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内原发性血管外皮细胞瘤诊治分析

2020-06-05唐晓平杨彬彬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脑膜瘤脑膜小脑

李 峥 唐晓平 熊 平 杨彬彬 彭 华 张 涛 陈 陶

颅内原发性血管外皮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PHC)是来源于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的肿瘤,发病率极低,不到颅内肿瘤的0.5%[1]。HPC 影像学特征类似于脑膜瘤,曾被认为是恶性脑膜瘤,但HPC并非来源于脑膜上皮细胞,而且具有转移性和复发性特征,治疗上和脑膜瘤、听神经瘤等良性肿瘤区别较大。本文回顾性分析6例颅内原发性HPC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3年1月到2019年9月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原发性HPC共6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49~67岁,平均56.8岁。头晕4例,头痛3例,肢体乏力1例,视物模糊1例,舌面部麻木1例。

1.2 影像学资料6 例术前完善胸部CT 及腹部超声等检查,排除全身转移或颅外原发灶。6例术前均行头部增强MRI检查,肿瘤位于桥小脑角区1例、颞叶2 例、枕叶1 例、顶叶1 例、额叶1 例。表现为占位效应5 例,伴出血表现1 例。MRI 及CT 增强扫描均显示病灶强化明显,为颅内为单一病灶。除桥小脑角区肿瘤与硬脑膜无明显关系外,其余5 例肿瘤均与硬脑膜关系密切,颅骨骨质未见侵犯。

1.3 治疗方法6 例均行显微手术切除病灶。3 例肿瘤组织位于大脑凸面,定位准确后制作马蹄形皮瓣切开皮肤,使用动力系统制作方形骨瓣,骨瓣大小制作应边缘较肿瘤粘附于硬脑膜基底边缘超过2 cm以上便于切除受侵犯硬脑膜。骨窗与硬脑膜交界边缘铺垫湿纱布防止肿瘤组织播散,沿肿瘤与硬脑膜基底部超过1 cm 处切开硬脑膜,阻断肿瘤组织血供。较大肿瘤组织先行瘤内减压,分块切除肿瘤,在与脑组织交界面要求寻求蛛网膜间隙。严格按照蛛网膜间隙走形分离瘤体,并剔除与肿瘤组织有关软脑膜,肿瘤切除完全后使用人工脑膜补片修补缺损硬脑膜,缝合要求水密封,并还纳颅骨缝合手术切口。1例肿瘤位于右侧顶叶,表现为肿瘤卒中,按照肿瘤及出血部位行体表定位后制作右侧额顶部马蹄形皮瓣,打开硬脑膜可见肿瘤组织,压力较高。分离肿瘤组织与脑表面黏连后,先行瘤内减压分块切除肿瘤,且肿瘤组织与大脑镰及上矢状窦均存在黏连,显微镜下仔细分离黏连,完全清除肿瘤组织,并清除颅内血肿,将肿瘤组织与大脑镰粘连处使用单极电凝灼烧。1例肿瘤组织位于双侧顶枕部窦镰旁,取俯卧位暴露枕顶部,沿肿瘤与右侧硬脑膜基底部超过1 cm 处切开硬脑膜暴露肿瘤组织,分块切除肿瘤。肿瘤侵犯上矢状窦,沿肿瘤打开上矢状窦,切除窦内肿瘤并同时修补破损窦壁防止大量失血,并切除受侵犯大脑镰,使用人工脑膜补片修补大脑镰,同样切除左侧病灶。1例肿瘤组织位于左侧桥小脑角区,取右侧俯卧位,经乙状窦后入路暴露肿瘤,先切开肿瘤瘤内减压,分块切除肿瘤后分离受压迫的面神经及三叉神经。术后6例均辅助放疗。

