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院校医学本科生科研方法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2020-06-06张立民冯妞妞郜思齐史宝林张玉平赵自刚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3期
关键词:本科生医学生研究生

张立民,冯妞妞,郜思齐,史宝林,张玉平,赵自刚

(河北北方学院微循环研究所/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为了更好地推动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顺应社会和国家发展需要,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要思想[1]。因此,作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的医学院校,培育医学本科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当今医学本科教育的一个主题[2]。在高等医学院校培养医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过程中,科研实践是重要的载体,科研方法教育是重要基础。在我国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学等专业认证标准中,均强调对本科生要进行科研方法教育,并建议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纳入学分管理。我校作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自1989年开始与河北医科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从2007年开始独立进行研究生教育,生源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普通本科院校,生源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效果。本文从研究生复试、入学后调查了他们在本科阶段接受科研方法教育的现状,进而浅谈加强地方院校医学本科生科研方法教育的重要性及对策,以期能为兄弟院校培养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1 从研究生视角看地方院校医学本科生接受科研方法教育的现状

1.1 从硕士研究生复试过程看地方院校医学本科生接受科研方法教育的现状

在我校医学类硕士研究生复试过程中,我们特别留意了参加面试的医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学习医学科研方法课程的情况。我们发现在大多面试医学生的成绩单中有《医学科研方法》相关课程的成绩,但通过问询他们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或者学习效果,发现有的学生表示上过课,有一点了解,由于没有系统的训练,现在都记不清了,甚至连老师都忘了;有的学生即使有成绩,也明确表示没有上过相关课程的记忆;而部分学生成绩单中则没涉及《医学科研方法》相关课程。这说明,尽管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委员会在《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科研方法教育中,明确指出要在教学期间实施科研方法及循证医学原理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各普通高等医药高校也建立了相应的科研方法教育课程体系,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无论从学生层面,还是从教师层面,都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不足。

1.2 从研究生问卷调查看地方院校医学本科生接受科研方法教育的现状

为了进一步详细了解医学类硕士研究生在本科阶段接受科研方法教育,进行科研训练的现状,我们设计了问卷,并在讲授《医学科研方法学》前,对2017、2018级学术型、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内容:研究生对医学科研的了解程度,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学习医学科研方法学相关课程的情况、参加科研研究实践的情况、撰写或发表科研论文的情况。问卷调查显示,有38.84%的研究生不了解医学科研、55.65%的研究生只是简单知道一些(表1);在本科教育阶段,73.55%的学生没有学习过医学科研方法学相关课程(表2),71.63%的学生没有参加或观摩科研研究实践的经历(表3),仅1名学生写过综述、6名学生写过研究性论文并已发表(表4)。这些数字说明,我们的研究生在本科教育阶段没有很好地接受科研方法教育与科研研究训练。

虽然从整体上来看研究生在本科教育阶段接触科研方法教育较少,但是以学术型和专业型作为变量,经过统计学处理后发现,学术型研究生了解科研、参加科研实践、撰写或发表论文的比例(将撰写与发表合并后分析,即没有、撰写或发表综述论文、撰写或发表研究性论文)高于专业型研究生,这可能是他们选择攻读学术型研究生的一个因素;而学术型研究生认为学习科研方法课程的情况低于专业型研究生,可能与他们对科研方法教育的比较重视与期盼较高有关,故在主观上认为他们在本科阶段学习得过少,也可能与其他未知因素有关,还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以年级作为变量,经过统计学处理后发现,两个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科研方法教育课程”“撰写或发表论文”两个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2017级研究生对科学研究的了解程度、参加科学研究实践的程度均高于2018级,这种降低的趋势是否与普通高校医学本科生对科学研究的重视程度逐渐下降有关,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至少说明我们更应该加强医学生本科教育阶段的科研方法教育。

表1 研究生对医学科研的了解程度(人数/%)

注:Mann-Whitney检验,2017级“了解程度”高于2018级,Z=3.760,P<0.001;不同类型间:学术型“了解程度”高于专业型,Z=2.883,P=0.004。

表2 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学习医学科研方法学相关课程的情况(人数/%)

注:χ检验,两个年级无差别,χ=0.860,P=0.354;学术型“学习医学科研方法课程”低于专业型,χ=7.376,P=0.007。

表3 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参加科学研究实践的情况(人数/%)

注:Mann-Whitney检验,2017级“参加科学研究实践程度”高于2018级,Z=2.109,P=0.035;学术型“参加科学研究实践程度”高于专业型,Z=2.826,P=0.005。

表4 研究生在本科阶段撰写或发表科研论文的情况(人数/%)

