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长相思》为例,谈高段古诗词教学策略
2020-06-04柳志茶
柳志茶
摘 要:当前,古诗教学存在“三重三轻”的问题,即:重囫囵吞枣的背诵,轻诗意盎然的美读;重照本宣科的传授,轻入情入境的体悟;重文学常识的掌握,轻学生能力的迁移。笔者以五上《长相思》为例,紧扣文本特质,落实单元要素。以读为本,读中晓“思”。学生习得学习方法,探究“思”意。通过创设情境和在阅读链接中拓展悟“思”,写小练笔。兼顾了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以读为本;想象画面;链接拓展;语文要素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在小学第三学段,学生能够根据诗意想象,描述诗歌情境,能够体会情感,体会优秀古诗词的语调、韵律、节奏,从而受到优秀文化作品的感染、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认真解读古诗词教学的课程目标,并将其准确地体现在日常古诗词教学中,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不断提升古诗词教学的效率。下面我以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古诗词三首》中的《长相思》为例,谈谈如何紧扣文本特质,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实现古诗词高效学习的目的。
一、以读为本,读中晓“思”
读是学习古诗词最基本的策略。正如温儒敏教授指出的,要想教好古诗词,最好的办法就是朗读。那些主题、意义、手法、思想先可以不去管它。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读多了,学生自然就会感受到诗歌的音韵美、语言美,并逐渐沉淀下来。
第三学段的古诗词朗读,要在前面两个学段学习的基础上,增加边读边想,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要求,由最初的速读到现在的深情吟咏,将作者的情怀,诗歌的意蕴通过感情朗读充分展示出来。为此,王崧舟老师在《长相思》教学活动中开展了各种方式的读。
1.层层深入地读。
初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再读,想象画面,理解诗意;三读,感悟情景,读出诗情;四读,了解背景,明白诗志。
2.形式多样地读。
3.入情入境地读。
对古诗词的朗读,随着年级的升高,要求在不断提升,方法在逐渐增加,策略在逐渐丰富,这样学生每次诵读都会有新的收获,学生读出了词人内心浓浓的思乡之情。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有增无减,诵读的质量得以稳步提升。
二、教给方法,探究“思”意
教学古诗词,特别在理解字词意思,我们要适度而为,不走极端。为了让学生学得更有效,我们一定要先关注课后题,充分领会编者意图,教给学生适当的方法。
以五上的《长相思》为例,课后题中写着:借助注释,理解《长相思》的意思,试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同学交流。虽然词中的背景因年代久远,学生比较陌生,但是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与生活经验,在看注释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意思。可以引导学生用词语替换法来理解,比如“山一程,水一程”用成语——“跋山涉水、翻山越岭”来替换,“风一更,雪一更”用“风雪交加”来理解。“聒碎乡心梦不成”的“聒”,在细读注释后,我们可以用组词——“聒噪”来帮助理解。“乡”同样可以用组词“思乡”来理解,帮助理解作者的思乡之情,感悟作者的“思”意。
无论是联系上下文还是联系生活实际,无论是根据插图还是联系写作背景,我们都要充分利用注释,紧扣文本特质,利用课后题,深入分析,充分领会编者意图,这样才能教给学生最适当的方法。
三、想象画面,感悟“思”蕴
阅读想象是将古诗词内容丰满的重要方法。第三学段的古诗词教学,要在前面学段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了解诗人写作背景,进行想象和联想,在自我情境塑造中完成情感体验。
在《长相思》教学中,王老师追问词人的心在哪儿呢?老师引领学生走进词人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想象出征画面,想象词人的故园又是如何一番美丽的景象。这样的想象体验,有了情感的倾诉,思想的熏陶,道德的感染。这样的想象体验,通过具体的画面以及生活现象帮助学生搭建理解的支架,学生真正感悟到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从而与作者的内心产生共鸣,感悟“思”蕴。
在想象中朗读感悟之后,为学生搭建适度的学习支架——完成语文课堂作业本中的填空题(略),引导学生深入去思考,去探究感悟“思”蕴。交流指导之后,引发学生层层深入地思考。整个学习过程兴趣盎然,促进了儿童高阶思维的发展。
四、阅读链接 拓展悟“思”
课标强调了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对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以课本为基础,链接相关资料。比如课前导入的链接铺垫,课外用法拓展阅读,重难点处补充渗透等。如《长相思》中词人身在征途心在故园,那又为何不回来呢?补充纳兰性德个人资料以及随康熙出征背景等,帮助学生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感悟思乡之情。与现代文相同,古诗词中也会有重点句,也会有难以理解的词句,《长相思》中的“故园无此声”,学生不容易领会。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出示以下纳兰性德的其他作品完成相关的表格。
这样在重难点处适度拓展,一方面让学生对重点处有更深入的体会,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作者的思乡之情,学生自然也就感悟至深。
五、兼顾要素 表达“思”情
统编本教材是以双线组元的,语文要素的鮮明提出,为老师们进行语文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抓手。关注语文要素,以语文要素为核心目标组织教学已经成了我们的一种共识。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古诗词是嵌入到双线组元的教材中的,古诗词的教学并不是非要呼应语文要素才行,我们必须从“这一篇”的表达特点出发来考虑是否呼应语文要素。
总之,面对统编教材,我们要彻底打破传统古诗词教学的教学套路,严格遵照《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古诗词诵读的要求,选择适切学生发展,满足学生需要,调动学生兴趣的教学策略,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能力,有的放矢地提高学生读、想、思、悟的思维品质,从而发挥古诗词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9年修订版)
[2] 《王崧舟与诗意语文》 王崧舟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3] 《语文教学通讯》 2019第6、10、12期
[4] 《小学语文教学》 2019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