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理调控对大学生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及运动成绩的影响
2020-06-06张建玉
张建玉
(皖江工学院 基础部,安徽 马鞍山 243031)
随着现代高等教育水平及竞技体育的发展,大学生运动员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诸多竞技运动研究表明,运动成绩不仅取决于身体素质、日常训练水平、赛前训练安排等诸多因素,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也是影响运动员自身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1]。由于在赛前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中,运动员往往面临较大的压力,赛前如未能恰当应对情绪起伏则容易产生负性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运动成绩[2]。一个完整的训练-比赛周期可分为赛前准备期、比赛前期、比赛期与调整期,而在赛前准备期与比赛前期常需对运动员进行一定的心理训练,以确保运动员的生理和心理均处于最佳竞技状态,但目前尚缺乏系统、有效的训练方法,传统的集体心理疏导等对运动员的干预效果并不理想[3]。心理调控是以运动心理学为主要原理,利用多种调节手段而进行情绪、认知、态度等方面的调节[4]。本研究对以中短跑大学生田径运动员为例,在赛前集训阶段开展心理调控,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参加2018年大学生运动会的田径运动员30名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短、中跑运动员;(2)训练时间≥1年;(3)大学1~3年级,年龄≥18岁;(4)自愿参与研究且配合度良好。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躯体疾病及训练受伤者;(2)合并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者;(3)入组前已经接受系统心理干预或心理治疗者;(4)近期重大生活事件者。入组运动员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心理调控)与B组(非心理调控),每组15名。A组中,男生9名,女生6名,年龄18~23岁,平均(21.16±1.82)岁;运动年限1~6年,平均(2.30±0.76)年。B组中,男生10名,女生5名,年龄18~24岁,平均(21.34±1.77)岁;运动年限1~5年,平均(2.34±0.88)年。两组年龄、性别、运动年限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经学校及所在团队负责人批准同意。
(二)评估工具
1.运动员疲劳问卷(Athlete Burn- out Questionnaire,ABQ)。量表由Raedeke和Simith等[5]编制的运动心理疲劳问卷进行评价,包括对运动消极评价、情绪/体力耗竭与成就感降低3个维度,每个维度5个题目,每个题目以1~5分5级评价,得分越高则表示疲劳程度越高。
2.简明心境状态测试量表(Profile of Mood States,POMS)。该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McNair等编制,由我国学者祝蓓里[6]修订并建立中文版简式POMS量表。量表包括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精力、自尊共7个因子共40个条目,分量表得分0~28分,前5个因子得分越高表示心境干扰程度越大,后2个因子得分越高则表示心境干扰程度越低。
3.运动成绩计算。运动成绩按参加运动会决赛记录标准进行评价。赛后采用匿名调查的方式调查运动员自评比赛发挥水平,分为超常发挥、正常发挥和发挥失常。
(三)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本研究采用空白对照、前后比较实验设计,基线水平评估在赛前2个月,进入在集训期(赛前4周)后分别进入干预阶段,A组开展心理调控,B组仅开展常规集训,干预阶段均为4周,集训期结束后再次进行心理状态测试。测试指标均由研究者在教练员或团队管理人员协助下完成,采用统一指导语指导运动员严格按照要求真实填写,遵循自愿、匿名原则。
2.干预方案。B组常规完成赛前训练安排,A 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调控干预,主要采取以下以下方式进行心理调控:(1)放松训练:技能训练前,选择激情高亢的音乐进行音乐背景下放松和唤醒训练,以唤醒躯体、振奋情绪、集中注意力;技能训练结束后播放轻快的音乐,在音乐背景下进行拉伸运动,以缓解生理疲劳和精神紧张;每晚睡前播放舒缓的音乐,在音乐背景下进行深慢腹式呼吸和冥想,逐渐进入睡眠状态,以放松身心。放松训练10~15min/次,3次/d。每周组织1次集体娱乐性比赛,如篮球赛、拔河比赛等,以使运动员机体锻炼状态下获得心理放松。(2)想象训练:通过一对一沟通,帮助运动员分析其在日常训练与比赛中的不足与优点,针对其缺陷进行补充指导,并鼓励其发挥优势,鼓励其通过想象模拟运动状态进行演练,在大脑中形成竞技状态下的效果,促进其建立最佳的竞技状态,充分了解和正视自身的不足或存在的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主要用于调控心境状态、心理疲劳、自信心不足或焦虑烦躁等情绪。