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随文迁移 笔随心荡漾

2020-06-03毛唯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语文教学小学

毛唯

【摘 要】在小學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感受阅读和写作的快乐,也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学生在模仿范文的过程中,可以对作文中的多种要素形成自己的认识。从模仿到创作,可以形成自己的写作技能,让学生感悟到写作中课文学习能积累不同的写作技能。教师通过读写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对范文技法有更好的感悟,继而找到更好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06-0202-02

读写结合是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写作训练的整合方式,在读写结合中,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目的和方向,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探寻文章中的“矿藏”,更好地使自己各项语文能力随着阅读的发展得到提高。

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意义

(一)将阅读和写作实现联合

读写结合实现了阅读和写作的巧妙联合。教育工作者可以组织学生对阅读材料中出现的精彩语段、经典语句反复揣摩,然后将语言学习的精彩点巧妙抓住,引导学生仿写。仿写是学生有效提升作文能力的方式之一,需要注意的是,仿写应具备明确的目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语感,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创作能力的提高以及写作兴趣的激发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

(二)实现外事和内情融合

读写结合可以将外在事件和内在感情有效融合,在一个相互的文段赏析中实现读写结合的优化。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对文本进行阅读时应融入情感。在阅读课文中,很多内容的情感都是非常丰富的,教师应对这些情感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引导学生书写,如此才能使学生和文章中的人物和情节产生共鸣,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文情境,这对学生练笔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三)从视觉阅读激发悟生活

教师选择的课文内容应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尽量向学生生活实践延伸。在课文中,有些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似,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和自身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对生活进行回忆,然后通过参照课文内容的表述方法对生活进行描绘和记录。

(四)实现静态阅读向动态写作

阅读的过程往往都是静态的,但是写作的过程往往都是动态的。小学语文中的课文基本上都是一些质量较高、精美的文学作品,内容中个人情感丰富。教师应构建良好的情境,诱发学生的情感。同时打造能够便于学生自由对话的平台,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促使学生更好地表达。如此才能使学生在读写结合中,得到思想的升华、情感的净化。

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

(一)随文读写,同步跟进

随着阅读的同步跟进,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可以实现一种水乳交融的学习效果。如在学习《丰碑》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叙述文章的大意:这篇课文记叙了红军队伍在翻越大雪山的途中,一位军需处长为了不让其他战士被冻死,将自己的棉衣让给了战友,自己只穿着一件又单薄又破旧的衣服,被活活冻死在雪地里的感人事迹。在朗读中,让学生自己学会感悟军需处长的高尚情操,从而内化学生的感悟[2]。

(二)边读边写,读思结合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多样的读思结合,能更好将阅读和写作进行一种跟进状态的结合。在这种边读边写中,实现一种读思结合的有效交融。如笔者在执教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鱼游到了纸上》这课时,文中可以仿写的角度很多。笔者注意到文中“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的片段。让学生通过多样的情境,如画彩图、自己表演、说出感悟。在表演情境和语言情境的结合中,丰富了学生的感悟,情境给课堂带来了活力。同时,在这种边读边写中,能更好实现读写结合的有效化。

(三)视频读写,反串读写

视频融入读写结合,是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实现读写结合的有效化。在读写中提升彼此的心境。同时在视频播放中,可以实现读写的反串。学生可以在视频播放中,再次阅读课文,还能进行一定的写作练习。如在学习《搭船的鸟》这篇课文时,这一单元的主题为“留心观察”。课文以儿童的口吻,描写了“我”在去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在朗读时,注意采用“观察视频,同时注意课本剧的创作”这种方式。在多样的作品观察中,学生可以反过来理解课文、阅读课文,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写作,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习惯,积累生活素材。在习作时,学生可以用上多种修辞,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四)读图巧写,自然读写

在读写结合教学中,适当开展读图教学,可以实现一种“视觉化”的巧写。如在学习《峨眉山月歌》时,笔者让学生通过自己绘制漫画的形式,把想象中的月华如洗场面进行塑造,让学生感悟到一种浓重的诗情画意。结合图画绘制让学生用文字传达内心的想法,在启迪学生感悟的过程中,能增强其口语表达能力,课堂的活力就自然生成了。还可进行一个“山水对话”的自然描写,在生动的描写中,更好激励学生学会感悟、学会思考。

(五)配乐读写,情境读写

读写结合,如果介入现代教育技术,也就是音乐的融入,可以使整个课堂充满情感美,将音乐的多元表现力和朗读声韵结合,更好实现对课文解读的多重变化。

在配乐阅读中,能将音乐的感染力渗透到文本中,实现一种灵动的语言感受。在课内外阅读中加入适当的音乐,可以激发学生对情感的领悟。如在教学《神州谣》时,笔者就注意配上相关的音乐帮助学生体验爱国之情。在教学中,当“歌唱祖国”的乐曲响起,学生能感悟到一种浓郁的爱国之情蓬勃生长、激情在涌动。然后再写作《祖国颂》,更好地体验到一种浓郁的情感归属。

在读写结合学习中,通过多样的读写训练,可以激发学生从课文中找寻灵感,从课本范文和自己的阅读中感悟写作素材,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技能,拓宽自己的写作路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陆林林.小学生读写结合趣探[J].语文世界,2018(7).

[2]吴朱.小学生的写作技法研究[J].写作天地,2018(8).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语文教学小学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