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办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中的共性问题及其对策
2020-06-04周娅琴
关键词 学籍 管理 问题 对策
作者简介:周娅琴,武昌工学院教务处学籍科科长,主要从事学籍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5.083
一、学籍管理的重要性
高校学生工作是整个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籍管理则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保证教学运行,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是一项基础工作。搞好学籍管理,要及时掌握教学活动的客观情况,稳定教学秩序,还要引导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创建良好的学风,校风和师风。与公立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学生从新生入学,到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乃至学生毕业期间和毕业后的业务办理更为频繁。所以说,高校学籍管理的过程,贯穿在大学生的整个学生时代。
二、新时代高校学籍管理的主要内容及民办高校学籍管理现状
(一)学籍管理主要内容
图1:四个阶段的主要内容
1.按照高校学籍管理的基本流程可以分四个阶段:新生阶段、在校阶段、毕业生阶段和毕业后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如图1所示。
2.按照民办高校学籍管理的内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1)學籍管理:新生的学籍注册,学号编辑,分班,保留入学资格等;在校生的学年注册,学籍证明,保留学籍,休学,复学,退学,转专业,转学,降级,专业分方向、辅修、第二学位;毕业生信息采集,毕结业审核、制证,学历、学位注册等。
(2)成绩管理:收集整理各类型成绩资料,各类非正规时间的成绩录入(参军入伍学生、出国学生)等;毕业生成绩单审核等。
(二)民办高校学籍管理现状分析
1.学生对学籍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民办高校学生和公办高校学生在整体素养和水平之间存在不同的特点。例如,民办高校少数学生在学习中的自觉性和学习动力较弱。其次,根据民办高校特点,从事学籍管理岗位的以年轻教师居多,对国家政策和学校制度缺乏深入了解,经验不足。少数领导对学籍问题认识不够,不重视开展学籍工作培训与提高。
2.校园信息化管理仍起步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全面覆盖人们的生活,较为传统的学籍管理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化学籍管理发展的方向,因此,更多的高校开始转向建设信息化科学管理方式。对民办高校来说,信息化建设更晚,可以借鉴的经验少,过去的学籍管理方式同样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学籍管理需求;已经加入到信息化建设中学校,使用的也是不够先进的,甚至是已经在陆续淘汰中的信息化系统学籍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存在信息量大难以科学分析、工作人员效率低、数据存在一定差异性等问题,也不利于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
3.学籍管理制度不完善。2017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教育部令第41号) (以下简称“规定”),根据“规定”。学籍管理工作要求有极强的政策性和原则性,若没有健全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工作的开展必定陷入僵局,导致混乱。目前,民办高校从事学籍管理岗位的人员以年轻教师居多,缺乏丰富的经验。部分民办高校管理者对学籍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不注重学籍管理培训工作。
4.宣传力度不够。大多数学生在对学籍管理的概念和内容非常不熟悉,他们不了解学籍管理对学生自身的重要性。甚至一些辅导员和管理者认为学籍管理和他们关系不大,那都是高校教务处的事情。学生对学籍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对学籍管理规律缺乏必要的了解,对他们来说,课程合格了就好。
5.人员配比少,工作繁重;业务水平不足、队伍不稳定。
首先,近年来,教育事业发展使学生人数的增加,高校学习形式变得更为多样化,为民办高校学籍的管理带来了新挑战。大量的学生信息和数据要处理,没有根据学生比例增加学籍管理人员,工作量极大。没有重视学籍管理的技术性和复杂性,缺乏系统的管理渠道和专门学籍管理人员来整理学生的信息。仅仅凭教务管理人员是无法解决的,容易造成巨大隐患。
其次,民办高校学籍管理人员存在年纪轻,经验少等问题。平日工作已经需要付出大量精力和时间,疲于应付工作就很难再抽出时间精力进行业务学习和创新研究。学校方面也缺乏专门的培训,对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提高关注较少。
最后,民办高校学籍管理人员评职称比较困难,待遇比较低,容易造成队伍不稳定;工作几年的学籍管理人员离职后,新人对各种政策、制度和流程不熟悉。很难对学生遇到的问题给出准确的解决方案。特别是面对特殊情况的问题。会影响学生切身利益,严重的甚至殃及学校声誉。
