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场景、内容:苏州地方戏曲、曲艺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探索*

2020-06-04周晓薇

艺术百家 2020年1期
关键词:昆曲曲艺文旅

周晓薇

(苏州市文艺创作中心,江苏 苏州 215006)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文化和旅游融合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是顺应新时代发展,适应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要举措。戏曲、曲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形成之初就承载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与旅游有着深厚的渊源。在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1]和2019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曲艺传承发展计划》[2]中,明确了地方戏曲、曲艺保护传承发展措施。2018年4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开启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大幕。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3],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4]等关于文旅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关联措施。在当前背景下,推动地方戏曲、曲艺与旅游融合发展,不仅是繁荣文艺事业和振兴戏曲、曲艺的有力抓手,也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和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苏州地方戏曲、曲艺与旅游融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苏州是“百戏之师”昆曲的发源地,是国内昆曲传播最兴盛、演出最频繁的城市之一。苏州的戏曲、曲艺资源丰富,精致典雅、开放包容的苏州文化,孕育了昆曲、苏剧、苏州评弹,为滑稽戏、锡剧的流布及其苏式风格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苏州是全球首个“世界遗产典范城市”,除了昆曲、古琴等六项非遗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外,还拥有众多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苏州古典园林、中国大运河苏州段两项“世界文化遗产”。厚重深邃、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使苏州这座城市具有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国内外无数游客来苏州赴一场文化之旅。戏曲、曲艺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苏州实践具有重要的样本意义。

一、苏州地方戏曲、曲艺与旅游融合的现实基础

笔者曾参与最新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根据普查成果,苏州地方戏曲剧种有昆曲、苏剧、滑稽戏和锡剧。[5]207地方曲艺主要有苏州评弹、宣卷、宝卷等。昆曲、苏州评弹和苏剧被誉为苏州文艺“三朵花”,苏州评弹被誉为“中国最美声音”,在海内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2001年昆曲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6年昆曲、苏剧、苏州评弹均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苏州滑稽戏是现代滑稽戏的重要分支,于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锡剧流传于苏州的一支别名“苏锡文戏”,苏州的锡剧于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根据2016年开展的苏州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情况以及同年苏州市演艺行业联合会提供的数据,笔者整理统计了国有、民营等各体制戏曲演出团体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统计图表显示各剧种演出团体数量(表1)、各市(区)演出团体数量(表2)差异较大,反映了剧种的差异化发展以及戏曲资源分布、发展的不均衡。公办团体、民营团体、民间班社的数量(表1、表2)一定程度上分别反映了某剧种在某区域的专业化程度、市场需求和群众基础。苏州评弹书场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表3)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市(区)的文化生态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长期以来,苏州在戏曲、曲艺传承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形成了以中国昆剧艺术节、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苏州市文华奖等为代表的展演平台,以江苏省苏州昆剧院、苏州市评弹团、苏州市苏剧团、苏州市滑稽剧团、苏州市锡剧团等12家国有院团和广大民营院团、民间班社为基础的文艺阵地,以中国昆曲博物馆、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苏州昆剧传习所为代表的展陈和保护单位,以苏州昆曲学校、苏州评弹学校为代表的教育培训机构,以及以中秋虎丘曲会为代表的民间民俗节庆活动等全方位、多举措的生态性保护工作体系。自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戏曲、曲艺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效果开始显现。2018年至2020年连续3年在昆山举办戏曲百戏(昆山)盛典、2019年8月在苏州开幕的首届中国苏州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等活动,在展示戏曲、曲艺等艺术魅力的同时,结合本地资源和本土文化,在文旅融合方面做出了先行探索。

