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减葛花解酲汤预处理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肝脏保护作用及机制

2020-06-05轩云储全根储俊程婕刘小双蔡正银

山东医药 2020年14期
关键词:酒精中毒乙醇肝脏

轩云,储全根,储俊,程婕,刘小双,蔡正银

安徽中医药大学,合肥230038

急性酒精中毒是由短时间内摄入大量乙醇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肝脏、心脑血管等出现损伤的病理状态[1]。大量饮酒后,乙醇在体内可直接扩散进入血液,随血液流向各个组织器官,在身体和大脑中积聚,在最初的兴奋后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导致一系列生理上的变化和不适。乙醇进入人体后,主要由胃和肠道等消化系统吸收,再经血液循环至肝脏代谢,除少部分随呼吸、汗液、经肾脏代谢为尿的形式排出体外,其余90%~98%的乙醇在肝脏代谢[2],因此肝脏是乙醇损伤最严重的器官。葛花解酲汤是中医解酒名方,具有消酒祛湿、理气健脾的功效。我们的前期研究显示,葛花解酲汤能够降低急性酒精中毒动物模型血液中的乙醇含量,并提高乙醇脱氢酶(ADH)活性[3]。2018~2019年,我们在葛花解酲汤的基础上进行加减,组成加减葛花解酲汤,观察其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肝组织ADH、乙醛脱氢酶(ALDH)及肝功能ALT、AST活性的影响,探讨加减葛花解酲汤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 清洁级健康昆明种雄性小鼠40只,体质量18~22 g,由安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自由摄食和饮水,以标准饲料喂养,适应性饲养3d后进行试验,实验前禁食禁水12 h。本实验遵守安徽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的伦理要求。

1.1.2 加减葛花解酲汤的制备 中药材葛花、枳椇子、缩砂仁、白豆蔻、白茯苓、橘皮、泽泻、白术、人参、干姜、木香、青皮购自安徽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部。加入10倍量清水浸泡2 h,煮沸1 h,滤过;药渣再用8倍量清水煮沸1 h,滤过。合并二次滤液,用旋转蒸发仪将滤液浓缩成含生药1 g/mL的药液,4 ℃保存备用。

1.1.3 试剂与仪器 ADH、ALDH、ALT、AST测试盒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无水乙醇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主要仪器有台式高速离心机、电热恒温水槽、高压蒸汽灭器、电子天平、酶标仪。

1.2 模型制备与给药 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加减葛花解酲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8只。按照文献[4]方法制作急性酒精中毒模型,模型组给予56度红星二锅头白酒(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16 mL/kg灌胃;加减葛花解酲汤低、中、高剂量组先给予0.5、1、2 g/mL加减葛花解酲汤20 mL/kg灌胃,30 min后再给予16 mL/kg白酒灌胃;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

1.3 血液中乙醇含量检测 灌胃0.5 h后,摘除小鼠的眼球取血,分离血清,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醇含量。

1.4 肝组织中ADH、ALDH、ALT、AST活性检测 灌胃0.5 h后,每组取8只小鼠,麻醉,取肝组织,冰上匀浆,离心,取上清液,按照检测试剂盒的说明测定乙醇代谢相关酶ADH、ALDH和肝功能指标ALT、AST活性。ADH活性测定采用紫外比色法,ALDH活性测定采用比色法,ALT、AST活性测定采用赖氏法。

2 结果

2.1 各组血液中乙醇含量比较 模型组及加减葛花解酲汤低、中、高剂量组血液中乙醇含量分别为(4.33±2.10)、(2.66±1.13)、(2.03±0.65)、(1.87±0.61)μL/mL。与模型组比较,加减葛花解酲汤低、中、高剂量组血液中乙醇含量均下降(P均<0.05),且高剂量组低于中、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均<0.05)。

2.2 各组肝组织ADH、ALDH、ALT、AST活性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DH、ALDH、ALT、AST活性均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加减葛花解酲汤低、中剂量组ADH活性升高(P均<0.05),高剂量组ADH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低、中、高剂量组ALDH、ALT、AST活性均升高(P<0.05或<0.01)。见表1。

