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地质”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2020-06-04陈吉艳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19期
关键词:工程地质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摘 要] “工程地质”是土木工程学院桥梁与隧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交通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摆在任课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针对“工程地质”目前的教学现状,必须彻底改变从“注入式”和“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向“启发式”“任务驱动式”“小组讨论式”多种方法并用形式转变,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工程地质相关专业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工程地质”;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贵州大学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水文地质学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建设”(SJJG201508)

[作者简介] 陈吉艳(1975—),女,贵州瓮安人,博士,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沉积岩及沉积矿床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19-0139-03    [收稿日期] 2019-12-20

一、前言

“工程地质”是土木工程学院桥梁与隧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交通工程等专业的一门基础性必修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也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怎样解决好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矛盾?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师教学效果,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是教师面临的首要任务,也是当今高等院校课程教学面临的挑战之一[1]。高等院校的任务是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因此,必须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近年来,“工程地质”教学团队从课堂理论讲授及实践教学两个方面进行改革,通过三年的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

二、教学现状

理论教学:根据“工程地质”教学大纲的要求,理论部分主要以PPT讲授为主、再穿插学生讨论、回答问题等互动的形式开展教学,在讲授基础理论内容时增加丰富的岩石、矿物、野外剖面图片以及正在施工的工程实例,并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对学生提问,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课热情;完成一章節内容后,需布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广泛查阅相关资料,学生不仅可以巩固知识点,而且还能扩大知识面,在下一堂课采取抽点回答的方式考核。

近几年来,学院领导及“工程地质”教研组非常重视本科课程的教学改革,采取了很多措施,教学效果也有了相应的提高。比如学院教务科定期组织教此门课程的教师相互听课并评分,使教师们从课件PPT制作、教学内容以及授课状态等多方面相互学习,从多渠道提升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除此之外,学院领导还组织学生对所有任课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评分并排名,评分标准较详细,包括课件PPT制作、教学内容设计、教师上课的精神状态等。教师可以根据排名了解教学效果,取长补短。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学生反馈情况来看,一致认为该门课程无实践教学环节,上课方式较单一,部分岩石野外辨认难度较大,不能正确提出勘察任务及运用勘察数据和资料进行设计与施工。本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是在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科优势和学生需求,通过调整教学模式,适当增加教学实践环节,合理利用学院实验教学资源,增加矿物、岩石手标本实验以及野外剖面测制及样品采集等,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多样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一)严格课堂纪律,鼓励无手机课堂

课堂纪律直接关系学生学风的好坏,如果管理好课堂纪律,学生的学风、学习气氛及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因此,严格课堂纪律尤为重要。首先,严格考勤制度,考勤采取不定时点名方式,并告知学生本课程点名超过三次不到课者,直接取消期末考试资格,对未到课且未请假的学生安排时间进行单独约谈及批评教育。其次,随着信息时代的突飞猛进,手机已成为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因此,有不少同学上课会玩手机,导致不专心听课。为了能保证听课效果,任课老师带头将手机关机并放在教室内手机袋中保存,鼓励学生自愿加入此行列中来,下课再将手机取走,让学生把精力真正用到听课上[2]。

(二)课程内容调整与教学方法改革

“工程地质”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适用性较强的学科。对理论知识讲解时会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积极性会受到影响。因此,在课堂讲授时要注重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工程实例相融合,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对工程实例的讲解不仅能培养学生对未来从事的工作的认识,也为培养他们将来的工作能力奠定基础。总而言之,兼顾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1.改进理论教学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传统教学方式逐渐被多媒体教学所取代,并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就“工程地质”课程而言,课程中有些内容较抽象,仅靠教师采用口头讲解或者传统板书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难以理解。需要把这些抽象的内容制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并配上丰富的工程实例和图片,然后通过文字、图片、动画、录像、声音等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来[3],不仅提高了课时容纳量,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4],再如讲到构造章节中的褶皱、断裂部分,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形象生动小动画展示褶皱和断裂的形成过程,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再利用多媒体展示丰富的图片让学生识别褶皱和断层,并判断断层的性质等,以此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5]。

总之,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从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授课强度,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率。多媒体教学虽然为教学提供了许多便利,如果教学方法较单一,如以教师讲授为主,也难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为提高教学质量,本人在近年来的教学过程中尝试采用以下多样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1)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教师几乎占据了整个课堂时间,学生大多处于被动状态,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工程地质课程内容比较枯燥,教师在进行理论讲解时,学生对授课内容不能完全理解,导致教师的教学事倍功半,教学质量较低。(2)采用“启发式”[4]“任务驱动式”及“小组讨论式”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第一,“启发式”教学。比如讲到常见工程地质灾害分析与防治章节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首先收集具代表性的工程实例,带领学生一起分析工程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然后再给定1~2个工程实例,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自主查阅资料及寻找解决办法。“启发式”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建立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框架,明确知识重点和实际用途,同时锻炼了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任务驱动式”教学。对重要章节布置预习,比如“边坡工程”这一章节,要求学生提前预习,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搜集资料,并制作二十分钟的课件,让学生体验做课件的过程,课件采用PPT及板书形式均可,在下一次上课时抽取学生上讲台完成预习课程的讲述,真正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师生角色互换,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设计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第三,“小组讨论式”教学。“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在西方国家较为常见,通常分为3~5人一组,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讨论,最后点名进行汇报讨论结果,真正做到全员参与。本课程已尝试采用了“小组讨论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主要是对于课程中的重点、难点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分组讨论。比如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先列举一个例子作为引导,然后展开讨论,培养学生对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教师也可以从中发现一些独特的思路或方法,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总之,小组讨论不仅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能杜绝上课不认真的学生存在。

猜你喜欢

工程地质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有效应用
ABAQUS软件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工程地质勘察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