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

2020-06-04刘姣伶

中国德育 2020年8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规律时代

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征程中,党中央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教育部也相应地作出了部署、提出了要求,为我们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把握好中央的教育精神、落实好国家的教育政策,是推进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中国德育》特开设专栏,解读教育的“顶层设计”,探讨教育的“奋进之笔”,为教育更好发展助力。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1]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包含着各种关系、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进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时必须依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在我国,我们弘扬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进行的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爱国主义教育。下面就基于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进行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探寻相应的现实举措。

一、坚持基本要求和具体实际相结合

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更迭、变化的,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绝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应地,爱国主义教育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受到国际形势、国家发展状况.社会基本情况、人民思想状况乃至科技发展、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影响。唯物论最基础的方法就是从物质本身出发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正所谓“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2]。“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客观实际是不断变化的,时变则事变,事变则相应的观念、方法和措施也要变。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动态实践中,应该把握住其基本要求,与时俱进地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资源、载体、方法等。

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基本要求和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这就要厘清基本要求的范畴和具体实际的情况。

在指导思想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3],这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最為本质的要求。

在主题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所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始终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将“爱国精神”与“中国梦”紧密相连,使广大人民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时能够自觉将“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坚持不懈的追求。 在内容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着力点”[4]。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们经历了一系列伟大变革,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党、国家和社会主义是紧密结合的,三者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贯彻这一内容,才能使其更真实、更鲜活。一个国家的稳定发展,自然是离不开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纵观整个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之巅,就必须坚持团结统一。所以,新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

在方法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坚持“以立为本、重在建设”“立足中国、面向世界”, “以立为本、重在建设”强调在爱国主义教育的进程中,我们要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中唤起爱国之情,不是生硬灌输,而是注重启发,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从日常细节着手,潜移默化地加以影响。“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旨在说明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各个国家紧密联系,我们既要强化民族情感、增强文化自信、正视文化传统,也要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尊重各国人民选择,从不同文明中汲取营养。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在基本要求的指导下,紧密结合具体实际,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5]。如今我们进入新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方面蓬勃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爱国主义教育也在遭受着挑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模糊了本民族国家与其他国家的界限,甚至有部分人认为爱国主义教育会造成狭隘的民族情绪;多元社会思潮的涌现使得部分人无法正确对待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受到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西方国家主导的网络社会使得一些社会利益集团的表达肆无忌惮,扰乱视听,影响舆论;一些人持所谓“自然论”观点,认为国强民富,爱国之心油然而生,爱国主义教育要顺其自然,不必强求[6]……这是我们在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的实际情况。只有深入考虑这些具体实际,利用现有条件(例如新媒体、大数据和互联网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才能使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效益最大化发挥。

二、坚持全面覆盖和突出重点相结合

矛盾这一概念反映了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没有什么事物不包含矛盾。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就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的运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例如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体发展需要的矛盾、主导性传授和自主性接受的矛盾、教育正面影响和环境不良影响之间的矛盾等等。我们决不能否认这些矛盾的存在。现实中的矛盾也是各不相同的。每一领域、每一事物及其运动过程中的矛盾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在矛盾体系中,主要矛盾决定其存在和发展,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我们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一方面,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全局性、全面性,涵盖了各个方面、各个群体,需要综合平衡、彼此协调发展,全面覆盖。另一方面,爱国主义教育不是单纯的指向一个群体、选用一种内容、采用一种方法,不是“上下一般粗”的点对点、点对线的过程,而是有层次、有区分、有重点的点对面、面对面的过程,需要有选择地突出重点。 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全面覆盖和突出重点相结合原则,尤其是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载体这三个方面,更要如此。

就教育对象来说,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7]。“面向全体人民”体现了全面覆盖,而“聚焦青少年”则体现了突出重点。爱国主义,既是政治层面的要求,也是道德层面的规范,是政治要求和道德规范的有机统一;既渊源于中华传统文化,又来自于现实社会要求,是传统和现实的有机结合。因此,爱国应该是全体人民所共有的义务和规范。所以,爱国主义教育要覆盖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全体人民,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但“全面覆盖”不意味着“一刀切”“一锅端”,而是要突出重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以青少年为重点对象。一方面,青少年群体正处于心理、生理从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另一方面,青少年作为国家发展的有生力量和后备军,关乎国家的命运前途。