2 结果

2.1 手术结果5例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5例术后病理诊断为HPC;1 例术后病理诊断为(脑)骨外尤文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会诊后诊断为间变形孤立性纤维性肿瘤/HPC;WHO 分级Ⅱ级4 例,Ⅲ级2 例;Vimentin(+)4 例,STAT-6(+)5 例,Ki-67(+)6 例,CD34(+)3 例,EMA(-)6例。6例术后症状均改善。1例术后出现癫痫,加强抗癫痫治疗后未再次发作。术后未出现新增神经功能障碍,无颅内感染。6例术后随访2~68个月,平均21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

2.2 典型病例66 岁男性,因头晕、头痛5 年,加重伴左侧面部及舌头麻木1 周入院。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双侧咀嚼肌无萎缩,张口无歪斜,咬合有力,左面部及舌头麻木;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对称引出,病理反射未引出。头颅CT检查示左侧桥小脑脚区占位性病变(图1A)。头颅CTA 检查示血管未见明显狭窄及扩张,未见明显动脉瘤征象(图1B)。头颅MRI 平扫+增强扫描示左侧桥小脑角区占位,大小约2.4 cm×2.5 cm×2.5 cm,考虑脑外肿瘤(听神经瘤?),邻近脑桥、小脑受压变形,邻近内听道口呈喇叭状扩大,强化病变组织伸入内听道内,与前庭蜗神经联系紧密,并压迫邻近血管神经(图1C、1D)。全麻下行左侧桥小脑角区占位切除术及面神经、三叉神经减压术。术中见病变位于左侧桥小脑角区,延伸到内听道,直径约3 cm,压迫脑干与小脑,并累及面神经与三叉神经,与面神经黏连紧密,肿瘤切除后残存极少量肿瘤组织于面神经上,最后使用磨钻磨开内听道口,清除内听道内肿瘤组织。肿瘤组织质韧,血供丰富,术中失血1 100 ml,输注2单位悬浮红细胞。术后复查头颅MRI、CT 未见肿瘤明显残留(图1E、1F)。术后病理考虑细胞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WHO 分级Ⅱ级)。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

3 讨论

3.1 临床特点 颅内原发性HPC发病年龄差异较大,中年偏多。本文6 例年龄在49~67 岁,平均56.8 岁。病程一般不超过1年,男性多于女性,这与脑膜瘤女性发病率高有所不同。主要以局部压迫症状及颅内压升高症状为主,表现为头晕、头痛。本文4例以头晕头痛为首发症状就诊。值得注意的是,本文1 例以颅内出血为临床表现,并且出血量大,与Maruya等[2]2006年报道的病例非常相似。而视力受损、舌面部麻木等表现主要取决于肿瘤在颅内生长位置。

3.2 影像学特点 从生长部位看,HPC容易出现在大脑镰旁、矢状窦、颅底等硬脑膜附近,可能与其起源于硬脑膜毛细血管有关。CT 平扫HPC 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影,形状不固定,分叶状、类圆形均可出现;CT 增强扫描后肿瘤明显强化,CT 值可达105 Hu,高于脑膜瘤的强化程度,也代表HPC供血更加丰富,且HPC 无肿瘤钙化,并伴有溶骨破坏,瘤周水肿轻,可作为与脑膜瘤的鉴别[3]。HPC MRI T1加权像和T2加权像常表现为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强化明显,弥散加权成像表现为等低信号,若见到血管流空效应,诊断则更加支持。另一方面,HPC可出现宽基底或者脑膜尾征,以此来区别脑膜瘤存在困难,但少部分HPC 出现窄基底,或者出现不规则、分叶状边界、蘑菇征等提示肿瘤偏向侵袭性生物学特征,具有鉴别意义。本文6 例HPC 术前CT 及MRI 检查,仅1例考虑HPC 可能,影像学检查误诊率高。本文1 例MRI示左侧桥小脑角区占位,并与内听道、前庭蜗神经联系紧密,位置、形态与听神经瘤极为类似,唯独临床表现为舌、面部麻木,和听神经瘤以耳鸣、耳聋的首发症状存在差异,因此,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不符,则更加需要进行鉴别诊断,以降低误诊率。

