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工匠精神 助力东北振兴

2020-06-04解连峰宋敏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13期
关键词:东北振兴工匠精神

解连峰 宋敏

摘 要:弘扬工匠精神的根本是树匠心,传承工匠精神的基础是育匠人,践行工匠精神的目的则是出精品。在东北三省,尤其是黑龙江省要通过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养人才梯队,打造东北四市区域合作发展的良好模式,从而助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关键词:工匠精神;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振兴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13-0127-02

对精品的坚持、追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路。企业职工需要有工匠精神,企业要想得到长足的发展在竞争中获胜,同样离不开工匠精神。东北要实现二次腾飞和全面振兴,更迫切需要工匠精神。

东北地区在我国是工业化最早的区域,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国民工业体系构建方面功不可没。东北地区无论在科技研发还是在产业基础上都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发展潜力巨大。将东北地区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重要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是全面振兴的必然选择。能够充分代表中国制造水平的高铁、核电、能源等核心装备都源自于东北,作为资深的重要工业基地,东北的位置不可替代,这与工匠精神的培植与传承也是分不开的。

一、弘扬工匠精神,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以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是东北地区的发展优势之所在,是经济结构转型的东北地区发展的出路。按照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对原有产业进行改造升级,提升供给质量,进而有效供给。传统企业要想脱胎换骨,优化创新,离不开深入改革。充分弘扬工匠精神,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战略性调整,就要坚持和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模式。

东北地区应加快构建有利于鼓励和激励创新的制度和社会环境,激发调动全社会的创新激情,持续发力,形成以创新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及发展模式。东北地区要充分发挥现有的配套生产能力,将原有的工业生产基础充分运用。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人才是东北振兴的一大优势,他们身上有传承了半个世纪的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东北全面振兴的过程中对于工匠精神不但要传承还要坚守,这样才能让东北经济迸发出巨大活力。企业职工要努力钻研新技术,运用新的生产方式,潜心钻研,付出全部精力的对产品进行开发研制和加工。以“新、软、高、优”为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发展思路,加大工匠精神的培育力度。

创新驱动发展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通过推动建立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区域产业体系来完善一系列旨在提升产业活力与竞争力的创新工程,以“新、联、高、优”为其实现路径。“新”就是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转型与成长。在发展上下功夫加大力度,制定因地制宜的系列政策,在人才与资本、技术与管理等方面全面统筹,将资源优势发挥淋漓尽致的同时大力推进劳动密集型、市场需求型等新兴产业发展,使东北地区的产业规模得以壮大。“联”就是要努力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齐头并进,实现制造业的生产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在打造其他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和动力上下功夫,在企业合作和区域合作中探寻有效益的产业链条。所谓的“高”,就是要选择有条件的新材料、节能环保设备、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生物制药、智能制造设备等行业,借助东北的地理位置优势,形成高技术产业集群。“优”就是在创新驱动方面,使得既有主导产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得以优化。在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专业化生产方面给予政策性鼓励,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方面培育工匠精神。以工业为主导,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来促进东北振兴,打造精品的同时扶植开创名牌,通过提升竞争力与发展潜力形成创新机制。

二、传承工匠精神,培养人才梯队

培养苦干真干会干的人才队伍是东北振兴的重中之重,通过振奋企业职工士气,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打造作风过硬的人才队伍。以全新的发展理念作为引领,来衡量工作、指挥行动、训练干部,培养造高素质人才队伍。选拔领导干部,要任用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将“实干”精神作为考核干部的标准之一,充分发挥干部的“带头作用”和“担当作用”。在振兴东北中,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发扬“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创造力与实干精神并进,勇攀创新高峰,实现经济和产品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新一轮东北振兴离不开各级干部对工匠精神之精髓的挖掘,对工匠精神加以保护和传承使之成为时代的风向标。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弘扬离不开良环境这一土壤,振兴东北的脚步需要工匠精神做指引,将工匠精神的概念引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人们工作行事的行为准则,让工匠精神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同样要依托于工匠精神不断开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新思维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对“双创”工作是强有力的推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把弘扬“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二者相衔接,焕发“双创”主体创业创新的热情,鼓励创新,褒奖创造,支持创业,让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有舞台、有荣誉、有地位。科研人员要在思想观念上创新,在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上下功夫,进一步解放思想并且创新管理,使传统产业的高端化、支柱产业品牌化,让新兴产业实现规模化。企业要构建技术创新交流机制,围绕培育工匠精神这一中心议题,推动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工艺技术的改进。

三、秉承工匠精神,打造东北四市区域合作发展的良好模式

振兴东北离不开区域合作,哈尔滨、沈阳、长春、大连等四个副省级城市在东北地区经济比重达45.3%。通过构建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四市联动体系来形成振兴东北的路径,弘扬工匠精神,在合作方式上创新,让新的技术成果实现共享、共谋新格局、共创新未来进而打造区域经济共同体。

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走出一条新形势下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新路。第一,着力在产业升级、和产业培育上实现新突破,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真抓实干;第二,将培育发展新动能作为突破口,通过创新驱动来引领产品质量提档升级;第三,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使之与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对接;第四,保障和改善民生并且在补齐民生短板上实现崭新的突破。进一步加强四市市长年度会晤机制,在交流合作中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健全东北振兴的沟通协调机制。

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创新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将依法保护与激励机制并重。对于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要不断地加以丰富和完善,加大失信惩戒力度,让全社会形成诚信的良好风尚。

参考文献:

[1]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8-20.

[2]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工匠精神——中国制造品质革命之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0.

猜你喜欢

东北振兴工匠精神
新一轮东北振兴形势下哈尔滨市食品工业发展的思考
“东北振兴”区域政策经济效益评价
东北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化可行性分析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全国新一轮东北振兴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