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补白”中促进低年级小学生品德自我建构
2020-06-06顾梅颖
顾梅颖
【摘 要】直观性是低年级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征。要实现低年级小学生品德的自我建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让其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进行道德体验与内化。《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留白为道德与法治课堂走入真实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教师把握低年级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用学生的实际生活素材对教材进行有效的“补白”,将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融合,将积极引导与品德自主建构有机结合,有助于使学生达成“道德自为”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品德;自我建构;教材;生活情境;补白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6-0208-02
李季教授在《德性内生:论儿童品德的自我建构》一文中指出,德育过程体现为两大程式: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他律—自律—自觉—自为”程式与品德形成的“外塑—内化—内生—外化”程式。自我建构是品德形成的本质规律,德性内生是品德形成的实质。
如何达成品德的自律与内生呢?办法之一是引导学生体验与内化道德,进而达成品德的自我建构。“留白”,是苏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一大亮点。鲁洁教授说,这些“空白”,为学生表达思想和感情、进行创造活动提供了方便。留白,为《道德与法治》课堂走入真实生活情境打开了一扇窗,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生的学习从教材顺利回归生活提供了广阔空间。“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1]。”要用好教材,就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补白”。所谓“补白”,就是用学生的生活去填补、整合、活化、丰富教材中的留白,将课堂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融合,将积极引导与品德自主建构有机结合,以达成“道德自为”的最终目标。本文以一年级下册《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一课为例,阐述在“补白”中促进低年级学生品德自我建构的一些策略。
一、用真实的生活填补“留白”内容,引发自主体验
《道德与法治》的教材说明中提到:“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生活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对于学生而言,最有意义的教材就是自己的生活。创造性地用生活填补“留白”内容,及时把低年级学生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融入课程中,才能不断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引发学生自主体验。
《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一课的第一个活动是“我真的长大了”。课前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自己婴儿时期的小衣服、小鞋子、小袜子等物品,比较脚印、衣物、身高、体重的变化,直观地感受自己长大了。这样的留白之处,学生可以填补的内容有很多。课上,大多数学生带来的都是衣物、鞋袜等,有个学生带的却是一只小铃铛。他说,刚学会走路时,他总是喜欢调皮地躲在角落里“躲猫猫”,爸爸妈妈害怕他发生意外,为了及时找到他,便在他脚踝上系了这个铃铛。铃铛虽小,却饱含着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
纵观教材中的留白,往往安排在启发学生思考的关键之处,是学生观察、积累、实践的触发器。让学生在自主意识的推动下,以生活来填补留白内容,转变被动学习的状况,既轻松易得,又收效良好,也能为学生品德的自我建构奠定良好的认知和情感基础。
二、用开放的情境整合“补白”资源,调动真情实感
“本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其他生活空间”[2]。课程标准为教师指明了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和形式,教材中的留白更是为整合教学资源提供了良好的
契机。
“回顾成长的点滴”这一环节在本课教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一步是“幸福的回忆”,第二步是“妈妈的真情诉说”,第三步是“亲情悄悄话”。课程资源的整合离不开教材,正确认识教材、使用教材是整合课程资源的首要任务。留白是《道德与法治》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应灵活运用教材中的留白,联系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进入真实的生活世界,产生真实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完善自我。既然主题是感受亲情,那么父母必然是教学资源的主体部分。课前,让学生在收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采访父母,亲自找寻幼时用过的物品,与父母共同观看成长照片,听父母讲述曾经的种种趣事。在家庭这个鲜活的课堂里,孩子能全身心地浸润其中,真实地感受父母对自己的深情,内心的触动是自发的,学习的愿望是主动的。
情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品德自我构建的重要基础。打开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门,将家长请进来是一次积极的尝试。家长代表的亲口讲述提升了孩子在课前见闻中获得的感受,进一步深化了孩子对父母的感恩之情。父母的参与为孩子的课堂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家长也成为了课程的开发者和参与者。每位学生和家长都是一本独特的教材,“走出去,请进来”,家校产生合力,能有效地丰富和整合“补白”资源。
三、用动态的交互活化“补白”形式,唤醒主体意识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应将生活引入课堂,用多种多样的互动进行补白,以达到唤醒学会主体意识、促进学生道德提升的目的。
学生在上一活动的基础上,心有所动,情之所至,必然要落实到行动上,“我为爸妈做些事”环节呼之欲出。在此环节笔者设计了以下三步。
(一)“听一听”
