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科规培医师科研能力培养要素研究

2020-06-06罗莹莹刘惊涛惠晓丽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3期
关键词:全科医师规培导师制

罗莹莹,刘惊涛,惠晓丽,崔 巍

(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1; 2.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附属986医院,陕西 西安 710054)

全科医生是居民健康和控制医疗费用支出的“守门人”,加快培养大批合格的全科医生,对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1]。随着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的推进,目前我国基本达到了“到2020年每万名居民拥有2~3名全科医生”的目标[2],但仍存在培养体系不够健全、总体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3-4],尤其是全科医生科研能力素养更为薄弱[2]。加强全科医师队伍建设,全面培养高素质全科人才,加强全科医师科学研究教育已迫在眉睫[5-6]。本文针对全科规培医师科研能力薄弱,对加强科研能力培养的要素进行分析,为提高全科规培医师科研能力提供一定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应用主题检索。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高级检索中检索:主题=“全科医师”or “全科医生”or“规范化培训”and“科研能力”准确检索,来源期刊为中文期刊。

1.2 研究方法

应用文献分析法提炼全科医师科研结果要素,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体系,得出我国全科规培医师科研能力培养要素权重指数。

2 结果

共检索到文献182 篇,按照文章题目逐一筛选,去除会议论文、医疗机构介绍、其他无关记录,共筛选得到有用文献121篇。文献分析法提炼出全科医师科研能力培养要素,共筛选出导师制,系统科研训练,独立的科研课题研究,科研团队管理,培养科研兴趣,关注临床研究,考核目标/保障,发表论文,科研奖励十个主要元素,出现频次如表1所示。层次分析法计算全科规培医师科研能力培养要素权重指数,如表2及图1所示。

表1 全科医师科研能力培养要素

表2 全科规培医师科研能力培养要素权重指数分析

图1 全科规培医师科研能力培养要素权重指数

3 讨论

2014年,我国开始正式全面启动实施全科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全科医师作为基层医疗服务的主力军,亦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围绕社区人群健康开展涵盖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公共卫生、人文社会学科及管理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以便能在临床工作中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7]。但目前我国各地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均侧重于临床技能培训,很少涉及科研能力培养内容。培训医师很少有机会参与科学研究,能够撰写科研论文及自主申报科研项目者极少,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全科规培医师培训完成后走上工作岗位,由于缺乏基本科研能力,在独立发现科学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方面存在明显困难和障碍[8]。因此,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给予系统科研培训至关重要,本文从全科医师角度出发,结合各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科研能力培养,提炼出全科医师科研能力培养要素,并分析其权重指数,为如何提高全科规培医师科研能力提供依据策略。

3.1 落实导师制是提高全科规培医师科研能力的第一要素

(1)导师制对全科医生培养的重要性

导师制以师生双方的互动合作为基础,以关注、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医学教育中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的目标[8-9]。师承关系和实践教学是临床医学教育两个重要特征,两者密切相关。良好的师承关系是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8]。参加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师刚本科毕业,对科研知之甚少,科研意识薄弱,独立起步困难,而且难以把握精准的科研方向。导师制凭借导师和学生彼此形成密切的师生关系,相互合作,为全科规培医师解决了这一难题,在保障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科研效果方面发挥首要作用。

通过全科规培医师与导师的交流,可极大调动规培医师的学习积极性,开阔他们的视野。导师通过自身的学术团队建设可为年轻全科规培医师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给予思想引领、临床技能指导、科学研究指导等,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科研平台,帮助指导其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业计划、明确科研方向及目标,更有针对性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自主创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其规培阶段临床技能及科研素质的全面提升[8]。

(2)导师制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多未落实

我国现阶段医学教育中,导师制主要是在研究生阶段实行,规培医师导师制仅在在国内少数规培基地落实。北京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等相继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开展导师制,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可明显提高规培医师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10-12]。而全科规培医师亦渴望有导师给予工作、学习的指导。2017年,国家住培基地评估指标中已将导师制的实施作为加分项提出,而在2018年的更新指标中更是将其纳入百分制内的评估,可见国家对推行导师制的重视和决心[9]。导师制将会作为提高规范化培训成效特别是规培生科研能力的有效手段。