注:Mann-Whitney检验,两个年级无差别,Z=-0.852,P=0.394;学术型“撰写或发表论文”高于专业型,Z=2.451,P=0.014。

2 地方院校医学本科生接受科研方法教育的现状

从调查刚入学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对医学科研方法学的认识及实践现状来看,科研方法学在普通高等医学院校的实施及效果情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可能与学校层次、学生能力、学生对相关课程的重视程度与教学投入不足、教学方法急需改进有关系。

我校目前为省属普通本科院校,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学等9个医学类本科专业从2017年开始相继成为一本类招生专业。但是研究生的生源基本来自我省及其他省份的地方医学院校及一些省属重点大学的独立学院。这些院校的定位基本为教学型高校,教师本身承担高水平科研项目、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有限,对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视度相对不够,在科学研究方面给学生提供的直接机会相对不足,同学们参与科研训练的项目较少。在这些医学院校中学生普遍认为科学研究离自己还很遥远,即使参与老师科研项目,目的性很强。在一项学生参与科研的研究显示,学生参与科研“为学业奖学金综合测评加分”的占36.9%,“为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占35.3%,“为准备考研复试”的占15.4%,而确实对科研有兴趣的仅占12.4%[3]。再者,教师和学生上课的重视程度与投入不足。医学科研方法学一般为选修课,且不是考研科目,因此学生只是为了完成学分要求而被动学习[4];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不够,基本上以传统讲授法为主,一本书一套PPT,授课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结合科研实践,尤其是不能很好地结合身边及自身的科研实践进行教学,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科研方法学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学校里的“水课”,这也造成了新入学研究生对本科阶段学习医学科研方法学的消极结果。

3 地方院校加强医学本科生科研方法教育的重要性

相对于重点大学、双一流大学、研究型大学对本科生进行科研方法教育与实践的力度而言,地方院校医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相对不足,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不足。我国现在正处于医改关键时期,国家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的需求日趋强烈。因此,作为培养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的主力军,地方院校更应加强科研方法教育,真正为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添砖加瓦。

3.1 加强医学本科生科研方法教育是研究生培养的需要

相对于其他专业,医学是一门学习周期长、学历要求高、专业性更强的学科[5]。在当下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大的形势下,一些综合性医院倾向于招聘一些学历高、经验相对丰富的医学生;本科毕业生更倾向于去大型综合性医院,造就了一对儿不可调和的矛盾体。同时,国家对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力度逐渐加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制度的落实,使得“考研”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医学生的“必由之路”。不管是专业硕士研究生,还是学术型硕士研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科研能力至关重要。科研能力包括主动发现科学问题、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信息材料(查阅文献分析文献能力)、规划实施课题项目(医学科研的选题与设计)及撰写科研论文的能力,贯穿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作为研究生,他们必须清楚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项目的立项依据与研究意义,必须在创新理念的指引下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验证,最后撰写论文陈述研究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导师是领路人及指路明灯[6],在实验实施过程中更多的还是研究生本人的亲力亲为。因此,为了使学生更早、更快、更好地融入研究生角色,单纯依靠研究生阶段十几个学时的科研方法教育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本科教育阶段对医学生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引领。

3.2 加强医学本科生科研方法教育是医学生临床实践的需要

除了考取研究生,医学生毕业后另一个主要的去向就是走向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民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日益增高,医护工作者的创新意识与服务水平必须与时俱进。医务工作者技术提高和业务进步必须依赖于医学科研的支撑,因此,作为医生,除了常规性的治病救人,必须坚持进行医学科研活动,不断提供医疗水平。医学科研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创造性活动必须在创造性思维的指引下才能完成,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善于寻找专业领域的盲点,提出问题,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分析问题,选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或手段解决问题。这些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医学生本科阶段的科研方法教育。可见,本科阶段的科研方法教育对于医学生的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综上,加强医学生本科教育阶段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精神的教育,是“培养具备初步临床能力、创新精神的医学专门人才”的需要,也是医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对于推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具有积极的作用。

4 加强地方院校医学本科生科研方法教育对策

鉴于科研方法教育对医学本科生培养的重要性,为了不断提升地方院校本科生及未来研究生创造性思维培养以及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持续输送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医学人才,有必要站在地方院校育人的角度,认真思考如何有效加强科研方法学教育、探索加强本科生积极参加科研训练的途径。结合我校医学科研方法学教学13年的实践经验,应该逐步建立“接触科研-了解科研-参与科研-主持科研”的循序渐进的“四步走”模式。该模式需要学生层面的积极主动、教师层面的积极导向、学校管理层面的大力支持,三者有机配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4.1 学生层面要加强早期科研教育

