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策略探究

2020-06-05杨宏明

考试周刊 2020年46期
关键词:微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摘 要: 微课是在语文教学中使用的常见手段,在信息化的今天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和现代化模式相结合,利用PPT、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制作微课,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促进语言學习,提升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本文从微课的特点出发,探讨“微课”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的特点及意义,根据教材中具体内容提出使用微课教学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提升综合能力。

关键词: 微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一、 采用微课技术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分析

(一)微课概念的分析

“微课”是近些年来不断涌现出的一种教学形式,指的是3到5分钟或10分钟左右的课程。在制作微课前,将课本中的重难点或课程内容较难理解的部分进行分割,制作成微课短视频的形式,将教学内容细微化。微课具有许多特点,比如视频短小精悍,主题较为突出,且使用的关联性较强,我们可以根据微课的特质,发挥出利用微课进行语文课堂教学的功能,从而提升教学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二)微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的优点

微课的教学时间较短,现代微课主要由微视频组成。前期对小学生进行学情分析,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情况还不太健全,且注意力不太集中,一般在传统课堂上45分钟的课程,学生精力较难集中在一起,难以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因此制作微课视频3到5分钟,最多不超过10分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促进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在微课播放过程中,小学生会全程集中注意力,从而将更多精力投放在课堂教学内容本身,让小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理解更为丰富的知识点。

微课中涉及的教学内容相对传统教学来说较少。因微课时间的限制,微课时长较短,所以选取的知识点和内容较少,对一个知识点进行集中处理或集中讲解,从知识点的概念或应用等入手,综合多方面因素,可以达到对一个知识点举一反三的作用,促进语文教学中对知识点学习的提高和扩展,最后可通过习题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巩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让学生真正学会理解相关内容。

利用微课可以使语文课堂教学活灵活现,更加生动形象。语文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知识和文章需要靠学生自行理解和想象,而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直接口述表达某些情景和概念,小学生难以形成综合判断或综合感知,因此利用微课可以将抽象的概念或知识点化为具象的情景,将画面呈现在小学生面前,从而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发展。利用微课辅助教学,可以提升小学生综合想象能力,迅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将“微课”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意义

1. 有利于激发学生自学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中,在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兴趣”因素带给学习的效果。学习过程中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促进学生前期主动认知,老师如果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可以不断丰富课堂内容,从而做到有效教学,所以兴趣是除了其他主观因素以外的较为重要的因素,它能够促进学生对语文课堂、对语文学习的认知,能够提升学习的乐趣。而采用微课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能够通过自主阅读、自主预习或自主复习等环节,观看语文教学视频,学习到教材中的知识点。而且微课自身的特点较为短小,对于一节知识点的讲授时间较短,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天生活泼好动,微课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因为短小而富有吸引力,可以将枯燥无味的课堂转变为课下有趣的自学过程。此外微课的制作运用到现代技术的使用,现代技术加入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可以有效提升教学的效率。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主要由老师进行讲授,在讲授过程中,教师主讲,一般会组织学生读课文、背课文,而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机会较少,教学过程语言单一且形式单一,对于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课堂知识的能力起不到较好效果。而采用微课可以将课本教材中的重难点、或不容易理解的内容提前录制成10分钟到15分钟的微课,采用信息技术及教育技术进行整合加工处理,制作精美视频,形成一小节视频课,在前期发送给学生并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带有目标地去学习,这样学习的时间地点不受限制,学生可以在各种地方进行语文学习,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使语文学习更富有趣味。因此采用微课教学可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

2. 有利于创设教学情景,提升语文教学的综合效率

在课堂上教师对文章进行知识点讲授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通读课文等形式,让学生分析语言文字背后的逻辑顺序,进行分段标注并总结大意,而语言语文的课堂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这些方面,应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采取各种手段促进教学,让学生形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效果。因此,若前期录制微课便可以拓展补充课本教材中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理解课本教材背后的情景,更深刻地体会作者书写文章的心情,从而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新课标中指出语文的教学应该遵循课标提出来的要求,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促进学生利用多种感官进行语文学习,因此采用微课可以创设生活中的情景,对课本内容加以补充,促进学生在不同场景不同情景下的学习,从而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做到随时想学、随时能学的效果,从而提升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