(3)导师的筛选和培训

遴选全科规培医师导师,可从现有的博硕士导师库中筛选,或其他在医教研方面有突出业绩的高职人员及高年资主治医师中选拔。导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过硬的临床科研能力,对全科医学有兴趣并愿意承担这部分工作。筛选出的导师应该接受统一的全科医学导师培训,熟悉全科医学医教研,掌握全科医学精神要领,具备全科医师导师的基本素质,考核后核准其全科医学导师资质,建立起一支过硬的导师队伍,以全面提升对全科规培医师的指导水平[8,13]。

(4)导师的责任和培训目标

全科医师规培基地应明确导师的责任和培训目标,使导师的工作有章可循。导师应全程负责全科医师的整个规培培训过程,兼顾临床技能及科研能力培养。全科医学学科中,其临床研究方向涉及慢病管理、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多个方面,重点在于慢病的防治,以期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14]。导师除了要亲自承担规培医师的医疗教学任务,指导其参与临床工作,还要将其纳入自己的研究小组,通过参加小组学术交流、科研项目申报及实施、疑难病例讨论分析等指导其参与科学研究。在规培医师在其他学科学习时,导师应实时关注规培医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要求全科规培医师严格按培训大纲完成临床技能培训,同时也要求他们按时参加小组学术研究工作。通过三年规培时间,让学生不仅掌握临床技能,更要具备基本的科研创新能力,为以后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9,12-13]。

(5)导师需提高自身素质

导师作为全科医师规培阶段的责任老师,自身必须拥有杰出的临床技术水平及科研能力,而医学技术水平不断进展,日新月异,导师必须不断深入学习并更新相关专业、科学知识,与时俱进,把握科技前沿,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首先,导师需要时刻关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动态水平及前沿进展,及时向学生传授新知识、新技术,促使他们不断丰富新知识。其次,导师需实时了解科研新技术的发展,并具备敏锐的思维洞察力,联系临床中发现的问题,鼓励全科规培医师勤思考、多动手,总结归纳,提出科学问题,构思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科学创新思维和独立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1,15]。

(6)导师的监督考核

教学及科研部门应根据导师职责及培训目标定期对导师进行监督考核,并建立奖励机制,可促进导师更好地完成工作[8]。考核可采取定性和定量评价两种方式。定性评价方面,科研部门可采用问卷调查,分别向导师和全科规培医师了解规培医师学习和科研指导情况、规培医师对导师的满意度;定量评价方面,可根据全科医师规培结束后发表论文数量、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3.2 开展形式多样的系统科研训练

(1)理论学习

系统的科研理论学习对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尤为重要,全科规培基地应积极给予妥善安排,可开展面对面授课或网络在线授课。如科研文献检索、基本实验技术方法、医学统计方法的应用、论文写作及发表等,培养学生查找文献、科研选题、撰写科研论文及基金项目等[11]。这些相关课程的设置可基本满足全科规培生参与临床科研的需求,为参与科研项目奠定理论基础。

(2)积极参与科研实践

全科规培基地应安排规培生参加系统、规范的科研培训。导师指导规培生积极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指导他们结合临床、查阅文献,了解与自己研究相关的最新科学动态和前沿技术,参与项目实施完成及结题,积极撰写申报科研项目、结题报告、研究论文并积极投稿,全面培养全科医师科研能力,养成良好的科研思维,熟悉科学研究方法及过程,均有助于其在临床中发现问题、总结并解决问题,提升科研水平,锻炼培养其创新性的科学思维方式及能力。导师应时时关注规培生科研进度,为其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加强与其沟通交流,及时解决规培生在科研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11,15]。

