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产动画电影中角色造型分析及艺术设计研究
——以《大鱼海棠》为例

2020-06-05陈升仁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大鱼海棠大鱼海棠

陈升仁

(三明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动画与电影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视觉艺术,好的动画电影必定要有好的角色造型才能够推动故事的发展,充分表现出故事的内涵以及角色的性格特征,满足人们视觉的需求。我国动画产业快速发展,且产业进入了深入和广泛的发展阶段,动画中角色造型的价值也逐渐被用作商业化运营,唯有具备独特魅力的动画角色造型才能同时兼具艺术和商业价值。动画角色不仅主导整个动画的情节、风格,同时还代表了动画的独特审美特性,因此好的角色造型设计是动画成功的基础。我国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十分丰富,比如皮影、剪纸、国画等,这些表现形式为我国早期动画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极具中国文化传统元素的国产动画电影。中国动画对颜色的使用有着典型的中国画特色,深受民众喜爱,比如红、绿、蓝是经常使用的颜色,而且线条精炼明朗。画面中能够展现出极具中国情调的场景,能够让观众拥有显著的亲切感。作为近几年我国动画电影中的现象级作品,《大鱼海棠》充分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用到造型设计中,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功,这也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一、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概念

当前,关于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定义较多。常虹认为动画造型设计是借助于相应的方法和材料,设计出能够变化的动态形象;郑莉认为动画造型来自于生活,通过将自然形象与想象的联系起来,进而设计出神秘的、独特的形象。牛春舟认为动画形象是动画艺术作品中独特的艺术形象,是在人们的需求下产生的。梁洁梅、王岩岩等认为,在多种艺术造型中,动画角色设计是重要的构成,主要运用变形、夸张、拟人等多样化的艺术手段将动画角色转变为可视化的形象,从而为每个角色增添感染力和生命力。通过对相关学者专家论述的总结,本文将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概念定义为:动画角色设计是在动态的思维创意下完成的,设计师综合考量动画电影的风格、内容、商业要求、行业规范以及产业特点等因素,对创作的角色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实现角色与场景、道具、音乐等元素的融合,形成完整的动画角色。人类发展中,创新性的思维是实现人类文化和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更是人类智慧的表现。动画角色造型的设计中,设计师充分运用观察力与想象力,将视觉感受这一抽象内容转化成客观的可视化形象,最终将其呈现给大众。动画的设计师会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赋予动画角色哲理性的、象征性的特征,从而形成独具一格的审美形态。

二、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中角色造型分析

动画电影中,角色造型的设计包括人物发型、衣物风格等多种多样的内容。与此同时,角色造型的设计要与动画中角色的主次关系、性格特征以及民族特征、地理特征等相一致。在动画电影中,角色造型的设计要满足动画电影创新性的需求,同时还要基于动画的主题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一)角色造型源于本土文化的经典古籍

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中,主要角色的名字都来源于经典的先秦名著,通过对名著中文化价值的提炼,形成了具有中国古典特色的角色名字。椿、湫、鲲都是《庄子·逍遥游》中内容,椿作为女主人公的名字,暗示生命悠久绵长,与动画中角色命运特点一致。主人公“鲲”来自《庄子·逍遥游》中“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暗喻鲲为了解救椿宁愿放弃生命,与故事情节中的角色特点相一致。而湫则来自于战国作品《高唐赋》,湫对椿有着深深地爱意,他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椿的生命,“湫兮如风,凄兮如雨”暗示着湫的命运和情节发展。动画中,鲲的形象是一条大鱼,既像鲸鱼也像海豚。椿、湫、鲲,三个角色的主体颜色一致,如图1所示。

图1 《大鱼海棠》角色造型图:椿、湫、鲲

另外,《大鱼海棠》中其他的角色形象都有着对应的历史出处。其中,椿的爷爷这一形象取自于《山海经》中的后土大神,他是神农的后裔,是主管百草的药神,头发和胡须长长的盘在大地上,表示角色生命的长寿。灵婆形象有着鲤鱼的头、人的身子,管理着所有善者的灵魂,在中国的文化中,鲤鱼象征着吉祥,文化内涵深厚。例如,古人在使用鲤鱼形状的信封传信时,通常表示传信两者间有着深厚的友情与爱情。动画剧情中,灵婆使得椿和鲲灵魂的相遇,还告知湫解救椿的方法,发挥了交流与联通的载体作用。动画中,鼠婆管理着坏人的灵魂,其长相与老鼠相似。在我国传统的文化中,老鼠代表着精明和自私,鼠婆为实现自己的目的,利用了椿与湫,与传统文化中的老鼠形象不谋而合。在动画中,还设置了坏人死后灵魂变成老鼠的内容,与我国人民讨厌老鼠的情绪相符。与目前大量动画作品中的无厘头形象相比较,《大鱼海棠》中故事情节的设置、角色的设定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和生活特点,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关注。《大鱼海棠》动画的创作基于历史典故开展,同时赋予了独特的想象,创新了动画内容,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传说与神话故事的再创作,既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还传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图2 《大鱼海棠》角色造型图:丿、灵婆、鼠婆

