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文化与小镇旅游业融合的模式探究

2020-06-04庞晓华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6期
关键词:非遗文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庞晓华

摘 要: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富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民俗特色的小镇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全国不断涌现。这其中,非遗文化与小镇旅游融合形成的新兴旅游业态,具有传承文化、带动生产、解决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等多重效果。但是,当前两者的融合还存在认识不足、实践不深、理论体系建设不完善等问题。为此,文章结合金秀县非遗文化与小镇旅游业融合展现出的特点,对其融合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非遗文化;小镇旅游;融合发展;文化旅游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根据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当人们实现了衣食住行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时,就会朝着更高级别的自我尊重、自我身份认同、文化生活需求等精神层面发展。因此,非遗文化与小镇旅游的结合,不仅能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让人民大众对其有更加全面深入的认知了解,而且还能够实现区域旅游资源元素的优化配置,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平衡发展。但是,当前非遗文化与小镇旅游相结合还属于当下文化旅游细分领域比较新兴的课题,尤其是如何打造科学、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当前旅游学术领域重点研究的方向。

1 非遗文化与小镇旅游融合概述

非遗文化与小镇旅游融合的产物就是非遗主题旅游文化区,它是以具有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资源为依托,借助文化旅游的概念,辅助以旅游产业链的配套建设,实现这些传统文化的集群式发展,比如以民俗文化村、特色文化街、旅游小镇等形式命名的旅游、经济、文化立体式协调发展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有两个好处:一是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更好传承保护和传播弘扬,二是有利于通过文化旅游来带动当地区域经济的活力,实现基于旅游业带来的第三产业的优化升级。

最近几年,文化旅游产业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推崇,而与非遗文化相结合的文旅特色小镇则成为当代人从传统的组团式旅游模式向如今的自助游形式转变的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其之所以能够受到如此欢迎,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配套的服务设施完善,能够让游客享受到现代化的旅游服务,比如文化小镇实现的不仅是區域文化资源的集群,更是会带来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链在市场化竞争发展中的优胜劣汰,只有那些服务好、品质好、口碑好的旅游服务商家才能够得到游客的认可。二是旅游的体验更加集中、深入、丰富。一方面,很多非遗特色文化小镇是以当地的特色文化元素的集中展示来吸引游客,游客能够在这种浓郁的文化氛围中体验到“时空穿越”般的精神熏陶;另一方面,非遗文化小镇同时还会兼顾传统旅游休闲、观光、度假、康养等元素,让游客有更加多元化的旅游享受①。三是旅游形式更加自主、自由,传统的旅游是以封闭式的景区为目的地,不仅有门票管理,而且还有时间限制,而非遗特色文化小镇属于开放式的旅游形态,游客可以乘兴而来,尽兴而归,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不会有走马观花的局促感,而是能够更加深入地沉浸在旅游过程之中,感受当地风土人情带来熏陶和洗礼。

2 非遗文化与小镇旅游融合的模式概述

2.1 风俗民情型非遗主题小镇

该类型的非遗主题小镇深度挖掘区域内具有文化旅游价值的差异性、稀缺性、独有性资源,比如具有乡土特色的民俗文化艺术形式,具有地域影响力的民族特色生产生活方式等②。这些非遗主题小镇打造的是地区文化旅游品牌,突出的是原生态的旅游形态。

比如,金秀瑶族自治县作为全国著名的瑶族聚集地,目前已经收集整理到30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了实现利用文化带动产业发展,用经济促进文化传承的目的,金秀瑶族自治县在非遗文化与小镇旅游相融合的探索实践中,在风俗民情型非遗主题小镇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如今已经形成旅游目的地的有瑶族五大支系村落建筑群以及五支系瑶族风情习俗展演民俗村,游客在这里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瑶族支系生活方式去参观感受、体验回味。另外,金秀瑶族自治县还将非遗文化与本地的自然山水结合形成文化与风景相得益彰的旅游小镇—原生态劳作长廊,通过沿河建造水车、水碾等瑶族传统的生产劳动工具,以吊脚楼、黄泥鼓为标准的建筑统一风格,让游客真实感受到原汁原味的瑶族生产状态。

