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区40岁以上人群无症状肾结石患病率的CT调查
2020-06-04娄路馨于爱红李凯尹潞程晓光李卫
娄路馨,于爱红*,李凯,尹潞 ,程晓光,李卫
本文链接:
PURE研究是一项国际多中心队列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研究,所收集的大规模研究数据对制定卫生战略尤为重要,也彰显了医学统计及预防医学对疾病防治的重要性。CASH研究是PURE中国区的一部分,来自北京市、江苏省、山西省、陕西省、辽宁省、江西省、四川省7个省/直辖市12个调查现场参与。本研究对CASH研究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发现40岁以上人群无症状结石患病率较高,据此推测,包括有症状肾结石患者,肾结石的总体发病率会更高,且男女无异、年龄无异,需引起重视。
肾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可能引起泌尿系统感染、肾盂积水和肾功能减退等并发症,并与多种慢性病相关[1-5],这些均会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全球肾结石的患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6-7],包括中国[8]。影像可见但尚无临床症状的肾结石有演变成有症状结石的风险[5]。关于无症状肾结石的研究较少,多地域研究更为少见。CT检查可以准确辨识肾结石的数量、大小、部位,本文通过CT检查的诊断方法,对我国7个省市12个研究中心的无症状肾结石患病率进行探讨分析,以期对我国40岁以上人群肾结石的患病率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有助于正确评估和监测肾结石患者的病情,预防肾结石的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中国脊柱和髋状态研究(China Action on Spine and Hip status,CASH)是基于大型全球前瞻性城乡流行病学研究(Prospective Urban and Rural Epidemiology,PURE)的中国区的一部分。PURE项目是一项涉及18个国家,采用社区整群抽样,旨在跟踪调查生活方式、危险因子和慢性病变化的前瞻性研究。PURE-China的人群入选及数据采集工作与PURE完全一致,共选取了12个研究中心,115个社区的46 285人进行基线调查,目前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第12年随访阶段。基于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y,QCT)使用方便原则、社区配合、QCT中心合作和研究对象参加意愿等,共计7个省/直辖市(北京市、江苏省、山西省、陕西省、辽宁省、江西省、四川省)12个调查现场参与了CASH研究,旨在利用QCT技术评估中国人群骨质疏松症和脊柱骨折患病情况。于2015—2017年选取PURE第6~9年随访的3 500余例研究对象进行QCT骨密度检查。本研究在此检查基础上作数据的深度挖掘,不增加额外的放射剂量。
CASH项目获得北京大学积水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1210-01,201512-02)。所有参与者均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受试者年龄在40岁以上,并能提供知情同意书,排除孕妇、血尿、腹痛、腰椎植入物者或任何已知对骨密度有重大影响的疾病或疾病存在者。
1.2 方法
1.2.1 设备及技术参数 对符合纳入标准者进行上腹部QCT扫描。扫描技术参数:120 kV,75~200 mA,床高:780 mm,螺距:0.985,视野(FOV):40 mm×40 mm。详细技术参数见已经发表的CASH研究[9]。将原始扫描数据进行软组织窗重建,放大FOV显示整个上腹部。
1.2.2 肾结石计数 由经过训练的影像医师使用RadiAnt DICOM Viewe 4.6.9软件阅读层厚1 mm的多平面重建(MPR)图像,观察双肾,计数、记录结果。观察到任何大小、类型和数量肾结石的受试者均被纳入阳性病例组(无症状肾结石组),未观察到肾结石的其他受试者作为阴性组。计算无症状肾结石的患病率,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以及不同年龄段的患病率和不同地区的患病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不同性别、年龄、地区之间肾结石患病率的比较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受试者无症状肾结石患病情况 共计3 360例参与者纳入研究。其中男1 231例,女2 129例。年龄40~95岁,平均(62.0±9.1)岁。282例(282/3 360,8.39%)检出肾结石,其中男118例(118/1 231,9.59%), 女 164例(164/2 129,7.70%),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95,P=0.058)。
2.2 不同年龄受试者无症状肾结石患病情况 按年龄将受试者分为 5 组:40~49、50~59、60~69、70~79、≥80岁,不同年龄组之间无症状肾结石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11,P=0.341)。各年龄组患病率见表1、图1。其中60~69岁组患病率相对较高(9.53%)。
2.3 不同地区受试者无症状肾结石患病情况 不同地区无症状肾结石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49,P<0.001),其中江西省患病率最高(17.72%),其次为辽宁省(10.24%),四川省患病率最低(3.54%,见表2)。
表1 中国7省/直辖市不同年龄组40岁以上人群无症状肾结石患病率Table 1 Prevalence of asymptomatic kidney stones among community residents over 40 with different ages in 7 provinces and cities of China
