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首“地铁”诗看现代诗美的多样性

2020-06-04刘德岗

文学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庞德北岛车站

内容摘要:在中外诗坛上抒写地铁的诗篇可谓不计其数。在这众多诗篇中,尤以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北岛的《地铁车站》的和聂鑫森的《地铁》最为有名。尽管它们都以地铁作为表现对象,但它们的手法却各不相同:《在一个地铁车站》重在意象的选择;《地铁车站》重在直觉表现;《地铁》则重在描写和哲理的呈现。三首诗可谓各有千秋,各有长短。

关键词:“地铁”诗 现代诗美 多样性

地铁是现代社会出现在都市里的一种新型交通工具,它以安全、便捷、节省地面空间的优越性赢得了世人的青睐;它以深入地下、穿越地腹的神奇魅力触发了诗人无限的遐思与灵感,因而与地铁有关的诗作不断涌现。在这众多的地铁诗中,以庞德《在一个地铁车站》、北岛《地铁车站》和聂鑫森《地鐵》最为著名。当我们把这三首地铁诗放在一起阅读欣赏时,笔者发现它们抒写的对象虽然相同,但在诗歌艺术上却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三首地铁诗在诗艺上表现出的差异性,显示了现代诗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我们首先看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①。全诗仅有两句:“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此诗是一首抒写地道的短诗,艺术上的最大特色是意象的成功创造。诗人选择了两个核心意象“面孔”和“花瓣”。诗人把地铁乘客的面孔比作枝条上盛开的花瓣,贴切自然而又鲜明生动。面孔是现实之实景,花瓣是想象之虚景,诗人把它们并置在一起,诗便由现实世界(人群中这些面孔)打入到想象世界(枝条上的许多花瓣),由物质世界进入到精神世界之中。从诗美的角度看,由于诗歌营造了实境(第一诗句)和虚境(第二诗句),因而诗的立体审美空间便得以有效建构。从受众角度看,由于意境的虚实同构,鉴赏者便从现实(面孔)感受跃升到想象(花瓣)体验,从而得到精神的愉悦和鉴赏的满足。

诗人庞德不仅创造了两个核心意象,而且又精心选择几个辅助意象对核心意象进行修饰补充,使诗意更具体、更可感。在第一诗句中的“人群”体现出地铁车站熙熙攘攘、喧哗吵闹、人头攒动的特有情景;用“幽灵”修饰面孔,凸显了乘客上车下车、左躲右闪和在灯光下的时隐时现,不仅使地铁里的恍惚迷离情景得以生动呈现,而且增添了诗意的动感。在第二诗句里诗人选用了“湿漉漉”和“枝条”两个辅助意象,用“枝条”作比两条伸向远方的铁轨自然而恰切,用“湿漉漉”写出诗人对铁轨的独特心理感受。几个辅助意象的加入让受众在诗人界定的诗的世界里畅游,避免产生审美偏离。就这样,《在一个地铁车站》仅用短短两行文字和几个简单意象,就把地铁车站特有景象生动而形象地传达了出来,让受众在鉴赏时产生丰富的联想并体味到无穷的诗意。毫不夸张地说,这些诗美的创造无不得益于诗人以新奇的想象创造出的优美意象。仅此观之,庞德被誉为西方意象派的代表诗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再看北岛的《地铁车站》②。这首诗共12行,较之庞德的要长而较之聂鑫森的《地铁》要短,它以“你相信吗”一句的三次重复把全诗自然地切分成了三层。第一层中“那些水泥电线杆”指的应是铁轨的轨枕。在这一层里诗人把地铁比作一条河流,“那些水泥电线杆”的轨枕就成了“河道里漂浮的/一截截木头”。在第二层里诗人又把地铁比作一条“大街”,尽管头戴“各式各样的兔皮帽子”的人们在这条“大街”上走动,但“鹰从来不飞到这里”,显然它也无法飞到这里来。第三层是写“乘客”从地铁里走到地面的情景。诗人把一簇簇的人群比作了乱哄哄的羊群,他说“只有山羊在夜深人静/成群地涌进城市”,而且“被霓虹灯染得花花绿绿”。这一层由地下转到地面,由地铁乘客转到“夜行人”,意境得到极大的拓展。

从诗艺上看,北岛的这首《地铁车站》既不像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运用意象那样简约抢眼,也不像聂鑫森的《地铁》那样重现实描绘,他只是运用直觉思维的方式,通过对表现对象的瞬间直接把握,呈现给我们一个超验的世界。诗人通过对客体(地铁车站)外观的感性观照的瞬间,写出诗人的直觉感受。在诗人意念里地铁不再是地铁而是“一道河流”和一条“大街”;轨枕也不再是轨枕而是“漂浮的一截截木头”,乘客也不再是乘客而是涌进城市的“山羊”,如此非真实非客观的诗句,都是诗人采取直觉方式审视对象的结果,是诗人在创作时生理感知与审美知觉之间产生的一种“误差”,这就是朱光潜先生所说的“知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明理的内容”。所以说《地铁车站》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直觉感知层面上的,这种诗歌的重要审美价值在于造成了现实中的真和艺术中的美的彻底分离,也就是说,诗歌创造的艺术境界是美的,它能给我们带来感官和智性的愉悦,然而它所表现的客观对象则是虚妄的,它所创造的诗的世界则是一个超现实的审美客体,释放出的是一种非逻辑的艺术力量。

