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个体成长的守护者——我眼中的“导师”

2020-06-05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青年心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档案袋班会学业

北京市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赵 扬

一、学业指导,高位引领

学业指导分为面向导师班集体的班会教育及师生一对一VIP 指导。班会是导师教育导师班学生的重要阵地。班会教育创设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养成“分享好的学习经验”及“对分享同学的感恩”品格。班会教育提供科学的学业指导课程,做到学生成长的专业守护。

(一)建构科学的学业指导课程,专业守护

我长年在初三任导师工作,初三的学业指导,尤为重要。为此,设计了本月一个主题的系列导师班会课程,如表1 所示。班会的频率是每周一次,每个月围绕一个新的主题展开学习。

班会课程的设计不能随心所欲,临场发挥,而是应该像学科课程一样,有严谨的目标、内容及评价设计。班会是学业指导课程的落地点。在设计班会课程时,采用了UbD(Understanding by Design) 的课程设计理念。UbD 的课程理念有两大特色。一是采用“以终为始”的目标导向教学策略。二是“评价先行”,即设计课程时,按照课程目标、课程评价、课程内容顺序设计,评价置于内容之前。突出了教学有效性。采用UbD 的课程设计思想设计班会课程,首先设计课程目标。初三过后,学生要经历人生第一个转折点——中考。为了使每个学生在中考中发挥出色,初三这一年应该是充满奋斗、拼搏的一年。那么,班会课程的目标定位于“我通过坚持不懈的奋斗、努力,成为优秀的自己”。关键词为“坚持不懈”“拼搏”“奋斗”。在表1 的月主题中能经常见到这些字样。班会分享中,我接下来是课程评价设计。UbD 的课程设计理念倡导“表现性任务”作为评价,即鼓励教师创设真实情境,观测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基于此理念,班会课程的评价方式为“学生分享”,学生分享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策略,展现自己坚持不懈、奋斗或拼搏的精神。在每次班会分享中,学生围绕月主题依次分享自己的心得或困惑,其他同学聆听并给出解决方案,最终由导师进行点评。导师班一共15 人,每次3—4 人分享,一个月下来,每个学生都能就月主题进行分享,这些分享就是表现性任务,教师就此评价。接下来是内容设计,如表1 所示。确定班会课程的每个月的主题及主要话题。月主题是学生在当月最应该关注的话题。例如9 月份的规划,9 月1 日开学后,初三学生开始新的旅程。每个月约有4—5 周。每周,由3—4 个学生进行分享汇报。为保证质量,教师在每次班会前找到几个汇报的学生试讲,确保话题有分享价值。

(二)建构学业成长档案袋,关注个体

做学生个体成长的守护者,班会仅是其中很小一部分,与传统班主任不同的一点是,导师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于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上。建构学业成长档案袋能帮助导师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对学生教育有的放矢。学业档案袋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 家长约见

初三年级的导师与每个学生家长约见的频率应该为至少每个月一次。每次约见时,导师应准备约见小工具——约见记录表,这个表根据每次约见的主题不同而形式不同。约见记录表应该在约见家长前提前设计好,帮助导师思考本次与家长约见时谈话的目的与达到的效果。约见时,导师将学生的具体情况记录到约见记录表中,一式两份,其中一份放在学生的档案袋里,另一份给家长。与家长约见,帮助导师建立家校关系,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精准指导。表2 是9 月份约见家长的约见记录表,本次约见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情、学生家庭对学生发展的路线规划,并向家长提供上一届学生中考数据情况,供家长参考。

表2 9 月份约见记录表

2. 陪伴学生

陪伴学生有多种途径。常见并值得推广的有以下两种途径。一是跟随学生走班听课,观察学生在其他科目课堂学习中的表现情况,记录优点和缺点,存入档案袋。二是与学生约见,带着教育目的与学生谈话,即使是偶然碰面聊的几句话,也应该有教育价值。也就是说:不做没有价值的谈话。约见后,观察学生的表现情况,每日下班前及时记录到档案袋中。这两种途径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业方面的问题,能够从全局角度考虑为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方案。

3. 任课教师多方会谈

如果想全方位地了解一个学生,与任课教师的多方会谈工作是必须要做的。导师和学生的所有任课教师坐在一起,由任课老师说出每个学科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目前学生遇到的困难,及应该采取的策略。形成档案入档,这样导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包括课堂表现是否优秀?课后作业是否认真完成?目前从哪些科目上提升分数更为有效?这样的多方会谈后,导师对每个学生做到心中有数,随后与学生的谈话和家长的对话中,都能有针对性地从全局角度考虑提出有价值的学业发展建议。