图1 2015—2017年中国7省/直辖市40岁以上人群无症状肾结石患病率Figure 1 Prevalence of asymptomatic kidney stones among community residents over 40 in 7 provinces and cities of China from 2015 to 2017
表2 中国7省/直辖市40岁以上人群无症状肾结石患病率〔%(n/N)〕Table 2 Prevalence of asymptomatic kidney stones among community residents over 40 in 7 provinces and cities of China
3 讨论
全球肾结石患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1976—1980年,美国报道的患病率从3.2%增加到8.8%。2000—2010年,英国的患病率从7.14%增加到11.62[10-12]。意大利米兰的肾结石患病率从1986年的5.9%上升到1998年的9.0%[13]。1981年,我国对东北、华北、华南、西北、中南、西南地区118 697人的普查结果显示,尿路结石共计224例,患病率仅为0.12%[14]。早年统计的发病率较低,可能与应用平片、同位素肾图等不敏感的检查技术有关。1991—2011年,我国尿路结石的患病率从5.95%增加到10.63%[1]。本研究显示我国7省市40岁以上人群无症状肾结石的患病率为8.39%,男女患病率和不同年龄组的患病率并未发现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其中60~69岁年龄组的患病率相对较高。地域分布可看出江西省最高,四川省最低。据此推测,包括有症状肾结石患者,肾结石的总体发病率会更高,需引起重视。
根据以往文献报道,我国尿路结石的患病率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5)∶1[3]。Meta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患病率为10.34%,女性为6.62%[1]。这一差异可能有逐渐缩小的趋势,例如,广州东莞地区男女尿路结石患病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3.5∶1,下降为20世纪80年代的1.3∶1。本研究显示近年我国7省市12个中心的男性患病率为9.59%,女性患病率为7.70%,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2∶1,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说明男女患病率差异逐渐缩小,女性患病率在升高。四川省女性肾结石的患病率(3.98%)甚至超过男性(2.83%)。同样的情况亦见于其他国家,如美国全国住院患者数据显示,因结石住院的男女比例从1997年的1.7下降到2002年的1.3[15]。
依据年龄分组的肾结石患病率各国不尽相同。日本和美国患病率的峰值年龄为40~49岁[16-17]。在韩国,男性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女性则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并在60~69岁达到峰值[18]。我国关于不同年龄组肾结石患病率的研究显示: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和以往研究相比较,本研究对40岁以上人群做了更细的分组,有助于进一步了解40岁以上人群肾结石的患病情况。结果显示,40岁以上人群总体患病率的峰值年龄是60~69岁,男性患病率的峰值年龄是60~69岁,女性呈双峰值:分别是40~49岁和60~69岁。这个结果和以往的研究结果不同,推测可能和研究的时间背景不同,以及研究对象的饮食习惯不同有关。
目前国内尚没有全国范围内或多地区肾结石患病率情况的调查研究。本研究涉及我国中部及北部地区7个省市的12个中心,范围较广,对了解多地区患病情况和各地区之间比较有一定意义。结果显示,四川、山西和陕西的患病率较低(3.54%、3.92%、3.95%),江西、辽宁和江苏的患病率较高(17.72%、10.24%、10.10%)。文献[14]指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肾结石患病率南方高于北方,东北和西南地区患病率较低。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尿路结石的患病率在几十年内可能有较大变化。本研究显示东北地区肾结石的患病率不再处于较低水平,已经和江苏省接近,位于7省市的第二位。这可能和近40年我国经济状况改变,导致该地区的营养饮食变化有关。地区之间患病率的差异是否和饮食习惯、饮水量、家族史及肥胖等因素有关,将在其他论著中进一步阐述。
肾结石的检查方法主要有KUB(kidney,ureter,bladder,KUB)平片、超声和CT检查。KUB平片受肠气和骨骼重叠的影响,临床应用越来越少。超声检查没有电离辐射,且检查成本较低,但是灵敏性和特异性均低于CT[18-20],且易受操作者主观判断的限制。CT检测肾结石的灵敏度在95%以上[21],是诊断肾结石的最准确方法。螺旋CT层厚只有1 mm左右,对微小结石的检出很有帮助。由于电离辐射的存在,CT检查肾结石在临床中受到限制。本研究数据来自骨密度研究中的受试者,对已有数据的深度挖掘,不增加额外的放射剂量。
应用CT检查技术,进行国人大样本人群的结石患病率调查,是本研究的优势所在。本研究的局限性包括:入组为无症状结石人群,统计结果会低于整体肾结石患病率;部分地区的受试者人数较少,如果能增大样本量,对各地区肾结石患病率的评估可能更准确、更全面;本研究受试者年龄仅限于40岁以上人群,由于缺乏青少年人群的数据,不能全面评估各年龄段肾结石的患病率。
总之,40岁以上人群无症状肾结石患病率高,女性患病率与男性无统计学差异。江西省无症状肾结石患病率高。对无症状肾结石患者病情的正确评估和监测可能对预防肾结石的并发症有一定作用,需引起重视。
作者贡献:娄路馨负责数据分析、撰写稿件;于爱红负责对结果分析、解释、讨论;李凯负责数据采集;尹潞、李卫负责数据的统计分析;程晓光负责研究的构思与设计。
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