最后来看聂鑫森的《地铁》③。这首诗与前两首的风格迥然有别,诗人把诗的着力点放在了“地铁”客观场景的再现上,放在了诗人情感的抒发上,放在了思想理念的传达上。全诗共五节,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节是第一层,描写地铁行驶的场景:“地底下/也有奔跑的风/也有奔跑的欢乐/……/承载地面上无法承载的/拥挤的生活”;第二节是第二层,此节以抒情为主。“道路的走向/有了更多的层次/就象我们多层次的追索”。第三节是第三层,诗人把地面世界和地底世界进行对照性描写:“地面上/春风、夏雨、秋阳、冬雪/不断地更替着/而地底/是一个华灯照亮的夜/时间如静止的湖波”。第四、五两节是第四层,它在前三层描写抒情的基础上进行哲理升华:“正如人生/有时上升,有时下沉/有时显赫,有时沉默”,“啊,地底下/枕木与钢轨组成的方格里/写着一支永不沉沦的歌”。

这首《地铁》是那种“场景+描写+理念升华”的抒情模式的诗,诗的情感指向和思想指向都被诗人一一地指点了出来。这类诗的优点是易于理解、适于朗诵、便于受众接受。这首《地铁》诗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现实场景的再现上,侧重点是放在了观念的传达上。这类风格的诗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中国诗歌的主流形式,它追求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注重对客观世界的再现性描写。在相当长一段时间,诗学界一直认为“诗的本职专在抒情”④,“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⑤因而把追求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和诗人主观情感的抒发当作了诗的重要美学原则。

综观这三首地铁诗,它们特点分明、各有长短,分属不同的诗歌美学流派。庞德的《地铁车站》以想象新奇、比喻贴切、意象生动为其最大特色。诗不以繁琐的描写见长,而以简约的意象取胜,因而它无愧于意象派代表作这一美誉。尽管如此,但这类短诗也有它的不足,那就是难以给受众以持久的思索和长时间的回味。北岛的《地铁车站》通过直觉思维来“摧毁现实”,诗人呈现的是一种心理真实而非客观真实,因而它给受众带来一种“陌生化”的审美体验。尽管这类诗能给受众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但它容易产生晦涩难懂的弊病。

庞德和北岛的这两首诗均摒弃外部世界真实的再现模式,注重直觉表达和想象功能的发挥。但两首“地铁车站”区别也十分明显,庞德的诗是抓住一个“点”,从诗中的面孔“一景”想象开来又到“花瓣”戛然而止,可谓从意象始又到意象止,给受众以单纯之美;北岛的诗则呈现一种流动美,他把地铁先比作流动的河流、又比作人来人往的大街,从地下再跃升到地面,它给我们呈现的是“组景”的丰富美。聂鑫森《地铁》的风格和前两首迥然有别,诗的特色表现为长于描写,长于客观场景再现;诗人重在情感的抒发和哲理的升华上,诗的语言通俗晓畅,意蕴深邃隽永,给人以情感美、思想美和理念美的审美体验。但这类诗容易流于直白。以上论及的这三首诗可谓诗坛抒写地铁的奇葩,它们各自以其独有的特质播散着诗美的芳馨。

附诗:

1.地铁车站(庞德)

人群中这些脸庞的隐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杜运燮译)

2.地铁车站(北岛)

那些水泥电线杆

原来是河道里漂浮的

一截截木头

你相信吗

鹰从来不飞到这里

尽管各式各样的兔皮帽子

暴露在大街上

你相信吗

只有山羊在夜深人静

成群地涌进城市

被霓虹灯染得花花绿绿

你相信吗

3.地 铁(聂鑫森)

地底下

也有奔跑的风

也有奔跑的欢乐

从艰辛的开掘中

获得了一个新的空间

承载地面上无法承载的

拥挤的生活

道路的走向

有了更多的层次就象我们多层次的追索

地面上

春风、夏雨、秋阳、冬雪

不断地更替着

而地底

是一个华灯照亮的夜

时间如静止的湖波

这是一个世界的两个侧面

在入口和出口

才和谐地重合

正如人生

有时上升,有时下沉

有时显赫,有时沉默

从不同的路上

走向相同的方位

踏着欣喜和惶惑

啊,地底下

枕木与钢轨组成的方格里

写着一支永不沉沦的歌

参考文献

①孙绍先,周宁主编:《外国名诗鉴赏辞典》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1989.12月

②岛著:《结局或开始》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8月

③诗刊社编:《1983年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4

④《沫若文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第十卷。

⑤何其芳:《关于写诗和读诗》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

(作者介绍:刘德岗,河南工业大学漯河工学院外语系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猜你喜欢

庞德北岛车站
我眼中的北岛
被“舆论”困扰的庞麦郎一家
车站一角
睡吧,山谷
时空守护者之车站遇险
庞德子
海明威学写诗
地铁车站
一颗温润明亮的珍珠
咖喱岛(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