3.3 开展独立的科研课题研究

全科科研主要涉及六大主要研究领域: 全科医学教育与全科医师培训、全科医疗服务模式、人群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疾病治疗与临床疗效、社区康复延续性管理、全科医生绩效评价与岗位胜任力[7]。全科规培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全科医学的特点,凝练具有创新性、良好研究意义及科学价值的科学问题,宜选择符合小规模、相对简单独立的课题,也可以从导师课题中分离出相对独立的小课题作为全科医师科研课题,制定课题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独立地完成课题的文献查阅、实验方案设计、独立完成实验、结果分析、论文撰写等全过程,积极撰写申报科研项目等,锻炼培养其独立的科学思维方式及能力。

3.4 良好的科研团队管理

导师将全科规培生纳入自己的科研团队,统一管理,要求规培医师积极阅读最新文献,定期小组交流讨论学习,对其科研历程全程管理和帮助。通过阅读和分享交流,培养拓宽他们的科研思路和研究方法,掌握最新的科研动态。

3.5 培养科研兴趣

培养科研兴趣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因素。导师应鼓励全科规培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自行查阅文献,查找出与自己课题相关的最前沿技术及存在的问题,锻炼收集整理信息和科学运用信息的能力,培养科学有效的思维方式,以培养年轻医师良好的科研兴趣、严谨的科研精神,在导师指导下增加其研究可行性,减少盲目性,培养科学创新意识,增强科研创新能力[8,16]。

3.6 关注临床研究

全科规培医师规培时间短,从事基础研究时间、精力难度偏大,临床研究具有更高的可行性。全科医学学科中,其临床研究方向涉及慢病管理、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多个方面,重点在于慢病的防治,以期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14]。全科医生科研能力培养应以临床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为重点,训练其在临床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临床病例资料总结、疑难病例分析、临床数据统计分析等,解决临床中的实际问题,避免脱离临床做完全基础性的科学研究[17-18]。

3.7 设立考核目标,保障考核顺利实施

教学及科研部门应设立科研考核目标,定期对全科规培医师进行监督考核、科研水平评定,并保障考核顺利实施。可采用问卷调查,向全科规培医师了解其科研学习情况;评定内容可包括科室及导师对全科规培医师在学术科研方面表现、发表文章,参与课题等的评定、自我评定等[19]。

3.8 发表论文

积极鼓励全科规培医师独立撰写并发表论文,进一步丰富其专业理论知识,扩大知识面,对规培医师科研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科技论文写作水平、科研兴趣有大力提升作用,明显提高规培医师的科学素养[15,19]。

3.9 科研奖励

建立奖励机制,进一步完善科研激励政策,对全科规培医师参与临床创新研究项目活动、发表论文等科研成果给予相应奖励,成果特别优秀者予以表彰等。以激发其参与科研的积极性[11,19-20]。

综上,全面培养全科规培医师科研能力,导师制是首要的关键因素,其次系统的科研训练、独立的科研课题研究,可培养其良好的科研思维,熟悉科学研究方法及过程,均有助于全面提升培养全科医师科研能力。此外,良好的科研团队管理、培养科研兴趣,使其培训完成后有自行开展科学研究的意识,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全科规培医师,更应该关注临床研究,在临床中发现问题、总结并解决问题,提升科研水平。设立考核目标,保障考核顺利实施,一定的科研压力,可促进全科规培医师关注科研,努力提高科研能力。鼓励其发表论文,并给以一定的科研奖励,可进一步提高其科研素养,激发其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加强以上十要素,全面提升全科规培医师科研能力,促其在慢病管理、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多个方面积极参与慢病防控研究,最终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慢性疾病的目标[14,21]。

猜你喜欢

全科医师规培导师制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住院医师对“全程导师制”教学效果评价反馈分析
医学人文融入全科医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口腔全科医师执业范围(讨论稿)
为规培提供政策保障
规培:在突破中走过2014
该重视规培的“均等性”了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规培”的上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