一方面,苏州戏曲、曲艺文化资源丰富,且与旅游资源之间有着丰富的“链接”,如昆曲与昆山、戏曲与园林、民俗节庆与戏曲、历史名人与经典剧(曲)目的渊源等。苏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有丰富的历史遗迹、众多的历史名人和深厚的文化资源,历史上曾涌现出范仲淹、顾炎武、冯梦龙、孙武、沈括、唐寅等一大批杰出人物,产生了51名状元。这些名人背后是苏州强大的文化人才储备,古往今来源源不断,这里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讲。另一方面,苏州地方戏曲、曲艺资源存在冷热不均的现象。昆曲是全国性剧种,苏州评弹在江浙沪乃至全国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锡剧是无锡、常州、苏州等江南地区广泛流行的剧种。在苏州,这三个剧(曲)种的演出团体也比较多,除了国有院团还有不少民营演出团体和民间班社。滑稽戏起源苏州,流行于上海、苏州、常州等周边吴语地区,苏式滑稽戏独具特色,有“冷隽幽默、爽甜润口、滑而有稽、寓理于戏”的艺术特点。苏州市滑稽剧团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创作了一批优秀剧目,多次获得全国优秀保留剧目大奖、文华大奖等重要奖项。但滑稽戏在苏州只有苏州市滑稽剧团一家演出团体,滑稽戏与旅游融合的潜能和路径还有待激活和发掘。苏剧是苏州独有的剧种,以苏州方言为依托,曲调婉转清丽,格调雅俗共赏,具有浓厚的江南风味,被誉为“虎丘山下的一朵茉莉花”。苏剧的传承保护单位苏州市苏剧团是“天下第一团”,由“苏州市苏剧传习保护中心”和“苏州市苏剧团有限公司”共同组成,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管理。2019年6月该团创作演出的苏剧现代戏《国鼎魂》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这为苏剧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在做好传承保护和精品创作的基础上,挖掘苏剧的文化旅游资源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其传播和发展。从群众基础和市场需求来看,昆曲、评弹、锡剧“热”,苏剧、滑稽戏“冷”。苏州星罗棋布的历史文化资源有待进一步激活。

二、地方戏曲、曲艺与旅游融合的理论逻辑

旅游是文化的形和体,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文旅融合,并非简单地叠加,而应是一种化学反应。长期以来,文化和旅游有着各自的发展理念和实践路径,文旅融合“为什么融”“融什么”“怎么融”是现阶段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探究“融什么”,首先要找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点。在由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旅游研究基地、河南文化旅游研究院编著的《中国文化旅游发展报告2018》[6]2中,由程遂营、肖建勇撰写的总论中提到旅游的三个新要素:场景、内容、生活,并以此展开对文化和旅游融合的相关论述。由此启发,笔者认为可以将这三要素视为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点,并尝试从“生活、场景、内容” 三个维度对地方戏曲、曲艺与旅游融合的理论逻辑进行阐述。

(一)生活维度

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着眼于生活,生活是地方戏曲、曲艺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原点和落脚点。

戏曲、曲艺在起源及发展的过程中,就和生活息息相关。《礼记·乐记》中载:“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曲艺是说唱艺术,戏曲也正是综合了诗歌、音乐、舞蹈等表现因素发展演变而来。戏从民生,戏在民间,只有还戏于民,让看戏、听戏、听评弹成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才能使地方戏曲、曲艺文化融入城市文化旅游资源骨血之中。“见人见物见生活”也正是戏曲、曲艺等非遗文化保护的重要理念。

一座优秀的旅游城市,首先是一座适宜居住和生活的城市。在散客化和自由行越来越成为主要消费模式的大众旅游时代,在推进全域旅游的当下,文化和旅游的融合要着眼于生活,有“寻常生活客自来”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文化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旅游是一种生活体验与生活方式,我们通常说的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都是基本生活元素。那些相对成熟的社会服务体系和城市文化在让市民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对旅游市场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二)场景维度

文化和旅游融合需要营建好的场景,场景是地方戏曲、曲艺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优势和生发点。

