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陈山香火龙习俗的溯源与文化阐释
2020-06-05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510030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510030)
张 欣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215000)
香火龙是对使用线香作为龙体制作材料的舞龙道具的统称。陈山香火龙习俗是江门鹤山地区备受瞩目的传统民俗活动,承载着一段岭南文化的历史记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香火龙习俗进行历史溯源和文化阐释,是传承香火龙习俗文化的重要抓手。
一、广东陈山香火龙习俗概述
陈山村位于珠三角地区,香火龙习俗两到三年举办一次,连续举办三晚。习俗流程为香火汇龙、起龙、全村巡游,转龙、放龙入海、饮龙酒。转龙表演是习俗活动的高潮。巡游的队伍依次是儿童灯饰队、龙鼓队、香火龙队、醒狮队。香火龙的组成依序为龙珠、龙头、龙身、龙尾,见图1。其中,龙身长约百米。香火龙的制作分两大步骤,一是造龙人使用草木材料搭建框架。二是巡游前,观龙者点燃线香后,插上框架。
图1 陈山香火龙习俗
二、广东陈山香火龙习俗的历史溯源
龙舞是一项历史悠久且群众基础深厚的民俗活动。宋词《贺圣朝·预赏元宵》记载:“万民翘望彩都门,龙灯凤烛相照。”作为龙舞习俗的分支,除广东陈山村外,香火龙习俗在广东其他地区及浙江、湖南、江西等省份均有分布。各地习俗的起源说法可归为三类:求水祛灾说、求财说、唐朝西平王李晟说,见表1。
表1 香火龙习俗的起源说法及流行地区
陈山村的人口以李氏家族为主,追溯陈山香火龙习俗的起源需对陈山李氏先祖的迁徙路径进行研究。1998年,《陈山村史》1编写组根据现存的《龙头里李氏族谱》《龙门里李氏族谱》和《松园里李氏族谱》对陈山李氏的迁徙足迹进行研究。北宋年间原住河南省开封府祥符县的李姓的一支迁至浙江金华。南宋初年,迁至广东南雄珠玑巷。南宋后期,该支的李銮一家客居新宁(今台山)、新会一带。南宋度宗咸淳年间(公元1265-1274年),李銮曾孙李子周从新宁冲程乡迁居新会北部的陈山乡。据传,李銮是唐朝西平王李晟的十一世孙。龙头里六世祖明道公祠有对联“文章宗北海,功业纪西平”。
史书记载与陈山香火龙习俗的起源传说有关联性。北宋《新唐书》列传第七十九《李晟》载:“晟之屯东渭桥也,硃泚盗京师……晟无积赀输粮,提孤军抗群贼……”2虽东晋《旧唐书》与北宋《新唐书》均未见李晟使用火龙阵的记载,但均记载了唐德宗时,朱泚叛乱,占据长安,德宗奔奉天,李晟奉诏收复长安,屯军在东渭桥,与叛军隔水相对,曾夜攻光泰门,使“贼大哭,终夜不息”2。从村中老人处得知,香火龙习俗源自李晟用火龙阵平定泾原兵变的历史。朱泚叛军攻占帝都长安,李晟奉命平息,率军经某地,与敌隔河对峙,渡桥不易。适逢天昏地暗,李晟灵机一动,让士兵用收割后的麦草造龙,插上香火,炮火齐鸣。敌军见状,军心溃败。李晟带兵乘机渡桥,终收复长安。后人舞香火龙以纪念李晟功绩。香火龙习俗亦随后人的迁徙传入陈山村,逐渐在雅瑶镇流行。
龙图腾崇拜文化在陈山村有悠久的历史。陈山村下辖自然村的地名与龙有关,且香火龙巡游路线与地名相对应。陈山村先有龙门里、龙头里、龙怀里,后有蟠龙里。蟠龙里于明朝中期开居,后改松园里。据此推断,陈山香火龙习俗成形的时间在15世纪前。此外,陈山香火龙习俗现存的形式与村落规模的发展有相关性。陈山香火龙从规模上分大龙、中龙和小龙。香火龙习俗在陈山村的兴起可能伴随着村落人口的增长,经历了从小龙到中龙再到大龙的演化过程。
起源说法相近的江西栗园围香火龙习俗为陈山香火龙习俗的溯源提供了参照。在我国众多的香火龙习俗中,唯陈山香火龙习俗和江西龙南栗园围香火龙习俗有儿童舞小龙的传统。两村同存的香火龙习俗在龙道具的形式上相近。栗园围李氏与陈山李氏均自称李晟后裔。由此推断,陈山香火龙习俗与江西龙南栗园围的香火龙习俗为同源习俗,与唐朝名将李晟有关。
三、广东陈山香火龙习俗的文化阐释
1.承载岭南文化的发展历史
陈山村是典型的岭南丘陵区村落。如许多具有岭南特色的事物,香火龙习俗在陈山村的兴起和发展历程是一段在南粤大地上南北文化交融的过程,是岭南文化发展历史的承载。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文化能在传播过程中发生因地制宜的进化。与起源相同的栗园围香火龙相比,陈山香火龙尽显岭南文化经世致用、开拓创新的特点。栗园围香火龙使用稻草,而陈山香火龙使用芒萁、芭蕉树皮等岭南地区的常见植物。保持外观效果的前提下,陈山人积极探索香火龙制作的创新。栗园围的香火龙巡游队伍依次为引路马灯、鼓队和香火龙队,而陈山香火龙巡游队伍在此基础上增加殿后的醒狮队。龙狮共舞是发祥于唐代江南地区的香火龙文化与发端于明代广东南海地区的岭南醒狮文化相融合、齐并进的典型人文景观。
