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院校园林专业“园林植物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研究

2020-06-04李冬琳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9期
关键词:改革对策园林植物教学

[摘 要] “园林植物学”课程作为园林系基础专业课,在园林专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结合韶关学院教学实际,分析了“园林植物学”的课程现状,从教学方案和内容、课时分配、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探索和改革,以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园林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园林植物;教学;改革对策

[作者简介] 李冬琳,韶关学院教师。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19-0172-03    [收稿日期] 2019-09-13

“园林植物学”是园林和风景园林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主要学习植物的形态解剖知识、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园林植物的应用及识别[1],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为以后学习“园林花卉学”“园林树木学”“园林植物造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园林植物配置方向提供支持,更为今后园林植物栽培和养护管理打下基础[2]。

一、“园林植物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在笔者承担的“园林植物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中,总结出该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教学课时较少,教材选择较难。与多数地方院校情况类似,在我校现行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园林植物学课程教学共计48个学时,其中理论课时32,实验课时16,教学课时严重偏少[3,4]。作为园林专业较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要求学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全面系统地学习植物细胞、组织、营养器官根茎叶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繁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与建成过程、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植物七大类群(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特征及代表植物的识别等诸多内容,任务艰巨。此外我校所选择的教材为郑湘如等主编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植物学》,教材内容繁多,专业术语复杂且极具相似性、科属特征及代表植物多、拉丁文等难以理解及记忆,所选教材难度较高。

2.学生基础薄弱,缺乏学习兴趣。我校园林植物学课程于大一下学期开设,学生刚踏入大学校园,在这之前没有接触过植物相关的任何专业课程,所以对植物学这门课程缺乏认知,基础薄弱。同时园林班同学多注重设计轻植物,对园林植物学课程不够重视,加上理论课程枯燥,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3.教学方式传统。到目前为止,多数农林院校“园林植物学”课堂教学仍然还停留在传统教学,多为照本宣科,且教学内容更新慢。我校的“园林植物学”教学使用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植物分类识别部分加入了大量的图片及植物相关纪录片展示,但因教学内容多,涉及广泛,致使教师讲课浮于表面不能深入。在教授植物识别的过程中,虽然有大量图片和视频的支撑,但因所用的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有些图片质量和清晰度不能满足要求,很多图片都是花果近拍,植物的生境照、植株照、叶形态相关的写真比较少,不能全面突出园林植物的识别和应用特征,所以授课难度大,同时因代表科属和种类太多,每节课的知识量大,同学们总是一知半解,教学效果仍然不够理想。

4.实验安排不够合理,缺少实践。我校实验课共计16个课时,安排了四个实验,都集中在植物形态解剖方面,植物细胞的观察、植物的组织、花的解剖以及果实形态认识及解剖,由此可以看出营养器官根茎叶以及植物分类这两大块根本没有多余的课时安排相关的实验及实践。众所周知,植物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除了园林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以外,还是林学、生物科学、植物保护和生物技术等专业学生的必修的基础课之一。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关键,而实习则是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校目前并没有针对园林植物学的实习课程。

5.考核方式单一。在我校,“园林植物学”的考核仍然采用了比较传统的方式,由平时成绩(30%)与期末考试(70%)组成[5],平时成绩由学生的到课率、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综合给出,期末考试闭卷,知识点以识记和理解类为主,这样的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并不能很好地判断学生对这门课程认识和掌握程度,很多同学上课打瞌睡或是缺课,期末临考前一个周突击,对重点知识死记硬背,考试仍然能及格或是取得好的成绩,考完以后所有的知识抛诸脑后。所以现在的考核方式过于重视考试结果忽略了学习实践过程。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我校“园林植物学”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园林植物學的积极性,也影响了园林植物学的教学质量,因此,必须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园林植物学”课程教学针对以上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改革。

1.合理选择教材安排课时。建议教材选择陆时万等编著的《植物学》上册和下册。园林植物学分两个学期进行,大一下学期学习《植物学》上册,主要是系统学习植物的形态结构解剖,安排48个课时,理论24个课时,实验24个课时。主要使学生系统认识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细胞的基本构造,植物的组织,植物的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结构、功能和发育,可以相对弱化细胞和组织的相关学习内容,增强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形态的学习,尤其是涉及植物种类描述的专业术语部分,如叶形、叶序、叶脉形状、叶缘锯齿类型、花序类型、花形、雄蕊群、雌蕊群、子房等的结构特征以及果实和种子的解剖特征等,要求学生对植物形态结构进行研究,多动手解剖植物,多观察,多思考植物之间的关联性。大二上学期学习《植物学》下册,主要学习植物七大类群的识别特征和代表科属及种类的特征识别,安排48个课时,理论24个课时,实践24个课时,可弱化藻类、菌类、地衣、苔藓等相关内容的学习,以上四大类群是园林植物中比较少见的类型。主要还是讲授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代表科属及园林种类的识别和应用,所讲述的种类应该结合地域特色,建议号召学生一起编著本市所常见的园林植物图册,介绍主要识别特征、园林应用特点、配置特点,供园林班同学课后参考使用。