戏曲、曲艺具有很强的场景表现力,是最早与旅游结合的文化类型。唐宋时代的瓦舍勾栏,汇聚了大量各种类型的娱乐样式,刺激了本地市民和外来游客文化娱乐不断高涨的消费需求,由此催生了戏曲的正式形成。戏曲的“唱念做打”、昆曲的“无动不舞、无声不歌”、 苏州评弹的“说噱弹唱”等等,都给人以视觉、听觉、感觉的多重享受,营造了生动美好的文化场景。旅游消费的第一特征就是视觉消费,视觉消费是文化和旅游融合中永不褪色的主题。约翰·厄里(John Urry) 提出的“游客凝视”便是以一种隐喻的说法表明旅游中“看”的作用:“游客只要抵达某个自然景观或旅游城镇,眼睛就开始搜寻那些可以把他们从日常经验之中抽离开来的特质。这些特质之所以被看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因为游客觉得它们不寻常”。[7]5对于游客来讲,越能体现文化独特性、鲜活性、多样性的文化场景,越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而地方戏曲、曲艺等非遗文化正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戏曲、曲艺在不同时间、空间的演出,有着鲜活多样的场景呈现。从瓦舍勾栏到戏台茶园,从厅堂演出到剧场演出,演出场所的变化反映了艺术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红楼梦》中贾母说,听戏要隔着水才得其韵,这其中有声音传播的物理原理,更有艺术审美的化学反应。苏州园林、古镇、古建筑里的戏台,原先是古人赏戏的场所,现在则成了具有“陌生化”效果和独特吸引力的场景。科技的发展,为文旅产品的场景展现赋能。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等技术,为游客创造一场场视觉盛宴,进一步拓展和创新了地方戏曲、曲艺的演出空间和表现形式。

(三)内容维度

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关键是内容的打造,内容是地方戏曲、曲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链接”和驱动力。内容是地方戏曲、曲艺文化和旅游资源之间的“链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既是一种文化资源,也是一种旅游资源。苏州平江路、山塘街等历史街区越来越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热点,就是因为它们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浓缩了时代的记忆。内容可以是景点背后的传说故事,可以是戏曲、曲艺作品与故事发生地之间的渊源,可以是剧(曲)种与其发源地之间的历史钩沉,也可以是关于戏曲、曲艺文化和旅游资源融合的新鲜创意。

内容是地方戏曲、曲艺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发展的驱动力。2014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起 “知识产权、旅游和文化”项目,该项目宗旨是将IP(Intellectual Property)确立为一种内生性发展工具,创造性地推动社会发展。所谓IP,就是知识产权,其核心就是要有内容,有了好的内容就可以进行深度挖掘、主题创作、衍生品开发等。文旅IP存在于城市的人文积淀中,存在于文艺作品的艺术魅力中,这些都可能会对游客产生文化吸引,成为他到访这座城市的动机。艺术的形成发展、创作传播,其价值早已超出艺术本身。一部艺术精品的推出,一台有影响力的演出,有时会产生受众的集聚效应。《牡丹亭》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400多年前汤显祖写出了“几令西厢减价”的《牡丹亭》,其艺术魅力及其对昆曲流传推广的巨大作用影响至今。昆曲在历史上兴盛过也曾衰落过,如果说1956年晋京演出的《十五贯》是“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那么苏州昆剧院2004年首演的青春版《牡丹亭》则拉开了新世纪昆曲复兴的序幕。2016年纪念莎士比亚、汤显祖逝世400周年,国内外都开展了很多活动,在推动艺术传播、文化交流的同时也促进了文化旅游的发展。汤显祖故里抚州开发主题文化公园并制作了大型实景剧目《寻梦牡丹亭》,就是围绕“汤显祖故里”“牡丹亭”等IP进行文化产业开发的例子。

三、苏州地方戏曲、曲艺与旅游融合的实践路径

地方戏曲、曲艺从前曾是苏州人生活的一部分,现在对于很多人来讲,传统艺术里的那份乡音乡情仍然可以慰藉乡愁、治愈人生。近年来掀起了“新国潮”“传统文化热”等风潮,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昆曲、苏州评弹等传统艺术。戏曲、曲艺与旅游融合发展大有可为。下面笔者从生活、场景、内容三个维度,对苏州地方戏曲、曲艺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现有实践及可参照的路径加以阐述。

(一)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

涵养生态、融入生活,是苏州地方戏曲、曲艺与旅游融合的原点和落脚点。融入生活的路径,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论述。在时间维度上,笔者以传统节日和艺术节等文化节庆为例进行论述;在空间维度上,主要以戏曲特色小镇、曲艺之乡为例进行论述。

