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组织管理模式改革与实践
2020-06-04李敏刘俊杜基赫应苑松
李敏 刘俊 杜基赫 应苑松
[摘 要] 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是学校本科生创新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术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更有效地开展科技竞赛活动,充分发挥科技竞赛对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从竞赛软硬件资源建设、学生科技竞赛团队建设、科技竞赛实施流程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了开放性、层次化硬件支撑平台,实施科技竞赛融入理论和实验实践课堂、融入科研项目,规范了竞赛实施过程学校、学院和指导教师三级管理流程。经过近五年建设实践,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 科技竞赛;管理模式;科技竞赛团队;实施流程
[基金项目]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研究项目(173013);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182040)
[作者简介] 李敏(1978—),女,四川人,博士研究生,重庆大学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系统与信号处理、实验教学与创新研究(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19-0009-03 [收稿日期] 2019-11-13
一、引言
大学生科技竞赛是指在高等学校课堂教学之外开展的与课程密切关系的各类科技竞赛活动,是综合运用一门或几门课程的知识去设计解决实际问题或特定问题的大学生竞赛活动[1-3]。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是学校本科生创新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术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推进了高校大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促进了实验教学改革,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竞赛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在设计开发中的创新意识,倡导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4,5]。
如何鼓励大学生积极、广泛参与科技竞赛活动,怎样构建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组织管理模式,建立起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平台,是目前高等教育值得探索和研究的首要课题[6-8]。为了更有效地开展科技竞赛活动,充分发挥科技竞赛对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从大学生科技竞赛的硬件平台建设、竞赛学生团队建设、教师团队建设、实施流程四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
二、大学生科技竞赛平台资源建设
(一)硬件支撑平台建设
硬件平台分基础、提高、综合三个层次[9,10 ],基础实验实践平台主要依托学校工培中心、电子电工实验室、基础课程实验室以及学生社团自建的基础实践工作室开展科技竞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训,吸引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创新实践兴趣。提高实验实践平台主要依托学院专业实验室、测控仪器与光电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社团自建的专业型创新工作室开展科技竞赛综合能力训练,针对各级各类科技竞赛开展专业培训,组织选拔优秀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实验实践平台主要依托学院科研实验室、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该实践层次主要引导已经参与过科技竞赛的优秀学生进入科研实验室或实习基地进行科学研究或产品开发等方面能力训练,拓展学生的创新实践空间,使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软件支撑平台建设
1.科技竞赛融入理论与实验实践课堂教学。近年来,虽然各级各类科技竞赛项目不断增加,但还没有达到能让所有学生全部受益,这需要从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去扩展,相应地,科技竞赛也需要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来支持,所以科技竞赛和理论教学、实验实践教学紧密相连。将科技竞赛融入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的有效措施有:(1)将科技竞赛项目作为案例引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2)选取合适的科技竞赛项目或者以科技竞赛为基础制作部分题目作为课程设计题目。(3)根据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拆分科技竞赛项目,把部分功能要求设计为实验课程的综合性、创新型实验项目。(4)针对学生科技竞赛等创新实践活动,开設全校性通识课程,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例如作者所在的学院根据本学院学生可以参加的竞赛项目专门开设了“电子设计与科技创新”“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通识课程,两门课程的开设不仅为本学院学生参与科技竞赛提供知识能力训练,还吸引其他学院学生参与,实现学科交叉融合。
2.科技竞赛融入教师科研。学科竞赛的内容和教师科研的方向、课题有时也很相关,竞赛题目公布后,学校或学院组织相关老师开展题目解析,让科研研究方向或者正在开展的科研项目涉及和竞赛题目相关知识的教师作为竞赛项目的指导老师,学生在参加竞赛、完成竞赛项目的同时,自身的科研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教师在指导项目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科技竞赛验证理论方案的可行性。科技竞赛和教师科研相结合,可以吸引更多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参与到科技竞赛指导中,借助科技竞赛平台,教师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都能得到提高,相应地,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素养、教师科研水平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三)多层次科技竞赛体系
依托校级科技竞赛项目、市级及赛区科技竞赛、全国性科技竞赛项目,设计出多层次的科技竞赛项目体系,构建丰富的实践与科学研究能力训练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创新。
针对大一学生,引导其树立创新思维,指导其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难度不高的科技竞赛活动,如“智能汽车技能竞赛”“电子技能竞赛”“程序设计竞赛”等。
针对大二、大三学生,指导其按个人爱好和兴趣参加各类高层次的创新实践活动,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大学生节能减排与社会实践竞赛”等科技项目,从而进一步锻炼其创新实践能力,引导其自主实践、自主创新。
对于大四学生,引导部分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承担部分科研工作,以发表高水平论文、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促进其自我创新。另外,鼓励学生到企业实践或自主创业,以实现从创新到创业的转换。