2.加强宗族管理和身份认同
陈山村是以血缘为纽带聚族而居的宗族村落,形成了“族——支——房——户”的组织结构,下辖各里的命名均带“龙”字。地名与香火龙巡游的阶段相呼应,见图2。香火龙从龙门里出发,入龙头通道,折返后沿村主道至蟠龙里,绕蟠龙里行至陈山村与邻村的边界,沿公路北行。在回龙里路口转弯进入龙湾、龙怀、见龙三里,后返回龙门里。巡游路线串联起陈山村各子村落的房祠和地标性的牌楼,既有在村内大道雄赳赳气昂昂地向内立威,也有在村外公路昂首阔步地向外扬威。此路线的确立时间久远,已无从考究。香火龙习俗在传承中形成尊卑有序的分工。如,20世纪50年代前,主持香火龙习俗筹备父老会的龙董会长是字辈最高者,与贫富无关3;龙头只能由本村的男性村民上香。相互呼应的地名和有序的分工是宗族社会关系差序格局的物态反映,体现出宗族管理中崇宗敬祖、男尊女卑的传统礼制思想,也体现出陈山村的先祖们以龙聚人、建立一个有高度宗族自信的村落的浪漫理想。
图2 巡游路线
在新时代,香火龙习俗依然在陈山村的乡村管理中起正向作用。六条自然村相互配合,有助于村落内部的团结。香火龙习俗为在外求学、工作的同乡人提供聚首的契机,也为亲朋好友的相聚提供社交场合。在同一节龙架下满面红光、挥汗如雨,在宴席上同饮龙酒、大快朵颐,是属于陈山人的乡情记忆。
从小耳濡目染,陈山村人从自我认知层面建立了与龙文化的强关联。1918年,留学归国并创办江南船厂的李英濂回陈山故里,全村舞龙祝贺;1946年,“东亚画坛巨擘”李铁夫回乡探望,见村人舞出海龙迎候而写下“蟹眼涌泉秋更冷,龙珠赛月夜增光”。这是功成名就者的殊荣,是对海外思乡人最高级的慰藉,也是对子孙后代最生动的爱国教育课。
今日,恢弘的节日场面、鲜活的巨龙形象给千万观众带来震撼的体验,充分展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魅力。随着陈山村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陈山香火龙习俗文化将辐射至更广的地域和人群,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国民对龙的传人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3.寄托美好的生活愿景
香在中国民间信仰上,实有通神、去鬼、避邪、祛魅、逐疫、返魂、净秽、保健等多方面作用,尤以通神与避邪为最。香火具有表示渊源的作用,引申出祭祀祖先者的含义,即指后裔和继承人。陈山香火龙以大量点燃的线香勾勒出抽象、粗犷的造型,是对神异动物——龙的超现实主义表现。自然地,在广大劳动人民的心中,香火龙成为了期许子嗣延绵、辟邪祈福的物质载体。巡游结束后取未燃尽的线香回家敬神灵是陈山村的传统。此时,龙头香最为抢手,其中寓意“大利”的龙脷(龙舌)香格外受经商的群众追捧,折射出人们追求财运亨通的愿望,也反映出岭南文化的重商性。热闹的习俗折射出人们对当下生活知足常乐的幸福感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
四、结语
陈山香火龙习俗是文化交融和历史沉淀的产物,虽与江西栗园围香火龙是同宗同源的传统习俗,但在岭南地区的传承发展中,形成了具有广府本土特色的形式和内涵。数百年来,香火龙习俗建立起陈山人民乃至鹤山人民与龙的情感联系,满足了人们敬龙崇火、缅怀先祖、追求子嗣延绵的群体社会心理。在社会发展新时期,探索陈山香火龙习俗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对推动香火龙习俗的活态传承和长远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注释:
1.徐晓星主编.陈山村史,陈山村史编纂委员会,1998年版,第11-15页.
2.(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863-4881页.
3.李本才.陈山火龙足迹,鹤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17年版,第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