6.二级学院学籍管理不规范,信息化管理技术落后。民办高校二级学院学籍管理欠缺与不规范,对学籍管理与建设缺乏应有的重视与认识。学校信息化管理水平低下。例如,成绩录入、学籍异动等均可以利用教务系统来完成。但是对于庞大的数据信息、繁琐处理过程、原则性和互动性都极强的学籍管理却不能使用教务管理系统完成。大多民办高校学籍管理部门和学生处、财务部门及相关行政部门并没有实现完全网络化办公,无法实现信息查询、学业分析和决策支持的应用。例如,新生报到缴费,学籍管理人员无法通过系统来查阅学生是否已经缴费,要通过财务部门按照同一时间节点核对统计后告知,然后逐一核对的方式来完成,增加工作量,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三、加强民办高校学籍管理改进对策
(一)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工作指导
首先,提高把握政策水平的能力。以“规定”的实施为契机,组成专班,校长带头整理学校已有学籍管理制度,使“规定”的精神得以理顺,拿准。建立或完善的制度与“规定”保持一致高度。使在学籍管理在工作中出现的所有细节问题都能得到有效的监督,做到依法治校,结合管理和教育,提升管理水平。
其次,民办高校在学籍管理制度不断健全的同时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做出调整,例如,制定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学籍管理制度,以便解决问题;明确高校管理的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了解学生需求,收集学生创新、创业相关信息,实行灵活、动态化管理。在制定学籍管理体制中充分体现。
(二)加大宣传力度
大多数学生对学籍管理的概念和内容非常不熟悉,他们不了解学籍管理对学生自身的重要性。甚至一些辅导员和管理者认为学籍管理和他们关系不大,那都是高校教务处的事情。学生对学籍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对学籍管理规律缺乏必要的了解,对他们来说,课程合格了就好。
新生迎新期间,就开始对学籍管理规定进行宣传,安排有针对性的迎新教育,带领新生详细解读学籍管理的内容,并将《学生手册》发至每个学生。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组织不同形式的考试,目的是让学生对学籍管理有更充分认识。
制度的力量,要通过执行的强度来体现。成立宣传工作小组,校长牵头、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各二级学院为成员的逐层联动组织。利用公告栏、校园公众号、内部报刊等。全员参与,以此提高认识。
(三)稳定队伍建设,激发工作动力;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人员素质
随着高校学习形式变得更为多样化,对民办高校学籍的管理带来了新挑战。大量的学生信息和数据要处理,学籍管理人员比例严重不足,工作量极大,造成正常工作时间内难以完成任务,加班加点是常态。学籍管理的人员流失频繁,影响了学籍管理队伍的稳定,也给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提供职务晋升机会,提高薪资待遇等方面入手,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学籍管理者积极性。明确学籍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责任到人,把履职情况作为考核和晋升的依据,确保队伍的稳定,提高队伍成员的积极性。
(四)建立学院二级学籍管理制度
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人员一般由本学院的教学秘书兼任,负责学校学籍管理部门与本学院学籍管理之间的工作和联络。主要工作内容是学生成绩管理和日常学籍管理,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定期组织二级学院的学籍管理人员召开:政策或专项工作的培训会;日常工作例会和总结会;工作提前布置会等。明确分工,职责分明。整个学校实行学籍管理一盘棋,形成良性互动,使学籍管理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五)推广信息化建设,提升工作效率
2008年后,教育部构建并陆续完善了全国学籍学历信息管理平台,并在各大高校推行,要求各大高校都必须在学籍管理平台中记录每个在校生的学习情况。平台的出台使学籍管理的工作大量增加。为了确保高校信息现代化学籍管理的需要,必须建立电子信息化管理、教务管理系统,实现全校资源共享。
四、结语
民办高校的学籍管理在新时代办学特点的背景下,有了新要求。高校学籍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关系到每一个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是折射高校教学与管理质量的一个窗口。做好学籍管理工作,一是要学校领导重视,配备必要的设备,帮助一线管理人员解决实际困难;二是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需要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投入到实践工作中去。 同时,在处理复杂的工作时,需要学籍管理人员具有更高的责任感、耐心和人文关怀。不断总结,勇于开拓,努力成为学生与学校、社会沟通的桥梁。
参考文献:
[1]张嘉洺.高校学籍管理数据准确性提升对策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6) :56-57.
[2]刘伟华,白育庭,杨时林,等.新时期地方高校学籍管理与学风建设互动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1):4-7.
[3]李金平.高校学籍管理与学风建设关系之研究[J].科教文汇,2010(3) :181-182.
[4]李璐莎.浅析民办高校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海峡科学,2018(12):56-58.
[5]隋春霞,葛日波.民辦高校学籍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0):27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