1.以戏为媒打造“人民的节日”。传统节日是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托,将地方戏曲、曲艺融入传统节日,贴近当代民众的日常生活,使之成为根植于百姓生活与民间传统的“活”的文化,是戏曲、曲艺与旅游“生活化”融合的重要途径。以中秋节为例,“虎丘曲会”是苏州民间群众性的戏曲活动的集中反映。“虎丘曲会”始自正德、嘉靖年间,万历年间随着昆山腔新声崛起而更加繁盛,清乾隆以后因昆曲衰微逐渐沉寂。2000年,由苏州市文联和苏州市剧协牵头主办,“虎丘曲会”首次正式恢复。2019·中国苏州虎丘曲会是自恢复以来的第20届,主办方组织了丰富的活动,如夜场唱曲等项目,力图恢复古韵遗风,恍若再现中秋时节虎丘千人石上对月吟唱的盛况。从古时由民间自发组织到新世纪由政府部门、文联牵头组织,“虎丘曲会”的民间性、群众性肯定是有所变化的。但今时毕竟不同往日,丰富节日文化内涵,恢复传统节日民俗,有浸润、引导的过程;涵养戏曲、曲艺文化生态,更是一项长期工程。在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以及劳动节、国庆节等法定节日,假期与节日的叠加效应使人们的旅游需求增加,在此期间安排戏曲展演、主题活动等文旅活动必定有更好的效果。2019年端午小长假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旅部主办的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带动了全国各地举办融民俗、非遗展示、旅游为一体的系列活动,苏州丝绸博物馆举办的“霓裳雅韵——昆曲戏衣收藏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展。2019年中秋小长假期间,除虎丘曲会外,苏州许多景区和文化场馆都针对中秋假期推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动。如“留园寻梦”中秋活动、“石湖串月”中秋民俗文化节、2019海峡两岸(昆山)中秋灯会等各类节庆活动。这些活动中大都穿插了昆曲、苏州评弹等演出,丰富了活动的文化内涵和广大市民、游客的游玩体验。

新时期以来,政府部门主办的戏曲展演和艺术节成为戏曲、曲艺演出的重要平台。新时代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使艺术节等活动呈现全方位、立体式、多样化新趋势。如2019年在上海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融艺术展演、特色文化活动、演艺及文创产品博览会和旅游为一体。“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文旅结合让艺术节更贴近“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主题。艺术节走向文旅融合的模式是一种必然,也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提升城市能级和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的策略和手段。苏州作为中国昆剧艺术节、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的固定举办地,迄今已成功举办七届,不仅是全国昆剧、评弹演出团体三年一度的盛事,也是全国戏迷票友、广大市民、游客集中欣赏高水平演出的机会。高规格、高水平艺术节的举办,充分体现了苏州作为昆曲、苏州评弹发源地的文脉正宗,推动了苏州地方戏曲、曲艺的传承、发展、传播。2018年起昆山连续三年举办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在集中展示全国348个戏曲剧种魅力的同时,发布了“游昆山、看百戏”的旅游线路并组织了相关系列活动,正在建造中的中国戏曲百戏博物馆将成为戏曲文化旅游的又一个亮点。2019年首届中国苏州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推出了六大艺术门类活动和三大主题日活动,并推出了十条特色各异的苏州艺术之旅路线,“集中展演了19台23场演出,吸引了超过2万人次走进剧场观看”。[8]展演剧目有文华大奖获奖作品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话剧《谷文昌》、苏剧《国鼎魂》、淮剧《小镇》等,有展示苏州历史人文、讲述“苏州故事”的传统滑稽戏《苏州两公差》、昆剧《顾炎武》、中篇弹词《绣神》、锡剧《沙家浜》等,还有具有很强群众基础的经典保留剧目昆剧青春版《牡丹亭》、黄梅戏《女驸马》等。搭好台,唱百家戏,不仅是振兴戏曲、曲艺的有效抓手,也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

