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说我国古代的分餐饮食

2020-06-06潘春华

生命与灾害 2020年4期
关键词:宴饮分餐分餐制

潘春华 潘 俊

2020年新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各地蔓延。封城封村、交通管控相继开始,城乡居民宅在家中防疫抗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由此发生改变。疫情非常时期,不聚餐、不聚会,是做好疫情防控的关键。下馆子聚餐似乎在一夜之间消失了,各酒店饭馆门可罗雀。而分餐饮食也成了一种减少病毒传播的日渐推崇的饮食方式。其实,分餐饮食并不是什么社会新潮,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古人就懂得分餐饮食的重要性而分餐食之了。

东汉末年,儒家学者郑玄在《周礼•司几筵》中注解:“铺陈曰筵,籍之曰席。”意思是铺在地上的叫“筵”,铺在筵上的叫“席”。《诗经》说:“肆筵设席”,由此可知,筵与席是同义词。它们的区别是“筵长席短,筵大席小,筵铺地下,上放席子”。时间长了,“筵席”二字便成了一个词语。周朝时,人们席地而坐,席上放置桌案,案上摆放吃食,一人一桌,彼此不乱。这便是分餐制的最早由来。

商周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产力逐渐提高,食物也日渐充足,人们热衷于将食物盛放在鼎、爵、鬲等各类青铜器具中,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分餐制的发展。这些餐饮器具也代表着王权,是等级和权力的象征。如周天子吃饭时要用到“九鼎八簋九俎廿六豆”,诸侯“七鼎六簋七俎十六豆”,大夫“五鼎四簋五俎八(或六)豆”,士“三鼎二簋三俎”,所有食器的使用有严格规定,不能跨越,以此表示君臣有别。

在周朝,等级越低,所用餐饮器具的数量越少,饮食也越简单,贵族如此,平民百姓亦是。《礼记》中记载,民间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分为不同的饮食等级,如“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以明养老也”。即六十岁的老人规定有三盘菜,七十岁的老人规定有四盘菜,八十岁的老人有五盘菜,以此表示尊敬长辈。到了秦朝,虽然在此之前受到“礼崩乐坏”的影响,但由于统治者维护国家稳定的需要,所以森严的等级制度依然实行。因此,具有定等级、明贵贱功能的分餐制依旧延续了下来。

汉代的分餐制进一步发展,基本上成为常态。汉代博士叔孙通曾为汉朝定下了有关礼法。《史记》中也有记载:“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汉代的有关文献记载中,也有多处表明当时的人吃饭多是一人一案。譬如《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的“鸿门宴”中,项王和项伯两个人是朝东坐的,亚父范增则是朝南坐,而前来赴宴的沛公刘邦则是朝北坐的,张良是朝西坐的,五个人一人一案,分而食之,可谓分餐饮食中的典型代表。另据《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孟尝君某日请一个新来投奔的侠士吃饭,侍从不小心挡住了烛光,侠士就认为自己吃的那份菜与孟尝君不一样,欲离席而去。显然,那时候的筵席,是一人一份的。

汉墓出土的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中均可见到席地而坐、一人一案的宴饮场景,却未见多人围桌欢宴“合餐”画面。出土的实物中,也有一张张低矮的小食案。四川成都出土的汉代画像砖《宴饮图》,图中人物跪坐于席上,面前有俎案,上面放置食物,这又进一步证明了分餐在我国古已有之。此外,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套精美餐具,包括一只杯子,大大小小6只碗,放置在一个托盘之上,这么多的餐具只放了一双筷子。专家指出,可以肯定这是供一个人进食之用。分餐进食时,将食物按人数分配,盛放在这些餐饮器皿当中。

东汉时,贤士梁鸿娶丑女孟光为妻,两人清贫度日。孟光虽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却很有远见。梁鸿每次下地回来,她都提前把饭做好,并把吃饭用的食案举到高与眉齐的位置,以示对丈夫的敬重。“举案齐眉”的典故,也是当时分餐制的一个例证。可见梁鸿夫妇如此恩爱,也没有合餐。当然,那时老百姓家里虽然也分餐,但不会从食物上做出太多变化。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名作《列女仁智图》,其中一幅描述了灵公夫人服侍卫灵公进食的情景。两人面对面席地而坐,各自面前地上分别放着各自的食盘,显然是一种分餐制的再现。

南北朝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名作《韩熙载夜宴图》中所描绘的韩熙载与其他几个贵族弟子,分坐床上和靠背大椅子上听演奏。韩熙载听着小曲,前面放着两个餐桌,上面的食物酒水相当丰富。他对面的官员虽然也有一张小桌,但上面的食物明显要逊色许多,这显示出了主客之间的尊卑差异。

据《陈书•徐孝克传》记载,陈朝的国子祭酒徐孝克在陪侍陈宣帝宴饮时,对摆在自己案前的馔食,一口未吃。可是当散席后,他面前的馔食却明显减少了。原来,徐孝克将一些馔食悄悄带回家孝敬老母了。这使皇帝很感动,并下令以后参加御宴,凡是摆在徐孝克案前的馔食,他都可以堂而皇之地带一些回家。这也说明,当时实行的是一人一份的分餐制。

