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公筷分餐”成为一种文明习俗

2020-06-06陈燕炳

江苏卫生保健 2020年4期
关键词:公勺分餐公筷

●陈燕炳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搅乱了人们的生活。为防控疫情扩散,人人戴上了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不聚餐……说明人们的卫生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亟待改变,比如,有的人捕杀食用野生动物,大多数中国人还是采用“共餐制”等。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营养膳食指导》。在“一般人群防控用营养膳食指导”中写到“提倡分餐和使用公筷、公勺”。广西北海市政府积极响应,举行“使用公筷,健康你我”行动新闻发布会,向全市提出倡议,推广使用公筷、公勺用餐。

中国人在亲朋好友聚宴及家人用餐时,围桌共食、相互夹菜是自古以来的饮食习惯,它能一下子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一盘菜众多筷子夹来夹去,在推杯换盏间便给了各种细菌大量传播的机会。据研究资料显示,一个成人口腔里的细菌平均有600多种,如果不使用公筷、公勺,有可能造成病菌在参加宴席的人群中相互传播。可见,使用公筷和公勺也是降低传染病传播的有效途径。

在国外分餐制已司空见惯,国内“公筷分餐”的呼声亦倡导已久。稍微有些年纪的人都知道,“非典”肆虐期间,分餐制在我国一些地区悄然流行开来,快餐、西餐颇受欢迎,公筷、公勺大量使用。然而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和人们长期形成的饮食习惯,公筷公勺、分餐分筷的用餐方式依旧尚未普及。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眼下,新冠肺炎的暴发,给人们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被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并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比如,杜绝病从口入,在聚餐中推广使用公筷、公勺和分餐就是其中之一。在公共场所和家庭实行“公筷分餐”,需要公众转变旧观念,破陋习、树新风,促进人们健康生活。因此,无论是目前新冠肺炎的防控时期,还是今后的宴席、居家或外出聚餐,任何用餐环境都要推行“公筷分餐”。久而久之,“公筷分餐”就会成为一种文明习俗,从源头上阻断病毒细菌在餐桌上的传播。

猜你喜欢

公勺分餐公筷
长公筷 传递爱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分餐,餐盘里的“战争”和“自由”
用公筷吃饭
大学生群体使用公筷公勺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分餐不分爱,安全万家行——给爸爸的一封信
用公筷
乡村摆酒也当用公筷
公勺公筷,健康文明新风尚
安吉:百名基层代表力推“公筷公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