以新生入学教育为抓手,依托科研实验平台室,进行早期科研教育,持续培养学生参与科研训练的主动性。首先,在医学新生入学教育中,除了专业教育和人文、心理健康教育以外,还应重点给学生介绍医学学科的性质、使命、现状及发展趋势,使医学新生认识到“医学是研究疾病发病规律、机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学科”“医学发展史就是人类与疾病的斗争史,人类不断战胜各种疾病的过程就是一个又一个的创造性活动实现的过程”,引导医学生培养创新意识与科研思维,初步培育他们的科学精神[7-8]。其次,要重点给学生介绍学校比较有特色的科研实验平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科学研究情况及所取得的成绩,并鼓励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参观科研实验室,观摩科研实验,同时在政策上引导学生多参加各类学术讲座,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最后,结合各专业特色,发掘各专业本科生比较感兴趣且符合专业特点的科研实验,发挥学长与学弟学妹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容易沟通优势,依托研究生科研活动,带动本科生参与其中,达到启蒙本科生早期接触科研目的,厚植科学精神。

4.2 教师层面要加强科研方法教育

提高认识,加大教学投入,持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接触科研后,难免会困惑于如何发现问题、寻找科研突破点、设计并实施等问题。因此,要从教师层面加强医学生的科研方法教育。

(1)加强显性课程的科研方法教育

医学科研方法学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门重要课程,但是其理论性较强,内容抽象[9-10]。因此,为了更好地让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精髓,真正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突破。第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派高水平的中青年教学与科研骨干承担教学任务,紧跟研究领域前沿,并结合自身或身边案例教给学生如何捕捉科研的火花,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合科研实践才能让学生融会贯通。第二,要加强集体备课与教学法研究。教学过程中要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多采用些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式,避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我们近两年在临床医学、麻醉学、中医学等专业开展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文献阅读与报告活动,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表达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第三,要加强网络课程建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资源与科研案例,激励学生阅读文献,在文献和案例学习中,启迪科研思维,达到自己选题并设计实验之目的,通过网上师生互动完善设计,提高学习的参与度,真正让学生把学习科研方法作为一种需求,给学生以动力。

(2)加强隐性课程的科研方法教育

科研方法教育不能单纯依赖于医学科研方法的课程教学,还要鼓励所有专业课程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医学科研方法教育[11]。为医学生开设的任何一门专业课程,都是在不断地创新实践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每门课程都蕴藏着丰富的科研方法教育元素。鼓励专业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对已有科学精神教育的案例进一步充实,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科学精神教育元素,不断充实到课程教学中。在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同时,加强与科学精神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科研思维,加强医学生的科研方法教育。

4.3 学校层面要重视科研方法教育

学校要从鼓励实验室开放、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建设、创新竞赛平台建设等方面,注重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不断提高医学生的科研素质。第一,要明确管理职责,建立制度,完善实验室开放管理体系。科研实验室是学生进行科研实践训练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基地,是科研反哺教学及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摇篮,是体现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及竞争力的核心[12]。教学实验室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在时间、空间、实验内容上的开放,是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设计新实验、探索新观点,加强本科生科研实践锻炼的根本保证[13]。因此,学校要不断完善实验室开放的体制机制,规范仪器管理制度与培训制度,为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前提供支撑,最大程度为学生提供便利条件。第二,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建设,为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提供支持。鼓励学生在参与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自主进行实验设计,完成项目设计与申报后,学校组织专家对项目的创新性、可行性进行评价,通过后可让负责人带领自己的同学团队在教师指导下进入实验室实施,由此达到带动其他同学积极参与科研实践以及向周围学生不断辐射的效果。第三,要为学生提供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竞赛平台。通过走出去比赛交流的方式,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也能够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及知名度。

因此,要在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学校层面加强学生的科学精神教育,通过早期科研教育激发学生科研兴趣、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培育学生科研意识、学校多维度支持鼓励学生科研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让更多学生实现“接触科研-了解科研-参与科研-主持科研”的“四步走”,不断推动医学生创新意识与科研思维的培养。

综上,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医学生要想在医学领域有所建树,做出成就,必须将临床与科研紧密结合,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才能推动医学的进步,实现人生价值。因此,要在专业认证标准的指导下,结合实际,在学生、教师、学校不同层面,不断加强医学本科生科研方法教育,构建医学本科生《医学科研方法学》规范的课程体系,这不仅是培养未来医务工作者创造性思维、开展创造性活动的坚实基础,也是落实“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实现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培养的必然需求。

猜你喜欢

本科生医学生研究生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培养
浅谈医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