(二)角色造型设计体现唯美的古典文化意境

《大鱼海棠》中,不仅人物角色独具特点,同时建筑和场景的设计也非常的独特,通过场景与我国古典文化的融合提升场景的艺术性烘托角色造型的古典韵味。《大鱼海棠》中自然风景的设计独具匠心,通过竹林、小桥流水等传统国画中经典元素的应用,实现故事情节与内容的推进。《大鱼海棠》中的建筑风格充分使用了福建客家土楼的建筑特点,福建土楼运用环形闭合的建筑,既能够加强族人之间的交流,还有助于族人之间的安全保障,从而实现民族的传承。例如,在影片中,椿的家族居所就是参照龙岩市永定区的承启楼来设计的,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性的处理。动画影片中,围楼的砖与瓦、屋檐悬挂的红灯楼,这些细节处理增添了神秘感,更是体现了我国古代的建筑特色。另外,在动画中,多次出现了廊桥,体现了我国客家文化的精髓。廊桥的文化原型是我国福建济行桥,此桥是我国经典的客家建筑,于明朝建成。《大鱼海棠》中廊桥场景再现了我国古代建筑文化,影片中方圆两楼相对而立,代表着天圆地方的理念,更是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世界观。《大鱼海棠》中建筑颜色的搭配十分和谐、出色,例如,灵婆居住的如升楼,如升楼的外墙选用了红褐色,暗示了其高贵的地位,符合剧情中灵婆高高在上的地位。同时,红色是整部动画的基准色调,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代表高贵地位的颜色象征,突出了灵婆的权威性和神秘特征。在如升楼中,家具的设计则采用了明式家具的特点,用于置放灵魂的架子则运用了我国寺庙中藏经阁的设计特点。然而,这部电影也有自己的缺陷,那就是日本和美国动画角色的影响依然存在,而且主角的思想观念,也没有贴合当代的中国风格。

图3 承启楼造型设计

(三)运用不同元素的材质塑造动画形象

《大鱼海棠》对中国风的追求可谓是极具匠心,尤其是从色彩运用层面更是如此。在影片中,色彩是重要的艺术表现方式,每一种颜色都能够代表不同的内涵,体现不同的心理特征和审美特点。色彩自身就具备了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色彩所带来的视觉效果也不相同。在《大鱼海棠》动画中,角色造型设计的特殊性不仅体现在任务的造型、建筑和服装方面,同时还体现在不同色彩的运用方面,色彩是独特的艺术语言,既可以丰富视觉效果,还可以优化动画的场景效果。导演在电影中大量使用了红、蓝、黑等相关色彩,进而构建一个瑰丽而又沉稳的审美格调。红色是其主色调,也是中国极其喜爱的一种颜色,展现出主创者们坚守中国特色的坚定信心。将红色和其他颜色进行合理搭配,不仅让一帧帧画面变得厚重,同时也能够透过画面折射出人物的情感。椿这位女主角服饰颜色是红黑搭配,上衣为红,裙子为黑。通过这种搭配,可以透出该主角有着两面性,红色,意味着她有颗情感炽热的心,这体现在对鲲的情感上。而黑色,则意味着她敢于牺牲和勇气。而鲲的服饰则使用了白色褂子,进而意味着他有颗纯真善良的内心。

图4 椿的造型设计

(四)在角色的发型、服饰和道具上添加现代元素

《大鱼海棠》中,角色造型设计中的发型和服装大面积的运用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元素。《大鱼海棠》角色的人物角色数量多达100个,无论主角,还是配角,其服饰造型都和当时的环境和时代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在造型设计上更加注重其细微之处的设计。动画中,椿的发型和服装设计采用了民国特点,其中“童花头”更是民国时期的学生代表形象,设计师的创作体现出了椿的抗争、坚强的精神。民国时期,中华民族正在经历艰苦、战争的年代,代表性的服装和发型体现了动画中女主人公为了命运斗争的精神。在设计人物的细节时,设计师们为了表现出椿的少女性和可爱的特点,增加了贴在脸部的刘海。另外,动画中椿所佩戴的饰品活泼而又灵巧,与我国古典女性的特征不谋而合。椿的服装方面,借助于我国古典水墨画的特点,大量运用裙带、飘带等元素,为女性角色增添了神秘的气质。另外,“湫”的服饰使用了我国古代劳动民众所经常穿着的短打粗布。鲲在死前的服饰,则使用了我国沿海地区客家人经常穿着的服饰,也就是吊脚裤和棉布短衫。灵婆的人物造型创作中,采用厚厚的嘴巴、大大的耳朵形象,与我国的佛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眼睛设计中借鉴了二郎神的天眼,以单眼的形象满足了中国人对于神秘的想象。同时,灵婆的帽子采用了鱼的形状,与灵婆的特性一致。另外,灵婆的道具是她身边的猫,猫常常有着神秘的色彩,与灵婆神秘特质相符合。另外,在这部影片中还有一些并不重要的角色,其造型也十分注重细节设计,如喇嘛鸟形象,则借鉴了西藏喇嘛的红袍服饰。在成人礼中的仕女形象,则借鉴了有关传世仕女画作的形象,如《步辇图》等。此外,在这部影片中,还在很多地方应用了以小见大的方法。比如椿的房中某个抽屉,就放满了各种极具中国特色的小物件,如升楼的门锁,铃铛、阴阳鱼等。