3.3 病理特点HE 染色下镜检可看到肿瘤细胞密集排列,大小基本一致,细胞核呈类圆形或梭形,瘤周网状纤维丰富,伴有血管腔存在如“鹿角状”。本文WHO 分级Ⅱ级4例,肿瘤密度增高,胶原减少,为低度恶性;另2 例肿瘤细胞间变明显,核分裂活跃,核分裂像>5 个/10 HPF,提示肿瘤恶性程度高,最终认定为WHO分级Ⅲ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MA均呈阴性,3例CD34阳性,4例Vimentin阳性,Ki-67均呈阳性,与Ambrosini-Spaltro 和Eusebi[4]结果符合。除以上指标作为诊断HPC 敏感指标外,值得一提的是STAT-6 阳性。因为HPC 大多在12q13 位点出现NAB2 和STAT-6 基因融合,基因融合过程保留了NAB2 核转位信号,导致融合基因转位到细胞核内,免疫组化结果示,HPC组织细胞核STAT-6阳性表达率可达94%[5]。本文STAT-6 阳性5 例,可认为STAT-6阳性表达具备重要价值。

3.4 治疗与预后HPC 首选手术治疗。大脑凸面血管神经无肿瘤侵犯,应全切除瘤体,并同时切除黏连的硬脑膜及受损骨质做到扩大切除。HPC往往血供丰富,肿瘤血管易破裂出血,造成术中出血凶猛。本文6例术中出血在600~2 400 ml,出血量大。这也提示若考虑HPC,则术前更需积极备血。肿瘤切除前可先阻断肿瘤血供,切除肿瘤基底减少瘤体供血。若肿瘤位于颅底,并与硬脑膜关系密切,可先行DSA检查明确是否椎-基底动脉及分支动脉参与肿瘤血供,肿瘤血供较大还可先行栓塞,以减少瘤体血供,降低手术风险。本文1例肿瘤位于枕顶部跨大脑镰生长,并侵犯上矢状窦,手术切除肿瘤同时,切除受累硬脑膜,控制上矢状窦血流同时打开上矢状窦清除窦腔内肿瘤,尽量全切肿瘤组织。顶枕部上矢状窦位于上矢状窦后1/3,血流量大,并且修补困难,在打开窦腔前应做好充分窦修补准备,显微缝合器械、针线、脑膜补片等材料,备血充分,尽快切除肿瘤并严密修补上矢状窦,再使用肌肉、筋膜等自身组织覆盖粘贴严密防止出血。现在认为辅助放疗是手术切除后首选治疗方案,无论手术是否全切肿瘤,术后均应常规辅助放疗,不仅可延长生存期,还可减少肿瘤复发[6]。虽放疗对远处转移无影响,但可达到良好局部控制效果,建议放射剂量不低于50 Gy[7]。本文6例术后接受放疗,随访期间无复发。

总之,颅内原发性HPC 发病率低,术前影像学检查容易误诊,临床症状与影像检查不符合应考虑HPC可能,并结合术后病理结果综合判定,术后应辅助以放疗并长期随访。

猜你喜欢

脑膜瘤脑膜小脑
外伤撞头莫轻视硬脑膜下或血肿
小脑对吞咽神经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侵袭性脑膜瘤的诊断及研究进展*
脑膜瘤临床特点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脂肪瘤性脑膜瘤相关研究进展
1例新生儿小脑半球出血并破入脑室手术案例
伴听神经侵犯的肺腺癌脑膜转移的T1-SPACE或T1-CUBE MRI强化特点分析
脑脊液药物浓度与结核性脑膜脑炎疗效的相关性
Ommaya囊与腰大池介入对结核性脑膜脑炎并脑积水的疗效对比
双胞胎在这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