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医疗环境下公立医院门诊收费内部控制优化方案探讨
2020-06-04董婷婷
董婷婷
摘 要:门诊收费处作为公立医院面向社会的第一窗口,在医院内部控制中也同时是多项控制活动的执行部门。如今,在智慧医疗大环境驱使下,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蓬勃发展,为门诊收费职能带来巨大转变,而门诊收费的内部控制重点也将随着这一转变逐步调整,以不断适应医院整体发展。
关键词:智慧医疗;门诊收费;内部控制
2014年,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在2020年建成一批绿色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城市”。其中,智慧医疗作为最贴近民生及最能反映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是此次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工作之一。智慧医疗是一个系统概念,它的实现首先是以医疗系统各个子部分的智能化为前提的[1]。在普遍定義上,智慧医疗分医院系统、区域卫生系统以及家庭健康系统,是利用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手段实现医患之间、医疗机构之间沟通互动的信息化工程。智慧医疗和智慧财务时代的到来,对公立医院门诊收费职能带来巨大冲击,也对门诊收费内部控制产生重大影响。
一、公立医院门诊收费内部控制概况
公立医院门诊收费处主要承担患者挂号、收费、退费、咨询等职能,它作为医院对外的第一窗口,也同时是医院收入的主要输入部门,是医院收入循环内部控制最重要的执行部门。此外,由于门诊收费处大量的现金收入,它还是医院资金流转的过渡部门,也是医院库存现金内部控制的执行部门。依据门诊收费处的职能特点,其资金管控风险主要体现在货币资金流量大、数额多、发生次数频繁、经办人员多、管理难度大等方面[2]。
二、智慧医疗对公立医院门诊收费内部控制带来的影响
智慧医疗时代的到来是社会和医院发展高度信息化的结果。智慧医疗能有效实现医疗流程规范化,提高卫生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3]。智慧医疗环境下医院信息系统(HIS)、医院官网、医院手机App、公共医疗服务平台、医院自助机等信息化应用平台的发展,打破了传统人工窗口挂号收费的格局,与收费窗口共同组成了医院收入汇入渠道。同时,支付宝、微信、银行POS机等支付方式的开放也大量减少了门诊窗口现金接收量,加之自助机的不断普及,均极大程度缓解了一线窗口的工作强度,提高了门诊收费效率。在这一局面的引导下,门诊收费处将逐步向“服务+咨询”型职能转移,因此其内部控制政策也应当顺应由此引起的风险转变而进行适当调整。
三、智慧医疗环境下公立医院门诊收费内部控制优化方案探讨
(一)严格把关基础信息建设
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自动化控制手段中,基础信息建设是整个控制活动可靠性和准确性的前提条件。当前,信息化建设在公立医院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涌现出了不少因基础设置不完善而带来的内部控制风险。其中较为典型的问题主要有自助机功能模块不完善、HIS系统与各财务核算软件衔接不完整、基础设置口径不一致等,均为门诊收费实现自动控制带来挑战。此外,多平台多系统并行运营,同时为医院输入高水平的信息管理是控制有效性的必要前提条件。门诊收费信息资源安全问题,如系统的非法访问和财务数据丢失等[4]问题的出现可能对整个控制活动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因此,在基础信息建设时还应建立适当的预警和应急机制以应对支付平台中断、数据丢失等问题。
(二)重点把握权限设置
在依托信息化为基础的控制活动中,如何将内部牵制制度嵌入门诊收费业务流程中,以有效发挥防御性控制作用,也是门诊收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另一关键。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功能用户职责分离的原则对其功能模块的访问权限、操作权限进行合理限定;同时也可以嵌入不同级别用户复核、审核权限以实现各级别用户之间的相互制衡,增强控制活动可控性。
(三)扩大自动控制范围
门诊收费呈现显著的数据量大、频率高、重复率高等特点。在这类交易环节中,用自动化控制手段代替手动控制手段不仅能增强控制活动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运营效率,同时也会为医院节约大量运营和管理成本。因此,在借助信息化优势改善门诊收费内部控制方案时,可以契合医院业务类型、业务结构、整体发展方向,为自动化控制分配适当的资金投入,以尽可能扩大自动控制的范围,以覆盖机械重复的交易环节。
(四)适当调整资源分配
智慧医疗的蓬勃发展并不等同于公立医院全面实现智能操作,相反,在就诊量高的三甲医院中,门诊窗口排队现象依然十分普遍。自动化控制因其在互动环节的缺失、程序开发的限制,具有固有局限性,无法处理复杂的交易,更无法覆盖门诊收入控制的全部范围。因此,由信息化带来的医院资源整合而释放出的人力资源应当在内部控制环节中弥补该类缺陷,将门诊收费人力控制的重点放在单笔金额重大的交易、复杂的交易事项、资金管理、票据管理、后期与财务核算衔接等控制环节上。
(五)执行定期监督评价
内部控制监督评价的目标应确定为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并及时进行修正,从而确保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不断提高其风险防范能力[5]。智慧医疗环境下,公立医院门诊收费内部控制应当随着医院业务规模的发展、业务结构调整、业务流程变动、科室功能调整等对信息化控制进行相应改进。并且,在内部监督或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环节中,除应用询问、检查实质性程序等传统评价手段外,还应当重点对信息化流程进行梳理和测试。在监督评价过程中形成系统汇报,以便为未来信息化建设改进提供方向,使信息化建设适应医院的发展,在门诊收费内部控制中发挥有效作用。
结语
智慧医疗时代的到来对公立医院门诊收费造成巨大的功能转变。依托信息化建设平台,收入循环中机械重复的交易环节将逐步被信息化自动控制取代,门诊收费的操作风险重点将逐步从收入环节向资金存储和流转、票据领用发放与核销、复杂的交易环节等方面转移,因此也带来了门诊收费内部控制的巨大转变。门诊收费内部控制优化方向应当依托智慧医疗时代信息化平台优势,适当合理进行内部资源分配,加强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与评价,并根据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不断做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