2.在戏曲小镇、曲艺之乡实现“诗意地栖居”。戏曲、曲艺与古镇、乡村有着天然的亲和关系,它们都承载了现代人的乡愁和对“诗意地栖居”的向往。苏州很多乡村、古镇在历史上曾经是戏曲、曲艺艺人谋生的大码头,是艺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昆山是昆曲的发源地,昆山巴城镇、千灯镇、周庄古镇等都与昆曲的起源、形成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戏曲小镇、曲艺之乡的创建,不仅夯实了地方戏曲、曲艺传承发展的基础,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也为戏曲、曲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吴江、张家港、常熟、昆山、工业园区胜浦镇、昆山市巴城镇都凭当地戏曲、曲艺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常熟市、张家港市、吴江区、相城区、千灯镇都是“中国曲艺之乡”,张家港市为江苏省首家“中国曲艺名城”,相城区北桥街道为全国首个“中国民间戏曲文化之乡”。这些戏曲小镇、曲艺之乡是昆曲、评弹、苏剧、锡剧、宣卷等戏曲、曲艺的孕育之地、生活之地、创造之地,也是名家风流、人才辈出、流派纷呈之地。“相城区全区拥有评弹书场23家,每年评弹演出超过6000多场次。”[9]“中国曲艺名城”张家港每年举办的长江文化艺术节已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融文化、经贸、旅游为一体的活动。昆山以连续三年举办百戏盛典为契机,聚拢人气和资源,以建造百戏博物馆、戏曲文化博览园,开发昆曲主题街区、举办昆曲特色节会、引入昆曲名人工作室、开发昆曲文创产品等一系列举措打造文旅深度融合昆曲特色小镇。昆曲、百戏盛典等文化标识以史无前例的驱动力和巨大辐射力,带动了昆山文旅的发展。“世界水乡,有戏周庄”。上世纪90年代,苏州昆剧院在周庄古戏台每天演出昆曲,培养了一大批昆曲人才。青春版《牡丹亭》的班底、苏昆“小兰花”就是从周庄的舞台走出来的。周庄的古戏台、其他临时搭建的戏台和水上戏船,总体演出规模很大。此外,百座古典宅院、几十个砖雕门楼、众多的文化旧址,让周庄成为昆曲浑然天成的大舞台,很适合推出浸没式戏曲、昆曲文化之旅等产品。

(二)场景多样化,演艺集聚化

戏曲、曲艺在不同的时空演出,有着不同的氛围,营造了多样的场景。苏州要充分依托深厚的吴文化底蕴、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多样的文旅场景。

1.演艺进景区产生美的“溢出效应”。苏州是“百园之城”,在2015年到2018年先后编制公布的四批《苏州园林名录》里累计将108处园林列入名录保护,其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拙政园等9座古典园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昆曲是流动的园林,园林是凝固的昆曲”,昆曲、评弹等戏曲、曲艺与景区结合产生了美的“溢出效应”。早在1990年,苏州便为满足入境旅游发展需要开办了“游园惊梦”之网师园古典夜园游赏项目,在网师园内各个厅、堂、斋、阁安排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评弹、昆曲、江南丝竹演奏等节目,让旅游与文化相融相盛、古典与现代兼容并蓄、园林与戏曲曲艺相得益彰,备受游客青睐。坐落在苏州昆剧传习所的“游园惊梦”昆曲体验馆,不仅有实景版“游园惊梦”昆曲演出,还立体化展示了拍曲、演员化妆、古琴演奏等场景。在沧浪亭演出的浸入式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复刻”了一个属于沈复和芸娘的世界,观众一改传统剧场式、厅堂式的观看方式,跟随演员的表演参与到演出场景之中,在园林中走走停停,沉浸其中,一边聆听水磨昆腔,一边领略园林之美。山塘街真趣园的《寻梦山塘》融昆曲、苏州评弹、苏州小调、传统乐器、茶歇等文旅元素,给游客带来丰富的视听享受和互动体验。《留园寻梦》实景演出,让游客在欣赏留园自然美景的同时,领略昆曲、苏剧、苏州评弹、江南丝竹等艺术魅力,欣赏苏剧《花会记》《宣怀回乡》等与留园历史人文相关的“应景”剧目。

