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挑战与创新
2020-06-04王永涛
王永涛
摘 要:作为一个教育公益机构,博物馆可以满足人们的历史文化学习需求,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所以博物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文章从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出发,从陈列语言、文化鉴赏和图书资料利用三个方面,对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开展遇到的困难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挑战;创新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有了更高的追求,期望通过相应的学习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因此,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开展也变得更加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存在一些内外在因素,博物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遇到了许多困难,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促进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良好开展已经成为当下博物馆相关机构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相关人员应对此采取有效的措施。
1 博物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
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在文化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对博物馆等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由政府买单。这样一道道文化大餐,一定要找准人民群众的需求,确保每一笔宝贵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专项资金都能用到刀刃上。博物馆中存放着许多展现人类历史文化的珍贵文物和资料,民众通过参观博物馆可以充分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开阔视野,提升文化素养,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博物馆开展面向公众的公共文化服务是非常有意义的。博物馆从业人员更应该提高认识,努力克服工作中的各种困难,促进服务工作的良好开展。
2 博物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工作遇到的困难
2.1 陈列语言缺乏通俗性
文物陈列语言不够通俗易懂,给参观人员带来理解上的困难等。相对以前,现在博物馆的参观对象更加多样化,其中不仅有年轻人,还有老人、农民、工人和小孩等。面对这些多样的观众群体,原先那种文物介绍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如何使陈列语言变得更加通俗易懂,让这些弱势群体能够更好地进行理解,已经成为当下众多博物馆需要考虑的问题。
2.2 无法满足社会公众鉴赏需求
由于展厅面积有限等原因,很多博物馆只是对一小部分馆藏品进行展示,没有达到物尽其用的预期效果。近年来,随着人们欣赏水平和审美水平的提高,原先那些重复介绍的文物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
2.3 档案和图书资料利用率不高
各地博物馆中藏有各种数量巨大的官方与非官方的档案和图书资料。这些档案和图书资料本来应该在文化宣传和教育中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在实际中,有些博物馆工作人员对这些档案和图书资料没有足够重视,只是简单地设置一些专门区域进行展示,或将其“冷藏”置放在库房的柜台中,公众也不知道它们的存在。
3 博物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改进措施
四川博物院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自2009年新馆落成并免费开放以来,一直以“公众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为办馆宗旨,在相关业务领域不断开展创新性探索和实践。
3.1 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
为了更好地促进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开展,工作人员应该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首先,管理人员应该改变原先的管理理念,即以“藏”为目的的管理,将博物馆的一些资源面向大众进行开放,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次,改变原先的评价标准,对于一个博物馆的评价,应该根据其对社会的影响力来进行相应的评判。最后,博物馆应该举办相应的讲座活动,针对不同的参观群体设计相应活动,提高服务质量。
目前国内很少有博物馆尝试夜间开放,四川博物院不仅开放展厅,还会不定期举办特色活动,可以说是提高博物馆整体服务水平的大胆尝试,给观众更充足的参观时间和更独特的参观体验。
3.2 健全公共服务系统
健全公共服务系统对于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良好开展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实际中,博物馆应该改变原先那种被动等待参观的方式,主动地开展服务。博物馆可以采用走进社区、走进学校的方式来吸引民众参观博物馆,起到文化教育的作用。同时,博物馆也可以举办相应的讲座,根据不同参观群体来进行针对性设计,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实现公共服务系统完善。
四川博物院教育研究所首次尝试博物馆设计与开发远程教育课程,制定并推出了“蜀风汉韵—从画像砖走进汉代历史”课程,邀请“全国最美教师”成都七中历史老师叶德元老师现场授课,课程内容全程录像,并制作成课程资源送往阿坝和甘孜两地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该课程充分利用教育理论知识,将文博资源转化为教与学的资源,促进了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教学及科研的融合。
3.3 完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开展的基础,完善的硬件基础设施可以为公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因此,完善硬件基础服务设施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中,博物馆应该改变原先那种展览陈旧、内容死板的情况,对展览内容进行相应的创新,提高其生动性,应该尽量使用一些诙谐性语言进行文物介绍,有效提高文物展览的趣味性,实现文物展览感染力的提升。
四川省大部分的山区、高原地区都没有博物馆,四川博物院虽然年观众量达到100万人次,但全省仍有80%的人口无法享受到免费参观博物馆的文化惠民政策。为改变这一现状,四川博物院在国内首创成立“大篷车”流动博物馆,开启了以流动车巡展文物的先河。至今已巡展80站,走过了37个县市,行程18万余千米,接待观众130万余人次。标准的展柜、专业的讲解员、3D多媒体展示屏,改装的“大篷车”俨然就是一个缩微博物馆。四川博物院通过流动博物馆的新形式,让藏在“深闺”的文物走出了“象牙塔”,走到普通百姓的身边,满足了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
3.4 加强软件基础设施建设
在文物展示过程中,博物馆可以配置一些专业鉴赏人员。这些专业人员的介绍,可以更好帮助参观者了解相应的历史文化,加深其对這方面的理解。因此,要想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博物馆应该加强专业人员培养,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在实际操作中,博物馆应对当下人才招聘机制进行变革,打破原先的一些限制,面向整个社会公开、公正进行人才招聘,实行“择优录取”的原则。除此之外,为了提升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博物馆管理人员应制订相应的培训制度,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一些实际训练。通过这些针对性的训练来提高服务的质量,实现博物馆馆藏品的良好展示,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四川博物院已成功举办多届“川博杯”文化创意大赛,随着大赛专业性逐年增强,活动更加丰富,吸引了国内许多知名设计师、资深创意人、产品研发专家的关注,为创意转化为产品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不断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促进文创设计、制作、营销和人才的流动,为全省博物馆、高校大学生和优秀企业提供签约合作的平台。
综上所述,博物馆提升面向公众的公共文化服务可以满足民众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提高民众的文化素养。因此,加强这方面工作的开展是非常必要的,应该以四川博物院为榜样,在实际中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当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开展存在的困难,然后根据这些困难制订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同时,管理人员也应该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改变原先那种以博物馆藏品数量多少的评价方式,通过考察其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来进行相应的评判。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博物馆面向公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博物馆文化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林声哲.试析台湾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特点及典型案例[J].福建文博,2016(1):81-83.
[2]王琦.浅析新媒体在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作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8):102-103.
[3]付森.文旅融合发展下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理念探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8):112-113.
[4]佚名.四川博物院的创新探索与实践—用创新不断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N].中国文物报,2017-05-1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