唐朝以前,古代桌椅的形制基本都是矮足,桌腿很短,分餐饮食时,将桌案放在身前,大家席地而坐。颜师古在《急就章》的注解中说:“无足曰盘,有足曰案,所以陈举食也。”因为桌案通常不大,对实行分餐制的古人来说正好合适。隋朝也是如此,宴饮多实行分餐制,一人一桌,席地而坐;根据官职品位,身份高低,座次有所不同。

据专家分析,这样的用餐方式,与当时的家具和服饰不无关系。古时候人们的服装,不论是“上衣下裳”的两段式,还是曲裾深衣,都比较冗长、繁琐。唐朝以前汉人的服饰都是宽袍大袖的形制,以褒衣博带为时尚;加上汉代之前的人们是不穿裤子的,下裳多是前后两片布系起来的裹裙。为了保证有得体的礼仪,在正式场合,古代的人们都是采用席地跪坐的方式。宽大的衣裾便于蹲坐,但宽大的袖子,并不合适围桌而食。这种分餐而食的方式,避免了趴在席面上夹菜的不雅和走光的风险,倒也熨帖。

唐代,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高脚桌椅子先后进入中原,史书中将其叫作“胡床”“胡坐”,让垂足而坐的坐姿也相应地成为一种时尚,并逐渐流行开来,人们有条件可以坐在椅子上吃饭了。由于受到北方游牧民族合餐制的影响以及烹饪技术进步与菜肴品种增多等因素,原来的小木案已不能承担摆放一桌菜肴的需要,于是唐朝时期的分餐制便逐渐开始向合桌而食过渡。但即使变高的桌腿、椅腿给“合餐”提供了物质基础,分餐制也并没有完全消失。这一点从《唐人宫乐图》中可见端倪。画中的人们围坐在一张大桌子前,实行的依然是分餐制,界限分明,互不混淆。因为在唐朝时期,分餐制仍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进入宋朝,虽然商业经济高度繁荣,矮板凳完全演化成了高桌椅,人们用餐不再席地而坐,围坐一桌的合餐制逐渐兴起,但在民间分餐制依然流行,分餐制饮食礼仪并没有淡忘。从北宋诗人何薳所著的《春渚纪闻》中可见一斑。文中记载:“邻人小席,席间各菜都是由佣人分到每个人的盘里。”到了后来,伴随着“和”思想的慢慢融入,这种“分餐”的筵席形式渐渐演变了。《水浒传》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第一百七十回《张叔夜三番宣御诏,宋公明合伙受招安》中写道:“宋江便命开筵,款待天使。尊张叔夜、刘光也上坐。宋江、卢俊义等众头领都在堂下列席。”由此可见,在各自座位上分餐饮食在宋朝成为主流。

明代,分餐制发挥到了极致。据《明史》记载,宣德五年冬,“久未雪,十二月大雪,帝示群臣《喜雪》诗,复赐赏雪宴。群臣进和章,帝择其寓警戒者录之,而为之序”。从这个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明朝宣德年间依然还是采用“分餐制”,并且认为“分餐制”可以让宴席更加有秩序,同时也可以体现出君与臣子们的尊卑地位。当时在宴会上,光禄寺设酒亭于御座西,设膳亭于御座东,设珍馐美味亭于酒膳亭东西侧。御筵摆在御座的东西一方,皇太子位于御座东,西向,诸王依次由南而东西相向设座。群臣四品以上在殿内,五品以下在殿外招待。这样的分餐规模,在明朝堪称之最。

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六次巡游江南,累计花费了2 000余万两银子,沿途宴饮无数,每一次宴饮都由当地官府安排妥当。据史料记载,当时除乾隆由于其特殊的地位,而一人一桌独餐以外,其他随从人员都是围桌合食。客观上,这也促进了南北饮食文化的融会贯通,满汉全席也在这一时期出现,这些都标志着饮食文化的发展,一种延续至今的“合餐”新传统便逐渐形成了。

今天,我们提倡分餐制,多是出于饮食健康的考虑,担心合餐时通过唾液、呼吸道、消化道交叉传染疾病。因为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分餐而食更安全、健康,有利于养成卫生习惯,在控制病菌传播上的确有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在由消化道、呼吸道传播的传染性疾病蔓延的时期,分餐制不失为一种防止疾病传播的良策。

猜你喜欢

宴饮分餐分餐制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分餐,餐盘里的“战争”和“自由”
分餐不分爱,安全万家行——给爸爸的一封信
著名学者呼吁恢复中华“分餐制”
《餐饮分餐制服务指南》国家标准正式获批
《红楼梦》宴饮描写中礼制与人情的二元共生关系探析
酒中日月
我们家的“分餐制”
合欢花(外一首)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