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近年小麦病虫发生新特点、原因及监测防控建议
2020-06-04张焕玲刘万锋陈玉环
张焕玲,刘万锋,陈玉环
(渭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 渭南 714000)
陕西省渭南市常年种植小麦大约30万hm2,约占陕西省小麦面积的四分之一。近年来,由于气象条件、耕作栽培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小麦病虫发生呈现出次要病虫上升为主要病虫、偶发病害渐变为常发病害等新变化,对当地小麦的安全生产带来了较大威胁。笔者在分析主要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监测防控建议,以便指导监测及防控工作。
1 小麦病虫发生新特点
1.1 偶发性病害逐渐成为常发病
多年来,小麦赤霉病在渭南市属于偶发性病害。从2012年来,小麦赤霉病逐渐成为富平、蒲城、临渭区、华州区、华阴市等灌区小麦常发性病害,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据统计,2013-2018年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在1.4万~15.3万hm2不等。2015年中度发生,平均病穗率5.2%,重发田块病穗率达到40%以上,病情指数30~35(表1)。
1.2 次要病虫上升为主要病虫
小麦吸浆虫间歇性毁灭性害虫,在渭南市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发生,间隔近30 a后,再次大发生。2011年,渭南市华州区、蒲城县、富平县等县(市、区)出现吸浆虫危害严重田块,被害穗率98%,最高单穗虫量达到198头,最多单粒虫量19头。从2011年秋冬季开展全市范围的大面积普查,发现小麦吸浆虫在渭南市各县(市、区)普遍发生,2012年发生面积已达16.1万hm2,发生涉及范围9个县市区78个乡镇。经过持续防控,发生范围、发生程度大幅下降。2014年平均虫口从2011年的120万头·667m-2下降为27.3万头·667m-2。达标面积从2010年的10.3万hm2下降为3.5万hm2,重发面积从5.2万hm2下降为0.63万hm2(表2)。
表1 渭南市2013-2018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
注:一般在每年5月15日左右调查。
表2 2011-2017年小麦吸浆虫秋冬季普查情况统计
1.3 新发病害-小麦茎基腐病发生趋势加重
2014、2015年,小麦茎基腐病在渭南市蒲城县陈庄镇、富平县刘集镇等乡镇零星发生,近年发生范围不断扩大,2018年统计,已在小麦主产县蒲城县的陈庄镇、荆姚镇、紫荆办、椿林镇、孙镇;富平县的刘集镇、留古镇、张桥镇、东华街道办、到贤镇、齐村镇;临渭区的蔺店镇、固市镇等多个乡镇发生,给我市小麦生产带来了较大威胁,部分田块严重减产甚至绝收。2016-2018年发生面积分别为6.6万hm2、9.8万hm2、6.7万hm2(表3)。
1.4 常发性病虫不同年份发生程度差异较大
蚜虫是当地小麦上常发病虫。通过对2013-2018年小麦4月20日前(小麦抽穗前)百茎蚜量的调查统计发现,不同年份发生程度差异较大。一般年份4月中旬全市发生面积13万hm2左右,平均百茎蚜不高于30头。但是在连续调查的几年中,发生最重的2015发生面积25.83万hm2,平均百茎蚜量304.2头;发生较重的2017年发生面积21.82万hm2,平均百茎蚜量196.6头,远远高于其它年份(表4)。
表3 渭南市小麦茎基腐病发生概况
表4 2013-2018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小麦蚜虫发生情况
2 主要原因分析
2.1 降雨是影响病虫的发生程度重要因子之一
2.1.1 3-4月上旬降雨较多对苗蚜发生有利 从表5可以看出,渭南市2015年、2017年3月降雨区间分别为12.6~33.4 mm、10.7~36.6 mm,4月上旬降雨区间分别为2.8~44.1 mm、18.7~39.1 mm,明显高于其它年份降雨量,这与2015、2017年苗期蚜虫发生重相吻合。由此得出,3-4月上旬降雨较多是导致2015、2017年小麦苗蚜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2015年、2017年4月中旬降雨区间为8.6~20.9 mm、2.4~21.0 mm,明显少于2014、2016、2018年同期降雨量,说明4月中旬降雨量过大,反而不利于蚜虫繁殖危害,这与李鸿怡等[1]的研究结论相符。
