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性研究
2020-06-05孙丹丹
孙丹丹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安徽 芜湖 2410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新方式。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正是高校深化教育改革,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企业社会需求相统一的积极探索。但是,当前仍有部分高校过分注重学生技能培养、追求短期效应,对大学生理想信念、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缺乏足够重视,致使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不相适应,难以回应高校思政课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1]这个根本问题。因此,有必要在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背景下,探索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
一、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是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为高校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拓宽了渠道。但目前为止,关于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还处在比较模糊的界定中,所以有必要先把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进行界定。
(一)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其实就是通过协调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的优势教育资源,对从学校获取的间接理论知识和从企业、科研院所获取的直接实践知识、实践能力进行有效整合,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进而提升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一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2]
围绕其内涵,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协调了企业行业、学校、科研院所之间的资源优势并进一步的凝聚升华。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的内涵不同于产学研结合、产学研工程、产学研合作开发等,它的落脚点在于教育,目的是实现对人才的培养,而后者的侧重点更多的在于对产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三者之间彼此互通,形成一个闭环,可以通过下图进行直观展示。
图1 产学研融合模式框架
(二)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常见模式
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常见模式可以归纳为几种类型:校内合作共建模式、平台共享共建模式、实习基地和研究生工作站共建模式。[3]2-3具体来说,校内合作共建模式是以校企合作形式扩大学校的实践教学平台,注重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台共享共建模式主要是以信息技术共享来搭建三方合作的创新创业平台,以此实现技术成果和专利成果的转化,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同时也推动着企业行业的创新升级。
实习基地的共建是产学研融合模式中学校实践教学平台的一种外延,这为学生提供了专业实践学习的空间,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团队合作和社会交往能力。研究生工作站共建模式是通过合作共建来达到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目的,这种模式适合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三)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1.人才培养的双向性。实施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学校,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目标的制定会有企业行业参与其中,共同确定培养方案和目标、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实训项目和大纲,或是针对特殊的岗位培养特定的技能,这种培养模式和企业密切联系。[4]而非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企业和学校合作,往往是仅限于学生在企业实习而言,企业通常情况下只负责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负责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指导和评价。
2.人才培养的创新性。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通过知行合一的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这种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接的运用已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通过实践操作中与一线工作人员的接触,能够帮助学生多维度看待和解决问题,解放自己的思维模式实现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
3.人才培养的成果性。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重视人才培养与科研成果产出的关系,会对大学生提出科研课题的要求,如利用所学习的专业为企业解决在生产、管理、经营中所存在的问题,这是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中很重要的一项考核指标。而传统的非产学研融合教育往往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岗位完成任务,学校也不要求学生必须完成所学专业的科研课题。
二、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要求
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实现了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等社会各方面资源的优势互补,极大的拓展和延伸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教学载体、教学评价等,推动着高校思政课教学各要素的重组和优化,体现着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要求。这种要求主要体现在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两个方面。
(一)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的机遇
1.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多元化教学环境。学生不仅能在学校学习知识,还能到企业和科研机构得到实践锻炼和创新研究的机会,这种三方教学环境的协调利用为大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把课堂教学、产业学习、社会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化的教学环境。传统的教学主要以学校课堂教学为主,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者,学生的培养过程主要以在学校获取的间接知识为主,接受教育的环境较为单一。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元协同教育,打破了单一育人模式,实现了各方资源的优势互补。这种由社会参与其中的办学模式,有利于把学生在课堂所获得的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切实把获取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环境中,既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又对其进行了实践训练,弥补了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功能缺陷。