3 讨论

中医对于急性酒精中毒的命名较多,《黄帝内经·灵枢》提出的“酒悖”、《金匮要略》中提出的“酒疸”、《华佗神医秘传》中提出的“酒毒”均属于急性酒精中毒。其病机为酒浊扰心、引动肝风,治则为解酒毒、清热祛湿[5]。葛花解酲汤是解酒名方,出自金元医家李杲的《脾胃论》。本研究所用的加减葛花解酲汤,是在葛花解酲汤的基础上,去除不属于药食两用的中药神曲、猪苓,加上属于药食两用并具有“败酒味”作用的枳椇子而成。以葛花和枳椇子为君药,葛花甘辛凉,使湿从肌表而散,枳椇子甘酸化阴,养阴生津,解酒毒;缩砂仁、白豆蔻醒脾和中,开胃消食;白茯苓淡渗利湿,驱酒湿之邪从小便出;干姜温中和胃;人参、白术健脾燥湿;泽泻淡渗利水渗湿;木香、青皮理气化滞;橘皮调和诸药药性。诸药合用,共奏化酒祛湿,健脾和胃之效。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加减葛花解酲汤低、中、高剂量组血液乙醇含量均明显降低,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为明显。这说明加减葛花解酲汤预处理能够降低急性酒精中毒小鼠血液中的乙醇含量,具有解酒作用。

表1 各组肝组织ADH、ALDH、ALT、AST活性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乙醇代谢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脱氢酶系统,即ADH和ALDH[6]。ADH使乙醇氧化成乙醛,后者在ALDH作用下变成乙酸,然后乙酸进入血循环,代谢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7]。由于ADH活性的变化可影响血液中乙醇含量,当组织器官中的ADH活性下降或受到抑制时,组织对乙醇的摄取率提高,从而加重乙醇对脑、肝脏等器官的危害[8,9]。本研究结果显示,模型组肝组织中ADH、ALDH活性均较对照组降低,表明急性酒精中毒可以抑制小鼠肝组织中ADH、ALDH的活性,从而影响乙醇的代谢。与模型组比较,加减葛花解酲汤低、中剂量组ADH活性升高,不同剂量组ALDH活性均升高,表明加减葛花解酲汤能明显提高急性酒精中毒小鼠肝组织中ADH、ALDH活性,促进乙醇代谢。

正常肝内转氨酶含量约为血中的100倍,当肝脏实质性损害时,只要有1%的肝细胞坏死,就可使转氨酶的血清活性增加1倍,肝细胞内的转氨酶也可以顺浓度差而释放入血[10]。因此转氨酶含量是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标志,也是乙醇所致肝损伤最敏感的指标之一。当急性酒精中毒造成肝损伤时,ALT、AST活性升高,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导致细胞内的ALT、AST向血清中释放,从而造成血中ALT、AST含量升高。本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组ALT、AST活性较对照组降低,表明肝细胞受到损伤,ALT、AST从肝细胞中释放入血,肝组织中的ALT、AST含量相对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加减葛花解酲汤低、中、高剂量组肝组织中ALT、AST活性均明显升高,表明加减葛花解酲汤预处理可提高急性酒精中毒小鼠肝组织中ALT、AST活性,减轻肝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ALT和AST在细胞膜上的运输通道,改善细胞膜通透性,抑制细胞内的ALT、AST向血清释放。另有研究认为,摄入体内的乙醇大部分是在肝脏经ADH和ALDH的酶活分解后,分别成为乙醛和乙酸,而摄入过量乙醇会抑制体内乙醇分解反应和氨基酸转氨基反应,影响氨基酸代谢中的关键转氨酶ALT、AST活性[11,12]。

综上所述,加减葛花解酲汤能够降低急性酒精中毒小鼠血液中的乙醇含量,具有解酒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肝脏中乙醇代谢通路的ADH、ALDH活性促进乙醇代谢,从而减轻肝损伤,具有较好的肝脏保护作用。

猜你喜欢

酒精中毒乙醇肝脏
七种行为伤肝脏
肝脏里的胆管癌
乙醇的学习指导
MRI,CT检查诊断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效果对比
急性酒精中毒的内科急诊治疗分析
乙醇和乙酸常见考点例忻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新催化剂推进直接乙醇燃料电池发展
乙醇蒸气放空管设置室内引发爆炸
肝脏病人的饮食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