表5渭南市2013-2018年3月及4月上、中旬降雨情况(mm)
年份3月份降雨量4月上旬降雨量4月中旬降雨量20130.1~49.3~13.11.9~18.920147.7~17.80.4~4.646.4~60.0201512.6~33.42.8~44.18.6~20.920161.5~8.13.6~13.512.4~41.6201710.7~36.618.7~39.12.4~21.0201812.0~26.02.5~18.519.8~48.8
2.1.2 雨量、雨日等共同影响赤霉病的发生流行 从表6可以看出,在2013-2018年间,2014、2015、2017、2018年4月下旬及5月上旬降雨量均较大,但是降雨天数和集中降雨日期差异较大。2015、2018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期间,降雨量≥0.1 mm降雨天数分别为7 d、11 d,集中降雨天数分别为6 d、5 d,2017年集中降雨天数仅为2 d,2014年集中降雨天数为4 d,但是5月上旬( 2d)的降雨量主要集中在9、10日,此时已是小麦扬花末期,错过了病菌浸染萌发的有利时期,故2014、2017年发生程度轻。赤霉病发生程度,不仅与小麦抽穗扬花期与降雨量、雨日数关系较大[2~3],还与降雨主要集中日期也有较大的关系。雨量、雨日、集中降雨日期三者共同影响赤霉病的发生流行。
表6 渭南市2013-2018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降雨情况
2.2 危害隐蔽是小麦吸浆虫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
2.2.1 发生危害隐蔽导致监测预警工作难度加大 由于吸浆虫发生危害隐蔽,吸浆虫要通过淘土调查,才能完全掌握当地发生情况。淘土调查工作量大,费时费力。各县测报技术人员匮乏,监测任务繁重。以临渭区、蒲城县、富平县为例,三县(区)的小麦面积约15万hm2,一个人要负责大约1.2万hm2监测任务。监测人员不足,导致调查区域不能全覆盖,存在监测盲区。
2.2.2 发生危害隐蔽导致群众防控意识不强 一是吸浆虫在当地一年发生一代,地上活动时间极短,在刚灌浆的麦粒上为害15~20 d后,开始在麦壳里蛰伏,不易引起群众重视。二是防治小麦吸浆虫要抓住成虫期这个关键时期,但是吸浆虫成虫寿命较短,一般2~5 d,群众容易错过防治适期。
2.3 耕作措施有利于病虫发生危害
当地群众多采用小麦-玉米两熟种植模式,收获后大量玉米、小麦秸秆还田。由于秸秆粉碎不细,还田不彻底,地表存在大量秸秆,成为赤霉病病菌越冬存活的寄主,为翌年赤霉病的发生流行埋下了隐患;秸秆还田还导致小麦茎基腐病、纹枯病、全蚀病等土传病害病菌不断累积,危害不断加重[4];多年来,多旋耕少深耕灭茬,利于小麦吸浆虫、地下害虫等害虫的越冬存活。
3 监测防控建议
3.1 建立健全监测预警体系,杜绝监测盲点
植保技术人员匮乏、监测任务繁重、部分自动化化监测预警设备还处于试验示范阶段等实际情况,建议建立健全镇村级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体系。一是鼓励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兴种植业主体参与病虫监测预警工作,扩大监测预警范围;二是建立健全乡镇农技站,充分发挥乡镇农技植保人员的职能,确保监测不留盲点,提高预警准确性,有效控制迁飞性、暴发性、流行性病虫的危害。
3.2 抓住关键防治时期,开展科学防治
农作物病虫的防治技术性强,时效性强。许多群众在防治病虫时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尤其是不能抓住防治病虫的关键时期。每个病虫都有一个最佳用药时间,一旦错过最佳防治时间,有的病虫损失无法挽回。如小麦赤霉病、吸浆虫等。有的病虫,在增加用药次数或用量的情况下,可以减轻病虫危害,但是会导致病虫产生抗药性[4],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3.3 改变耕作措施,减少病虫源基数
小麦、玉米秸秆还田时,秸秆粉碎要彻底,加深耕层,减少地表秸秆,创造不利于赤霉病病菌越冬存活生境。对纹枯病、全蚀病、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发生较重的田块,采用深耕、轮作等耕作措施,可有效压低病菌基数,对病害有明显控制作用[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