2.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载体。教学载体是指“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承载和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或信息,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和物质实体”[5],一般分为隐形教学载体和显性教学载体。从隐形教学载体来看,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接触优秀的企业,这些企业独特魅力的企业文化、出色的技术团队等都为大学生思政课的学习提供了具体的教学案例。[6]36此外,大学生与企业员工间的工作协调、沟通的同时潜移默化培养了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从显性教学载体来看,学生对企业及科研机构开展的社会调查活动和其文化价值观的学习,本身就可以作为思政课教学的社会实践环节开展,这是直接的思政课显性教学载体。
3.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立体化教学评价。高校思政课立体化教学评价区别于传统思政课静态的结果性评价,它强调动态的多层次考核,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突出教学的实践性。这种考核方式体现了定量与定性、个性与共性、教师与学生评价相统一。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整合了学校与社会资源,使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更加多元立体。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也会整合相应的教学资源,带领学生社会实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二课堂,如学生社团活动,参观实践活动等。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往往是割裂的,第一课堂一般由教学部门承担,而第二课堂主要是由学生处团委部门来负责,考评方式和结果也是分开的,这样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往往缺少彼此联动的纽带。教学考评是指挥棒,这种割裂不利于发挥思政课的教学合力。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恰恰是打破了传统思政课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的壁垒,实现了资源优势互补,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效果。
(二)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的挑战
1.产学研多元化教学环境导致不可控因素增多。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融合了企业行业、学校、科研院所之间的资源优势,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多元化教学环境,但与此同时也使教学环境更加复杂,带来了很多不可控因素。如学生因为自身综合素质的不同,在企业实践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适应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对工作的满意度都不一样。这些差异会导致学生在脱离熟悉校园环境进入企业实习过程中遇到不同问题,最典型的就是人际关系、环境适应、工作压力等问题。[3]21再用守旧的教学案例,传统“千人一面”的说教方式进行教学已经不能让学生产生价值观的认同和共鸣,复杂化的教学环境对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提出了新要求。
2.产学研丰富鲜活的教学案例导致信息鱼龙混杂。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给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大量鲜活案例,但与此同时也导致信息鱼龙混杂,出现一些负面案例。不可否认,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给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教育资源,尤其是隐形教育资源的渗透。学生通过在企业进行一线工作实践,培养了自己团结协作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按规章制度办事的严谨工作态度;通过在实践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磨练提升自己,这些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起到很大作用。但是这其中也包括,学生在与一线员工一起工作实践中,由于员工素质不一,学生除了受正面积极向上的因素影响,还会裹夹着消极、负面甚至腐朽思想的影响。除此之外,由于身处校外,学生手机等电子产品管制远不如校内严格,学生在大量的上网后接触到各种信息,这些信息鱼龙混杂如果没有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再加上负面腐朽思想的侵蚀,很容易导致价值观的扭曲,这些都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和考验。
3.产学研企业式激励机制导致价值观错位。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和学校往往都比较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鼓励大学生在实践中去解决问题。尤其是鼓励大学生能够在一线实践中改进企业生产流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且给予有贡献的学生一定物质奖励。这种奖励能够刺激学生更好的去服务社会实践,激励他们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还能更好的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奋斗目标。尤其对于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这种激励是一种肯定,可以促使他们更努力的工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添砖加瓦。但是专业素养的激励和进步并不代表思想素质水平就一定会随之提高,丰厚的物质激励鼓励大学生勤勉成才的同时,也给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带来一些价值观错位。尤其是那些思想意志不坚定、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受到外界左右的学生,他们往往会产生一切朝钱看齐的腐朽思想,过分的关注物质奖励而没有意识到人生奋斗的更深层意义和价值。
三、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一个系统而又繁杂的工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客观现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进行系统科学的思政课教学方法路径创新。具体路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三实现”
1.抓住学生问题点,实现思政课育人有温度。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归根结底是为了帮助大学生解疑答惑,这就需要抓住学生的问题点,从问题入手来解决困惑。高校思政课教学就是学生认同感的教育,大学生并不缺乏思政课所学知识,而是需要获取面对复杂社会环境时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从而适应大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唯有此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准则,外化为他们的行为方式,使学生能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真正实现思政课育人有温度。