在北京园博园举办的中国戏曲文化周集合了全国各地剧(曲)种在园内演出,有很多可供借鉴的融合方式和演出形式。2019年中国戏曲文化周打破往年将戏曲传统舞台搬进园博园的方式,而是在室外戏台上为流动的观众提供开放的欣赏方式。演出与园内的树木、亭台景观结合,打造出中心舞台和各个园区各具特色、竞相争艳的盛况,编织了“园林中的戏曲”与“戏曲中的园林”浸没式情境。中国戏曲文化周的做法可供借鉴,苏州的太湖园博园同样也具有开展戏曲、曲艺展演的潜质。位于太湖园博园内的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一处专为社会各界人士走近苏州非遗、了解吴文化、感受苏州魅力而搭建的一个综合性艺术文化平台,在这里可以举行戏曲、曲艺展演和交流互鉴、雅集研讨等活动。除了非遗馆,园内广阔的空间和不同的景观可加以利用和改造,有举办大规模戏曲、曲艺展演的条件。

2.演艺让夜间旅游更“有戏”。随着旅游消费的日益多元和旅游供给的提质挖潜,加上国家和地方频频出台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夜间旅游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关注。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夜间旅游市场数据报告2019》[10]显示,有超过35%的游客希望在夜间欣赏演出。文化体验已成为夜间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剧院、实景演出等场所消费热度高涨。大力促进夜间旅游,对地方戏曲、曲艺来说是很好的发展机遇。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和首届中国苏州江南文化艺术节都推出了“白天观景,晚上看戏”的文旅线路,在宣传演出剧目的同时带热了当地旅游。

3.科技为文旅产品赋能。科技创新为旅游演艺发展提供了硬件支撑。时下大热的“浸没式戏剧”就是通过声光电、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段营造虚幻、科幻、梦幻情境的戏剧类型。在北京园博园2018中国戏曲文化周上演出的戏曲科幻秀《梦回·牡丹亭》,就是利用全息成像、智能人机互动等技术手段,打造了一部动态浸没式视觉观赏秀。目前,戏曲、曲艺与高新科技手段结合的案例不多。笔者认为,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这方面的潜能和市场有待挖掘;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戏曲、曲艺等传统艺术非常注重演员自身的表演,科技手段如运用不当,绚丽的舞美和前卫的表现手段可能会削弱艺术本体的表现力。

4.“演艺新空间”形成集聚效应。随着演艺场景的多样化,未来演艺的空间要求也越来越多元化,演艺空间的复合性和社交性将在城市的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功能。上海在人民广场周边区域内,打造“演艺大世界——人民广场剧场群”,汇集了一批专业剧场和经授牌的演艺新空间。除了中国大戏院、上海大世界等专业剧场,商场一隅、地铁一角、书店隔间等演艺新空间也成为剧场外演出活动的补充和延续。剧场群产生的集聚效应,吸引国内外名家、名团、名剧纷至沓来,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也大大推动了旅游演艺等文化旅游的发展。

上海是大码头,苏州有自己的特点,苏州可以因地制宜、有所取舍地参考上海的做法。苏州古城区以观前街为核心地带,观前区域有开明大戏院、昆曲沁兰厅、苏州评弹团光裕书厅、苏州市滑稽剧团苏州喜剧院(中山堂)几家院团、剧院,向北辐射有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苏州昆剧院以及旅游演艺丰富的虎丘、山塘街历史街区等,向南辐射有集苏州市评弹团、苏州市苏剧团、苏州市锡剧团、凤苑书场、戏曲大舞台、中心剧场等为一体苏州戏曲传承中心,向西辐射有苏州市歌舞剧院,向东辐射有中国昆曲博物馆、中国苏州评弹博物馆以及众多评弹茶馆、戏曲堂会聚集的平江历史街区。设立准入门槛和管理条例,以观前街为中心,以现有的戏曲、曲艺演出场馆为基础,沿线纳入符合条件的“演艺新空间”,如金谷里棠会、沈德潜故居、吕成芳昆曲会馆、山塘昆曲馆、养心斋评弹茶馆,留园、耦园、沧浪亭等有实景演出的园林景点,梅竹书苑、和平里书场等评弹书场以及平江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场馆。以苏州古城区为试点,向全市其他区域推广。串珠成链、盘活资源,以商圈人气带动演艺发展,形成集聚效应。此举不仅可以涵养戏曲、曲艺文化生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而且可以作为对文旅演出市场进行监督、管理、规范的有利抓手。

(三)思维创意化,内容IP化

内容是地方戏曲、曲艺和旅游融合的关键,也是两者融合发展的“链接”和驱动力。内容是抽象的,需要载体才能落地。载体可以是艺术节等大型活动,也可以是围绕某项内容设计的旅游产品,某部文艺作品与景点的创意结合等。

