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界学习理念下的主题海报“留白”策略
2020-06-05李佳睿
文 李佳睿
幼儿园“主题墙海报”是指幼儿园教室中的主题墙壁,主题墙往往是围绕某一个主题活动而设计的。“主题墙海报”的设计思路可以借助无边界学习理念,基于不同主题的班本课程,为幼儿准备一块空白的、属于幼儿自己的版面。这块主题版面从构思到完成的整个过程都要遵循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让幼儿亲自参与设计与管理,进而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和记录,发挥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主体作用,让主题版面更好地为幼儿的发展服务。
一、留出大量空白,放飞想象
留白即对主题海报进行设计时预留一块空白的版面,以便幼儿可以自由想象、大胆创作。我们给幼儿留下“空白之地”,为幼儿提供了表达、动手、动脑、创新的机会,让幼儿主动思考,大胆设计,动手实践,进而更好地发展幼儿的探究能力,真正实现“此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目的。
以班本课程《高》为例,通常的版面存在面积小、数量有限等问题,显然不能完全呈现出幼儿在课程中的发现、记录和思考,当然也不可能给予幼儿更多的参与和互动。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主题墙兼具教育意义与艺术气息,教师可以尝试为幼儿预留一块空白的、面积较大的版面,有了这块版面,幼儿可以尽情地释放他们的天性,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提炼一些关键知识的版块,构建能够引导幼儿思考的框架,具体内容则由幼儿自己动手填充,增强幼儿的参与感,生成一面真正属于师幼共同的“主题海报”。教师还可以借助以“高”为主题的版面设计帮助幼儿在“高”的环境里持续探索。
在幼儿阶段,幼儿的想象力发展呈现出“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开始发展”的特点。通过留出空白,让幼儿自主创作完成海报,有助于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及表征水平。因此,教师要通过多元的、有针对性及趣味性的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尊重无邪童心,原汁原味
幼儿拥有最纯真无邪的童心。作为教师,要去保护和尊重幼儿的童心。在和幼儿一起设计主题海报的过程中,幼儿会有很多千奇百怪、天真有趣的想法,这是幼儿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教师要做的是尊重、理解和鼓励,而不是批驳、指点和校正,试着去保留童心的原汁原味,给幼儿自由、快乐的成长空间。
例如,在以“各种各样的动植物”为主题的海报设计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画的萝卜和白菜是有眼睛鼻子的,苹果和梨子是会笑的,小兔子和小猫咪之间是会对话的……这就是幼儿天真无邪的童心。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能动性,在保留幼儿原汁原味的想象力的同时,又能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去帮助幼儿打造更加精彩的主题海报,帮助幼儿进一步掌握色彩的巧妙运用及造型搭配,对物体间的立体感和跳跃变化感的理解等内容,真正创设出幼儿喜爱的、可以互动的主题墙环境。
幼儿思维和成人有很大差异。“儿童为本”的教学理念就是强调教师不要将成人的思想强加在幼儿身上,强迫幼儿放弃他们自己的想法和行动,顺从成人的意志。我们应该做的是保留和尊重幼儿的童心,走进幼儿的心灵,关注幼儿的成长。
三、亲自动手操作,大胆创新
在主题海报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让幼儿用版面展现出我们班本课程中发生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情境。让幼儿去想象,去创新,去动手实践,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创意和双手呈现出最精彩的作品。
在以往的主题海报设计模式中,大多都是教师为主导,一个主题墙面从构思到布置需要花费教师大量的精力,裁剪、塑封、打印、涂色……呈现在幼儿面前的是最终的主题海报成品,幼儿很难有深刻的感触和体验,并且以往的主题版面面积小,数量有限,版块的设计不能完全呈现出幼儿在课程中的发现、记录和思考,不能给予幼儿更多的参与和互动。如在大班主题活动“我喜欢的汽车”中,我们可以改变以往的主题墙设计模式,真正契合幼儿的兴趣点,积极动员幼儿收集日常的废旧物品,如废纸盒、瓶盖、汽车挂历等,让幼儿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小汽车来布置、丰富主题墙饰。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可以让幼儿积极参与到班级环境设计与制作的过程中,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与主题墙互动起来。
主题海报的设计和完成过程是需要通过幼儿动手操作来实现的。我们要做的是结合幼儿好动爱玩的天性,鼓励幼儿敢于动手,乐于动手,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真正爱上实践活动,敢于突破创新。教师要发挥出对幼儿动手实践活动的引导作用,培养和提升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及自主创新意识。
四、设置弹性时间,呈现过程
设置弹性时间是指我们不要把主题海报当作一项强制的、限时的教学任务去完成,而是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权和弹性时间,让幼儿切实体验主题海报构思、动手操作、点滴完善、反复修改的整个过程,引导他们体验努力与合作互助的乐趣。
例如,在以“精彩的我”为主题的海报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将自己想要分享的照片、故事、绘画作品等填充到这块主题版面上去,尽可能地去展现自己的爱好、特长和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向别人展示自己,也可以通过这个主题海报去了解和认识其他小朋友,让这个主题海报成为同伴、师幼、亲子之间交流和沟通的纽带。这对幼儿来说,也是自我认知发展和熟悉了解同伴的过程。
在幼儿阶段,幼儿在情绪发育、知觉发育、思维方式、记忆方式等方面具有该年龄阶段的特点。通过设置弹性时间和呈现过程的方式可以让幼儿在亲身体验和参与中,逐步发展他们的感觉、想象和思维,增强他们的自主性、计划性和目的性,并进一步发展其交往、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五、支持反复修改,螺旋提升
主题海报的设计和完善过程是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可以结合自己的想法、创意去不断地修改和更新,让无边界学习理念在延伸的教育过程中找到更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让幼儿的认知、心智等在主题海报反复修改的过程中实现螺旋式的提升和成长。
例如,我们在和幼儿一起制作主题海报的过程中发现,随着幼儿情感的不断丰富,幼儿的想法也会随之改变,他们对主题海报会有更精彩、更细致的思考和改进,这时候教师要鼓励和支持幼儿的修改意见,对主题墙面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经过多次尝试和反复修改,幼儿对主题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幼儿的自我表达、同伴交流、思维的激励与碰撞等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深化,真正让主题海报回到“服务于课程”“服务于幼儿”的原点。
在创作主题海报的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接近幼儿,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与幼儿一起去发现、创新、涂鸦,感受幼儿真实的内心世界。
总之,基于无边界学习理念,以“儿童为本”进行主题海报的设计是要将幼儿参与海报设计、布置、创新等过程升华成一节行走的教育课程。将“主题海报”还给幼儿,通过幼儿与环境的多元互动,展现幼儿在课程中的发现、记录和思考,让幼儿的思想看得见,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让幼儿的经验看得见,让幼儿的愿望看得见,让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滋润每一个幼儿的心灵,为他们打造一个自由、快乐、自主成长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