(3)认知调控:①健康教育:集体讨论运动性疲劳及运动期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介绍负性情绪及压力行为对运动的影响及机制,帮助其正确认识情绪反应、自我评价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介绍心理应对措施,如积极面对、回避等对心理健康及运动表象的影响,鼓励其观察和正视自己的内心体验,如情绪、记忆、思想及躯体感受等,充分利用经验调节和平衡内心体验。②动机建立:共同讨论比赛目的,建立合理的比赛动机。教练帮助运动员分析自身、队友及对手的实力状态,重点分析自身优势与劣势,正确认识自我价值与能力,避免过高或过低估计自身实力及既往比赛或日常训练中的失利。制定合理的训练目标与战术,训练任务以经努力后能够完成为宜,避免好高骛远。适当安排模拟比赛,设定可完成目标,完成目标后予以适当的鼓励或奖励,帮助其建立自信心。③心理稳定性调控:组织观看实战录像,共同讨论参赛选手的特点及优劣势,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和经验分享,建立正确的自我价值与自我认识。日常训练中适当安排特殊比赛,如相对较弱或较强的对手、对手敌意犯规、偏袒裁判等,帮助运动员尽快进入竞技状态,建立正确的胜负认识及取胜的负担,充分应对复杂的赛事环境。(4)目标设置:要求运动员根据每天及每周训练计划及完成情况,在睡前回忆并书面总结当天练习内容、技术点,分析总结自己的进步与不足,设定短期训练目标(日目标、周目标),督促自己完成训练任务,并在完成训练内容的情况下合理安排生活作息,确保集训期生活有条不紊。(5)针对性访谈:每周进行1次心理评估,针对心理状态异常较为明显的运动员采取一对一访谈,针对性采取疏导、鼓励,帮助其缓解负性情绪,20-30min/次,1次/周。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经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 结果
(一) 两组干预前后ABQ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ABQ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A组ABQ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B组无明显改变(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二) 两组干预前后简式POMS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简式POMS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B组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A组愤怒、疲劳、抑郁、慌乱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B组(P<0.05),精力、自尊评分显著升高且高于B组(P<0.05),但A组紧张评分无明显变化且与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干预前后ABQ评分比较分)
注:干预后与B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简式POMS评分比较分)
注:干预后与B组比较,*P<0.05
(三)两组干预后运动成绩比较
A组的平均成绩相比于B组有所提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后运动成绩比较
(四) 两组运动水平发挥情况比较
赛后调查结果显示,A组运动员自评发挥超常3名(20.00%),发挥正常11名(73.33%),发挥失常1名(6.67%);B组自评发挥超常1名(6.67%),发挥正常8名(53.33%),发挥失常6名(40.00%)。A组自评发挥失常率显著低于B组(χ2=4.658,P=0.031<0.05)。
三、讨论
随着运动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及其在竞技体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如何确保运动员在日常训练及比赛中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确保比赛水平正常或超长发挥,获得良好的运动成绩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但高校竞技体育中的运动心理学研究仍相对落后,目前尚未形成科学性、系统性的研究思路与理念,亦缺乏规范性的心理学干预手段,这也是影响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李睿珂等[7]基于支持向量机理论分析显示,运动员赛前消极情绪对赛前备练、比赛成绩具有重要影响。申甫等[8]亦认为,运动员在赛前所表现出的异常心理状态或心理疲劳往往源于社会期待所致压力、害怕失败、自身生理和心理唤醒水平过高或过低等,赛前异常情绪将影响其发挥及运动成绩。因此,在高校竞技体育赛事前对运动员开展适当的心理干预指导非常必要。
