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现代主义理论视角下儿童文化的生成与建构

2020-06-04杨惠娟

地理教育·当代幼教 2020年4期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成人群体

杨惠娟

一、儿童文化

自从卢梭提出“儿童不是小大人”之后,儿童文化便脱离了成人的文化而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而存在。儿童文化是指儿童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并以儿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来决定其价值和标准的文化,儿童文化来自于儿童的日常生活与游戏,是儿童和成人以及同伴之间相互对话、相互建构的,因此儿童文化随着群体、地域和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这突出了儿童文化发展的建构性、自主性、认同性以及群体性。儿童文化在理解与吸收成人文化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群体的文化,儿童文化是非理性的、有诗意的、生动活泼的、充满想象力以及激情澎湃的文化。

儿童文化发展具有继承性与创造性,所谓继承性是指儿童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已有的背景中接受成人文化的熏陶与教育进而生成的;创造性则是指儿童文化是在与成人文化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与发展的,但儿童并不是一味地从成人那里全盘接受成人的文化,而是自己主动选择、建构并创造自己群体的文化。

二、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影响与儿童文化的演变与发展

20世纪50、60年代,与现代主义相对的后现代主义兴起与发展。现代主义教育是以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为基础,强调教育的同一性与效率性,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基础知识与基礎技能,而忽视儿童的情感、个性发展与自我实现等重要方面,后现代主义理论在批判现代主义培养完人的基础上孕育而生。后现代主义正在挑战近代以来,以实验科学为背景、自笛卡尔起的、以认识论为中心的主客二分、二元对立的哲学及其构架,后现代主义排斥由理性、真理、普遍性、确定性、本质等构成的话语系统。后现代主义理论影响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则更加深刻,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对话性、发展性以及不确定性与现代主义理论的反对话性、稳定性以及确定性相矛盾,引起了教育观、教师观、课程观以及儿童观的变革。后现代主义理论给了我们一个崭新的角度去看待儿童文化的发展。

(一)儿童文化发展的隐喻性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持有隐喻性原则的观点,隐喻性原则是强调事物的生成性与开放性,所谓生成性着重事物发展的动态性,而开放性则强调发展过程中的对话性,故而儿童文化发展具有隐喻性。

现代主义者们秉持“知识旁观者”理念,即知识客观存在的,强调知识的客观性以及确定性。后现代主义者则认为知识不再是绝对真理、一成不变的,知识是不断生成与建构的“文本”,其本质是生成性,突出了事物发展的动态性、建构性,强调人在知识建构中的主体性地位。儿童文化发展亦是如此,儿童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成人文化的影响并且成为成人文化的复制品,儿童与生俱来就有文化生成与建构的能力,儿童通过与成人或是同伴相互作用建构自己的群体文化。成人在关注儿童文化发展时要看到一些被常常忽略的影响因素如文化背景、儿童发展特征等因素的影响,而不仅仅强调成人对儿童文化发展具有控制性与预设性作用的影响,要看到儿童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性与生成性。

儿童文化发展的开放性与对话性则是后现代主义基于皮亚杰与维果斯基的建构主义理论基础而提出的,建构主义者强调儿童文化发展是在与成人、儿童以及环境相互作用来建构自己的文化。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强调人的理性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相对于成人这一理性思考的人,儿童却是正在发展中不成熟的人,儿童需要在成长过程中接受已有的成人文化进而成为社会人。在这一文化传递与发展的过程中,成人占据绝对话语权,控制儿童文化发展的方向与趋势,成人文化压倒性地控制儿童文化,要求儿童文化在已有的社会背景要求下适应性地发展,忽视了儿童文化生成与发展的自主建构性。在后现代主义理论者看来,儿童文化的发展并不是教师传授已获得一致性认识文化的过程,而是儿童与教师在相互对话与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儿童吸收成人文化中的合理的部分,对已吸收的文化进行创新性的解释来建构自己的文化,进一步形成儿童文化内部的精神世界与外部的生活世界。

