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数学课堂,演绎无限精彩

2020-06-05季燕

小学时代·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开放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季燕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空间与时间不再只局限于课堂,形式也不再只有教师讲学生听,而是变得更加活跃开放。开放的数学课堂打开了学生为学习主人的大门,对构建精彩数学课堂作用甚大。

【关键词】  开放教学;课堂教学;小学数学

近年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不少的改变,最明显的就是学生逐渐成为了课堂学习主体,教师的教学目的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开放式教学模式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点,它使得数学课堂不再沉闷无趣,充分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并很好地发挥出学生的学习作用。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学习资源,开设开放数学课堂教学,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打开,让学生可以全方面发展提升,实现高效率数学课堂学习

一、设计趣味游戏,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游戏本是学生课下的娱乐活动,它让学生能够身心愉悦。只有教师言语的数学课堂是枯燥无趣的,也是不完整的,它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存在,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这样极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且学习效果非常不佳。由此,教师需要改变创新,而游戏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可以从中入手,课堂中设计一些趣味游戏,让学生可以在玩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数学内容,并从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在和学生学习分数的知识内容时,发现直接给出学生问题,学生的练习效果不佳,也显得有些被动。于是,教师在课堂中引入了一个有趣的小游戏。首先,教师在讲桌上放了一些物品,有铅笔、笔记本,还有一些玩具模型。然后让学生上前拿走一些物品,并描述一下自己手中拿的这些物品在这类物品中占了几分之几。游戏开始后,有一学生上前选取了一支铅笔,并描述道:在讲桌上共有8支铅笔,我手中的铅笔占原来铅笔数的八分之一;占剩下的七分之一。学生就这样和老师一起玩这一趣味游戏,从中积极思考,不仅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还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强化了学生的知识认知。

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地引入数学游戏,将学生带入到一个趣味学习环境中,使数学课堂不再枯燥,学生的学习心理更加主动积极,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有趣。

二、组织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有效参与

数学学科中存在很多抽象的数学概念,直接的语言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掌握。这样就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帮助学生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复杂内容形象化。而实践活动的开展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它能够促使学生有效地体验学习,将非常抽象陌生的数学内容,转变为一些具体可观的实物,帮助学生分析思考,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开放课堂模式,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推进学生积极参与。

例如:在教学“升和毫升”时,教师在和学生学习升和毫升这两个数学概念时,发现学生不是很容易理解掌握。为此,教师大胆创新,将一些测量工具带进了数学课堂,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体验其中的奥秘。教师为学生提供了量筒、试管、水,然后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体验。活动中,有学生试着用量筒称量出了10毫升水,并将其倒在一个试管中感受这10毫升的体积大小,并思考1毫升就是这些水的十分之一,这样对1毫升这一体积概念有了直观的感受。随后,学生又利用手中的测量工具测量出几种不同体积量的自来水,并都倒入试管中直观感受。并在对毫升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学生又非常主动地分析“升”这一体积单位概念,并大胆地猜想到这两个体积概念之间应该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于是学生继续操作探究。学生就这样在这一实践活动中操作体验,对毫升与升这两个数学概念有了比较好的理解。

数学课堂中,教师恰当地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成功地将数学内容具体化,将这些抽象内容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学生也从中间接地锻炼了动手能力。

三、创设生活情境,锻炼学生应用能力

数学学科与我们的生活互相渗透。学生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教学中多带领学生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机械做题。教师在具体课堂中可以适时联系具体学习内容创设生活情境,引入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让学生能够更充分地认识数学内容,并从中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实用价值。

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在和学生学习了简单的加法运算后,从学生的生活中选材为学生设计了一道实际应用题:小明陪妈妈一起去逛商场,这时妈妈选中了两件衣服,一件45元,一件32元,并拿出了一张100元的人民币,递给了收银员,你们帮小明的妈妈算一算,应该支付给收银员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呢?学生对这一问题很熟悉,这是自己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得出妈妈需要支付“45+32”,这时学生意识到这一算式恰好是自己课上所需的加法运算。于是,主动根据自己课上所学的数学知识计算这一算式,并得出最后结果为“77”,所以妈妈最后需要支付给收银员77元。继续列算式“100-77=23(元)”,得出需要找回23元钱。学生也在完成这一实际问题后,非常开心,心中存有很大的成就感,对数学这一学科有了更深的认识,并很主动地学习接下来的数学内容。

课堂教学中,教师将陌生繁琐的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可以联系自己的一些生活经验进一步分析数学内容,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四、注重开放评价,促使学生有效发展

评价是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一个好的评价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自己有更全面的认识。作为教师在数学学习中,可以将一些学习评价方式进行开放,不只简单地对学生评价一句“好”“真棒”,这样实际上会有点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教师需要适当地更新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共同成长进步。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在和学生认识长方形这一图形时,为了让学生对长方形这一图形有更好的认识,组织学生自己在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都试着在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在学生画好后,教师并没有急于对学生的结果进行评价,而是改变评价方式,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这时,有一学生对自己同桌的作品进行评价:你画的这一长方形挺好的,但是我发现在这一长方形的其中一个直角处有一条边出头了,这样就有些不准确了。对方在听完对自己的评价后,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并主动改正,同时,也接收到来自对方的肯定,信心大增。而作出评价的学生也从他人的作品中发现了可学习点,以及需要警醒注意的点,对自己的知识体系也有了很好的完善。学生就这样互相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实现了很好的互相学习,共同发展。

数学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开放课堂评价方式,为学生创造更多互相評价的机会,这样可以打破沉闷、死板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可以互相学习,感受来自同学的肯定,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总之,开放数学课堂的有效开展,成功地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了。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其开放化,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得以更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施佳艳.情境教学,实现魅力小学数学课堂[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0(01):78-79.

[2]罗琼.“生本教育”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J].学周刊,2020(06):92.

猜你喜欢

开放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小学数学课开放性教学策略刍议
构建开放课堂提升信息素养探析
基于开放教学理念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