3. 有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促进开放教学

从微课制作的角度来分析,微课前期制作时,将知识点转变为容易理解的内容,并采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来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平台,因此借助互联网平台或借助网络学习,可以优化教学渠道,不断开发课本资源,将教材延伸到生活实际,促进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微课的深入加工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理解课本中的具象和意象,不断丰富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让学生学习微课,丰富的资源摆脱了文字所产生的限制,形成更多的理解和感受,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利用现代化科技创新的能力。

二、 “微课”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具体策略

(一)在微课制作前期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方案,进行课程设计,書写教案

微课需要经过精心制作,并不是随便想起某一个知识点便随意进行演绎。微课是精心制作的成果,因此在前期教师需针对小学的部编教材进行综合具体分析,选取某一具体知识点,根据知识点查找相关内容,进行微课制作,在制作时需要书写出详细的课程设计,综合分析学生学情,例如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活泼、注意力不集中,因此选取知识点需要将其概括在3到5分钟的微课之内,其次针对教材进行分析,选取适合制作微课的知识点。接下来要分析本堂课的重难点以及通过微课教学需要使学生达成的目标,制定详细的方案,例如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第一单元第1篇文章《北京的春节》,其中课后有一道思考题为“阅读下面例句,注意加点词语,体会老师的‘京味儿语言。”下面给出了一段话。倘若通过直接理解教师口述表达,学生无法体会到“京味儿”语言的特点,因此在前期讲解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整堂课来进行综合具体的规划,通过前期阅读文章、分段概括,将准备过年的过程进行细节化和具体化,可以按照时间线的顺序整理出一条主线,形成整体概念。从年前一直到准备过年、过年中和过年后来进行事件分析,按顺序讲解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在讲述相关习俗时,可以呈现出北京人现实生活中过年的片段,查找老舍文章中涉及的事物,从而制作微课,辅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知识点和场景。其次,布置作业时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过春节的体会,将知识对应到实际生活,比较各地方不同的风俗习惯,理解文化的差异,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细微考虑微课的设计,综合分析微课各方面的优点和功能

微课形式多样且流动,在微课进行教学时,主要由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因此微课需要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对语言教学产生兴趣,教师可通过课后作业布置微课任务,学生通过自学理解相关知识点。在课堂上,教师只需要针对微课中涉及的重难点内容进行概述讲解,重点点播,这样可以促进教学效果。此外,在准备课程时,我们不要忽视微课教学的实际目的,不能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而设计有意思的问题,也不能为了设计而设计。而且必须明确对学生提出利用微课学习的重要性,不能将看微课视频等同于放松,要时刻对学生强调,通过微课学习也是课堂上学习的形式,对微课的重视程度需要和课堂教学一致,从而达到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同本教材当中,第一单元第4篇文章《藏戏》,此文章讲述的是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和刚才所提到的北京人过节时的风俗描述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讲解本篇文章时,若通过生硬的讲解,学生定无法理解藏戏的深刻内涵,也无法理解藏文化的“活化石”。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制作视频,寻找相关的资料以及藏戏的片段,让学生深入理解,通过视频的制作辅助学生将课本中枯燥的内容转化成实际有趣的片段,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

因为是微课视频,所以学生若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反复使用,重复播放,这样可以达到反复学习形成永久记忆的效果,在课下使用过程中,如果学生针对某一知识点产生问题,可在课上向老师提出进行集中讲解,在课后教师应该对微课当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额外的拓展和补充,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改进和优化微课设计方案,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 结束语

为了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可使用微课视频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进行微课制作过程中,若有问题可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和不足,从而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提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从书.浅析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让语文课堂“微”出效果[J].中学课程资源,2018(12):4-5.

[2]吴淑萍.浅析微课与初中语文“深度阅读”的教学融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8(23):101-102.

[3]兰婧.初中自读课文微探究教学实践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8.

[3]王璐.指向自主阅读能力的小学语文第二学段微课案例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2018.

[4]吕舜昌.微课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作者简介:  杨宏明,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县甘沟驿镇六十铺小学。

猜你喜欢

微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