2.提高學生课程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进行第一堂课的授课时,就要向学生讲授“园林植物学”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同时讲解整个课程体系的组成,重点难点在哪,怎么才能学好这门课程以及本课程的实际应用性等,这样能引起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克服对专业课学习的畏惧心理。其次,理论课部分,不应单纯的讲授知识点,要将教学理论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比如讲色素时会解释“为什么常见园林植物木芙蓉一天会有三种不同的颜色”,讲根茎的时候会讨论“平时吃的红薯和土豆哪个是茎哪个是根”以此来认识根茎的差异,讲植物的叶时会引入“为什么含羞草碰一下就会立即闭合”“为什么雨树的叶片每逢阴天下雨或夜幕时会卷合呢”等,将实际现象引入教学,有助于引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将原本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探索自然的兴趣。此外可以组织校内园林植物挂牌设计、植物小视频拍摄、植物摄影、植物识别大赛等活动,设置奖金或礼品,调动大家自主认识植物的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模式的灵活应用。对于“园林植物学”课程若采用单一的讲授法进行授课,学生必然觉得乏味、枯燥,教学效果不理想[6,7]。在课堂理论教学中,除了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使用,还应多运用教学展示道具,比如讲叶的时候可以在校园里面采集不同园林植物的叶片带到课堂,或者将学生带到教室外面绿树环绕的空旷草地结合周边植物进行现场教学,讲果实的时候可以购买或采摘一些果实如桃、橘子、瓜子、花生、八角、番茄、无花果、草莓等,讲不同植物类群的时候可以带一些植物活体材料或者植物标本,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物道具相结合,再辅助以视频、照片资料,让学生把学习理论知识的逻辑思维与图像思维相结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总结,使学生真正做到活学活用,使教学效果更加高效。此外,可以在上理论课的同时给学生穿插播放《植物私生活》《植物王国》等优质的大型植物纪录片或是植物相关的小视频。在手机使用频率颇高的现在,可推荐和引导学生关注有关园林植物网站、微博及微信公众号,“中国植物志”“中国植物图像库”“草木拾遗”“植物学笔记”等植物相关的微信公众号,花伴侣、形色等园林植物识别类App,以及“中国园林杂志”,等等,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启发、引导学生自我学习。

4.合理安排实验实践,完善课程实习。在第一学期的实验课上需要加强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包括显微镜的熟练操作,花、果的解剖,临时装片技术、解剖视镜的操作技术等等。第二学期的实践课程主要带学生认识学校、公园、居住小区、城市主干道等常见园林植物。通过调整,学生每个学期的学习压力相对减小,随着课时的增加,学生总体上对植物知识的掌握更加到位,每个学期的相对压力也减少了很多。同时,增加了大量的实验课时和实践课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为增加了实验实践课程,故不用刻意安排园林植物学的实习,可将实习与其他课程如园林外出写生结合在一起,将学生小班化,提高实习效率,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领略不同地域园林植物之美。

5.改革课程考核方式。课程考核建议增加平时考核的比重,将考核目标体现在知识、方法、能力培养等多个方面,包括课堂表现(20%)、实验实践(30%)、期末考核(50%)三个方面。课堂表现以课堂到课率、参与讨论及回答问题的情况为主要打分依据,实验实践主要以学生在实验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参与度、实验实践作业的完成质量为主要打分依据,考试内容是在考核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加融入与现实生活应用相关的思考以及课本中没有提到而老师在课堂或实践过程中引导大家积极思考观察及讨论过的相关问题。

三、结语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是教学过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师应进行综合性思考,根据高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和具体情况进行课程改革。不断改革园林植物学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合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同时还应花费时间精力认真查阅资料,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通过教学研究不仅学生受益,教师本人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也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石力匀,张曼,李南.植物科学画在《园林植物学》教学及实践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9(16):188-191.

[2]叶志娟.高职院校《园林植物学》课程建设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05):1573-1574.

[3]余婷.地方应用型高校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六盘水师范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37):46-47.

[4]孙陶泽,刘磊,王会霞,母洪娜.关于园林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园林植物学”为例[J].文教资料,2018(32):152,190-191.

[5]胡君艳,胡渊渊,宋丽丽.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植物学》教学改革和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8(35):119-120.

[6]叶志娟.高职院校学生《园林植物学》学习兴趣培养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0):3131,3134.

[7]杨洪升,杨东红,王长宝,许龙,王长平.TBL教学法在园林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J].经济师,2018(7):198,200.

The Present Situation, Reform,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ourse of "Landscape Botany" of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pecialty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ing Shaoguan College as an Example

LI Dong-lin

(Shaoguan College, Shaoguan, Guangdong 512005, China)

Abstract:"Landscape Botany", as the basic course of garden department,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gardening specialty.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univers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urse of "Landscape Botany", explores and reforms the course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scheme and content,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class hours, teaching modes, examination modes and so on, with a view to improv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ve ability, and cultivating garden applied talents adapted to the new era.

Key words: garden plant; teaching status; reform countermeasures

猜你喜欢

改革对策园林植物教学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