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索
2020-06-06林惠
林惠
摘 要:初中语文新课标对学生的语文阅读有很高的要求,传统语文教学紧扣课本内容,补充少量课外文本的方法已经不适应新课标的要求。群文阅读是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它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以主题为中心,通过系统化、单元化整合相关的文本,构建多文本阅读学习的教学过程。文章阐释了群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通过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性、立足课本合理扩展材料等方式探索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8-05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6-0045-02
群文阅读强调结构化阅读和集体构建两个理念,结构化阅读要求阅读文本的广泛性和全面性,而集体构建则强调学生的主体性。结构化阅读要求以议题为单位,从同一个议题的相关文本中提取、比较并整合信息,最终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全面立体的把握;集体构建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群文阅读教学方法不仅能帮助学生完成新课标要求的400万字以上的课外阅读量,更能贯彻“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这一学生观。
一、初中语文课采取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的必要性
(一)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符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
初中语文新课标提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目标是通过讲授多种阅读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并且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九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字以上,这对培养初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帮助其积累文学写作素材等都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群文阅读教学是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围绕这个中心整合阅讀材料,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发现文章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也能避免研读课文的枯燥,适当补充课外阅读内容,符合初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
(二)群文阅读教学弥补了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不足
现如今,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往往以课本上的内容为学生主要学习对象,要求学生反复研读课文,要求学生运用学到的阅读技巧,提炼课文中的写作特点、写作技巧,这样做难免给学生留下一种语文阅读枯燥乏味的印象。群文阅读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向课外延伸,带领学生在全部教材中或者在多篇文章中寻找同一主题的阅读内容,并自主把这些知识整合串联起来,这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二、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索
(一)教会学生群文阅读的方法
群文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效果显著的阅读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面,但是阅读经验和技巧不足的初中学生如果缺乏相应的阅读技巧指导,是很难真正做到群文阅读的。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重视群文阅读的技巧教学,引导学生在进行群文阅读时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文章之间的异同,并通过对比发现所学内容包含的写作方法、思想感情等,从而对学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在对初中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高效筛选、整合材料内容的基础上对同一主题的文章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提高群文阅读教学的效果。群文阅读技巧主要考虑结构化阅读技巧训练。结构化阅读要求教师在教学前拟好与所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主题,并筛选出与主题联系性比较强的课内文本和课外文本,要求学生从多个文本中比较、整合并提取相关信息,从而对所学内容有一个立体化和整体化的理解。
首先,教师要针对要学习的内容确定一个议题,围绕议题选择课本上和课外的阅读文本,并针对议题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进行筛选,选出适合本次议题的几篇文章。然后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先对文本进行整合和筛选,找到文章之间的异同。比如在教授朱自清《春》这一课的时候,教师提前准备好初中教材中与季节和景色相关的文章:七年级上册的《雨的四季》、老舍《济南的冬天》和八年级上册的《三峡》,整理这几篇写景的文章在写作技巧、写作思路和思想情感方面的异同点。
接着,教师将筛选好的文本发给学生,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找到文章的异同之处。比如四篇写景文章在写作上都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点:朱自清在《春》中描写了春草、春花、春风和春雨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刘湛秋在《雨的四季》中,抓住了春雨的美丽和娇媚、夏雨的热烈和粗犷、秋雨的端庄和沉思以及冬雨的自然而平静四种特点,表达了自己对雨的喜爱和赞颂等。几篇文章除了突出景物的特点之外,还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春》中通过比喻、排比的手法将春天比作了“刚落地的娃娃”“健壮的青年”“小姑娘”,不仅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让文章的语言感染力上升了一个层次。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几篇写景文章的情景交融手法进行分析,比较作品传达的思想感情,对写景文章进行立体化的分析。比如《济南的冬天》通过写景抒发了老舍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三峡》通过写景抒发了郦道元对祖国山水的热爱等。通过学习作品中的语言表达方法和思想表达技巧,学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写作能力。
(二)立足课本的同时有计划地选择文章进行群文阅读
在部编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中,课文的阅读主题大致包括四种:语言的构建与运用类文章、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类文章、审美的鉴赏与创造类文章和文化的理解与传承类文章。由于学习的文章具有多面性,所以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一定要在选择课外文本的时候进行一定的筛选。教师在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主题的时候要有明确的群文阅读计划和教学目标,在计划和目标的指导下科学地选择文本、寻找合理的内容,在考虑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比如七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是以“亲情”为主题的单元,在教授第五课《秋天的怀念》时,教师可以以“母爱”为主题,补充林夕《母亲的存折》和毕淑敏《孩子,妈妈为什么打你》两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史铁生在《秋天的怀念》里通过讲述几件平常的小事表达了他母亲对自己无私的母爱。这篇课文中描写的母爱是理解,是呵护,更是激励。林夕在《母亲的存折》里描写了记忆力逐渐下降的母亲做了一张特殊的“存折”,记录了家人的衣服尺码和他们最喜欢的食物。这里的母爱是珍视,是关爱,更是惦念。毕淑敏在《孩子,妈妈为什么打你》里以对孩子说话的口吻真实地讲述了一位母亲面对孩子的自我剖析,展现了自己对孩子的呵护与期望。这里的母爱是明理的,是真挚的,更是无私的。通过将这三篇讲述“母爱”的文章放在一起,给学生带来情感上的震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课文中作者母亲即使自己重病缠身也要事事考虑儿子的感受,激励儿子继续活下去。同时,也能更好地体会作者母亲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传达出的无尽牵挂。 群文阅读的目的是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结构化的理解和掌握。在教授《秋天的怀念》时,通过群文阅读教学可引导学生更全面、立体地体会“母爱”的无私和伟大,从而认识到自己拥有的珍贵亲情,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和亲情,养成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享受阅读的过程
群文阅读强调集体构建理念,集体构建理念强调在群文阅读时,教师和学生在阅读中共同商量议题、讨论不同文章的异同点等,在这个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集體构建理念的最终目的是避免教师满堂灌,让学生在班集体讨论或者小组合作过程中锻炼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由于初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加了很多,语文课外阅读量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学生对阅读产生抵触心理和厌烦情绪。因此教师要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发挥其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享受阅读的过程的同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思考和集体讨论中学会更多语言表达技巧和更全面的知识。
首先,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时,教师要意识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在教授八年级课文《智取生辰纲》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水浒传》中“吴用”用计的其他环节,要求学生通过对比不同环节的描写分析《水浒传》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或者也可以要求学生举一反三,列出自己喜欢的《水浒传》中的人物并举例说明人物的性格特征等。学生通过对比不同材料之间写作手法、思想感情等的异同点,全方位地分析文本材料,能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还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群文阅读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锻炼其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其次,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感受,寻找方法让学生享受阅读,并在享受阅读的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比如在以“景色”为主题的群文阅读中,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为学生营造情境,借助视频、音乐、图片等多媒体道具,展示文章中描写的“春雨的娇媚”“三峡的壮丽”“济南冬天的可爱”等景象,让学生有更好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理解文章内容。
三、结语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初中是学生树立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学生无法通过实践获得太多经验,只能暂时通过阅读来增长知识和人生见识。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获取各方面的知识,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中语文教师通过合理筛选群文阅读材料、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等方式可让学生在享受阅读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成长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青年。
参考文献:
[1]陈典海.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议题生成策略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6):110.
[2]刘瑞生.初中语文课堂群文阅读教学选文策略实践研究[J].中国教师,2019(S1):13.
[3]苏丽英.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J].豫章师范学院学报,2020,35(1):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