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种植支抗矫治中度拥挤伴个别牙反1 例

2020-06-04许志强曾秀峰洪少楠曾秀霞贺于奇邱著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矫治器牵引力前牙

许志强 曾秀峰 洪少楠 曾秀霞 贺于奇 邱著文

1.351100,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 口腔科; 2. 莆田涵江曾秀峰口腔诊所 3.莆田涵江医院口腔科

运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远移磨牙被认为是较有优势的移动方式,但是对应的前牙区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支抗丢失[1]。本课题组运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联合种植支抗,推1 例牙列中度拥挤的成年患者磨牙向远中移动,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1.1 基本情况

1.2 诊断

1.3 矫治设计

为了维持脸型基本不变,拔除28后运用隐适美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联合种植支抗,通过磨牙远移来排齐上下牙列。

图 1 术前口内观、面照及X线片

1.4 矫治过程

制作60 副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每副佩戴7~10 d,每天佩戴20~22 h。 第15 副矫治器(图 2A)时于下颌外斜线处植入种植支抗,33和43安装舌侧扣后橡皮链牵引(每个月更换),初始牵引力约为0.49 N。 第24 副矫治器(图 2B)时,即上颌第一磨牙移动到位后,于上颌左右第一磨牙和第二前磨牙间牙槽骨处植入种植支抗,13和23上安装舌侧扣后橡皮链牵引(每个月更换),初始牵引力约为0.49 N。 自第35 副矫治器(图 2C)开始,即上下前磨牙移动到位后,把橡皮链更换为橡皮圈,牵引力约为0.78 N,橡皮圈每天更换1 次,直至尖牙移动到位。 第48~51副矫治器(图 2D)需佩戴着进食,以免12咬合干扰。

图 2 术中口内观

2 结 果

图 3 术后口内观、面照及X线片

图 4 术前术后上前牙CBCT图

表 1 术前及术后头影测量结果比较

3 治疗体会

3.1 无托槽隐形矫治推磨牙远移的优势

推磨牙向远中在传统矫治系统中可产生较明显的磨牙远中倾斜、旋转和伸长[2]。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为全牙冠包裹的矫治器,对牙齿的三维控制较强,一定程度的推磨牙向远中实现的是整体移动[3]。我们术后和术前的全景片对比可见磨牙牙冠并未发生远中倾斜,头影测量结果显示下颌平面角也几无变化,也提示了磨牙发生的是整体远中移动。

3.2 无托槽隐形矫治推磨牙远移的移动步骤设计

对于无托槽隐形矫治推磨牙向远中一般常规采用蛙跳式模式,可最大程度上减少前牙支抗丢失,但是如果后移量较大则矫治时间会相应地过长。所以本课题更改了牙齿移动步骤,设计在第一磨牙移动到位时,利用支抗钉的控制作用,同时后移两颗前磨牙,且待前磨牙移动到位后同时后移前牙,缩短了治疗时间。有学者在下颌磨牙后区植入种植支抗,同时整体内收下颌整个牙列[4]。但由于目前的无托槽隐形矫治的牙套材质均较软,是否可以在较大的牵引力下维持整个牙弓的稳定性有待深入研究。

3.3 无托槽隐形矫治推磨牙磨牙远移的支抗设计

一般认为无托槽隐形矫治推磨牙远移应该配合颌间牵引以减少支抗丢失[1]。但是如果是双颌同时推磨牙远移,则颌间牵引亦会使得支抗磨牙前倾,因此我们预设计了在第一磨牙后移到位后植入种植支抗。但是本病例下颌第二磨牙刚开始后移时,患者自我感觉下颌双侧尖牙明显受到了唇向推力,所以本课题组提前在下颌双侧外斜线处植入种植支抗,这也提示对于推磨牙向远中,特别是下颌磨牙或是前牙唇侧骨板较薄的情况下,应该考虑预防性植入种植支抗避免前牙唇向移动。术后头影测量前牙唇倾度几无变化,也提示联合种植支抗实现了良好的前牙支抗控制。

3.4 无托槽隐形技术矫治反牙合的优势

猜你喜欢

矫治器牵引力前牙
Twin-Block矫治器在正畸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探讨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效果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的效果探讨
新型上颌垫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反的临床应用
托槽类型对前磨牙拔除病例前牙转矩控制的比较
隐形MA与双板矫治器治疗早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错的临床疗效
正畸患者如何刷牙
GCY—150型轻型轨道车功能性拓展运用研究
基于Solidworks的垂直式斗式提升机链条有限元分析
创新思维竞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