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黄颡鱼腹水病的有效诊治
2020-06-05袁江来,周琼,吴燕
2019年,在我站名特优养殖试验示范基地养殖中,于10月暴发了一起黄颡鱼腹水病,该病前期发展迅猛,后经我站技术人员积极诊治,成功治愈该病,现将治疗该病的过程中主要的做法及取得的经验教训总结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借鉴参考。
一、发病情况
黄颡鱼养殖池塘位于汉中市水产试验站名特优养殖基地,池塘面积3亩,在7月2日放养由四川眉山市东坡区宏达水产繁殖场提供黄颡鱼苗种7.7万尾,规格为1260尾/千克,搭配花白鲢进行养殖。整个养殖阶段采用粗蛋白质含量大于40%黄颡鱼专用全价水产饲料进行饲养,在7月按照每日投饵4次,日投饵率在3%~5%;在8-9月日投饵3次,投饵率2%~3%,在每天溶氧比较高的时段进行投喂。在此基础上,根据天气与水质情况对投饵量进行调整。经过3个月精心饲养,在9月25日打样,黄颡鱼规格已达70尾/千克,此时,黄颡鱼吃食旺盛,长势喜人。9月29日,在饲料台下方发现10余尾腹部膨大、游动缓慢的病鱼,过后短短5天全塘95%黄颡鱼出现该症状,病鱼或沉于水底艰难游动,或集群攀附于塘边,此时大部分鱼已经停食。
二、临床症状
为了更准确掌握患病黄颡鱼的池塘水质、患病症状,我们将病鱼打捞起来进行解剖镜检,将池水进行化学检测。经检查发现,发生腹水病的黄颡鱼外观表现为吃食减少或不吃食、离群独游或悬浮于水面、体色泛黄、黏液增多、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翻、头部充血、背鳍肿大、胸鳍与腹鳍基部充血、鳍条溃烂。解剖腹水病的黄颡鱼可见胆汁外渗、腹腔淤积大量血水或黄色冻胶状物、胃肠无食、肝脏呈土黄色。水质化验结果为:水温31℃、pH 8.0、亚硝酸盐0.5毫克/升、氨氮0.8毫克/升。根据该病发病季节和明显的临床症状,诊断为黄颡鱼腹水病。
三、病因分析
黄颡鱼腹水病俗称“大肚子”,又称为出血性腹水病,由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引起。该病在苗种培育过程中较为流行,死亡率高达80%,在高温季节易暴发,特别是在强降温天气时来势猛、蔓延快。其发病原因归纳如下:一是池塘老旧,底质恶化,溶氧长期处于低水平,在高温季节,特别是常无新水灌注的情况下,因大量投饵,导致水质恶化,损坏鱼的呼吸及内脏器官;二是养殖中后期,大幅度加量或长期过量投喂,又不注重肝肠保健,肝肠损伤严重,鱼体免疫力下降,容易诱发细菌感染;三是鱼发病后治疗不彻底或不对症,死鱼现象得不到遏制。
四、防治方法
黄颡鱼养殖想取得成功,在腹水病防治上从始至终应树立“防重于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
1.治疗方法
在9月29日我们发现部分鱼发病后,针对该病症状,采取改良水质、外泼消毒杀菌药物、拌喂抗生素药饵的治疗方法。9月29日、30日采用水体净化剂利洋碧水安2.5千克+速解安2千克组合使用,每天用1次,降低水体有害物质浓度,使氨氮、亚硝酸盐降至正常水平;从10月1日开始拌喂恩诺沙星+肝胆康进行少量投喂,治疗时每天只喂1餐,早上喂,晚上不喂,5天为一个疗程。在此期间,10月1-3日每天外泼粗盐25千克+胀气消(主要成分为小苏打、乳酸菌素、卡尼丁)3包,10月6日、8日再次使用,黄颡鱼出现部分死亡;10月12日起死亡量开始减少,吃食有所好转,直至10月19日,该病治愈,鱼恢复正常,未出现腹水症状。经统计,此次腹水病导致40%黄颡鱼死亡,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
2.预防方法
(1)选择有资质的黄颡鱼繁育场选育的优良黄颡鱼品种,同时引种时要进行严格的检验检疫,这样既从种源层面上保证了引进品种具有良好抗逆性和抗病性,又避免了苗种携带致病病毒的可能性。
(2)科学严格控制黄颡鱼放养密度,根据池塘和水源条件,合理制定投喂计划,确保水体能够维持正常生态平衡,为黄颡鱼提供良好生长环境,特别在7、8、9月每半个月加注新水,保障池水清新。
(3)养殖用的各种工具要及时消毒,特别是在发病池塘使用过的工具更应进行严格消毒,未经消毒处理,不能直接用于其他池塘,避免病害水平传播,将病死鱼及时打捞并进行深埋无害化处理。
(4)加强养殖管理,及时清除过多淤泥,定期检测水体理化指标,发现问题及时消毒改良水体水质和底质;投喂全价优质配合饲料,坚持“四定”投饵原则,在养殖中后期定期拌喂保肝护胆药饵,为黄颡鱼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和物质条件。
五、分析与讨论
多年来,我站在黄颡鱼养殖过程中第一次大规模暴发该病,查阅有关黄颡鱼腹水病的资料发现,该病在我国水产发达省市养殖中也已逐步增多,鱼的死亡率非常高,如果治疗方法不当,极易导致全军覆没,从而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此次采取的内服外泼的治疗方法有效治愈该病,可以为广大养殖户借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