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课堂——研学教育初探
2020-06-06靳慧芳
靳慧芳
摘要:“行走”是体验式育人,它是一种研学,就像大鱼带着小鱼在游走。“大鱼”就是老师,一定要有老师深度参与,这群“小鱼”是学生,体会不同的路径、不同的风景,也体会到不同的心境。追逐十月的和风,沐浴金秋的阳光,邢台市马路街小学开展了“走进邢窑白瓷·传承家乡文化”研学活动,580多名师生参加了这一活动。这场研学活动让全体师生们用行动丈量知识的宽度,用脚步见证视野的广度,也为素质教育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传承;锻炼;时代感;集体观念
一、响应国家号召,追逐时代召唤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一时间成为众人关注的热点。研学旅行也叫游学。我国历史上游学的代表人物有春秋时期的孔子、明代的顾炎武、清朝的梁绍壬、现代的陶行知等。可以说游学思想是我国教育思想的珍贵部分。而今天研学旅行再次焕发荣光,彰显着其不可替代的现实教育意义。研学活动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深度融合,传承了中国传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精神,也与“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理念相契合。早上,邢台市马路街小学师生在操场上参加了邢台市襄都区教育局“中华白瓷看邢襄·文化自信民族魂”研学启动仪式,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追逐时代召唤。
二、丰富课内知识,传承家乡文化
研学旅行可以让孩子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培养其独立自主的意识。让孩子在真实的社会中去锻炼,在有设计的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角色意识和担当精神,让他们在压力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一定的任务,践行自己的责任,这种艰苦奋斗的过程以及责任意识的养成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非常珍贵的。
貝弗里奇曾说过:青少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与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就能相得益彰。研学旅行能拓宽学生视野,夯实知识的纹理。学生所学的大多是书本知识,即使通过实验来获得知识、技能,也是在学校的实验室进行,以间接经验和理性知识为主,接地气的感性知识始终欠缺,在进入信息化时代依然如此。因此,如何破解将知识生活化的命题,即由理性知识获得为主转变为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获得兼顾,由学习间接经验为主转变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辅相成,就成了当前教育的一大难题。而研学旅行也许就是破解这一难题的钥匙。它可以使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相对密闭的校园,去拥抱乡土乡情、县情市情、省情国情,在与学校教育情境不同的生活场景中弥合习得的理性知识与感性知识的缝隙,实现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结合,夯实知识的纹理,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第二次飞跃。
研学活动让师生们深刻地感受到了邢窑白瓷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加了师生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本次研学走进内丘“邢窑三馆”——中国邢窑博物馆、邢窑遗址博物馆、邢瓷文化体验馆,参观邢白瓷藏品,学习邢白瓷知识,感受邢窑文化。
到达邢白瓷文化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三个洁白的巨型瓷碗,高矮各异,胖瘦不一,错落有致,建筑极有特色。邢窑博物馆内,师生们看到了产自不同朝代的邢窑白瓷,一件件精美绝伦的白瓷制品、唐三彩等出土文物,展现着古代邢白瓷的优雅造型;“透影白瓷”让大家感慨白瓷工艺的精美绝伦,感叹邢窑工匠们高超的技术水平,这些展品向大家展示了大国工匠的高超技艺,同学们在实践中了解中国邢窑白瓷文化及精湛的制作工艺,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含量。在邢窑遗址博物馆,同学们参观了历代的窑炉,大小各异的窑炉,深深浅浅的灰坑,宽窄不一的灰沟,千姿百态的水井,轻轻踏进这灰色的世界,切身感受这里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浓浓的历史气息,感受了邢窑历史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从厚厚的瓷片堆积层体会到邢窑烧窑工匠们付出的劳动艰辛,也感悟到大国工匠勤劳奋进的精神。师生们在震撼的同时也为家乡文化感到骄傲与自豪。这就是家乡文化的魅力,这场研学活动也推动了家乡文化的传承。
三、锻炼动手能力,增强集体观念
研学旅行能够让孩子以集体生活的形式,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探讨学习,这种形式是一种活生生的“课堂”,是学校生活的生动延伸,而这种集体生活是孩子成长岁月中非常珍贵的记忆,集体生活培养出来的团队观念和整体意识也是孩子“长大成人”的重要标志。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需要遵守作息规律:什么时候起床、吃饭、出发;在一个景点停留的时间;晚上还需要讨论、学习,针对一个共同的课题或者一个任务,团队成员要配合默契,分工合作。而这些“项目制学习”是在祖国美好的河山间,在愉快的旅行过程中完成,这就是研学旅行“寓教于乐”的意义所在。
