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健康》通识课对大学生健康素养的教学效果研究

2020-06-06李沁梅谭晓东杜雪莹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3期
关键词:通识教学效果问卷

李沁梅,谭晓东,王 红,杜雪莹,朱 珠,刘 晴

(武汉大学健康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1)

健康素养是评价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相关知识,并利用这些信息维护自身健康的综合能力指标[1]。大学生肩负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巨任务,其健康素养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成长,也关系到国家的现在和未来。作为培养学生健康素养的重要载体,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发挥着基础性作用[2-3]。近年来,随着教学理念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基于翻转课堂、参与式教学法、PBL教学法等健康教育模式得到广泛运用,但新模式下健康通识课对大学生健康素养影响效果的相关研究有限,且较集中于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描述[4-6]。

目标高校自2012年设立《大学生健康》通识课以来,围绕提高学生健康素养的目标,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并在2017年结合PBL教学和翻转课堂的优势,进行了健康通识课程改革。在“健康中国2030”的大背景下,通过问卷调查,针对混合教育模式下,《大学生健康》通识课对大学生健康素养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为优化学校健康教育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将湖北省某高校2018~2019学年选修《大学生健康》通识课的231名本科生全部纳入调查。

1.2 调查问卷

本问卷在参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健康》通识课教学大纲,通过专家咨询形成初始问卷,并经预调查后最终确定。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健康知识的获取和健康素养水平三个方面。健康知识的获取包括询问学生健康知识获取途径和对不同健康知识的兴趣;健康素养水平涵盖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12个条目)、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9个条目)、基本健康技能(8个条目)三个维度,合计29个条目,每个条目回答正确记1分,回答错误或不知道记0分。其中健康素养水平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0,内部一致性较好。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0~0.35,低于各维度与总得分间的相关系数0.67~0.80(P<0.001),表明该量表各维度既具有独立性,又对量表做出了贡献,区分效度理想。

1.3 教育实施

《大学生健康》通识课共安排36个学时,每周3个学时,持续12周。授课内容参考《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包括心理与健康、营养与健康、行为与健康等7个模块。在授课方式上,该课程以教师授课和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学生自主学习为辅,围绕PBL教学法,每个专题结合当下健康热点问题进行案例讨论或情景模拟。通识课配套课件和参考资料通过网络上传到微助教,借助该平台开展第二课堂,并对学生的问题答疑解惑,形成课堂内外的互动。此外,授课期间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开展两次专题讲座,并进行一次电影观摩活动。

1.4 调查方法

在开课后的第一周和最后一周,学生分别通过扫描二维码,登陆问卷星网络调查平台当堂进行问卷填写。问卷设计过程中设置逻辑检错,并在填写时由授课教师对问卷要求和注意事项予以强调,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和课前健康素养得分

1.5 统计分析

数据经问卷星系统导出后,使用软件SAS 9.4进行分析。统计描述采用百分数、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表示,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学生健康素养得分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法,授课前后学生的健康素养得分比较采用Wilcoxon配对秩和检验,通识课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广义线性回归,以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开课第一周回收问卷203份,最后一周回收问卷214份。剔除因缺勤只填写过一次问卷和关键信息缺失的52份,共回收有效问卷179份,有效率为77.49%。179名调查对象平均年龄(19.27±1.07)岁。如表1所示,健康素养得分在不同年级和父亲教育程度之间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2 健康知识获取意愿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营养相关的健康知识获取意愿最强烈,达到60.89%,其次是心理健康知识,而选择比例最低的是环境与健康方面的知识,见表2。

表2 健康知识获取意愿

2.3 通识课前后大学生健康素养得分比较

调查显示,通过开设《大学生健康》课程,学生健康素养总得分从(20.74±3.36)分提高到(22.41±3.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基本健康知识和概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健康技能三个维度得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3。

表3 通识课前后大学生健康素养得分比较

2.4 通识课教学效果回归分析

对大学生健康通识课教学效果评价分析,有97.77%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健康》这门课程对其日常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只有2.23%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对其日常生活基本没影响。以授课前后的大学生健康素养得分差异作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父母教育程度等作为自变量进行广义线性回归分析,具体赋值见表4。结果如表5所示,年级是提升健康素养的重要影响因素,对高年级学生开设通识课的教学效果比低年级差(β=-1.385,P<0.05)。

表4 自变量赋值方式

表5 通识课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

3 讨论

3.1 混合教学模式下健康教育的优势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单一的健康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7]。赵春丽等人的研究显示,大学生更希望接受的是基于信息化平台,将面授与网授相结合的教学模式[8]。相比与传统教学,基于PBL和翻转课堂的混合教育模式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而且利用网络平台,建立起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好互动,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9-10]。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面向全体本科生的通识课程,教师要考虑到不同学生对教学方法的适应度,避免因过分侧重新的教学模式而对学生造成课业负担。

3.2 健康通识课内容应立足于学生需求

课程内容的设置是健康教育效果的保障。与我国其他学者研究类似,大学生普遍对营养、心理和运动等方面的健康知识比较感兴趣[11]。提示在健康通识课的内容设置上,高校应根据学生需求予以调整;其次,对于学生兴趣相对淡薄的健康知识,如环境与健康这类需要多方共同参与的专题,可以采用拓展性课程的方式进行推进,如将社会关注热点与教学体系相结合,引导大学生进行利益相关者分析,并围绕健康知识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促使学生主动从多维角度理解健康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一个大健康观[12]。

3.3 健康通识课是促进大学生健康素养的有效途径

《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高等教育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健康行为养成的重要阶段。经分析,学生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健康技能得分相比课前均有提高,与相关研究一致[13-15]。调查还发现,开设健康选修课被学生认为是传授健康知识最有效的途径。且从课程结束后的反馈来看,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健康通识课能对其日常生活产生影响,从学生主观角度再次强调了健康通识课在提升健康素养中的重要性。

3.4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健康通识课应差异化

本研究还发现,高年级的学生健康素养偏低,且多元回归结果显示在低年级学生中开设健康通识课的效果优于高年级学生,提示该人群是加强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低年级学生面对的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较小,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自身健康问题;另一方面,低年级学生的知识体系和行为习惯尚未稳定,可塑性更强[16]。因此,授课过程中除了提高学生对自身健康的重视,可以考虑对高年级群体及时增加心理健康和职业规划的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维护健康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巩固教学效果,最终促进其健康素养的提高。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由于研究对象集中于一所高校,样本均为主动选课的学生,代表性可能受到影响;其次,健康通识课的形式集中于理论层面的学习,实践教学较为欠缺,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予以补充和完善。总之,健康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应在坚持以学生为核心的原则上,基于混合教学模式,丰富健康通识课的授课内容和形式,有针对性地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学策略。

猜你喜欢

通识教学效果问卷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问卷网
通识少年·拿破仑
问卷大调查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问卷你做主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