运动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期、高度紧张状态下进行单调、高强度训练容易造成倦怠、疲惫、力竭感,即运动型心理疲劳,而一旦产生运动性心理疲劳,极易影响运动员训练效果及身心健康[9]。心理调控术是通过运动心理学手段或方法,对个体的情绪、认知等心理要素进行适当的调节和控制,从而达到提高情商与智商、开发心理潜能及防治心理疾病等目的,其核心内容包括情绪调控与智力调控。情绪调控即排除或杜绝负性情绪,维持良好的心理、情绪状态;智力调控则是通过某种特殊训练而提高工作、学习或某领域的效率[10]。本研究对以大学生短中跑田径运动员为例,在赛前4周集训期介入心理调控,结果表明,干预后运动员的运动消极评价、情绪/体力耗竭、成就感降低评分均较极限水平明显下降,且与未接受心理调控的B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说明心理调控可增强运动员的成就感,下调运动负面评价及情绪/体力耗竭感,说明心理调控有利于缓解运动员的心理疲劳程度。其中,成就感降低主要是指对自我能力评价的降低,即自我评价处于消极状态;情绪/体力耗竭感主要是由于长期不满足或压力过大导致对先前有兴趣的活动产生情绪、心理甚至行为退缩现象;运动消极评价则是个体对运动项目的负面或消极看法[11]。运动员经常甚至极端地应付高强度训练及比赛要求付出努力后往往未能获得理想效果,即可引起上述心理生理反应。张新民等[12]研究显示,合理的心理训练策略可使大学生田径运动员赛前心理疲劳(运动负面评价、情绪/体力耗竭、成就感降低)获得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与本研究基本相符。由此可见,有计划性、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调控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运动员的赛前积极情绪及个人成就感,削弱消极情绪及心理疲劳程度,并使其其建立积极思维和良好的心理状态,从容地应对训练及比赛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竞技比赛本身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竞赛结果往往难以预料,这也是体育竞技的刺激性与乐趣之所在。而事件的不确定性也容易诱发焦虑,如果运动员在赛前未能作好面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准备,或被他人的消极评价影响时也容易增加运动员的不确定感,进而加重负性心理或导致心境状态失衡[13]。为获得理想的运动成绩,赛前集训往往运动量增加,其日常生活管理也更为严格,运动员更容易出现消极情绪,如训练不顺利或日常生活中出现不愉快均将影响日心境状态,出现沮丧、无助、疲惫等。董辉等[14]认为,精力、慌乱、自尊等心境因素对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及运动成绩均具有明显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放松训练、想象训练、多形式认知调控、合理设置目标结合针对性访谈等心理调控技术进行干预,结果显示,A组运动员的简式POMS中愤怒、疲劳、抑郁、慌乱四项负面评分均显著降低,精力与自尊水平则明显提高(P<0.05),而B组在未接受心理调控的情况下各项评分并无明显变化,提示心理调控有利于改善运动员的赛前心境状态,减轻心境失调程度。但本研究亦显示,A组干预后紧张评分并无明显变化(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焦虑实际上是一种情绪变量,其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运动员自身的能力与认知变量,在竞技体育中,个体焦虑曲线的阈值或高峰具有个体差异性,诸多心理学家认为高度焦虑只有与同等高度的个人能力相匹配时才有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而个体能力不能匹配焦虑水平时则会导致失误增多、注意力不集中等,使得运动成绩的提高受到抑制[16]。进一步分析运动成绩显示,在赛前水平基本相当的情况下,A组运动成绩较B组有一定的提高,且仅少部分运动员表示运动失常(6.67% vs 40.00%,P<0.05)。进一步说明心理调控可能通过减轻运动员的运动心理疲劳、改善心境状态而促进运动潜能的发挥,有助于改善运动成绩。也有可能是由于心理调控后A组运动员的自我认识及评价更为客观、准确,对自身能力的评估过高或过低减少,故自评发挥失常率更低,侧证心理调控有助于帮助运动员建立合理的目标与自信心,更有利于比赛发挥。
综上所述,在大学生运动员赛前集训中介入心理调控干预有助于减轻运动员的心理疲劳程度,提高心境状态的稳定性,有助于运动员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确保运动水平的正常或超长发挥,获得良好的运动成绩。但在临床心理学中,完整的心理调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研究干预时间仅为4周,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干预时间尚短、样本较小且研究对象局限,其具体影响还有待进一步大样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