(二)儿童文化发展的自组织性与创造性

现代主义认为世界是封闭性,而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世界是开放性的,在开放的系统中,变化和错误等常常出现,这就是个体与群体自组织的动力与源泉。所谓自组织性是指儿童在干扰下,内部心理呈现不平衡的状态,为了维持自身心理状态的平衡性,儿童就会积极采取措施,从已有发展阶段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动力,即儿童有自我完善和向上向前发展的动力。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往往高估外在力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而低估儿童自我发展的动力。在现代幼儿园实践中,虽然儿童是学习的主体的儿童观深入人心,但是由于教师年龄、知识和无上权威以及幼儿低下与顺从的地位,使得教师是主导和权威的信念仍不可动摇。因此,我们要关注儿童的内在发展动力,要承认儿童天生具有文化发展的能力,突出儿童是发展的主体。后现代主义者在批判现代主义的基础上强调儿童不是一味地全部接受成人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儿童在他已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群体文化。儿童像成人一样,他们拥有成为历史书写主体的合理性,在不断地创造自己群体的文化。

三、后现代主义理论下的儿童文化生成与建构的策略

(一)尊重儿童是文化积极行动者的主体地位

后现代主义者们认为儿童是积极的行动者,儿童在与成人或同伴的互动过程中主动地建构自己的世界。为儿童书写文化史的一个前提是认识到儿童是拥有智慧的,能够参与到文化创造的进程中去,而不仅仅是外在于社会的等待接受社会化的群体。传统的儿童观认为儿童是邪恶的个体,要求成人要控制与干涉儿童的发展,但随着对儿童认识不断的深入,人们越来越尊重儿童的权利,把儿童当作平等的个体。儿童具有文化能力呼吁我们既要看到儿童文化生成继承性,又要看到儿童文化建构的创新性。儿童不是一件物体,而是具有自己思想与认知基础的活生生的人,在实践中,成人要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地位,允许儿童自己去建构与发展自己的群体文化,成人要学会去欣赏儿童文化,看到儿童文化的闪光点,尊重儿童文化发展的积极行动者的地位。

(二)聆听与理解儿童文化

后現代主义理论强调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主动、自由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应该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尊重他们,鼓励他们的好奇心,让孩子们敢于辩论,勇于挑战,善于创造和探索。儿童文化发展因其自身身心特征、民族与文化背景等因素而具有多元化,我们要了解儿童文化的优点与不足,学会客观评价与欣赏赞美儿童文化。尊重儿童文化就呼吁成人要倾听儿童文化,与儿童不断对话来了解儿童文化,不断提高自己对儿童文化的品位与鉴赏,知道儿童是一个独特的、具有自己群体文化的人,承认儿童具有文化发展的能力。我们要在儿童文化发展的自然基础上展开适时的引导,避免成人对儿童文化的控制。儿童天生就能够吸收与创造自己群体的文化,能在群体中形成群体行为方式与价值标准。成人应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了解儿童文化发展的特征与规律,尊重儿童的发展的主体性地位,深入的认识与尊重儿童文化。

(三)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共生共长

后现代主义理论突破了传统哲学中的二元对立,批判赫尔巴特的教师权威观和杜威的儿童中心观,尝试调和教师与儿童两者的关系,强调教师是儿童的“平等者中的首席官”。所谓首席官是指教师比儿童有更多的经验与阅历,因此教师是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对话的组织者、活动的协调者与引导者,而平等则是突出了教师与儿童地位的平等,重视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相互互动,认为教师与儿童互为师生。成人文化历经几千年变化与发展,有着其独特的价值与合理性,但成人文化具有功利性、缺乏想象力与创造力、往往墨守成规,而儿童文化是非功利性、创造性、从不拘泥于现实生活,能与成人文化相互补充。因此儿童与成人要互相为师,成人要学习儿童文化中的充满童趣、去功利化等特征,从而回归到返璞归真的状态。这正如蒙台梭利曾经所说的“儿童是成人之父”,我们要向儿童学习。成人文化并不因为占据了更多的优势资源而被认为是优越的文化,而儿童文化不会因为儿童没有身心成熟而是劣势文化,我们要看到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各自的优点与缺点,进而相互弥补,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也是彼此张望、互相滋养,促进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互生互长。

总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看到了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之间相互对立与冲突,但忽视了两者之间一种共生共长的关系。成人要从认识与了解儿童文化,尊重儿童文化发展的主体地位,让曾经被成人控制与压迫的儿童文化焕发新的光彩与绚丽。

猜你喜欢

后现代主义成人群体
养大成人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调查
中间群体
重新回到后现代主义文论的原点
神奇的太阳
The Doll’s House——成人世界的缩微模型
后现代主义设计
碎片与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