文化本质上是创造,而旅游本质上是消费。文化和旅游结合,就是要把创造和消费结合,形成有内容的产品。而内容最重要的就是创新,创新最重要的就是创意。苏州地方戏曲、曲艺与旅游融合,要提质升级、更新换代,要打造新的品牌,最重要的也是创意。文旅创意有两种,一种是有中生有,一种是无中生有。苏州戏曲、曲艺资源与旅游资源之间有丰富的“链接”,应当做好“有中生有”的文章。苏州滑稽戏《满意不满意》《小小得月楼》先后于上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被拍摄成电影,影片放映以后,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苏州得月楼饭店。如能复排上演舞台版《满意不满意》《小小得月楼》,再配合推出“苏州美食寻根之旅”等相关旅游路线,应该是推动苏州滑稽戏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好创意。苏剧《国鼎魂》演绎的是苏州贵潘一族保护并捐献大盂鼎、大克鼎的故事,故事的发生地就是位于南石子街的潘祖荫故居,人称“探花府”。老宅经过恢复修缮,其中一部分已经被改造成园林式文化精品酒店“探花府·花间堂”。苏剧《国鼎魂》和过去的潘府、现在的花间堂的渊源,也可以成为文旅项目的创意来源。

“艺术创作不仅是一种文化活动,也是丰富旅游产品、拉长产业链条、提升旅游质量的活力要素。”“艺术与旅游的融合,不仅能开拓旅游发展空间,而且能赋予旅游文化内涵。”[11]39文艺作品与景点的结合,是文旅IP发掘和衍生的过程,可从“因借”发展模式和“应景”创作模式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因借”原指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技法中的美学原则,“因”指利用园址的条件加以改造加工,“借”指园内外的联系,即“借景”。这里讲的“因借”发展模式,指的是借用戏曲故事或有关事件的知名度,在其“发生地”因地制宜,充分演绎戏曲故事,开发旅游资源,再现戏曲故事、戏曲文化氛围的一种旅游开发模式。如在常熟沙家浜景区演出京剧或锡剧《沙家浜》,盐城市围绕文华大奖获奖剧目《小镇》推出实景版“小镇”,昆山以连续三年举办百戏盛典为契机建造百戏博物馆、戏曲文化博览园等举措都可以归入“因借”发展模式。电视剧《都挺好》带火了同德里、平江路等取景地,剧中的背景音乐带火了苏州评弹,也带火了平江路的评弹茶馆,借《都挺好》的名气推广文化旅游,这也是“因借”发展。

“因借”发展模式是借用“戏”的知名度进行旅游产品或者相关文化产业的开发,“应景”创作模式是以“景”为中心进行创作,用文艺作品来演绎苏州的历史人文,讲述发生在园林古镇、美丽乡村、时尚园区的苏州故事。从适应题材的广度和创作演出的特点看,苏州评弹最适合创作文旅融合题材的作品,评弹与其他艺术形式混搭还可以碰撞出新火花。比如2019年有个苏州评弹混搭“Rap”的作品《幸福苏州人》,“古塔古桥千年影,老街老巷映朝辉,旧园旧廊好寻梦,粉墨昆腔六百载,余音袅袅未曾散……”这个作品唱出了苏州的文化底蕴和时代气息,唱词里提到的典故和景点堪称苏州旅游攻略。有的项目条件特别优越,“景”和“戏”都有很高的标识度,如沧浪亭园林版《浮生六记》,集合了“世界文化遗产”“昆曲”“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生活美学”等多个IP,赢得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

在景区展演的戏曲、曲艺剧(节)目内容要短,艺术水平要高,还要有特点,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精”。昆曲、苏剧、锡剧等可以演出折子戏、小戏,苏州评弹可以演出短篇弹词、开篇。除了现场演出,还可以考虑制作戏曲、曲艺电影、视频、纪录片、动画片等,无论是用哪种形式在景区播放,还是在院线、电视、网络上播放,都能起到直接或间接的宣传作用。如以昆山“小昆班”为原型创作的戏曲动画《粉墨宝贝》不仅是孩子们的戏曲通识课,也是昆曲海内外传播及文化旅游宣传的优秀载体。

