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三步十二策八素养法”名著导读教学策略

2020-06-03吕凤琴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名著导读核心素养策略

吕凤琴

【摘 要】当前名著导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加强名著导读教学研究意义重大。笔者通过研究实践,总结出“三步十二策八素养法”名著导读教学策略,对指导名著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名著导读;核心素养;三步十二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236-02

当前,受应试教育、学生阅读时间、教师教学水平等因素影响,中小学名著导读教学存在突出问题,经笔者多方观察及问卷调查,突出问题有:一是对名著导读教学重视不够,教学地位次于课文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二是名著导读教学方法单一,多为“名著介绍——方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程式化模式;三是以应试为目的,突出考点训练;四是没有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五是教师对学生阅读方法指导不到位,多为照本宣科;六是缺乏阅读后的巩固、深化活动;七是学生阅读量不足,达不到课标要求;八是教师阅读量不足,制约了教学。为了将名著导读教学真正落到实处,笔者经过实践探索,总结出“三步十二策八素养法”名著导读教学策略,即分三步(激趣、阅读、应用),每步四種策略,同时将四大核心素养:语言构建与应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理解与传承、审美鉴赏与创造分解为八素养贯穿其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略述如下。

一、激发兴趣产生内需

学生阅读名著首先要有强烈的阅读兴趣,没有阅读兴趣就难以驱动学生认真阅读名著。为此,笔者实践出个性人物激趣法、精彩情节激趣法、名言美段激趣法、独特写法激趣法四种策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1]。

个性人物激趣法就是选取名著中最有个性的人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导读名著《西游记》,从性格丰富的猪八戒入手,学生就会带着浓厚的兴趣阅读。

精彩情节激趣法就是选取名著中的某一精彩情节让学生先睹为快,再告诉学生情节的出处,然后让学生阅读整本书。如导读名著《海底两万里》,可以让学生先阅读“同鲨鱼博斗”这一惊险情节,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后,再让学生阅读整本书。

名言美段激趣法就是选几句或几段名著中的精美语句或精彩语段让学生欣赏品味,从而激起学生阅读该名著的兴趣。如先让学生欣赏“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一下不是可耻的事。”“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然后追问“想不想读处处都有这样精彩句子的书?”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产生阅读名著《傅雷家书》的愿望。

独特写法激趣法,如导读曹文轩的《草房子》,可选取杜小康离开油麻地去放鸭时的细腻心理描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任务驱动深入其中

为了让学生能真正将名著读进去,笔者采用了情节猜想、绘制导图、含英咀华、扮演角色四种任务驱动策略。

情节猜想任务驱动法,学生每读完一章节内容后,根据已知内容猜猜后面的故事情节。若学生的猜测与书中所写完全相符或基本接近,那将是继续阅读最好的激励;也许学生的猜测会跟书中所写大相径庭,那也没有关系,学生会抱着疑问继续阅读,所有的谜团将在阅读整本书后全部揭开[2]。

绘制导图任务驱动法,以长篇小说《西游记》为例,学生在未读名著之前便对小说的主要人物耳熟能详,所以可以先引导学生绘出人物关系思维导图,再绘制整本书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描写脉络图,采用此任务驱动会使学生的阅读探根寻底、探本求源。

含英咀华任务驱动法,是让学生学习某一有特色的语言。如读老舍的《骆驼祥子》,可以以学习老舍的个性语言为任务让学生阅读。读《红楼梦》,让学生整理其中的诗词、歌词,在诵读吟唱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思想,让阅读更加深入。

扮演角色任务驱动法,就是以话剧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将名著改编成剧本,并通过深入阅读,熟悉人物的一言一行,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研究当时的时代背景、风俗习惯,甚至衣着、饮食和住宅的时代特点,在自编自演中达到对名著精读细研的目标。

总之,在“读进去”这一环节中,必须将提升学生语言构建、思维发展、文化理解、审美鉴赏四项素养作为根本目标,不能是简单的读,而是有明确目标的读。

三、持续活动素养提升

名著阅读“读”是手段,提高自身文学修养和语言应用能力才是目的。因此,必须有相应的读后活动,以保证阅读的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回味美点、研讨交流、宣传推介、仿写再生四项后继策略。

回味美点巩固法,就是将自己阅读中印象最深、感觉最美之处进行回味,达到深入理解的目的。如阅读名著《白洋淀纪事》,总对孙梨将些小事写得如此美而心悦诚服,他笔下的人与自然又是如此的和谐,真是美不胜收!

研讨交流深化法,就是以探讨名著中的某一问题或自由发言的形式加深对名著理解。如读名著《朝花夕拾》后,可组织一次“一怕读古文,二怕周树人”的研讨活动,消除对鲁迅文学作品的时代隔阂。

宣传推介推动法,就是通过向别人宣传推介某一名著的活动,加深对该名著的理解。这就象推销商,他不熟悉自己推销的产品是无法推销的,学生要推介名著必须对名著非常了解,甚至要有一定的研究。

仿写再生创造法,就是读某一名著后模仿作者的语言特点或思维方式续写作品,或者另写一小段随笔。以写促读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应积极应用。

名著阅读“读”是手段,是输入;“用”是真正的目的,是输出。因此要在“用”上多下功夫,学以致用、学为我用。在这一过程中同样把语言应用、思维提高、文化传承、审美创造四项素养贯穿其中,以此达到阅读名著的真正目的。

“三步十二策八素养法”名著导读教学策略不是万能的教学策略,准确说只是笔者经过实践验证行之有效的名著导读教学策略之一。意在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语文教师及其研究者关注名著导读、研究名著导读,更希望从高效的角度实践名著导读,真正实现中小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读量达标”的目标,为提升国民素养、更快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名著导读核心素养策略
浅析高中“名著导读”的教学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浅谈名著导读与写作指导
种下一粒种子
导读名著,彰显魅力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