2.2 传统造物工艺型非遗主题小镇

该类型的非遗主题小镇通过对器物制造的原真性传统制作手法的展示,通过对民俗艺术的原生态返璞归真表演风格的呈现,让游客能够在工艺制作中达到博物多闻,在艺术欣赏中实现文艺熏陶等文化价值传递之目的。除此之外,该类型的非遗主题小镇还具有一定的旅游衍生价值,比如艺术品售卖、瑶族医药一条街、文化服务等,这样可以让增加小镇的旅游经济产值。

金秀瑶族自治县在该类型的非遗主题小镇上就实现了将瑶族的传统造物特色形态充分展现,比如建立四大瑶族传统生产、生活作坊,即瑶族酿酒作坊、野生炒茶坊、瑶族服饰制作作坊、瑶族织绣技艺作坊;建立瑶族特色商品销售长廊、瑶族医药养生体验一条街。让已经融入现代生活的游客能够原原本本地看到过去民族祖先生活的点点滴滴,从而激发对民族文化的深度认同。除此之外,游客还可以通过亲自体验这些传统的造物生产过程来激发自己的旅游热情,让旅游有了更多的参与性、互动性,同时也能让游客对非遗文化产生更多的认知了解的兴趣,这也有助于其弘扬传承。

3 以金秀县为例阐述非遗文化与小镇旅游业融合的策略

3.1 要体现非遗文化中的原生态特点

原生态是非遗最大的旅游价值,原生态里面包含了最朴素的生产生活方式,最贴近民族文化特点的艺术形态展现,能够给游客带来回归历史的代入感,从而给游客不一样的旅游内心感受。因此,在以非遗文化为内核的旅游产品开发中,金秀县实现了将本土民族非遗资源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原生性的整体利用,比如开创的生态博物馆模式、瑶族风情村模式,一比一原汁原味地生动呈现,带给游客更加立体生动的旅游体验。

3.2 要体现非遗文化中的本真性特点

本真性是原生态的延伸,是检验非遗的重要准则,是对非遗历史信息、文化信息、民俗信息不做任何修改的百分之百还原。在非遗与小镇旅游融合之中,难免会掺杂一些现代化的元素来破坏这种本真性,故很多非遗主题文化小镇往往显得名不副实。而金秀县则将千百年传承而来没有改变的瑶族民风民俗直接融入小镇的旅游环节之中,比如在盘瑶寨开设盘王宴、在花篮瑶寨吃上簸箕肉、在山子瑶寨观看瑶族绝技、在茶山瑶寨体验爬楼等。向游客展现的是瑶族最本真的生活状态,是发自瑶族内心最真实的生活感受,这便是让非遗“活”起来,变得“有价值”的有益尝试。

3.3 要体现非遗文化中的活态性特点

非遗离不开人与人的互动,离不开人与历史文化的沟通,因为非遗是需要传承人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给人以有形或无形的真善美的感受。而非遗文化小镇则是展示这些文化内涵的平台,也需要游客去感受、认知和传播,才能助推非遗的传播①。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非遗文化小镇实现了民族文化的延续,解决了人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带来了社会经济收益,具有三赢的效果。而金秀县的特色商品制作体验长廊通过传承人现场展示瑶绣、竹编、精品黄泥鼓等制作工艺,让游客参与体验各种手工技艺的制作方法,便是这种特点的有益体现。

4 结束语

非遗与小镇旅游结合的模式当前只有风俗民情与造物工艺两种形式,这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文化旅游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应该在模式创新中再加大调研力度,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模式,让非遗与小镇旅游的融合得更加深入。

猜你喜欢

非遗文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贵州省文化旅游创意发展态势评价
文化系统剥离与市场割裂对文化创意体验产品的影响研究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
非遗文化进驻职校社团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