四、苏州地方戏曲、曲艺与旅游融合的探索展望

综合现实基础、产业实践和政策导向,笔者对未来苏州地方戏曲、曲艺与旅游融合发展有以下思考。

(一)产品供给分层分类

文化旅游是一种特色旅游产品,遵从细分供给原则,要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相应层次和类型的产品。针对不同受众,戏曲、曲艺与旅游融合可形成专业型、大众型、研学游、寻根游等不同产品。文旅产品供给一方面遵从细分原则,一方面还要有共享理念。大众旅游、散客化时代,文旅产品的受众群体并非严格区分,游客也会进入市民文化娱乐场所,本地市民也会消费旅游演艺等产品。将戏曲、曲艺演出和相关元素穿插在旅游线路中,浸润于“苏式生活”中,体现在文创等衍生产品中,不仅让游客接触进而喜爱苏州地方戏曲、曲艺,还要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培养更多的年轻观众,引导观众需求从大众型向深度型、专业型转变。这次游客是来到一座城看到一出戏,下次可能就是为了一出戏来到一座城。

(二)资源开发以热带冷

苏州地方戏曲、曲艺在发展程度和资源分布上存在不均衡现象,在文旅资源的开发上要以热带冷。在路线设计、产品规划和展演平台方面,如能以知名度较高的剧(曲)种带动比较小众的剧种,不仅可以改善各剧种发展的不均衡现象,还能丰富文旅产品艺术内涵和效果呈现。同样,苏州各景区也有热点、温点和冷点,在热闹的景点进行戏曲、曲艺演出,效果不一定好。如在小众园林、有条件的博物馆、民办美术馆等地点演出可以有效拓展演艺空间。名家、名团、名剧的演出,往往可以带热一个冷门的剧场或景点。

(三)文旅联动加强宣传

媒体宣传联动机制对整合文旅媒体,提高宣传到位率和精准度起到积极推动作用。2019年9月11日,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牵头启动,国内各大媒体平台积极响应,40余家单位作为首批成员加入的文化和旅游行业媒体宣传联动机制正式启动。目前,苏州文化和旅游的官方宣传平台主要有:苏州文化云、苏州旅游总入口和苏州旅游官微,这几个平台在信息资源整合和宣传联动方面已经有很多举措。可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实现更加精准化的信息投放和更加便捷的用户体验。

(四)创新合作参与机制

在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3月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到:“支持各类文艺院团、演出制作机构与演出中介机构、演出场所等以多种形式参与旅游演艺项目。”[3]推进地方戏曲、曲艺与旅游融合发展,需要进一步创新合作参与机制。针对旅游演出市场演出质量不高的问题,建议以职称为依据设立准入门槛,建立苏州旅游演艺人才库。针对散客需求,可实行网络点单预约,选择合适的演出时间和演员。在国有院团参与文旅演出方面,可将进景点演出等活动纳入院团年度目标管理考核。

(五)激活文化消费存量

苏州是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全国领先,在城乡随处可见类型齐全、功能完善、质量一流的剧院、书场等公共文化设施。如能利用大数据分析,把公共文化和文化产业大数据对旅游系统和旅游企业开放,把面向市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市场的增量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将有效激活公共文化消费存量,让市民、游客共享城市文化发展的成果。

(六)保护非遗的原真性

地方戏曲、曲艺与旅游融合发展须注意协调非遗原真性保护与旅游体验开发之间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传播和利用,另一方面过度地旅游开发也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文化生态环境恶化,非遗原真性严重丧失。戏曲、曲艺与旅游融合发展,无论是进景区演出还是推出新作品、新产品,都要保证质量、把握尺度,做到“移步不换形”。

在产业实践上,文旅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也是新时代文旅事业发展最活跃的力量。随着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深入推进,改革红利将持续释放,文旅事业必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苏州地方戏曲、曲艺与旅游融合发展大有“好戏”可唱。

猜你喜欢

昆曲曲艺文旅
也论昆曲的形成与梁辰鱼的贡献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红楼梦》的当代昆曲改编与经典化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文旅照明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