2.挖掘产学研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实现思政课育人全方位。为了避免产学研过程中思政课与专业课育人两张皮现象,需要把产学研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相融合。这种融合需要教师对产学研专业课程进行系统梳理,以找出二者的育人结合点。[7]很多专业课教师在找二者结合点的时候,容易陷入一个是否讲“思政”的误区,其实思政元素不一定非要刻意去讲“思政词汇”。就像每门课程都有自己的课程目标一样,专业课程也是由其知识、素养、能力三维目标组成,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只需要把三维目标具体落实,引导学生热爱专业知识、认真学习,融入家国情怀就是课程思政。所以凡是能够提升学生政治、人文、科技素养的内容都是思政元素范畴,只有这样才能巧妙的、润物无声的把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自然融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3.探索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实现思政课育人主动性。探索教学方式多样化是为了提升教学效果,达成思政课教学育人的主动性。思政课教学实践证明,“一言堂”“独角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的发挥,甚至会起反作用导致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排斥。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这种互动需要教师巧妙的教学内容设计,幽默的教学语言来启迪学生听进去,会思考。如增加讨论课、辩论课、观察课、教学实践课,提高高校思政课的互动性、针对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巧妙结合起来,在润物无声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切实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实现小课堂与大社会的融合,赢的学生的喜爱和尊重。
(二)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三路径”
1.拓展产学研融合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平台。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所面临的环境复杂多变,仅仅把思政课教育局限在几节课的思政课堂中是达不到良好育人效果的。在此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必须要延伸教学平台、拓宽教学口径,把思政课教学贯穿于产学研融合各项工作中,营造全方位育人环境。一是依托学生社团,开展广泛的自我教育。把学生党团建设延伸到学生的创业团队、实践团队、学生科研创新团队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注重与产学研融合教育各主体之间的协同教育。二是依托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育人元素的自然融合。挖掘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各门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因子,构建合力育人的大思政教育体系。三是打造“互联网+思政模式”[6]38。利用互联网建设专题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网站内容按照“两贴近,三个性”进行打造,“两贴近”是指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三个性”是指要有知识性、服务性、趣味性。另外通过新媒体资源的利用如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微博、博客等网上平台互动,及时与学生交流,解决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引导[8]。四是开展多种方式校园活动。如专题学术讲座、名家行业讲座、学霸大讲堂、卓越课堂、校园思政沙龙等营造积极向上的思政课学习氛围。
2.完善产学研融合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方式。高校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思政课综合评价体系,只有科学完善的评价,才能有效地引导思政课教学工作在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背景下顺利开展,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完善思政课教学评价一是需要构建“以生为本”的评价原则。大学生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起到主体性作用,思政课教学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大学生的实际问题、情感心理、核心利益等,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之上通过“以生为本”的评价给学生尊严、为学生服务。二是建立以正面评价为主的激励制度,通过教学评价激励引导师生,鼓励表扬好的做,积极发现阻止不好做法,通过问题反馈,对负面评价进行引导教育,把正面做法及时传授给评价对象。三是健全过程性考核评价方式,思政课教学具有其特殊性,重点强调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在对思政课进行教学评价时实现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统一,结合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制定过程性考核评价方式,让思政课育人目标真正得以实现。四是打通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评价体系,以评价体系为桥梁实现思政课与专业课的有效融合。
3.提升产学研融合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素养。思政课教师素养关系到思政课教学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并对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六个方面要求“坚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1]。围绕此六个方面的要求结合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教学的实际,思政课教师需要做到一是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信仰马克思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而奋斗。二是要做到知行合一,思政课教师不仅是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需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三是要做到学识渊博,思政课的教学对综合知识的掌握要求极强,需要教师在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同时还要涉及到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史学等多学科知识,所以思政课教师需要广泛涉猎各学科领域。四是要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认真研究学情教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六个方面为标准和方向,不断的提升自身素养,最终形成“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1]。
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拓展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载体、教学评价,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路径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高校思政工作者不断的进行探索,以实现高校思政课与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接,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