《淮南子·汜论训》中说:“圣人以身体之。”《荀子修身》中说:“笃志而体,君子也。”其中的“体”是指实行和体验。这次研学活动,同学们不仅增长了知识,更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在邢瓷文化体验馆,同学们亲自从泥土中挖掘出形状各异的瓦片、瓷器,体验了陶瓷的修复过程。每一位同学还亲自体验了陶瓷拉坯制作过程,“手随泥走,泥随手变”,孩子们将泥团摔掷在转盘中心,随手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型,捏塑让陶艺活起来,水和泥的精准比例,重心的把握,双手不断在与泥土亲密互动,让他们感受到体验的乐趣;在泥塑馆内,“蔬菜水果”从孩子们的手中新鲜出炉,大家脸上洋溢着劳动的快乐,在实践中感受邢白瓷的文化魅力,渐渐明白到——由生疏到娴熟,仅仅只相隔一个实践的过程。
互联网的触角早就伸向了孩子们,让孩子放下手机、走进自然、多读书的呼吁越来越多。尽管不能因此评判互联网危害巨大,但作为“数字原住民”一代的青少年,成长的网络环境比以往更为复杂,所以基础教育也需要一种逆向思维,研学旅行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学生以一种谦逊的态度,离开冰冷的屏幕,打开本真的心灵,走向纯粹的自然。研学旅行是为了让青少年们体验到不同于学习的学校生活而出现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在研学旅行中接触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最终会帮助青少年获得的品质和精神不仅仅只是更加努力学习,和同学互帮互助,还会有吃苦耐劳、克勤克俭等。所以,研学旅行必须以具体的知识做依托,根植于教育。青少年研学旅行是实现素质化教育的一个过程,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内容和平时的思考方式去解决实际问题,为全面提升青少年德育、美育、体育等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四、规范研学形式,培养仪式观念
研学旅行具体指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等方式走出校园、拓宽知识面的过程。这项活动主要针对中小学生,目的在于帮助长期坐在教室里学习的学生们丰富学习生活,增强学习体验。都说见识就是知识,孩子所能接收到的知识范围决定了他们的未来。研学旅行最显著的好处就在于能够让孩子获得在学习生活中无法获得的更开阔层面的知识,这一点恰好是提高孩子素质教育的重要之处。参加研学旅行的孩子,每一个人都会有任务,他们并不是盲目、机械地跟从相关活动人员去体验这次活动,他们有的需要查找路线,有的需要介绍每一个景点的来历,有的需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的情绪,这些就是家长经常念叨的独立意识,有了独立意识才知道自己的责任所在。成长的路很长,但没有精神成长更具有整体性,而研学的旅行也正是一个让孩子增长见识、收获文化、精神丰富的成长之旅。实践研学机构统一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制定了带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做成研学手册,每一项活动都是带着目标问题,把课堂的内容带到户外,以内容和体验的方式去教导孩子,让孩子学习围墙外的生存知识和技能,将课本上的知识以户外研究的形式让孩子们自主学习并培养兴趣,最后再将自己的认知与课本上的内容相结合,达到最佳的学习理解效果。开营和闭营仪式,建立了同学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了同学们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规范了研学形式,培养了仪式观念。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孩子虽然会受到教育机构和老师的监管,但在面对活动或者学习上的一些困难时,还是会由自己出面解决,这样的教育方式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让孩子的自我主人公意识逐渐被拉上台面,使得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更自然、更自信地处理好很多事情,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研学旅行能够让孩子产生性格上的改变。
研学旅行的重点在学也在行,長期封闭的教学生活不适合孩子的多方面发展,因此在合适的时机让孩子接触一下这样的学习方式也有好处。孩子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其他方式的共同作用,研学旅行刚好能够锻炼孩子团队协作和责任担当的能力,让他们明白把握未来的重要性。
下面是对研学旅行的一些思考,共有两个方面。
一是把握好社会实践主体地位,积极参与教育课程改革,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走出教科书的狭隘视野,广开思路,因地制宜,更多地去开发和利用一些条件性和素材性的课程资源,补充校内资源和文本资源的不足,积极利用一切课程资源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服务。
二是把握好个人的心路成长历程,时时处处将思想置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范畴内,严以律己,自觉抵制一切不良风气的影响,带头弘扬社会主旋律,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研精致思,体验生命温暖的旅程;力学笃行,感悟岁月厚重的积淀,行走的课堂,更美的遇见,期待下一次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