三、大学生科技竞赛团队建设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水平,在教务处和各相关学院的支持下,成立了本科生科技创新实践团队,建立了各级各类创新实验室和工作室,成立校级学生科技社团,开展多种校内外电子信息类科技竞赛活动,针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创建了一种社团带动学生、项目带动团队、合作带动创业的科技竞赛团队。每年九月,以科技创新实践团队为单位,开展纳新活动,招募大一学生进入团队,不同专业背景、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团队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基础培训阶段,学生以个体互助方式进入基础平台中,通过基本知识培训、基本技能训练以具备参加科技竞赛理论功底、基本技能、思维方法及合作能力。提高培训阶段,学生根据参加竞赛所需知识能力需要,自愿组建竞赛小团队,通过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提高专业技能,强化创新创业意识。综合能力训练阶段,依据学生自愿可以进入科研实验室得到科研能力培养,也可以竞赛小团队取得的创新成果,跨专业组建联合创业团队,直接进入创业模拟、工商注册、市场营销等创业实践。
四、大学生科技竞赛实施流程
大学生科技竞赛的组织与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学校教务处、学校基础实验设施基地、二级学院、指导教师团队和参赛学生等多个方面,必须在学校教务处统一领导下,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统筹规划,周密部署,各司其职,形成合力。
学校对科技竞赛实施过程实行学校、学院、竞赛指导教师团队三级管理,相应地组织实施过程分三阶段,分别为竞赛报名阶段、竞赛实施阶段和赛后总结阶段。竞赛报名阶段:竞赛组委会发布竞赛通知、规则到学校教务处,教务处组织相关学院负责人开会,确定竞赛规模,申报竞赛经费预算。学校批准后,教务处发竞赛报名通知,成立学校竞赛组委会,招聘指导教师团队。报名结束,召开竞赛宣讲会,组织竞赛前期培训,选拔确定参赛队员。竞赛实施阶段:参赛队员进实验室,指导教师团队组织发放基础硬件平台、宣布实验室规章制度和竞赛过程中注意事项,参赛队伍明确组员分工、制定项目进度安排。项目执行中,组长定期汇报项目进展和组员表现,指导教师了解跟进项目进度,讨论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学校组织专家组对竞赛进展情况进行中期检查。最后学校组织校内赛,选拔代表学校参加区赛或国赛的队伍,根据需要进行队伍重组,区赛或者国赛准备过程中,由于参赛队伍较少,主要由指导老师督促检查;赛后总结阶段:参赛学生提交技术报告、参赛总结和小组经费使用情况统计表,指导教师提交参赛总结、比赛照片以及竞赛经费使用情况统计表,竞赛组委会统计获奖情况、收取獲奖证书复印件、费用报销、参赛作品和剩余竞赛器材回收,并组织召开竞赛工作总结经验交流会,反馈竞赛基本情况到相关二级学院,二级学院根据反馈信息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五、结语
本文提出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组织管理模式应用于学校组织的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效果明显。2015年以前,在此项科技竞赛中,学校的参赛队伍几乎都止步于赛区赛,2015—2019年间,学校在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项目中获得全国一等奖1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5项的好成绩。随着此项赛事影响力的扩大,重庆市各兄弟院校都来实验室学习经验,在学校科协的推荐下,智能汽车竞赛活动走进了重庆市中小学的科普教育课堂。
参考文献
[1]盛宝怀,刘焕香.学科竞赛融入应用统计学专业理论教学的“五课一能”课程体系构建[J].高教学刊,2019(3):106-108.
[2]刘灿昌,许英姿,云海,等.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团队组织管理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2018(9):200-202.
[3]千承辉,万云霞,胡鹤,等.电子设计竞赛与开放实验室相结合的实践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7):205-208.
[4]赵小蕾,谢庆辉.大学生科技竞赛管理方式探讨[J].计算机时代,2015(6):76-78.
[5]蒲传金,陈晓玲.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竞赛的组织与管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109-110.
[6]贾佳.探索和研究竞赛融入的“教、学、做”三位一体教学模式[J].科技世界,2017(24):28-29.
[7]马众,谢瑞峰,徐文慧.基于科技竞赛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20-21.
[8]杨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分析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探[J].中国大学教育,2014(11):35-37.
[9]潘信吉.开放式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9):250-251.
[10]王伞,赵旦峰,刘文智,等.分层次开放型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建设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0):322-325.
Reform and Practice of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 of College Stud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Activities
LI Min*,LIU Jun,DU Ji-he,YING Yuan-song
(Key Laboratory of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 Systems, Ministry of Educ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China)
Abstract:College stud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undergraduate innovative education system and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train academic talents. In order to carry ou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s more effectively, and take maximum advantage of the rol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in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a reform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three aspects: the construction of software and hardware resources, the student team building, and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 open and hierarchical hardware support platform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has been integrated into th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practice classroom, as well as research projects. Three-level management process for schools, colleges and instructors has been regulated.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for nearly 5 years,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Key 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management mode; technology competition team; implementation pro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