草、碧水、青山、落日,好一派农村美景。在这里,稚嫩的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自在地吹着笛子,真是别有一番滋味!”有的学生这样描述:“近处,有几只野鸭在长满青草的池塘边悠闲散步,那‘嘎嘎嘎的歌声真是嘹亮啊;远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远山衔在嘴里。放牛回家的孩子,欣赏着这怡人的景色,也随性地躺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意地吹奏。”因此,描述插图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

又如,教授《田园四时杂兴》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描绘初夏时节村庄繁忙的景象,如农民们白天在田里锄草,晚上回来又继续搓麻线。远处,一棵茂盛的桑树下,孩子们不是在躲猫猫,不是在吃西瓜,而是在那边学着大人们种瓜的样子,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对插图这样一描述,学生也感受到了那浓浓的生活气息以及古代乡村中的儿童情趣。

三、想象插图,锻炼口语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教师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往的素养。[2]因此,在课堂中,教师需要适当引导,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为插图“补白”,使静止的画面活起来。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进行创造性复述,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例如,教授《自相矛盾》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教师可以出示这样的学习任务:借助插图,想象插图中卖者和围观者对话的场景。通过对插图中卖者和围观者神态、语言、动作的想象,学生可以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比如,图中卖者那自吹自擂、得意忘形的模样;围观者质问卖者的神态、动作,以及卖者“弗能应”后那哑口无言的尴尬模样。让学生结合插图进行“补白”,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更加凸显了故事主题。

又如,教授《景阳冈》,让学生完成梳理武松打虎的经过并详细复述这一学习任务时,教师可让学生先结合插图,感受武松打虎的气势,再找出文中相应的段落进行默读,梳理武松打虎的过程。学生可以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武松赤手空拳打猛虎,他当时的神情、心理是怎样的呢?老虎是如何反扑挣扎的?武松将老虎打倒在地后,又会想什么、做什么?

再如,《军神》这一篇课文中的插图描绘的是刘伯承端坐在椅子上,沃克医生正打开他右眼上的绷带为他检查伤势。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沃克医生的动作、语言、神态进行想象:他神情凝重、眉头紧锁,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他那惊讶、充满震撼的目光又在诉说什么呢?在检查伤势时,面对刘伯承的一系列反应,沃克医生又是什么样的反应?通过对插图合理的想象,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和对人物内心的体会,另一方面学生以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讲《军神》这个故事,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命名插图,图文结合

教材中的插图栩栩如生,学生可以通过文字观察图画,也可通过图画理解文字,做到图画与文字的融合,这更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例如,教授《白鹭》时,教师让学生理解白鹭那“韵在骨子里”的诗意,可出示这样的学习任务:默读课文第6至第8自然段,结合课文中的插图,用简洁的语言分别为每一幅图起一个名字。通过观察插图并品味文字,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小组汇报时,有的认为:“第一幅图,一只白鹭站在水田里,不急不躁,静静地等鱼儿过来,悠然地在水中‘垂钓,所以命名为《白鹭垂钓图》。”有的认为:“第二幅图,清晨,白鹭静静地站在那里,或许是在期待远方的风景,或许是在思念久别的朋友,或许是在等待觅食的同伴……所以给插图命名为《白鹭瞭望图》。第三幅图,黄昏的空中,白鹭低飞,翩翩起舞,好像一位美丽的仙子,所以取名为《白鹭起舞图》。”有的认为:“这第三幅图让我想到了《渔歌子》中的‘西塞山前白鹭飞,因此,我给插图命名为《黄昏低飞》。”

名字,往往能传达意韵,一个好的名字不仅可以恰到好处地表达情感,也可以引起遐想。因此,在课堂中结合插图教学资源,适时地给插图命名,往往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精彩。文本与插图的有机结合,让一幅幅插图在学生的对话中“活起来”。

五、创作插图,助力阅读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提道:“图画的作用,绝非简单的对文字的说明,而是为了激发想象力,丰富意境的。”因此在高年级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创作插图来帮助他们阅读。

小学高年级学生刚刚开始阅读古典长篇小说,缺乏阅读经验,阅读整本古典名著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指导学生阅读《西游记》时,教师秉承着有效开发插图教学资源的原则,可设计以下学习任务:画《西游记》人物谱,从整体上感知全书的人物形象;画“西游路线图”,体会取经路上的各种艰辛;绘制《西游记》“装备”图,从装备的角度深入体会《西游记》的艺术魅力。通过给《西游记》绘制插图,学生紧紧围绕着插图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设计了许多有趣的活动。例如,整理《西游记》中人物的装备信息,紧接着评选装备之最,感受装备的神奇。通过自身对插图的绘制,有个学生提出这样的想法:“老师,如果把孙悟空的金箍棒给猪八戒,把九齿钉耙给孙悟空,你觉得可以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展开了讨论。后来通过讨论,大家一致得出结论:装备与人物个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有效地开发插图这一教学资源,可以打破学生原有的思维模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最终为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奠定良好的基础。[3]

又如,《牛郎织女》(一)这篇课文中有两幅插图,分别呈现出牛郎童年时与老牛相依为命、成年后经老牛指点与织女相识两个重要的场景。《牛郎织女》(二)这篇课文中根据情节发展安排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插图,展示了故事结局。教学时,教师可抓住整个《牛郎织女》故事的主要情节,让学生交流讨论如何给《牛郎织女》绘制连环画,并通过给连环画配文的方式,练习缩写故事。学生主要围绕“牛郎凄苦的身世”“牛郎用心照看老牛”“牛郎得老牛相助,与织女喜结良缘”“男耕女织,幸福生活”“织女被抓,天河两隔”“初心不改,七夕相会”等主要情节进行插图的创作。师生合作创作插图,然后在班级图书角分组展示,这也大大激起了他们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课文插图不是摆设,即使到高年级,教师也要充分利用插图教学资源,尽可能地挖掘它的价值,发挥它的作用。通过有效地利用插图、描绘插图、想象插图和鼓励学生给插图命名、创作插图,可以让小小的插图在语文课堂中呈现大大的精彩。

参考文献:

[1]许金涛.让插图点亮课堂——略谈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学中插图的应用[J].小学教学研究,2014(11):42-43.

[2]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周一贯.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部编版有效运用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方法之研究
重视儿童本位的回归
“部编版”语文教材的鲜明特点及时代意义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