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孝文化创新
2020-06-04任百成
任百成
摘 要:传统孝文化的理论内涵主要包括孝亲敬长、善待他人、忠君爱国等三个方面,其中包含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理论精华,如爱国、诚信、友善等。这表明,传统孝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种内在的契合性,而这种契合性则为传统孝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当代创新提供了客观的内生动力和外部条件。
关键词:孝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3-0184-02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孝文化既包括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家安定等理论精华。同时由于时代的局限也不可避免地包含一些理论糟粕,如维护封建统治、压抑人性自由、鼓吹专制权威等,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平等、自由、民主截然相反,因而亟须理论上的发展与创新。
一、传统孝文化的基本内涵
(一)孝亲敬长
作为维护家庭和睦的伦理规范,孝首先强调要孝敬父母,对父母做到既养且敬,供其终生愉悦。一方面,子女要辛勤劳作,积极从事农业劳作或经商做买卖以赡养父母:“殷人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尚书·酒诰》)另一方面,要出自内心地敬重父母:“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孝文化不仅仅强调孝敬父母,还为兄弟姊妹之间的友好相处提出了要求:“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这里的“悌”原意就是指敬爱兄长,后引申为家族中兄弟姊妹之间互敬互爱的友善关系。
(二)善待他人
传统孝文化并未把理论视野仅仅局限在家庭的狭窄范围之内,而是把孝悌思想拓展为整个社会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一方面,孝文化把局限在家庭之中对父母的爱扩展到对家族之中长辈的爱并进而扩展到对整个社会中所有长者的爱,正如《礼记·坊记》中虽言:“睦于父母之党,可谓孝矣。孟子也强调君子应该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另一方面,孝文化也提出“入则孝,出则悌”,即把兄弟姐妹之间的友爱推广到社会之中,做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篇》)。
(三)忠君爱国
中国封建社会是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族式管理模式,与这种管理模式相适应,本来局限于家族中的孝文化很自然地演变为维护封建国家政权稳定的忠君思想:“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孝经·广扬名》)。孝文化不但是忠君思想的理论来源,而且也是封建社会选贤任能的重要标准:“欲求忠臣,出于孝子之门,非纯孝者,则不能立大忠。”(《臣轨·至忠》)古人把孝作为英明君主、勤勉官吏、英勇士兵和勤劳百姓的判断标准,是我国封建社会以孝治天下的生动体现。
二、对传统孝文化的辩证分析
从主要内容看,传统孝文化无疑包含着孝亲敬长、善待他人、爱国主义等极为优秀的理论精华,这无疑有助于推动家庭的和睦、人际的和谐、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安定。但是,“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1]传统孝文化作为封建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制度、巩固其封建统治地位的思想武器,不可避免地也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强化封建专制;压抑人性自由;破坏法制权威,而由孝伦理演化而来的封建皇权更是成为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至高权威:“生杀予夺悉凭上意。”[2]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孝文化创新
传统孝文化中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相违背的内容,但也有与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正相符合的内容,如爱国、诚信、友善,这表明传统孝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种内在的契合性,这为传统孝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当代创新提供了客观的内生动力和外部条件。
(一)以民主理念重塑爱国情怀
在中国封建社会,由“孝”演变而来的“忠”指的是臣民要保持对君主发自内心的绝对服从,从现代的视角看,这种“忠”的观念无疑是极为不合理的。新中国的成立宣告了封建专制的彻底结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理念和爱国理念的引导下,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也就自然地转变为忠于人民、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的新思想、新理念。
首先,爱国是对骨肉同胞的热爱和牵挂。人民是国家的主体,是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因此爱国最核心的就是要热爱中国人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的: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3]。其次,爱国就是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2012年,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新中国成立70年的持续探索和近代170多年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所证明的。因此,爱国就必须忠于人民、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这正是对中国传统忠君爱国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最新诠释。
(二)以平等理念重构自由个性
自由,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真理之一。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自由”是指在共产主义条件下“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4]。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当代中国,“自由”是社会保持和谐发展的活力和人民群众旺盛创造力生成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终极目标。由于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的制约,传统孝文化所推崇的人际之间的尊敬和顺从在一定程度上演变成了严重压抑人性自由的绝对服从,而其根源就在于人际交往中君臣、亲子、上下级之间在伦理规范上存在严重的不平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自由理念对于根除传统孝文化中不平等的伦理规范,重构人的自由个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代中国,以平等理念改造传统孝贤思想以重构自由个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经济平等奠定自由根基。人的自由发展不是空中楼阁,而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保障,传统孝贤思想阻碍人的自由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农耕文明低下的生产力带来的经济上的不平等及不可避免的人身依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迅猛发展,为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较为充足的物质条件,但同时也出现了贫富差距逐步扩大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自由的发展,而解决的唯一办法只能是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注重效率的同时更加重视公平的重要性,以经济上的平等为个性自由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以政治平等保障身心自由。在中国封建时期,封建统治者为了调和阶级矛盾,也提出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的说法,但由于君臣之间、官民之间、亲子之间政治地位的不平等,作为维护封建统治工具的忠孝思想使臣民、子女丧失了独立的人格和自由,也抹杀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人民民主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彻底结束了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不平等的社会制度。在当代中国,一切权力都来自人民、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5]这决定了包括领导干部在内的所有中国公民的平等的政治地位。只有坚持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才能彻底改变传统孝文化中愚忠、愚孝的落后思想,推动人的独立人格的养成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以法制理念重建行为规范
我国的封建社会是立足于农耕文明之上的,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相适应,封建国家采取的是君主专制也即“人治”的治国方式,一切人只服从拥有权力的人及其意志。作为封建社会意识形态重要组成部分的孝伦理,在其核心内容中与理论精华并存的愚忠、愚孝思想无不体现着君权至上、父权之上的人治特征。
在人治社会中,愚忠、愚孝思想往往导致家族观念和官本位观念盛行,人们普遍地崇拜权势,漠视法律,把君王之命、父母之言作为社会活动的行为规范。中国封建社会虽然也有较为完备的国家法律,但是由于家国一体的“家天下”的封建政权构成形式,法律的权威在父母之命,特别是封建皇权面前变得十分脆弱,其结果往往是导致人性的扭曲,家族的堕落和政治的腐朽,乃至出现“父子相隐”“君权至上”等违背法制的现象。
在当代中国,要真正继承与弘扬传统孝文化的理论精髓,就必须打破传统孝文化的“人治”局限,采取最有效的“法治”途径清除“人治”的痼疾。“法治”强调一切公权力都应当服从法律,法律是最高的公共理性,也是公权力的产出之所。因此,只有坚持以法律而不是父母的权威和领导者的头脑为家庭、国家和社会活动必须服从的既定规则,才可以在继承传统孝文化的同时坚守法律的至高地位,严格控制社会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效传承传统孝文化孝亲敬长的理论精髓。
作为当代中国最为深刻和全面的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既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又远远领先于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孝文化才能有效祛除维护封建统治、压抑人性自由、鼓吹專制权威等方面的理论糟粕,发扬崇尚孝亲敬长、强调社会和谐、重视国家稳固等方面的理论精华,真正实现符合时代特征的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24.
[2] 张晋藩.中华法系特点再议[J].江西社会科学,2005,(8):48.
[3]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人民网—人民日报,2015-10-15.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4.
[5] 习近平.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G]//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