二、心灵陪伴,高度关注

(一)实施“增压”或“减压”策略,注重心理健康

学生的生活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除了学业关注外,导师应该关注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心灵陪伴。

导师班的学生们性格迥异,面对初三中考备战的重大事件,有的学生能轻松面对,而有的学生则很紧张。对于不同心理状态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策略。首先,要确定哪些学生是需要呵护的,哪些学生是需要教师施压的。确定方案要科学严谨。通常,采取以下4 种方式划分群体。问卷调研、个体访谈、跟班听课、家校沟通。问卷调研和个体访谈从学生角度了解学生现在的心理状态。跟班听课是从导师视角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整体状态。家校沟通是通过家长视角了解学生在家与父母沟通时是否存在叛逆、焦虑的状态。确定群体后,对于需要“增压”的学生,导师在课后与其沟通时应采取相对严肃的语言,采取“激将法”激发学生的奋斗欲望,开展“游戏化”式的陪伴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向上。例如:可以导师与学生制定“作业日日清挑战赛”“单词大闯关”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珍惜时间、热爱学习的品质。全方位帮助学生提升自我。面对焦虑的学生,采取的“减压”策略有特别陪伴、随时呵护、及时鼓励等方式。“特别陪伴”是指导师经常约见这类学生,与学生聊天,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当学生聊天进入到放松的状态下,与学生沟通学业情况,并给出“努力一定会成功”的信号。“随时呵护”是指导师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出现低落状态,即主动与学生沟通,送去关怀,并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及时鼓励”是指导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一旦在任何一个科目上出现学业进步的情况时,第一时间鼓励学生,引导学生树立“只要努力就能收获成功”的信念。

(二)侧重“分享与感恩”教育,助力健康成长

立足于班会,依托“学习合伙人”制度,教育学生学会“分享与感恩”的品质。初三这一年,学生学业压力大,容易出现抑郁、焦躁等情绪,严重时会引发心理问题。导师在心灵陪伴时,可以创设“分享使我快乐”的班级氛围,引导班级里的学生能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与同龄人分享,体会分享的快乐。同时引导被分享的同学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接受其他同学带来的学业帮助。这样能够在班级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班会是学生“分享”的主阵地,前文介绍了每月班会的例行机制,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时,分享的学生能收获快乐,聆听的学生收获一次感恩教育。那么对于学习薄弱的学生,他们会分享什么呢?他们会分享自己努力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关键事件可能是学习,也可能是生活上的事情。导师在每次班会前需要与分享的同学一一沟通,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充分的沟通,才能唤醒学生内心分享的欲望和分享的话题。每一次的班会质量才是非常高的。

“学习合伙人”制度,是班级里要好的朋友们自由结组,成立“合伙人”。“合伙人”要做到早上、中午、课间等零散时间尽量在班级里进行小组学习。团队内成立小组长,组织其他“合伙人”每天保证20 分钟的集体学习时间,这20 分钟的集体学习时间需是利用零散时间。小组长做好学习记录,每周上交导师一次,由导师进行组间评比,优秀的学习小组颁发礼品。“合伙人”制度,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碎片化时间利用到学业上,同时形成了分享的学习氛围,经过一个学期,学生们更加会规划自己的时间,做到高效学习。同时,分享与感恩教育也促进了学生们之间的友谊。

三、结语

导师是学生个体成长的守护者。关注的是每一个学生个体,在学业上能够做到科学规划、高位引领,同时关注个体学业发展轨迹,链接教师、家长、学生三方的需求,用心地帮助每一个学生发现自己,唤醒自己,实现自己。做好个别化教育,是学生们的“良师”。同时,导师也关注到学生的生活,做到心灵陪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采取“增压”与“减压”策略,侧重“分享与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度过一个积极拼搏、阳光温馨、健康成长的初三,是学生的“益友”。

猜你喜欢

档案袋班会学业
反思学生成长档案袋评价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与健康学业质量阐释、构成与超越
国内档案袋评价方式的相关研究概述
浅谈如何发挥主题班会作用提高高中德育教育时效性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基于“分年级、分目标”模式的主题班会设计的探索
业精于勤
35
小议“档案袋”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