聆听《小乌鸦爱妈妈》的故事,启迪学生向小乌鸦学习,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在歌声中熏染情操,提升领悟。
(二)“说一说”
展示学生生活的两个场景(为辛苦干活的爸爸送上毛巾和茶水,饭前主动帮忙摆放碗筷),引导学生说真话,做真事,将爱心行动落实在生活的细微处。这里的留白之处要求学生仿效前两个事例,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怎么做的。學生往往会忽视生活中的小事,觉得无话可说。对此,笔者展示了几位家长写的小纸条,纸条上记录了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细小动作或很不起眼的事情,但父母将这些都看在眼里,暖在心上。这样学生能体会到孝顺父母并不困难也不遥远,就在平常的一举一动中。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打开了话匣子,互相交流自己是如何孝顺父母的,增强了内心的自豪感,以后更愿意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演一演”
组织角色表演“我向爸爸妈妈献孝心”。教材向学生提供了三个情境,通过表演达到指导学生行为的目的。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依赖于具体真实的情境,在真实的情境中,他们更易进行有意义的学习,经历有意义的教育生活。这三步,从“听”到“说”再到“演”,从个体学习到小组合作,形式一步步螺旋上升,让学生感受的层次由低到高、由浅入深,无一不是在用真实的生活为教材补白。
学校教育的过程是学习者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养成的过程。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需要集体学习、小组学习、个体学习等多种教学形式的有机结合,体现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个体化学习并存,从而构建多边互动的课程教学结构。只有讓学生在思考、参与、展示中多方位地锻炼自主研究、发现、学习的能力,才能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步建构德行意义。
四、用真挚的情感丰富“补白”体验,促进自我建构
德育不是知识,而是思想认识。德育有内容,但内容不是知识,它需要活动去承载。德育的关键不是记忆内容,而是实践内容。德育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体验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核心。生活化的课堂为开展德育体验活动提供了广阔空间,学生能在不同的实践及各种活动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提高思想道德认识。
课的最后,笔者请家长对孩子说一说心里话,在家长即席发言后播放音乐,让学生合唱《我的好妈妈》,在歌声中与爸爸妈妈深情相拥,对他们说:“爸爸(妈妈),我爱你!”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他人的内心感受,从父母的一言一行体察他们的满足、欣慰。情感体验也需要习得。课堂教学在悠悠的歌声中结束,孩子向父母真情表白,再次将感激化为语言和行动直接抒发和表现出来,令情感高度升华。
情感体验为道德与法治课堂向实际生活延伸架起了一座桥梁,课内收获的感激之情成为孩子爱父母行动的良好开端。往大了说,品德的自我建构是儿童青少年品德形成与发展的本质,引领和促进儿童青少年品德的自我建构是中小学德育的使命和根本任务;往小了说,品德的自我建构对于每个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幸福生活能力的提升都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在生活课堂中设置丰富的“补白”体验活动,能让学生将对父母的爱落实到具体行动上,促进学生品德的自我建构,为他们形成完善的道德人格奠定基础。
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良好品德的形成同样也需要学生自省和自觉。低年级学生年龄虽小,但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引导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亲身经历和真实体验参与到多种多样的“补白”活动中,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品德的自我建构。低年级学生的品德培养任重而道远,要准确把握其形成特点,有针对性采取有效策略,让学生以“补白”为桨,以自我建构为帆,向着品德发展的教育目标——道德的“自觉自为”扬帆启航!
【参考文献】
[1]鲁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程探寻[J].课程·教材·教法,2003(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S].2011.
On the Self-construction of Lower Grade Pupils Morality in “Filler”: Taking “Grow under the Care of Mom and Dad” as an Example
Meiying Gu
(Chengnan Experimental Elementary School of Haian, Nantong, Jiangsu, 226600)
Abstract: Intuition is the main feature of lower grade pupils thinking. To accomplish the self-construction of morality of lower grade pupils,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is to make students perceive and internalize the morality through the actual life situations. The blank space in the textbook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opens a window for the entry of morality and law class into real life. Teachers should understand the rules and features of lower grade pupils moral formation and “Fill up” the textbook by the materials in students real lives, integrating the study in class and the actual life, combining the active guidance and self-construction of morality, which can help students achieve the final goal: “Moral Self-consciousness”.
Key words: morality; self-construction; textbook; life context; fil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