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2020-06-05包丽娟
包丽娟
摘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往往难以让学生充分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内容,进而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融入生活元素,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从而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初中 道德与法治 生活化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就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来说,教师不但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教学,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法律意识,促使学生能够了解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而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消除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陌生感,提高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率。
一、教学目标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每一位学生的生活环境、生活认知以及社会经验均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应用策略设置时,应全面考虑区域特点,了解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之间的生活差异,根据其生活特点来制定教学目标。其次,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于不同阶段的初中生,教学目标也应有所不同。例如,七年级学生刚刚离开小学,还处于对自我身份认知的转变过程中,往往难以快速适应初中的教学环境。因此,对于这个阶段的主要教学目标应是帮助学生适应初中学习,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八年级学生心理素质与环境适应程度较七年级学生有了显著提高,自我意识在不断增強,且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认可,但逆反心理较为严重,容易出现走极端的情况。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与法律意识,促使学生规范自身的行为。
例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学习伴成长”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是苦中作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能力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促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二、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经验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获取的经验,如教师、父母及同学等,称为直接经验;二是通过电视、网络、书籍等途径获取的经验,称为间接经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间接经验,多以英雄人物或模范人物作为案例来进行教学,使学生从这些人物事迹中学习到良好的个人品质。此外,为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还需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将学生之间发生的事、社会上学生熟知的事引入教学中,促使学生对自身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思考,将所学到的知识融入实际生活。
例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在集体中成长”的内容时,可将学住校生与走读生的各项生活进行对比,或请住校生与走读生互相讲述自己生活中的差异,以此让学生感受在不同集体环境中生活方式的不同。学生讲述之后,教师还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帮助学生树立“独立”的意识。通过讲述使学生了解到,住校生需要自己洗衣、买饭、整理宿舍,其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依靠自己;而走读生则有父母来帮助他们做这些事。通过这种生活上的案例,学生不但能够充分了解集体的概念,同时也能够感受到独立的好处与自身的独立状态,以此来树立学生的独立意识,提高学生的独立能力。
三、教学活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教学活动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单纯注重活动的内容,更要了解活动的目的与目标,以生活化的活动使学生得到教育,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学活动的目标便是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些实践活动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也是验证学生所学知识的有效途径。
例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绽放生命之花”的内容时,可举办向贫困灾区儿童爱心捐款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自主搜集资料,写一份爱心捐款倡议书,号召每一位学生或家长为贫困灾区儿童献爱心。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介绍贫困灾区儿童的生活,并利用多媒体播放贫困灾区的环境,使学生直观地感受环境的艰苦。学生写好倡议书后,可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朗读倡议书。最后,由教师对本次活动的内容进行总结,告知学生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与生命的坚强,促使学生更加认可自己的生活。
四、教学评价生活实际相结合
教学评价不但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评价;既要重视对结果的评价,也不能够忽视对学生发展变化过程的评价,即应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此来构建课内、课外为一体的综合性评价方式。通过这种有效的评价方式来真实反映学生的思想品德情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和全面发展。
例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师生之间”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与学生可以互相评价,先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综合情况,而不能只评价考试成绩、学习情况等,对于学生的优点与缺点要一并进行评价,并提出需要改正的地方。随后,可以让学生模仿教师的评价方式来对教师进行评价,学生评价之后,教师应虚心接受,重视学生提出的意见。通过这种师生互评的方式,不但能让教师更加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同时也能改变学生对于评价的认识,了解自身的缺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别人的意见。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课程中的各种观点与生活相联系,促使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体会道德与法治所在,提升学生的品质,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魏瑞.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 新课程, 2019,1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