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脐带脱垂剖宫产手术配合护理体会
2020-06-04曾红依
曾红依
【摘要】脐带脱垂是指脐带位于胎先露一侧或前部,胎膜破裂后露出宫颈口,是产科常见危急并发症,对胎儿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新生儿因脐带脱垂引起的死亡率高达40%,对于短时间不能经阴分娩或胎心不好的孕产妇实施紧急剖宫产术是提高胎儿抢救成功率和降低产妇产后并发症的有效措施[1]。
【关键词】脐带脱垂;剖宫产;手术配合;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7..01
1 案例简介
患者女,于13:26行宫颈环扎线拆除术,见脐带脱垂,值班医生立即上推胎头、抬高患者臀部、吸氧,胎心率70次/分。立即通知手术室绿色通道手术,于13:28携氧入手术室。在全麻下行剖宫产术,胎儿娩出时间13:50。新生儿出生后自主呼吸极微弱,心率66次/分,全身青紫,四肢松软,刺激无反应,立即予胸外按压、气管插管气囊加压给氧抢救,携氧及监护转入NICU。手术过程顺利。
既往史:2016年孕4月及2017年孕5月余各自然流产1次;2018年孕5月余宫颈环扎术后自然流产1次;2020年1月9日行经阴子宫颈环扎術;3月6日住院保胎治疗;3月25日,宫口开大1cm,可触及羊膜囊。4月2日2:03胎膜早破,12:15阵发性腹痛,间隔7分钟,持续30秒,宫口开大2-3cm,患者及家属对此次妊娠期望值高,有强烈保胎意愿,拒绝拆除宫颈环扎线。13:20腹痛较前明显加重,规律宫缩,20″/2-3′,宫口开大2-3cm,同意拆除环扎线,要求经阴试产,13:26出现脐带脱垂。
2 讨 论
2.1 抢救过程
值班医生发现脐带脱垂立即上托胎头,并启动绿色通道应急预案;手术室护士长负责人员调度;总务护士负责静脉穿刺及用药;巡回护士铺器械台及物品供应,洗手护士刷手上台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物品;助产士负责备皮、导尿、插胃管;一助消毒铺单,主刀谈话签字;辅麻谈话签字、麻醉师负责产妇全麻诱导;儿科医师准备新生儿抢救物品。于13:50娩出胎儿,历时24分钟,低于美国妇产科学会 (ACOG) 建议急诊剖宫产从通知手术至娩出胎儿低于30分钟的标准。研究表明这一目标很难达到并引起相关学者的质疑[2]。而我院抢救低于30分钟,得益于医护人员良好的职业素养,扎实的理论基础、完善的工作流程、合理的人员配置及完善的物品准备。
2.2 心理护理
患者既往不良孕产史,对保胎期望较大,极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应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告知产妇我们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抢救技能,整个团队会全力抢救您和您的宝宝。安抚产妇情绪,尽量减少焦虑情绪对麻醉、手术及术后康复的影响[3]。
2.3 应急预案及情景模拟演练
手术室应急预案的使用可提高抢救效率,有效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手术安全[4]。手术室应针对不同的应急预案,细化抢救流程,明确抢救职责,提高团队配合默契度,保障抢救有序进行。
手术室情景模拟演练是以情景再现的形式对各种抢救场景进行演练,是对各种制度流程的实施及完善过程,将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士对各种制度的熟练掌握程度及应急反应能力,进而有助于保障手术室应急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5]。
2.4 物品准备
抢救物品定点、定位、就近、分类放置,每班接班交接,查看物品完善率及备用状态。完善的物品准备是抢救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
2.5 院级培训
全院统一进行小儿及成人高级生命支持培训与考核,并纳入年度考核,与绩效挂钩,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及医务人员的抢救能力和团队配合能力。完善的培训制度及有效落实,是抢救团队默契配合的关键,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
综上,手术室是救死扶伤的重要场所,随时会迎来抢救、急症、绿色通道等需紧急抢救情况,合理的人员配置、完善的应急预案、定期模拟演练及严格的培训考核,可以提高在应急状态下的配合及抢救能力,争分夺秒,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李 萍.剖宫产处理脐带脱垂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06):153-154.
[2] Chukwudi O E , Okonkwo C A . Decision - Delivery interval and perinatal outcome of emergency caesarean sections at a tertiary institution[J].Pakistan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Online,2014,30(5):946-950.
[3] 乐 霄,赵体玉,余云红,旷 婉.术前等待间手术患者焦虑状态及影响因素[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07):886-892.
[4] 程 鸿.探究手术室护理风险应急预案的实施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1):135-137.
[5] 张 学.新型手术室护理应急预案演练模式的构建[J].全科护理,2017,15(34):4309-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