就教育内容来说,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既要全面覆盖“爱大好河山、爱骨肉同胞、爱灿烂文化.爱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内容,也要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有侧重点地选择教育内容。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所爱之“国”,并非单纯的政治工具——国家,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祖国。因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必须全面覆盖“祖国”的内涵。由于教育对象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思维状况和认知水平,所以爱国主义教育在内容的选择上也要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突出重点。比如,小学阶段以具象思维见长,应该重点培育其对家乡故土的热爱;中学阶段是辩证思维、抽象思维飞速发展的一个阶段,应该强化其对国家、人民等抽象概念的认识;大学阶段是抽象思维完善的一个时期,应该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国史国情、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等内容。

就教育载体来说,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全面覆盖多种载体,保证爱国主义教育载体的丰富性;同时,也要突出运用特色载体和现代载体,确保其主导性和时代眭。由于爱国主义教育目标的多样、对象的全面和过程的复杂,只有全面覆盖多样载体才能保证教育的合力。与此同时,也要重点运用具有中国特色、区域特色、文化特色的载体,以及伴随着互联网发展出现的新媒体、大数据等现代载体。只有坚持二者的统一,才能符合各类教育对象的需要,激发教育对象的兴趣,最大化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最大化取得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

三、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结合

这里, “守正”主要是指遵循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理解和把握规律,认为规律是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客观联系。任何规律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和愿望而存在并发生作用的,规律既不能人为地创造,同样不能人为地消灭。尽管爱国主义教育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的形式与内涵,但规律始终起作用。爱国主义教育的规律存在于一切社会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当中,这是由它的矛盾普遍性所决定的。所以,我们不能违背规律,要按照客观规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当然,遵循规律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规律的必然性要通过具体的条件才能发生作用,而这种作用方式在不同的条件下是不同的。人们可以通过改变、创造规律发生作用的具体条件,从而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从而更好地推动实践。这就是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教导我们,只有创新才能发展。所以,我们要根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态势,不断创造出符合时代特点的新理论、新方法,使爱国主义教育“活”起来。

在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爱国主义教育要遵循的规律是多样的、复杂的,我们可以从它最基本的三个要素来看。从教育对象来看,要遵循教育对象的内在需求规律。列宁认为: “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从常识来讲,生活在一个国家的个体,或多或少会对国家具有某种程度的情感需求和依赖。但仅仅是非理性的情感需求是不夠的,还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使教育对象树立起爱国的信念,承担起爱国的责任、义务,并将之转化为行为。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使教育对象懂得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个人利益和祖国利益是内在统一的。要全面把握、利用个人的内在需要,统一于祖国发展大业的需要。从教育环境来看,要遵循环境影响规律。爱国主义教育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没有人能脱离环境谈爱国主义这个话题,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大到国际形势、国内情形,小到个人的家庭状况、生活圈子等等,都可以视为环境。不同的环境会对教育对象的接受程度产生差异眭影响,使爱国主义教育打上环境的烙印。当教育对象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信息时,会与周围环境中包含的信息发生碰撞,既可能产生正面效果,也可能产生负面效果。所以,要遵循环境影响规律,考虑教育对象的现实状态,使爱国主义教育发挥出最大效果。从教育过程来看,要遵循认识的非线性规律。人的认识往往呈现出一种螺旋式的状态。正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强调的,认识活动具有无限眭和反复性,是一种波浪式的发展。所以,无论是显眭的教育过程还是隐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都要遵循认识的规律,允许认识反复性的存在。

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发展应该是一个继承传统、面向未来及着眼理论、关照现实的开放性过程。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发展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在继承中华民族爱国的传统美德上创新发展。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爱国、爱人民、注重集体利益等因素,并赋予其时代价值。二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教育的传统中创新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在宝贵的经验传统中创新发展,使其更具有时代话语权。三是要在借鉴相关国家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也具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经验,需要我们利用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方法,加以学习借鉴。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也需要对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加以借鉴。四是要立足教育实践创新发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发展必须立足实际,按照社会发展和国民整体素质的要求,注入新要素、新血液,系统地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方法、渠道、内容和载体等,加强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

在实践中,我们要将这些原则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对象、内容、方法等要素和环节紧密结合,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使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真正成为“固本培元、凝心铸魂”[8]的伟大工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报,2015-1231(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91.

[3][4][7][8]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9:4,4-5,10,3.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67.

[6]吴潜涛,杨丽坤.改革开放以来爱国主义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8(11):81.

【刘姣伶,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刘烨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规律时代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找规律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巧解规律
找规律
《氮和磷》中的一般与特殊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