三、对国内动画片造型运用的启示

(一)坚持走创新式动画路线

走创新之路的关键就需要从选题层面拓展思路,不仅要注重传统题材的挖掘,同时还需要结合当前美好时代,创作更具有现实意义的题材。例如,挖掘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题材、环保题材以及保护动物题材等。另外,还需要从角色造型方面进行创新,这样能够更好的吸引关注。当然,除了这些创新之外,还需要从制作流程层面创新。要积极借鉴迪士尼和日本的成功制作模式,然后再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特色,寻求一条可以不断促进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之路。

(二)开创动画表现形式多样化

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容易激起矛盾,而出现这种现象,就是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和冲击。然而,不管何种文化,都来源于生活,都是相关民族的精髓。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动画造型设计层面需要注重多元化。从风格上,可以将一些现代艺术中融入一些传统风格。实际上,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动画电影就有着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在展现现代艺术时,也能够从中看到其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对此,我国动画创作界需要积极的挖掘和发扬传统文化元素。当然,利用传统元素,并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而是要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相应的精髓,进而给予创新应用。在造型的构成规律和特称层面,以及配色和自我内涵的呈现层面,都需要对传统元素进行相应的吸收和消化。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就能够创作出多元化的作品。而且随着三维设计技术的发展,动画的艺术展现形式也变得更为丰富,在此背景下,动画的风格和形式也会走向多元化,只有对传统文化精髓有着深刻的理解,才能将它更好的融合到现代设计,从而对观众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三)动画设计与民族文化相结合

动画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播媒介,有着显著的文化传播功能。国家、地域、文化、民族的不同,其审美习惯都会存在着相应的差异,而这些都会对动画角色的创作规律和特点带来影响。科学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并非是简单的重现这些文化,而是从中提炼出较高的文化品位,造型独特而又更好的通过动画艺术进行展现的资源,从而使之成为极具本土艺术的造型语言。我国动画创作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元素,挖掘传统文化元素,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之更好的和当前的艺术进行融合。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精深博大的文化资源,对其精神底蕴进行挖掘,构建极具中国特色的动画风格和造型,在此过程中,民间美术无疑是一种重要的传统文化资源。比如在设计动画角色造型时,就可以借鉴它的装饰性和极富技巧的材料运用。看起来民间美术简单,但是其文化底蕴极其深厚,而且很多民间艺术形象都具有概念性和随意性,因此只需要结合角色个性,以及相应的生活环境,再借助于一些变形和夸张等表现形式,就能够让传统元素焕发新的魅力。在角色造型设计领域,最大的禁忌就是模仿国外造型,而是要积极的将我国传统元素应用至新造型,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之拥有生命力。

四、结语

动画文化特征显著,既要实现文化的传承,又要担负创新的时代使命。动画的创作融入了艺术和技术,因此其兼具电影和造型艺术的特征,有着区别于其他艺术的吸引力,能够满足和迎合一定范围的人群,此类人群有着共同的文化素养和欣赏需求。同时,动画艺术对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生活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鱼海棠》中角色造型、场景和建筑造型与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度的融合,通过角色发型、服装、饰品的创作,场景、建筑与影片风格的设计,多样化的、全面性的展现出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大鱼海棠》角色造型的成功设计,能够为今后动画创作者们提供丰富而又宝贵的经验。其中从传统文化元素中汲取影响,积极的创新传统文化内容,实现动画素材的创新,同时在艺术创作时,不断的挖掘和提炼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并加以重构和创新,进而设计出极具我国民族属性的动画角色。当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我国动画界还需要积极的吸收其他国家的文化,从而使之为我所用,进而让国产动画不仅具有现代意识,同时也极具民族属性,进而在竞争激烈的动画市场中赢得更多优势。

猜你喜欢

大鱼海棠大鱼海棠
读《明天要远足》,写“我要去远足”
《大嘴狗》
找春天①
“会海”养不出“大鱼”
大鱼带来的启示
《大鱼海棠》:国产动画电影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及美学风格
《大鱼海棠》在日本获赞(观察)
《大鱼海棠》的误解和正解
《大鱼海棠》,神作掉进“深坑”
海棠酒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